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Q1

羊体温39.5度不吃草是怎么回事,羊得了什么病-会有走路无力-食欲正常-体温度。

羊体温39.5度不吃草是怎么回事,羊得了什么病-会有走路无力-食欲正常-体温度。羊体温39.5度不吃草是怎么回事,羊得了什么病-会有走路无力-食欲正常-体温度。

羊得了什么病,会有走路无力,食欲正常,体温39度。

羊痘是痘病中危害较严重的疾病,不难诊断。

如何防治羊的5种梭菌病?

羊梭菌病的病因及防治方法

病因

在正常情况下,羊肠道中的梭菌并不表现出致病作用,只有在羊只感染大量病菌,或外因导致羊只抵抗力下降时,才容易诱发羊梭菌病。

流行特点

羊梭菌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春夏与秋冬之交季节易多发。主要以2~4月龄的肥壮绵羊发病为主,山羊较少见, 7日龄内羔羊还可同时发生痢疾。该病呈散发型流行,患病羊只往往不表现明显症状即突然si.亡,羔羊痢疾可持续2~3日。

防治方法

由于羊梭菌病病程短、si.亡率高,si.亡的羊只又是羊群中的肥壮羊,因此做好预防工作是减少该病发生的关键举措。

1.接种疫苗。在每年春、秋两季用羊四联苗给羊接种,不论羊只大小,一律皮下或肌内注射5毫升。怀孕母羊产前2~3周再注射1次,羔羊出生后15天左右、体重达500克以上时注射1次。注射疫苗后免疫期可达6个月以上。

2.加强饲养管理。合理分群,经常给羊只饲喂一些青绿多汁饲草,冬季要增加补饲,做好保暖、保膘等工作。春季要及时做好羊只驱虫工作,以增强羊只体质。各地养羊经验证明,常年补喂微量元素饲料盐砖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卫生,圈舍要经常保持清洁、通风、透气、干燥。病si.羊要深埋处理。定期做好羊舍消毒工作。

3.治疗。(1)抗生素疗法:①青霉素80万~160万国际单位,一次肌内注射,每日注射2次。②庆大霉素、白霉素、环丙沙星类均可应用,按照使用说明书使用即可。③在患病羊群内施行口服补液盐,按自由饮水的方法使用,以增强羊体抗病力。④对羔羊痢疾的治疗,可用0.5克的双黄连针剂2支,加入到葡萄糖生理盐水100~150毫升中静脉注射,每日注射1次,连用2~3天;或肌内注射复方苦参注射液5~10毫升,每日注射2次,连用2~3天;或用黄芪多糖注射液5~10毫升肌内注射,每日注射2次,连用2~3天;也可用六茜素针剂,按每公斤羊体重用0.5毫克肌内注射,每日注射2次,连用2~3天。(2)中药疗法:内服三黄加白散。其处方为:黄连、黄柏、黄芪、金银花、苍术各5克,苦参、白头翁各3克,共研成细末,一次灌服或煎汁内服,均可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羊皮肤病是一种以体表病变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如何防治?

羊病的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采取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开展防疫检疫、定期消毒和驱虫、预防中毒等综合预防措施,将饲养管理工作和防疫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治疗方法:抗蠕敏 20 毫升 / 公斤体重,钙片 0.4 片 / 公斤体重,鱼肝油 0.4 粒 / 公斤体重,复合维生素 B0.4 片 / 公斤体重, 1 日 1 次,连用 5 天。同时要加强饲养管理,适当增加精饲料的饲喂量。

病原布氏杆菌为球杆菌或短杆菌,0.6-1.5-1.7微米,无鞭毛,不能产生芽胞,革兰氏染色阴云性,不呈两极浓染。病料抹片呈密集菌丛,成对或单个排列及短链较少。症状:初期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食欲异常,反刍减弱或停止,嗳气增多、瘤胃的蠕动次数减少,瘤胃呈间歇性臌气,体温、脉搏、呼吸无明显变化,慢性呈周期性的好转与恶化交替现象。

在早春和秋冬季节,由于天气多变,忽热忽冷,最容易使羊罹患感冒。感冒疾病一旦发生,病羊就会出现体温升高、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流涕流泪的症状。如果不进行对症治疗,病羊就会诱发其它疾病。在早春和秋冬季节,由于天气多变,忽热忽冷,最容易使羊罹患感冒。感冒疾病一旦发生,病羊就会出现体温升高、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流涕流泪的症状。如果不进行对症治疗,病羊就会诱发其它疾病。

其特征是在口腔黏膜、蹄部及乳房发生水疱和烂斑。潜伏期一般为2-7 天,最长14 天,病毒侵人机体进入血液时,单体温度升至40-41 ℃ ,精神不振,食量减少, 主要特征:羊一天比一天瘦,而且是再怎么吃还是瘦,给它喂一些好的饲料也不见长镖有的人可能觉得这种现象很正常,总有些羊是长得比较瘦的,其实不然,这也是一种病。需要进行治疗的。

一定要多增加饲料,而且一定要增加饲料的营养,让羊营养均衡,这样就可以预防这个疾病。

首先应该将已经患得病的羊进行隔离,并且应该找专业的兽医可以买一些相关的药物或者是药膏进行治疗,而且要注意羊圈的卫生情况。

可以提前给羊进行一定的清理,而且要定期的检查它们的身体状况,也是可以起到预防效果的。

羊有哪些病,怎么预防这些疾病?

