肉食鸡能活几年,肉食鸡能活几年
肉食鸡能活几年?
1、家鸡的正常寿命一般是3-5年左右,寿命比较长的鸡可存活13年左右。鸡的体温差不多是40.8°C-41.5°C左右,所以在养殖鸡时一定要为期提供冬暖夏凉、通风良好的环境,由于鸡的消化道比较短,所以导致它新陈代谢比较旺盛,生长发育也很快,鸡饲料一定要满足营养充足,易消化两点要求。
2、一般鸡的抵抗力比较弱,尤其是雏鸡,特别容易受到病菌侵害。所以在养殖期间一定要做好卫生工作和疾病预防工作,鸡舍严禁外人进出,鸡舍的环境和笼具要定期消毒。
3、由于一只成年鸡可以活8-10年,但是在鸡3岁后荷尔蒙就会下降,这代表着鸡的产蛋量和孵化小鸡量会减少。虽然老母鸡产的蛋很大,但是产蛋频率低,基本上到5岁时,老母鸡就会停止下蛋。
肉鸡爪子发干后期死亡率高吗?
商品肉鸡养后期死亡对于养殖业的危害极大,也是所有养殖户最不愿意看到的,良好的饲养管理、合理的免疫程序和科学的药物预防是防止肉鸡伺养后期死亡的有效解决办法。
(1) 加强饲养管理,为肉鸡创造良好“小气候”采用网上平养的饲养方式,减少鸡只与粪便直接接触的机会,有效控制球虫病、大肠杆菌病。加强商品肉鸡饲养后期的通风换气,减少舍内尘埃、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污染,降低舍内湿度,保持空气新鲜
黄羽肉鸡能量标准?
肉鸡营养需求主要是肉鸡对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需求。
(1)蛋白质和能量在肉鸡生产过程中,提倡高蛋白高能量饲料。但高能、高脂易发生腹水症,死亡率> 百分之十。要按标准掌握好蛋白能量水平。一般要求粗蛋白(CP):育雏百分之二十二,育成百分之二十,后期百分之十八。代谢能(ME):育雏3050焦耳,育成3 150焦耳,后期3 200焦耳。能量太高会影响采食量,经济效益也不合算,采食不足又难以增重,因此应注意调配。
日粮能量可按蛋能比调整。蛋能比=ME (千卡1千克) /CP。具体蛋能比参考数据:0~21日龄,135~140; 22~34日龄,160~165 ; 35日龄以后,175~180。
代谢能x料重比≤6000千卡1千克为很佳,如超过应调节代谢能或蛋白,以达到很佳经济效益。
①蛋白质、能量比。影响肉鸡生长和饲料效率的很大问题之一是饲料中蛋白质和能量比。饲料中能量与蛋白质的含量处于很佳配比,才能使增重很高,饲料转化率很高。如果提高饲料中的能量,则能量蛋白质比扩大,增重下降。饲料能量蛋白质比平衡会因鸡只日龄、饲粮组成、环境温度和各种应激因素变化而变化。
②合理的蛋白质摄取量。蛋白质是影响肉鸡增重和饲料效率很主要的养分之一, 它有一个很适当的摄取量。
(2)维生素饲料中的维生素往往超量,摄取过量也相当平安,况且在不好的环境、疾病、快速生长的紧迫下,维生素的需求量增加。
(3)矿物质矿物质喂饲不应超过鸡只需求。 矿物质间存在有复杂的交互作用,但目前仅知少部分关系。过量的钙会影响机体鳞、锌的吸收。且钙与蛋白质间也会交互影响,这主要是受钙、硫间作用,高钙饲粮务必提高含硫氨基酸含量。矿物质过量的很大问题还在于影响电解质或酸碱平衡。
(4)水分水分是肉鸡各组织器观的重要组成成分,是生理活动的重要基础,对其余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代谢、运输、排泄及血液循环和体温调节均起着重要的作用。
(1)突出鸡的饲料营养 突出鸡的营养没有可供参考的国家标准,多数饲料场采用育种单位的推荐标准,有些饲养户甚至使用白羽肉鸡的营养标准,这些营养标准多数高于突出鸡的生长需求,因而影响其饲料报酬。突出鸡不同鸡种的差异较大,标准难以统一满足突出鸡的营养需要是既充分发挥鸡种生长潜力,又提高饲料经济报酬的首要条件。在实际生产中应以鸡种推荐的营养需要标准为基础,以提高饲料经济报酬目标,适当降低营养标准。此外,还要注意饲料的多样化,改善鸡肉品质。
(2)突出鸡的参考营养标准 为了合理的饲养鸡群,即要充分发挥它们的生产能力,又不浪费饲料,务必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规定一个大致标准,以便在饲养实践中有所遵循。
突出鸡的生长速度不求快、生长期长,对饲料中的营养要求低,下面列出其粗蛋白质、代谢能、钙、鳞等主要营养需要,其余营养需要可参照肉鸡标准并适当降低。
中速、快长型肉鸡,含有部分肉用仔鸡血缘,肉鸡的生长性能介于肉用仔鸡和地方品种肉鸡之间,13周龄体重约1.60~2.0千克;而成年母鸡的体重和繁殖性能比较接近肉用仔鸡种,所以这两个类型的鸡的营养标准可根据这些生理特点而确定。
鸡马立克病有什么危害?
潜伏期常为3~4周,一般在50日龄以后出现症状,70日龄后陆续出现死亡,90日龄以后达到高峰,很少晚至30周龄才出现症状,偶见3~4周龄的幼龄鸡和60周龄的老龄鸡发病。本病的发病率变化很大,一般肉鸡为20%~30%,个别达60%,产蛋鸡为10%~15%,严重达50%,死亡率与之相当。根据临床表现分为神经型、内脏型、眼型和皮肤型等四种类型。 较少见,往往在禽类加工厂屠宰鸡只时褪毛后才发现,主要表现为毛囊肿大或皮肤出现结节。临床上以神经型和内脏型多见,有的鸡群发病以神经型为主,内脏型较少,一般死亡率在5%以下,且当鸡群开产前本病流行基本平息。有的鸡群发病以内脏型为主,兼有神经型,危害大损失严重,常造成较高的死亡率。
养鸡
养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