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Q1

蜂蜜养殖哪个平台好,蜂蜜养殖市场

蜂蜜养殖哪个平台好,蜂蜜养殖市场蜂蜜养殖哪个平台好,蜂蜜养殖市场

蜂蜜养殖市场分析

第一,这是发生在我们隔壁村的,在没多少养蜂技术的情况下,刚开始养蜜蜂就把规模搞得很大,整了一百多箱意蜂,以为养得越多赚得越多,还请了个一没接触过意蜂,二没多少养蜂经验的人来看守蜂场,藐视养蜜蜂的技术,养蜂的第一年冬天还没过完,一百多箱意蜂全部灭群了。

第二,养蜂不要贪图群数多,这是我自己经历过的,开始养蜂那年,刚开春就买了六箱中蜂,基本每箱都是四五脾蜂,当时是150一脾,蜂箱算一百元一个,一共花了将近5000块钱,买来没多久就迎来流蜜期,也是分蜂期,蜂群发展很旺盛,每箱基本都是七八脾蜂,在网上看到许多朋友分蜂,一群分成三四箱,就特别羡慕,自己心里也在想,要是我得一群分成三群,我一下子不就18群蜂了,马上就花了一千多在网上订了十几个蜂箱,心里还美滋滋的,提脾给网友看说起王台了可以分了,自己高兴得不得了,就从好几个网友那里东拼西凑得来的技术,开始分蜂,一天分一箱,6天的时间,6箱分成了18箱,觉得自己赚大了,高兴了没几天,就开始烦恼起来了,起倒蜂,冲群,打架,巢虫,飞逃,一个多星期,蜂群就只有一群,还是到死不活哦,信心一下全没了,过了好久自己在网上买了些关于养蜂的书籍来看,差不多半年时间才开始来恢复一点养蜂的信心。

其实在农村养蜂赚钱主要是靠卖蜂蜜,因为现在农村发展也还不错,加上现在网络发达,在农村养蜂可以通过网络和自己的人际圈在宣传,许多人都对农村产的蜂蜜还是很有兴趣的,甚至大部分人到农村来要你现场取蜜现场卖,只要不忘初衷,不参假,蜂蜜还是不难卖。在农村养蜂赚钱还可以卖蜜蜂群,每年有两个分蜂期,都可以分出一部分蜜蜂群来卖,也能赚到不少钱,还可以在分蜂期的时候到山上诱蜂,卖了也能小赚一笔。

在农村养蜜蜂,如果蜂群数量多,还可以带动村民养蜂脱贫致富,去政府申请补贴,政府对于农村发展还是大力支持的,钱多钱少就看当地补贴的情况和自己怎么去跑。

养蜜蜂,首先要掌握好技术,在技术不成熟的时候,从少量养起,脚踏实地的来,要不断地去学习,养到老学到老。才能养好蜂,赚到钱。

蜂蜜养殖市场分析怎么写

1、养蜂利润:100群蜜蜂一年能产蜜1000斤左右,按照如今市场价格一年利润可达10万左右。养蜂的利润和地区有很大关系,随机性很大,运气也大,就像赌博一样。因此,不同的地方蜜蜂养殖效益不同。因此,蜜蜂养殖效益,必须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2、蜂蜜产量:蜂蜜产量的多少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有蜂群中采集蜂的数量、流蜜花源的数量、蜂巢距离花源的距离以及天气影响等等因素。蜂蜜的产量非常不确定,丰收一箱大约100斤,并且没有上限的,如果外面的蜜源不太好的话那很惨,有可能还得喂糖,要不那几万只蜜蜂就饿死了。

蜜蜂养殖效益分析

不能。一箱蜂蜜的产量主要根据采集蜂数量、蜜源及天气等各种因素而定。所以蜂蜜的产量不是非常稳定,如果蜜源不足或者是蜂箱距离蜜源太远的话,那么产量会受到很大影响。

一般来说一箱蜜蜂的蜂蜜产量大约在10斤左右,现在市场上蜂蜜的价格大约在200元每斤左右,所以1箱蜜蜂的产值可达到2000元,除去养殖成本的话,那么1箱蜜蜂的总利润在1800元左右。

