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养殖有什么功效,蚂蚁蜂窝功效是什么
药用蚂蚁养殖
蚂蚁属于[昆虫纲],[膜翅目],蚁科。在这个世界上已经记录了一万多种,估计可能的数目大约在2万种左右(Wilson,E.O.)。
蚂蚁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昆虫,数量最多的昆虫种类。由于各种蚂蚁都是社会性生活的群体,在古代通称“蚁”。据现代形态科学分类,蚁可分两大种群:蚂蚁类和白蚁类。
蚂蚁的种类繁多,世界上已知有9000多种,我国国内已确定的蚂蚁种类有600多种。蚂蚁的寿命很长,工蚁可生存几星期至3-7年,蚁后则可存活十几年或几十年。一蚁巢在1个地方可生长年,甚至50多年。
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膜翅目,蚁科。
蚁的外部形态分头、胸、腹三部分,有六条腿。蚁卵约0.5毫米长,呈不规则的椭圆形,乳白色,工蚁体细小,体长约2.8毫米,全身棕黄,单个蚁要细看才易发现。雄、雌蚁体都比较粗大。腹部肥胖,头、胸棕黄色,腹部前半部棕黄色,后半部棕褐色。雄蚁体长约5.5毫米。雌蚁体长约6.2毫米。
蚂蚁为典型的社会昆虫,具有社会昆虫的3大要素,即同种个体间能相互合作照顾幼体;具明确的劳动分工;在蚁群内至少饿个世代重叠,且子代能在一段时间内照顾上一代。
另外要指出的,[白蚁]不是蚂蚁,白蚁除一样具有社会外,在生理结构上和蚂蚁有很大的差别。
生物的行为是指生物体进行的在外部可以察觉得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行为学就是研究这些活动的学科。形态和行为首先被人们注意,但是直到19世纪人们才获得生物行为研究的理论武器和实验手段。进化论学说将动物的行为提高到了适应性层次。
目前对生物行为的归类非常混乱。从遗传和发育的角度一般将其分为先天行为和后天行为,也就是本能行为和学习行为。但这种分类方法并不常用,人们一般按照行为的功能对其划分,遗憾的是这种划分方式并不严格,存在大量的重叠区域。本站也将从这个角度为大家揭开蚂蚁世界的神秘面纱。
行为生态学(behavioral ecology)是行为学与生态学的交叉领域,是研究动物行为的原因、发生或发展、适应功能、进化历史的一门科学。行为生态学是生态学科中最年轻的分支学科之一,这一学科在60-70 年代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随着生理学和心理学的发展,到20世纪下半叶,在遗传学的带动下生物行为的遗传研究蓬勃开展起来。现代的行为生态学融入了遗传学、生物进化论等等多学科,现代分子生物学也被应用到行为生态学的研究中来。
蚂蚁是现代动物体系的优势类群,拥有极为庞大的数量和极为复杂的社会结构。蚂蚁与其它各种生物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据统计,在蚁巢内生活的各种节肢动物就多达3000种。种类多样的蚂蚁和相关物种的多样性,以及蚂蚁社会分工的多样性,造就了蚂蚁在行为上的多样性。
