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蘑菇技术,养殖蘑菇利润
蘑菇养殖方法技术
蘑菇是一种室内种植的食用菌,是世界上人工栽培较广泛、消费量较大的食用菌品种,很多国家都有栽培,其中我国总产量占世界第二位。那么蘑菇是怎么种植的呢?首先,准备充分发酵好的土壤,再将选好的品质良好的菌丝均匀撒在土壤上。
其次,蘑菇适宜的生长温度在24摄氏度左右,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它的生长,每隔两三天还需要对植株浇一次水以保证土壤足够湿润,确保顺利生长。
最后,蘑菇对阳光相当敏感,在光照下会停止生长。蘑菇还非常容易患上白腐病,在平时的养护中需要保持良好通风。
蘑菇养殖环境与方法
蘑菇生长喜欢阴凉潮湿环境,比如树林深处,人工的阴凉潮湿的环境。
蘑菇养殖方法技术要点
1、基质:种植蘑菇使用白糖、锯末、豆饼等物质配制基质,接种菌丝之前,需将基质高温消毒。
2、菌丝:选择健康、洁白的菌丝,在无菌的环境中,将菌丝接种到基质中。
3、养护:将接种了培养料放在温暖的菇房中,培养料的湿度应控制在55%~60%,有利于蘑菇的发芽。
蘑菇的养护
蘑菇是一种室内种植的食用菌,不能直接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主要是将培养料中的各类营养物质作为营养来源,养殖蘑菇的时候需在遮光的环境中。
蘑菇子实体的含水量极高,若是环境过干,蘑菇的生长就会受到严重影响,若过湿,则会影响到空气的流通。
蘑菇本身具备一定的好气性,在生长中需要有足够氧气来维持,蘑菇在生长过程中会不断吸收培养料中的氧气,在蘑菇的实际栽培种,要注意定期地通风换气。
蘑菇养殖方法技术有哪些
蘑菇种植技术注意事项是菇房选在地势较高、周围比较空阔、通透性好的地方为宜,内要设好菇床,可木制、铁制、砖砌。
养料堆制完成之后,要彻底消毒,并控制好菇房内的温度。待出菇后,要控制好湿度和水分管理,等长到一定大小时就要及时采摘。
蘑菇的养殖技术
1、菇房准备
在种植蘑菇的时候那么就需要准备好菇房的建设,而现在比较常见的菇房也就是大棚搭建。菇房一般会选在地势较高的地方,但总体要比较平坦,周围比较空阔,通透性好。大棚要选用散射光材质的,地面需要用水泥修葺,这样方便冲洗。在菇房内要设好菇床,可木制、可铁制、还可砖砌。最后就是要留有窗户或者是卷帘,这样可以增强通透性。
2、养料堆制
蘑菇种植养料的配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养料的主要成分是家畜粪便、麦草、麸皮、稻草、玉米杆等,一般在七月份左右的时候开始进行养料的堆制。我们需要阿静粪便晒干、其他的材料需要切断,然后混合适量的石膏,用水或尿浸透,再按照一层草料一层粪便的堆起来进行发酵。一般每隔三四天就需要翻一次堆,大概半个月后就差不多可以了。
3、消毒杀菌
养料堆制完成之后,我们首先需要将菇房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杀菌,然后将养料搬入菇房中,在菇床上铺好。然后将菇房的门窗关闭,将室内的温度调高到六十度左右,三个小时之后,将温度调低到五十度左右,维持这个温度一周,让养料彻底的发酵。而且在这个发酵的过程中,还能对养料进行消毒杀菌,使养料中留下来的都是有益的微生物,这对蘑菇的生长有很大好处。
4、接种覆土