蜂蜜市场前景

市场前景看好,参考《2016-2021年中国蜂蜜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随着蜂产业市场及销售途径的不断扩大,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与保健意识的增强,蜂产品作为纯天然的保健产品以其营养丰富与高药用价值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市场占有量及消费量逐年增加。中国是世界上的养蜂大国,蜂群数量、蜂蜜产量、从业人员、蜂蜜及王浆出口4项指标均居世界前列。全国现有蜂农30多万人,饲养蜂群800多万群,占全世界蜂群的12.5%。目前,中国蜂蜜年产量40多万吨,占世界蜂蜜总产量四分之一以上。中国蜂蜜每年出口都在10万吨,为世界首位,而中国蜂王浆出口则占到世界蜂王浆贸易总量的90%,居全球第一。

蜂蜜市场规模分析

我国是世界养蜂大国,据各方面综合估算,近几年我国蜂群饲养规模达700多万群左右,蜂场(户)17万多户,蜂农34万人,全国有蜂产品加工贸易企业400多家,全年生产蜂蜜20多万吨。王浆2500多吨,花粉1600吨,蜂胶300吨,年出口蜂蜜11万吨,王浆1100吨,养蜂生产产值10亿元,加工销售总额20多亿元。蜜蜂对种植业、果树作物授粉增效至少40多亿元。我国养蜂规模、蜂蜜、王浆产量及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蜂蜜市场现状分析

第一:中蜂蜜走上网络市场的数量不多。中蜂蜜又称百花蜜、土蜂蜜,深受消费者喜欢,但是不得不承认,中蜂蜜价格相对较高,就算是在线下市场,一斤中蜂蜜的价格也在100元以上,相对于意蜂蜜来说,这个价格完全就是天价。虽然中蜂蜜有着良好的市场价格,但是能够走上网络市场的中蜂蜜并不多,一般就南方地区稍微多一点,而其它地方的中蜂蜜,往往在中途出现断货的现象,难以形成品牌效应和持续的供应。

第二:真假难辨。由于中蜂蜜与意蜂蜜的差别一般人很难辨别出来,但是商家在宣传的时候往往不分中蜂蜜意蜂蜜,一切以销售出去为目的,所以就算是意蜂蜜也打了中蜂蜜的招牌,导致在很多消费者心中中蜂蜜的价格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而且就消费者而言,中蜂蜜和意蜂蜜的区别根本无法识别,以高价买到意蜂蜜的消费者也大有人在,在这个难以分辨的情况下,很多消费者选择了购买低价蜂蜜。

第三:商家不回收中蜂蜜。虽然中蜂蜜在消费者眼中是好货,但是对于商家来说,中蜂蜜却没有市场空间,毕竟市场价已经确定。对于电商平台来说,以中蜂蜜的收购价格放在网络上想要吸引消费者太困难,毕竟收购价就很高,平台赚钱的空间被严重压缩,相对于意蜂蜜来说,平台赚钱的机会更小,在宣传上也失去了价格优势,平台方不会选择;对于商品蜜生产的厂家来说,使用中蜂蜜与意蜂蜜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使用意蜂蜜几块十几块的价格能给厂家带来更多的利润,而一百多元一斤的中蜂蜜,商家也难以销售出去,这导致了中蜂蜜虽然有着非常好的市场口碑和市场价,但是却失去了很多销售渠道,导致了中蜂蜜有价无市的局面。

第四:中蜂蜜生产者难以说服消费者。由于消费者对中蜂蜜和意蜂蜜难以辨别,价格低廉的意蜂蜜往往有着比较全面的包装和宣传,但是中蜂蜜往往掌握在一些小规模的农户手中,他们除了线下销售之外,剩余的并不多,想要进入网络市场,又没有很好的推广能力,就算有这个推广能力,又没有源源不断的货源供应,造成了中蜂蜜有价无市的又一个原因。