蚂蚁的行为是如此的斑斓和诱人,同时也是一个大迷宫,如同Wilson,E. O.所指,有时它会让博物学家们走上歧路。
蚂蚁被誉为“微型动物营养宝库”和“天然药物加工厂”,蚂蚁粉中粗蛋白含量高达51.23%,高于鸡、鱼、牛肉。蚂蚁也是著名的药用昆虫,蚂蚁及其制剂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对免疫功能过强,有抑制作用;对免疫功能不足,有促进作用。能缓解急、慢性实验性炎症。有明显的镇痛和催眠作用。还能增强胰岛内β细胞的功能,降低血糖。蚂蚁体内合成大量ATP,能抗疲劳,增强体力。具有显著清除自由基的效果,能延缓衰老,延长机体寿命。
蚂蚁被誉为“微型动物营养宝库”和“天然药物加工厂”,蚂蚁粉中粗蛋白含量高达51.23%,高于鸡、鱼、牛肉,含有20多种游离氨基酸,其中包含除色氨酸外的7种必需氨基酸,至于色氨酸,由于在酸水解环境下色氨酸全部被破坏,因此不能肯定不含有色氨酸。
在人体必须微量元素中,以锰、锡、铁、碘、铜、锌最为重要,而这些元素在蚂蚁中含量非常丰富,尤以锌为最多,达到110mg/Kg,远高于其它动物。
蚂蚁体内还含有多种维生素、三萜类化合物,如香茅萜、柠檬萜等。
养殖蚂蚁有什么作用
大多蚁友入坑白蚁是为了养殖蚂蚁饲料,事实证明白蚁生得根本没有蚂蚁吃得快,但养着养着也养上瘾了,干脆当宠物。我对白蚁不怎么了解,大致说说吧,白蚁幼虫分几龄,半变态,有王和后,分直接吃木头的白蚁和培菌类白蚁,平时常见的多半就是家白散白。
蚂蚁养殖技术
无论你饲养哪个阶段的蚂蚁,都要保证静养、遮黑、防震。可以在蚁巢下面放泡沫板起到防震效果,在蚁巢上方可以盖一层不透光的东西,例如纸板、铝箔纸等。但记得要每过三四天看一看蚁后的状态与蚁巢情况。
在食物上可以选择蜂蜜水(不可以是纯蜂蜜)、糖水,等有了幼虫时可以喂一些高蛋白类食物,比如面面段(面包虫切小断),一丢丢虾肉,灭活后的樱桃蟑螂,各种高蛋白食物等,每次不要喂太多的食物。将准备好的食物放入蚁巢,待第二天取出来。喂食间隔在一周左右。
药用蚂蟥养殖基地
棉蟥是中国传统的特种药用水生动物,其干制品泡制后中医入药,因此发展水蛭养殖拥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收益。
棉蟥适合在沼泽地、洼地、稻田养殖。因为沼泽地的水位浅,水生植物茂盛,底层是有机物、浮游生物等;洼地有各种各样的杂草,还有田螺、河蚌等底栖生物,都可以是棉蟥的饵料;稻田的水位浅,水温适宜还有水稻遮阴。
蚂蚁的养殖
蚂蚁养殖是比较偏门的养殖行业。在养殖之前没有找准自己销售的客户,并且签订合同。养殖商品蚂蚁出来以后 ,很难找到销路。而且客户的需求量比较小。一般都是用于制药和养生健身的辅助用途。只是跟风养殖,没有做好详细的规划建议谨慎入行。萊垍頭條
养蚂蟥用什么药品
用的最多的是宽体金线蛭,日本医蛭、菲牛蛭。现在能用药的也就这二种。当然别的也有只是量很少很少。
药用蚂蝗养殖技术
蚂蟥
蚂蟥的药用及养殖前景
蚂蟥,学名水蛭,是一种贵重药材,世界上很多国家自古以来就有蚂蟥入药的习惯。蚂蟥主要作用:一是逐恶血瘀血,二是破血积聚,用于治疗妇女血瘀经闭、子宫积血等症。当今以蚂蟥为原料制成的中成药,如大黄虫丸、韩氏瘫速康、百劳丸、圣喜血栓心脉宁等,均已投入大批量生产,且供不应求。仅国内每年对蚂蟥干品需求就达数千吨。日本、韩国很早就依赖着从我国进口蚂蟥。