等到养料的温度降低到二十五度左右的时候,这时就可以进行蘑菇接种了。我们要将养料在菇床上整平,每个菇床上养料的厚度要达到十五厘米左右。然后采用的穴播的方式进行接种,每株间的间隔大概是十厘米左右。如果想要提高它的发菌速度,那么可以尽量播密一些。接种之后需要保持养料的湿度,并且要增加菇房的通透性。最后将细肥土均匀的覆盖在养料上面,即可等待发菌。
5、出菇管理
出菇管理是蘑菇种植中最关键的一步,它关系到蘑菇的出菇情况也就是蘑菇的产量和质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水分管理和温度管理。我们要保持养料的湿度,在出菇初期湿度一般是在百分之七十左右,后期慢慢的恢复到百分之八十到九十左右即可,在浇水的时候,我们要遵循少量勤浇的原则。出菇房在发菌期间的温度最好是保持在十度到十八度左右,在出菇期将温度调高到二十到二十八度左右,这样可以加快出菇的速度。等到蘑菇长到一定大小的时候,就可以进行采收了。
养蘑菇怎么养殖方法
想要在家里养蘑菇菌棒,就要在菌棒处理、种植环境、收割手法以及养护工作等方面用心。菌棒要剥掉外层塑料膜,注水或打孔浸水至吸足水分,放置在潮湿阴暗通风处,一般能够收割3次成熟菌菇,注意避光和适当的温差。
1、处理菌棒
在家中养殖蘑菇菌棒的时候,先要将购买到的蘑菇菌棒的外皮塑料膜剥掉,这样菌棒才能吸收足够的水分来发育,但注意不要剥掉里面的塑料层以免菌棒松散,然后用针管注射或是在菌棒上打孔浸水,让菌棒吸足水分。
2、种植环境
等到菌棒吸饱了水分之后,就可以进行种植了。一般来说种植蘑菇菌棒只需要将其放置在一个消毒过的无菌容器里即可,盘子或是盒子都可以,再将其放置在阴暗弱光或无光的潮湿地方,保持其有足够的通风即可长出蘑菇。
3、收割方法
在第一茬的蘑菇长到一定的大小之后就可以进行采收了,一般来说蘑菇的菌棒在采收完成之后是需要放置在湿度适中但不算过大的地方进行恢复的,等到其中的菌种恢复之后就可以进行第二次的种植了,可以再度长出菌菇,一般能长3次。
4、养护工作
在栽种菌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让其接受到光照直射或是过长时间的散射光照射,一定 要保证环境的阴暗,且环境湿度要有一定的保证,不能过干,香菇的生长需要较大的温差,因此在夜间的时候可以将其放到室外增加温差。
养殖蘑菇的方法
如下:
蘑菇种植过程从菌种培育开始,先运用蘑菇组织培育出初级菌种,初级菌种扩大培育出二级菌种,再用二级菌种扩大培育出三级菌种(栽培种),最后用栽培种接种培育出蘑菇。
用蘑菇组织消毒放入试管和培养皿培育的固体一级菌种
三角瓶培育的液体一级菌种和袋料二级菌种
将一级菌种放入袋料扩大培育的二级菌种
二级菌种横放式培育
二级菌种树立式培育
二级菌种打孔接种到灭过菌的栽培料中培育蘑菇
菌丝在栽培袋中开始生长蔓延
菌种长满菌袋接着就要开始生长蘑菇子实体啦!
长出蘑菇子实体
蘑菇种植关键在于菌种的提取、培养料的配制和生长环境的控制,这个是一个需要细致而严密过程,关乎到产量高低和品质的好坏!
农业蘑菇养殖技术
蘑菇是一种平时生活中大家都比较喜欢也比较常见的食物,蘑菇吃的方法也比较多,是大家都比较爱吃的一道方便的菜。现在的市场上面卖的蘑菇种类也很多,但是大家知道蘑 菇是怎么种的出来的吗?其实大多数蘑菇的养殖方法都是差不多的也不难,但是怎么才能让蘑菇的长更好呢,在蘑菇的成长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呢,以下就给你们说明一下蘑菇的种的方法和需要上心的事情!