蜜蜂养殖前景分析

在养蜂行业中,我国无论是在养蜂数量上,还是蜂产品的产量上,都一直稳居世界首位,是知名的养蜂大国,同时,我国也一直在大力扶持养蜂业,提倡科学养蜂。因为养蜂业相对来说,是集社会、经济、生态于一身的行业,既不会冲击种植业,也不会对传统养殖业产生影响,更不会污染环境,是值得被大力扶持的行业,更何况,养蜂业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

其实,养蜂业在我国已经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了。我国最早有“蜜”字记载是在殷商甲骨文中,证明了我国在3000年前就已经开始取食蜂蜜。而关于中蜂饲养的记载,最早出现于3世纪的书籍中,至于养蜂的科学记载,在公元3世纪以后就能看见一些记录了。清代郝懿行的《蜂衙小记》(1819年),关于蜜蜂形态、生活习性、社会组织、饲养技术、分蜂方法、蜂蜜的收取与提炼、蜂巢的清洁卫生以及天敌的驱除等方面都有提到,是早期较为全面地记载养蜂的书籍。到20世纪30年代,意蜂由日本引入我国,活框饲养开始出现。1926年,美国E.F菲利普斯的《养蜂学》和本世纪多位专家执笔的《蜂箱与蜜蜂》的出版,标志着养蜂学的形成。

我国养蜂业的现状

1、假冒伪劣蜂产品盛行,养蜂行业遭到破坏

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大量假冒伪劣蜂产品,消费者谈“蜜”色变,这对我国的养蜂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一方面,超市柜台上充斥着黑心商贩制造的假冒伪劣蜂产品,消费者难以买到优质蜂产品;另一方面,终年在深山中养殖的蜂农,生产出的优质蜂产品却卖不出去。可以说,假冒伪劣蜂产品的出现,不仅深深伤害了消费者,更扰乱了正常的蜂蜜市场,影响了蜂农的利益,使养蜂行业遭到破坏。

2、养蜂业组织化程度低

我国目前在养蜂数量和蜂产品的产量上都是位居世界首位的!但相较于欧美国家来说,我国养蜂业组织化程度低,养蜂个体较多且处于弱势状态,无论在技术层面上,还是产销结合上,都呈现出滞后之态,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群体优势,形成有效产业链。此外,各方面职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也是制约养蜂业组织化的一大原因。

3、机械化程度低,推广难度大

就目前而言,我国养蜂机械化程度虽然有所改进,但基本上还是沿用上世纪的那套,机械化程度较低。近年来,有很多科技人士投入到养蜂行业中来,为养蜂业打造机械化设备,虽然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却被卡在推广上面。尽管蜂农在机械化设备时,感叹设备效率高,但却很少有人愿意使用。

4、蜂蜜质量相对较低,影响出口

成熟蜜和未成熟蜜在本质上是有所区别的。成熟蜜需要的酿制周期更长,但营养价值很高;未成熟蜜需要的酿制周期短,营养价值方面就远远不如成熟蜂蜜。有些养蜂人为了提高蜂蜜的产量,降低成本,不愿再生产成熟蜜,而是倾向于生产未成熟蜜,这就造成本该走向国际市场的“成熟蜜”,因质量无法达到标准,而转投国内市场,国内市场供大于求,蜂蜜价格过低,为了利益最大化,蜂农只能通过降低蜂蜜质量来获取利益,最终形成蜂蜜市场的恶性循环。

我国养蜂业的前景分析

虽然我国的蜜蜂数量和蜂产品数量位居世界首位,被称为世界养蜂大国,但却没有成为养蜂强国,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和国际相比,我们的养蜂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与国际蜜蜂养殖技术还存在着一定差距,我国养蜂业目前的特点是规模小、分散性高,但也正因为是这样的特点,我国养蜂业未来在技术和规模上会有着巨大的提升空间。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优质蜂产品这类健康养生类产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养蜂业在未来必定会找准自己的定位,朝着现代化养蜂、科学养蜂的方向发展,用机械化代替手工作业,用科学技术武装养蜂业,用先进的管理和经营方式管理养蜂业,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目前养蜂技术上存在的缺陷,实现蜂蜜的高产、稳产。