随着化肥、农药的广泛使用,加上近年来对蚂蟥的掠夺性捕捉,使野生蚂蟥资源日益减少,远远不能满足入药需要。由于货源奇缺,现在不少地方开展人工养殖。蚂蟥生命力强,繁殖极快(蚂蟥雌雄同体,每条蚂蟥每次产卵繁殖60~90条小蚂蟥),易于饲养管理。人工养殖蚂蟥,规模可大可小,投资少,效益高,一亩水面养殖池,可收获成品400公斤,价值2万元以上,确为广大农村户的一项卓有潜力的稳当的致富门路。
药用蚂蟥的养殖特点
1.适应性强 药用蚂蟥对生物的环境变化适应性特强,全国各地都可养殖,不论高山平原,药用蚂蟥均能适应。也可利用房前屋后、庭院、阳台、水塘饲养。
2.有惊人的耐饥能力 药用蚂蟥虽性贪食,摄食量大,但耐饥力特强,即使长期挨饿,也毫不恐惧。
3.饲养技术容易掌握 药用蚂蟥喜食无脊椎水生昆虫,如将水生昆虫按比例与药用蚂蟥混养,就不必专门投食,只要将水质管理好,即可生长得很好。
4.药用蚂蟥个体大,一般比普通蚂蟥大几十倍。
5.用工少,男女老少利用业余时间都可养殖。
6.蚂蟥雌雄同体,异体交配,只要引进优良种源,即可年复一年的自行繁衍。
蚂蟥的人工养殖技术
1.选址建池 选择避风向阳、排灌方便处建池。池宽3米,深1米,长不限。池对角设进水口和排水口,池底放一些石块和树枝供蚂蟥栖息。小规模养殖可利用水坑、荒塘、池塘养殖。进排水进口都要用铁丝网或用塑料网布栏住,以防蚂蟥外逃。
2.苗种投放 人工养殖以金钱蛭(俗称牛蚂蟥)为好,此处也可投放茶色蛭。金钱蛭在稻田、池塘、溪流、丛林中极为常见,捕捉作种时应注意鉴别,苗种投放标准为每立方米可放养1万条左右。选种标准是:健壮、无伤、规格大(20~30克最好),这样的蚂蟥产卵量多,孵化率高,放养10个月即可加工出售。
3.饵料喂养 蚂蟥主食螺、蚌、蛙、龟鳖、蚯蚓以及哺乳类动物的血液。人工饲养可利用各种血拌饲料、草粉,甚至粪便等,每亩还可一次性投放活螺25公斤左右,让其自然繁殖,蚂蟥自由取食。动物血一般每星期喂一次。具体作法是:把猪牛羊等动物血凝块放入池中,每隔5米放一块,蚂蟥嗅到腥味后很快会聚拢来,吸食后自行散去。
4.管理技术 一是调节水质。蚂蟥虽能在污水中生长,但由于人工养殖密度高,故水质宜保持清新,同时要保证一定的溶氧量,当水中含氧量低于2毫克/升时,蚂蟥会浮出水面并出现不安现象。夏季水温高,要注意适当换水。二是越冬管理。蚂蟥冬季蛰伏,早春放养的一般已生长良好,可加工出售。捕捞时先放完水,然后用网捞起。选个体大、生长健壮的留种,每亩应留10~15公斤,集中投入育种池内越冬。冬季保温池气温15℃以上时,蚂蟥就能摄食生长,以缩短养殖周期,达到全年饲养的目的。饲养池水温在15~30℃时,蚂蟥生长良好,在10℃以下停止摄食,35℃以上影响生长。
5.繁殖 蚂蟥繁殖快,再生力很强。长江流域一般在4月下旬至6月中旬为产卵期。人工养殖的蚂蟥,卵茧产于饲养池平台水边的泥土中,呈卵圆形。每条蚂蟥一次产茧4个左右,茧产出后约16~25天孵化出小蚂蟥,每个茧内可出13~35条。小蚂蟥呈茶黄色,生长迅速,在孵化后一个月内平均增长20毫米长。