(一)口蹄疫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类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患病动物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发生水疱和溃疡,在民间俗称“口疮”、“蹄癀”。该病的发生和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气候寒冷容易流行。

1.临床症状。羊感染口蹄疫病毒后一般经过 1 ~ 7 天的潜伏期出现症状。病羊体温升高,初期体温可达 40 ~ 41℃,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拒食,脉搏和呼吸加快。口腔、蹄、乳房等部位出现水疱、溃疡和糜烂。严重病例可在咽喉、气管、前胃等黏膜上发生圆形烂斑和溃疡,上盖黑棕色痂块。绵羊蹄部症状明显,口黏膜变化较轻。山羊症状多见于口腔,呈弥漫性口黏膜炎,水疱见于硬腭和舌面,蹄部病变较轻。病羊水疱破溃后,体温即明显下降,症状逐渐好转。哺乳羔羊对口蹄疫特别敏感,常呈现出血性胃肠炎和心肌炎症状,发病急,死亡快。

2.诊断方法。该病根据流行病学及临床症状,不难作出诊断,但应注意与羊传染性脓包病、羊痘、蓝舌病等进行鉴别诊断,必要时可采取病羊水疱皮或水疱液、血清等送实验室进行确诊。

3.防治措施。该病发病急、传播快、危害大,必须严格搞好综合防治措施。要严格畜产品的进出口,加强检疫,不从疫区引进偶蹄动物及产品 ;种羊场、规模羊场免疫程序 :种公羊、后备母羊每年接种疫苗 2次,每间隔 6 个月免疫 1 次,每次肌注单价苗 1.5 毫升 ;生产母羊在产后 1 个月或配种前,约每年的 3月、8 月各免疫 1 次,每次肌注 1.5毫升。

一旦发生疫情,要遵照“早、快、严”的原则,严格执行封锁、隔离、消毒、紧急预防接种、检疫等综合扑灭措施。疫区内最后 1 头病羊扑杀后,要经一个潜伏期的观察,再未发现新病羊时,经彻底消毒,报有关单位批准后,才能解除封锁。

(二)羔羊腹泻

1.临床症状。其中主要是大肠杆菌、产气夹膜梭菌、沙门氏杆菌、轮状病毒、牛腹泻病毒等。该病一般发生于 7 日龄内羔羊,以 2 ~ 4日龄羔羊发病率最高。患病羔羊精神委顿,厌食,虚弱,弓背。严重时起卧困难,后驱常被粪便污染,粪便(酸)恶臭,一般呈半液体状,往往混有未消化的饲料残片、气泡或浓稠粘液。单纯性消化不良引发的腹泻,粪便常与草料颜色相近,灰白或黄褐色,如粪便呈黑褐色或血色,往往为大肠杆菌、魏氏梭菌或中毒性致病因素引发。

2.防治方法。坚持早发现,早治疗原则,可采用对发病羔羊补液或服用抗生素等。对中毒性腹泻可配合相应的解毒措施。(1)口服土霉素、链霉素各 0.125 ~ 0.25 克,也可再加乳酶生 1 片,每天 2 次。(2)肌肉注射痢菌净,每次 1 ~ 2毫升,2 次即可。(3)口服杨树花煎剂、增效泻痢宁、维迪康,对病毒引起的腹泻疗效较高。

(三)羔羊痢疾

1.临床症状。羔羊痢疾是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持续性下痢。病羊精神沉郁,食欲废绝,排恶臭的白色、黄色以至绿色稀水样粪便,迅速消瘦,眼窝下陷。口流泡沫,被毛粗乱,粪中带血,最后死亡。发生该病时,常可使羔羊发生大批死亡。

2.防治方法。(1)羔羊产后第 1 天灌服土霉素或氟哌酸,第 2天肌注亚硒酸钠维生素 E。治疗时用磺胺脒 1 克,碳酸氢钠 0.2 克,每天 2 ~ 3 次,同时每天肌注青霉素 160 万单位,1 日 2 次。也可口服或注射氟哌酸、环丙沙星等。(2)在该病流行地区,怀孕母羊用羔羊痢疾甲醛菌苗预防,第 1 次在分娩前 20 ~ 30 天,于后腿内侧皮下注射菌苗 2 毫升,第 2 次在分娩前10 ~ 20 天,于另一侧后腿内侧皮下注射菌苗 3 毫升,这样初生的羔羊可获得被动免疫力。或者注射羊三联苗或羊五联苗也可。

养羊


羊体温39.5度不吃草是怎么回事,羊得了什么病-会有走路无力-食欲正常-体温度。
  • 蛋鸭养殖产蛋箱
  • 蛋鸭养殖产蛋箱 >> 蛋鸭养殖产蛋箱...

    羊体温39.5度不吃草是怎么回事,羊得了什么病-会有走路无力-食欲正常-体温度。
  • 若尔盖县红光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怎么样,红原县达智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
  • 若尔盖县红光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怎么样,红原县达智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 >> 若尔盖县红光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怎么样,红原县达智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

    羊体温39.5度不吃草是怎么回事,羊得了什么病-会有走路无力-食欲正常-体温度。
  • 原种大白母猪怎么不好养,大白母猪养殖知识
  • 原种大白母猪怎么不好养,大白母猪养殖知识 >> 原种大白母猪怎么不好养,大白母猪养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