我国养蜂的发展方向

1、建立养蜂规模化生产试点基地,适度尝试规模化生产

我国与发达国家的专业养蜂是存在一定差别的。发达国家养蜂的机械化程度高、规模大且较为密集、人均饲养量和产量都居于较高水平,用高程度的机械化水平推动养蜂规模化发展,又用规模化水平带动机械化发展,两者相互依托,密不可分,这也成为了现代化养蜂的标准模式。而在我国,大多属于个体养蜂,相对来说,专业化程度和机械化程度较低,分布较为分散,饲养的蜜蜂一般有几十群,少数有上百群以上。这样的养殖方式,也造成我国养蜂业与世界养蜂业的差距,蜂蜜质量达不到国际标准,只能被迫再次转向国内市场。因此,接下来我国养蜂业的发展方向可以适度建立规模化养蜂试点基地,适当进行机械化、规模化养蜂,提高蜂蜜竞争力,帮助蜂产业走向国际化,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国民对养蜂业的认知水平

对大消费者来说,他们认为养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效益,以取得蜂蜜、蜂王浆等产品,从而获取经济效益。实际上,很多人都想错了,养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农作物授粉。至少目前来看,发达国家养蜂是把给农作物授粉放在首位的,其次才是获取蜂产品,因此可以说养蜂业是农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养蜂业也被冠以“农业之翼”的称号。所以,不得不承认的是,发达国家对于养蜂业的认知远远高于我们大多数人,也正是这种认知上的差距,导致了我国养蜂业发展的被动局面。要想变被动为主动,重点是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高人们对养蜂业的认知水平,才能使养蜂业在我国有更好的发展。

3、对于国内潜力蜂产品市场进行开发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蜂产品的消费还是更加倾向于国外,国内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会受到外国厂商的制约,同样的,国内蜂产品由于无法走向国际,就会疯狂“侵蚀”已有市场,蜂蜜市场供大于求,蜂蜜价格和质量就会呈现下降趋势。由此可见,想让我国的养蜂业有所突破,就必须扩大消费市场,发掘潜在市场,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蜂蜜知识的宣传,转变一些消费者把蜂产品作为药品或补品的观念;二是要注重提升蜂蜜的质量,同时做好市场管理,使假蜂蜜无法在市场立足,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建立有序的市场秩序。通过这样的方法,逐步扩大蜂产品市场,抢占潜力市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蜂产品认识的不断加深,今后的蜂产品需求量必定会不断增加。在这种大趋势下,如果养蜂人不能转变养殖观念,在保证产量的同时提高蜂蜜的质量,以后将很难在蜂产品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被淘汰是必然!总的来说,蜂产品市场未来潜力巨大,如果我国的养蜂业想要走向国际化,就必须寻求突破,提升蜂蜜质量,用质量来作为走向国际化的“敲门砖”。

养龟


蜂蜜养殖哪个平台好,蜂蜜养殖市场
  • 养乌龟好久换一次水最好,冬天乌龟加温多久换一次水
  • 养乌龟好久换一次水最好,冬天乌龟加温多久换一次水 >> 养乌龟好久换一次水最好,冬天乌龟加温多久换一次水...

    蜂蜜养殖哪个平台好,蜂蜜养殖市场
  • 养龟可以用凉开水吗,凉开水养龟行不行
  • 养龟可以用凉开水吗,凉开水养龟行不行 >> 养龟可以用凉开水吗,凉开水养龟行不行...

    蜂蜜养殖哪个平台好,蜂蜜养殖市场
  • 草龟可以喂陆龟粮吗,草龟应该喂什么食物
  • 草龟可以喂陆龟粮吗,草龟应该喂什么食物 >> 草龟可以喂陆龟粮吗,草龟应该喂什么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