6.运输 运输蚂蟥通常采用随身带运法。具体方法如下:在网纱袋里放些水草,将蚂蟥装入后,扎紧袋口,再装入篓或箩筐内,即可运走。
7.加工方法
(1)水烫 把捞出洗净的蚂蟥,集中放入盆等器皿中,将开水突然倒入,热水淹没蚂蟥2~3指为宜,20分钟左右待蚂蟥死后,捞出放在干净的地方晒。
(2)石灰法 把捞出洗净的蚂蟥投入石灰中埋20分钟,然后取出晒干或烘干,筛去石灰粉即成。
(3)酒闷法 可将高度白酒倒入蚂蟥,能淹没即要。
(4)生晒法 将捕得的蚂蟥用铁丝穿起,悬吊阳光下直接曝晒。
以上方法,供参考选用。另需注意的问题:
(1)水烫法在晒的时候易起潮,可边晒边用铁钉或竹尖放气。
(2)要选晴天。阴天无法曝晒易腐败变质。如突然遇阴雨,无法曝晒,要放在铁器上用火烤干。但不可烤糊烤黄。
(3)晒干的蚂蟥装入塑料袋内密封,以防吸潮变霉。干度标准以手能折断为佳,鲜干品比例为:大蚂蟥约7公斤左右可晒1公斤干品,小蚂蟥约8~10公斤可晒1公斤干品。
优质干蚂蟥标准:呈自然扁平纺锤形,背部、稍隆起,腹面平坦,质脆易折断,断面呈胶质状,有光泽者为佳。贮藏时,要置于干燥处,以防虫蛀。
水蛭
秋冬正值水蛭的销售旺季,又闻今年秋水蛭产量下降,近两个月走势不断转好,价格也上涨,大水蛭(清水货)175—180元升为190元,东北小水蛭从75—80元涨到97—98元,上涨幅度分别为8.5%和30%, 水蛭后市如何呢,笔者分析如下:
水蛭的概况
水蛭俗称蚂蝗,民间又称蚂鳖、内钻子等。水蛭蛭纲的统称。分为、宽金线蛭(有称其金钱蛭)、柳叶水蛭等。市销售也就是以上三种原动物,实际不依此而分,主要分为大水蛭和东北小水蛭。分别主产于山东的微山湖,江苏安徽的洪泽湖和黑龙江。
水蛭的历史行情回顾
从水蛭的1998年算起,当时仅有7—8元,到下半年开始上涨,在1991年2—4月到第一个高峰,最高时为150元。之后,回落到65—70元,到1997年的六年间,在70—80元之间震荡。三年后的2000年,涨价风潮时升至200—220元的高价,出现第二次高峰。进入本世纪,2002年2—3月时跌到150—160元的低价,以后步步回升,2004年下半年攀升到270—280元,刷新历史高价。在高价持续至2005年的4月份。然后缓缓下滑到2007年上半年低时的160—170元。
从水蛭的历史行情分析到,一每个波动的周期的低价和高价都在升高;二高价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
水蛭的产量
1、水蛭的野生资源
蛭类中大多数种类营半寄生生活,有些品种幼时捕食,成年后吸血生活。蛭类生活的寄主往往是一类,而不是一种动物。如医蛭类水蛭对所有的血液都喜吸食。在陆上,依靠前后吸盘的交替附着身体的纵肌与环肌的拮抗性收缩作尺蠖式移行,行动敏捷。幼蛭摄食浮游生物,不吸血时以小型昆虫,蠕虫,螺蚌的幼体为饵料,也吸食泥面腐殖质,食性较杂。水蛭吸取人畜血液时,吸盘中首先释放出抗凝血的水质素,顺利吸食寄主血液。
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水蛭生命力旺盛。水流干涸后,有些种类可以潜入泥底穴居,损失40%的体重也能生存。水蛭横向切断后,能从断裂部位重新长出两个新个体。这是水蛭特有的再生能力。水蛭适应性强,耐饥能力强,具有极强的抗病力,水流缓慢的小溪、沟渠、坑塘、水田、沼泽及湖畔,温暖湿润的草丛是水蛭栖息、摄食和繁殖的场所,在全国大部地区的湖泊、池塘以及水田中均有生产,但主要产于北纬32—38°之间,这个范围最适合水蛭的生长。如江苏的太湖、洪泽湖、高邮湖、微山湖,特别是淮河以南大江大湖流域分布很广。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快速发展,但都是粗放的,以消耗大量资源为代价的。农民种植作物,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土壤的土质发生改变。益虫益鸟减少,虫灾严重已是十几年的事实;大量的工业污水到排放,多数河江湖已被污染,水质恶化。今年的太湖水藻泛滥就是缩影。水蛭的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加上一些河流、湖泊干涸更是加剧野生资源的减少。这一方面。
二是水蛭一般要三龄才能性成熟,才具有繁殖的能力。每年春秋两季,水温超过15度时交配,20度左右时爬上岸,在离水面30厘米处的湿土上产卵。此时,也是人们捕捉水蛭的时期。在利益驱使下,大小一起的掠夺性捕捉,造成群体减少,多年后繁殖量下降。一些产区可供商品量大幅度下降。尤其是东北小水蛭,今年新货入市量,较2006年明显减少。
2、状况应性强,耐饥能力强,具有极强的抗病力,不断有报道说可以人工饲养水蛭,且不受地区条件的限制,可池养、坑养、缸养、桶养等。但是多年以来不见养殖品大量上市,倒是有商家虚报养殖效益,借此收购野生幼水蛭,倒卖水蛭种苗,获取非法收入,而被骗的养殖户收到可观效益的寥寥无几。在技术仍需解决实际应用的问题,大规模发展,批量上市需要更长的时间。难以弥补野生供给量的下降,缓解未来供给转紧发展趋势。
可见,以上是近两年水蛭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水蛭产量的下降不是近两年的问题,恢复起来比较缓慢。估计2007年产量在200一250吨之间。
水蛭的销量
水蛭是特种药用水产动物,在医学上具有多种药用功
水蛭是雌雄同体,异体受精,每条种蛭均可繁殖,每年可繁殖2—3次。水蛭适能种疾病。具有破血、逐瘀通经之功效,用于血瘀闭经、跌扑损伤等。近几十年,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鲜水蛭唾液中含有一种水蛭素,能抑制血酶的活性。水蛭素抑制凝血酶,即阻止了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也蛋白,从而多疗
食用蚂蚁养殖
蚂蚁的饲料很广泛。拟黑多刺蚁等人工养殖蚂蚁多为杂食性,可投喂米糠、麸皮、豆饼、豆渣、鸡用配合饲料、蜂蜜、各种瓜果以及动物性饲料,如鱼粉、蚕蛹粉、骨粉、鸡蛋、昆虫尸体等。
养蚂蚁注意以下几点:
1.新旧蚂蚁不可混合饲养,必须分群饲养,以免互相残杀而使一巢蚂蚁全部死亡。
2.蚂蚁钻逃能力很强,因此饲养池箱要平整、光滑、无缝隙。饲养室四周应设置水槽,以防止蚂蚁逃逸。
3.蚂蚁对低温敏感,当气温低于一定温度时,生长缓慢。为此,在冬季或气温较低的天气,应人工供热,提高饲养环境的温度,以加速其生长发育。
4.蚂蚁的天敌有啄木鸟、食蚁兽、穿山甲等,在野外养殖,要注意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敌害。
人工养殖蚂蚁
蚊狮的饲养方法 可采取集体或单头饲养。
集体饲养:可采用大搪瓷盘或25厘米×25厘米的塑料盘作饲养容器,但其深度必须达5厘米以上。在饲养盘内盛以2.5厘米厚度的干燥细沙。由于蚁狮有互相残食的特性,密度不宜过大,其所设陷阱有一定的势力范围,2龄以每30平方厘米/头为宜,3龄以每40平方厘米/头为宜。1龄幼虫个体及其所筑之陷阱均较小,可适当提高饲养密度,但当进入2龄后,必须进行部分转移和疏散(蚁狮将所蜕之皮抛出在其所筑之陷阱边缘,可以此为据)。
单头饲养:由于蚁狮生活栖息需一定的势力范围,集体饲养无法提高饲养密度,单头饲养则可提高饲养密度,并可保证不至互相残食。用高5厘米、底径3~4厘米、口径5厘米的塑料杯或小瓷茶杯为容器,盛以2.5厘米厚的干燥细沙,每杯饲养1头蚁狮。也可在上述集体饲养用的塑料盘中装上纵横隔板条,每隔板条间距5厘米,即可将上述塑料盘分隔成25个5厘米×5厘米的方格,均放入2.5厘米厚的干燥细沙,每格饲养1头蚁狮,单头饲养可从1龄直至结茧不用疏散和更换容器。
饲养蚁狮的沙质 据实验结果,蚁狮对沙的来源和粗细有一定要求,山地型种类可用河沙,但沙必须过筛,以过40目筛的细沙为最佳,过28目筛的沙次之.大于28目筛孔的沙粒则不适宜蚁狮栖息和筑陷阱。沙滩型种类对沙质要求更严格,尤其是海滩栖息的种类,须用原采种地沙滩的沙来饲养,否则,不能筑成稳定的陷阱,在沙盘或饲养杯内经常迁移(沙面可留下移动路线痕迹),以致难于筑成陷阱,从而影响捕食。
蚁狮的饲料及最佳投食量 l龄幼虫因个体很小.以食小型蚂蚁和白蚁幼虫为宜,每日或隔日投饲1头。2~3龄可利用粮仓害虫,如米蛾和绿豆象的成虫或黄粉虫低龄幼虫等作饲料,有的地方和单位人工饲养米蛾,获得米蛾卵作为繁殖害虫天敌的寄主和饲料,则可利用已产过卵但未死亡的米蛾成虫作蚁狮的食料。饲料在投饲前置于冰箱冷冻一段时间,以抑制饲料昆虫的活动能力,便于蚁狮捕食。饲食时将食饵逐个投入,次日将已被蚁狮猎食后抛弃在陷阱中的猎物残骸取出,以免下次投饵时与活猎物混淆,干扰蚁狮取食。
蚁狮摄取猎物营养的转化率:在一定捕食间隔范围内,随着猎取时间间隔的延长而明显增加,如每日、5日和10日投饲1头米蛾成虫,所增加的体重,顺次平均为1.09毫克、3.02毫克和7.08毫克,如前所述,这三种时间间隔捕食者的世代历期均在120天以内,因此,按每隔1个星期投
蚂蚁养殖利润
养蛇所需的一枚蛇蛋成本在100元左右,一条蛇从孵出养到2公斤左右所需饲料、人工、电费等成本约为120元;按目前市场价鲜活蛇每公斤320元计算,一条2公斤重的蛇价值640元,除去成本,净赚420元,一间7平方米大小的眼镜蛇养殖小屋一年下来的产值可达4万元。
养殖毒蛇技术:
1、防止天敌:鼠类、家犬、黄鼠狼、蚂蚁等动物均会人内残食蛇蛋,故应在缸口加盖或用纱网防护。
2、不同种类眼镜蛇蛋不能混在一起孵化:不同种类的眼镜蛇蛋孵化时间明显不同。即使是同一种类的蛇,由于生活环境或体质的差异,其产蛋的时间亦有先有后,孵化时间也不一样。
3、温度湿度的掌握:一般蛇蛋的孵化温度以20~30℃较为适宜。为测温方便,可在缸沿上吊挂一支温度计。若温度过高,可打开盖子散热,若温度过低,可悬挂热水袋补救,但不能触到蛇蛋。
4、蛇蛋防霉:一旦发现卵壳上面有霉斑,可用绒布轻轻拭去。在出现霉斑的地方用毛笔蘸少许灰黄霉素涂抹,待完全晾干后放回原处。切忌使用抗生素软膏涂抹,否则油脂会堵住卵壳上的气孔,致使胚胎窒息而死,成为死胎。
5、覆盖物的选择:为调节和保持蛇蛋在入孵期的适宜湿度,提高蛇蛋的孵化出壳率,应选择新鲜、洁净的荷叶、梧桐叶或苔藓植被盖住蛇蛋,一般2~4天左右更换一次。有人习惯用湿稻草、湿棉絮覆盖蛇蛋,往往达不到理想效果,稍有不慎就会导致蛇蛋霉败变质,影响正常的孵化,不宜采用。
6、适时验卵:在孵卵过程中,未受精卵或死胎卵放置时间过久,就会因变质而胀气破裂,污染其他受精卵。为避免这一现象,可采取适时验卵的措施,以确保受精卵正常孵化。
7、学会记录:进行人工孵化的过程中,每天都应做孵化情况的详细记录。
眼镜蛇养殖成本及利润分析
以一块70平米旧房改造的地方为例,适合刚开始资金较少的农户。
场地:场地修整费用、大箱(100*80*20cm)、小箱(60*45*15cm)、保温用泡沫板连木方。
蛇苗:1000条蛇苗、鸡仔、电费等开支到
总的开支:三月卖蛇时总开支大概是48000元。
三月份卖三斤以上80条,当时价格是130元一斤,大概收入35000元;四月份再卖一批三斤上也是80条,当时价格是135元,大概收入36500元;六月份再卖一批,二斤半以上的120条,大概收入48000元;
共卖出二百八十条蛇,共收入119450元。
在不到70平米的地方用不上一年的时间养蛇就可以获利11万元。
白蚁的药用价值和养殖技术
由于白蚁的生活方式特殊,同一群集中的形态多型,而且都营群落生活,因此,饲养白蚁要先了解和掌握它们生活中的一些特性,才能在饲养白蚁的工作中,从饲养设备到管理方法都能运用自如。 ①白蚁的特性:如把白蚁的特性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5种:A.社会性:白蚁属于社会性昆虫。一群家白蚁中通常由 1对蚁后、蚁王主持,它们是蚁群的生殖者。每个巢中一般要有成千上万的工蚁与兵蚁来担当筑巢、觅食、侍喂和护卫工作,但它们均无生殖能力。一旦巢中失去了蚁王与蚁后,要再从巢内幼小的白蚁中培养出补充性的生殖个体——短翅型蚁后与蚁王,担负起生育任务。因此,饲养白蚁必须有容纳较大群体的饲养设备及其生殖活动的空间。
B.营巢与取食习性:每群白蚁都筑有较大的主巢,作为蚁后与蚁王的王宫,也是群体活动的中心,另外,还要有好多个副巢,各巢以隧道相连通。家白蚁常在村舍附近的树根下 (特别是松、杉木),树干中以及居室中各种木质建筑和用具中营巢。这些木质中的纤维就成为白蚁的天然饲料,特别对生长势衰弱的树木或纤维组织较新鲜的干木材,尤为喜食,过于腐朽的木材则不贪食。白蚁还有取食同伴脱下的老皮、排泄物或初死蚁尸的习性。因此,饲养容器中要放置足够的作为白蚁食料或筑巢材料的贪食木材(以树墩、较粗的树干、有一定厚度的木板为好),供其需求。 C. 地栖与嗜水性:白蚁多在地下筑巢,因而称为土栖习性昆虫,一般深可达0.5~2米,即使是在地上木质中筑巢的,也要通过修筑的隧道与地下沟通,以便衔来土粒与排泄物及吐出的口液混合,修筑蚁道。白蚁生活中离不开水,无论筑巢在何方,总要先修筑一条与主巢相连贯的水道(吸水线),与巢穴附近或与地下水源连接。一旦水源断绝,全巢白蚁在10余天内便自行死亡。因此,饲养容器中要有一定厚度的土层和供给水源的装置。
D.群居与畏光性:白蚁的群居性很强,从不单独活动,尤其低温阶段,便集中在巢中。白蚁还有互相舐吮和侍卫饲喂的特性。白蚁通常怕光,只在木材及泥土筑成的巢中或蚁道中活动,遇光即遁逃,并合力堵塞蚁道上偶然出现的漏洞,但有翅成虫出巢婚飞时,有强烈的向光性,不过这只是暂时的,只要完成婚配,脱去双翅后,便失去向光习性,迅速钻入土中或木材下筑巢育儿。因此,饲养容器要有遮光设备,以及为其创造群栖的条件。E. 群飞性:群飞是白蚁分群的前期形式,成长的白蚁群,同巢虫口密度过大,便产生大批的有翅成虫(繁殖蚁)。每年春末夏初,在雨后闷热天气,气压明显下降的傍晚时节,出巢婚飞,然后再建新巢群。由于白蚁有婚飞分群的习性,因此,饲养容器不但要有平面面积空间,还要有高度空间,才能供婚飞活动。 根据白蚁的以上5种特性,饲养容器最好设置在室外,用砖砌长,宽、高数米的饲养池,池上装设较细的纱网,用杉篙竹帘搭上防雨棚;池内装土及木材,一端设有常年储水池,池的外围要设防护水槽,防止天敌偷袭。一池中可分数个小格,饲养几个群体。
②采种及人工饲养A.采种:是将蚁群引入饲养池中的过程。其方法有:一是自野外筑有蚁巢处,挖掘带有蚁王、蚁后的巢室及菌圃移入饲养池中。挖掘时间最好在日光最强时进行,因此时大部分蚁群都集中在巢中,装入布袋中带回。遗留在隧道或副巢中的部分白蚁,只要有补充生殖蚁,还会在原处结群筑巢。二是在每年春末夏初的婚飞时期,在有蚁巢附近利用灯光诱集脱翅后的新生殖蚁(尽量多收集些,防止其不适应环境而有部分死亡),移入池中,使其自择配偶,并选址筑巢。 后者的采种比较方便,免去寻找、挖掘主巢之劳,但因初生生殖蚁繁衍能力差,蚁群小,收获也少。
B.人工饲养:在饲养白蚁的过程中,除给以适宜的自然饲料外,还应给以人工饲料,作为自然饲料的补充,可提高繁衍能力,扩大种群数量,增加药源。 现已试验成功的,饲养家白蚁及黄胸散白蚁的人工饲料配方有; 配方1:(湿重的百分比) 麦角醇0.06,蛋白质0.05,蒸馏水65.82,纤维素34.06,尼泊金0.01。 配方2:β-谷甾醇0.06,干酪素0.05,蒸馏水65.82,纤维素34.06,尼泊金0.01。 配方3:麦角醇0.06,维生素B混合液3.23[维生素B混合液是在Vanderzant(1957)液中加入氯化胆碱及肌醇],韦氏盐0.4,蒸馏水62.04,纤维素34.26,尼泊金0.01。 人工饲料的配制,是将各配方的原料按比例放置于玻皿内(韦氏盐有无均可),经搅拌后呈稠浆,但不成汤。放在饲养池角落处,用木板遮盖,隔5~7日后检查,吃光后再予以补充。时间过长会污染发霉。 从目前野外白蚁的分布及巢群数量看,靠野外采集已能满足药用需要,何况白蚁是木质材料及堤坝的大敌,野外采集可变害为益。从保存物种及生态平衡的角度着眼,应有计划地采收与饲养相结合。
水产知识
水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