1、蘑菇房的建设,要想种植蘑菇首先要做的就是蘑菇房的建设。现在大多数的蘑菇房就是大棚,需要注意的是养殖蘑菇的大棚要选择比较高的地方,虽然地势要高但是不能凹凸不平,尽量要选的平坦一些,周围的空气流通性、通透性还要好,也就是说周围要空旷一些。选完了地点接着就是大棚的材质了,大棚要选用散光的,地面也要用水泥来建造,因为这样的话方便打扫,在建好的蘑菇房里还要还要给蘑菇设计床,可以用木头,可以用铁质,还可以用砖来砌,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留一个窗子或者是帘子,可以增加蘑菇棚的通透性。
2、养料的准备,对于种出蘑菇来说,配置饲料是非常关键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养料的主要成分也比较很多,就是一些家畜的便便,玉米秆,稻草,麦子皮之类的,一般情况下在每年的七月份左右开始制造养料。首先需要把粪便晒干,把其他的稻草之类的弄碎,然后用水或者是尿液把材料和石膏混合在一起,把草料和粪便一层一层的堆好,让他自然发酵,隔几天翻一次,等十五到二十天就差不多制好了。
3、无菌处理,制好蘑菇需要的养料之后,就要对蘑菇的房间进行一次全面的打扫。蘑菇的房间的杀菌一般是风干暴晒还有用是会和石灰水来消毒,消完毒之后再把之前制好的养料挪到杀完毒的蘑菇的房间里,铺在蘑菇床上,把蘑 菇房里的温度控制在六七十度左右,然后把门窗锁紧,等一段时间,把温度降低到差不多50度,再等七八天,等到养料彻底发酵好,在养料发酵的时候,也要对养料消毒杀菌,然后养料中留下来的就都是对蘑菇生长有好处的元素了。
4、土壤和接种,要想进行蘑菇接种,要等到养料的温度降低到25度左右。首先要把饲料在菇床上铺平整,厚度控制在15厘米左右。蘑 菇要按照间隔距离播种,间隔在十公分左右。间隔越小发菌速度就越快。播完种之后还要控制好养料中的水分,然后还要增加蘑菇房的通透性。最后还要把土均匀的在养料上面铺好,然后就可以等着发菌了。
5、出菇的管理,蘑菇的管理是整个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这影响着蘑菇的产量多少和品质好坏。怎么管理呢?就是要把控好温度还有浇水。首先要控制好养料的湿度,在蘑菇出来的初期,要把湿度控制在0.7左右,然后后面控制在0.8到0.9左右就行了,然后浇水的时候,要多浇几次然后每次要少浇,不然控制不好水量。然后就是温度了,在菌生长期间把温度调到10到18度左右就好了,在要出菇的时候把温度控制在20到28度,因为这样蘑菇生长的会比较快。等到蘑菇长到大小合适的时候,就能收蘑菇了。
以上就是蘑菇的养殖过程,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蘑菇的种植也越来越完善,不光能提高蘑菇的产量还能提高质量,市场上的蘑菇越来越多,逐渐也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这还要感谢广大劳动人民,希望我的整理能帮到您!
蘑菇养殖方法技术视频
首先你的房子要能够有通风换气的条件。
然后可以根据你当地的市场需求。栽培金针菇,平菇,鸡腿菇,茶树菇等菇类品种。技术方面你可以登录江苏食用菌网。哪里有有关的栽培技术资料和视频。可以参考一下。
蘑菇栽培种植技术
蘑菇是栽培最普遍的食用菌,其肉质细腻,滋味鲜美,营养丰富,是色香味俱全的营养菜肴。蘑菇可利用冬季各种闲置房舍进行栽培,取材容易,成本低,不与粮食作物争地,收益大。因此,栽培蘑菇可使农民冬闲人不闲,充分利用农副业的各种副产品,增加经济收入。此外,蘑菇栽培结束后废弃的培养材料,是一种肥效很高的有机肥。下面壮乡新农来分享蘑菇的种植技术。
1.蘑菇生长发育需要的适宜环境条件
蘑菇的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养料、空气、温度和水分。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蘑菇生长良好,发育正常,产量高,质量好。
①养分:蘑菇是腐生真菌,必须从培养料中吸取现成的营养进行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可从经过发酵的各种畜粪、稻草、麦秆中获得。
②温度:蘑菇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可分为菌丝的生长和子实体(收获部分)的形成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对温度的要求是不同的。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是6~32℃,最适宜温度是20~25℃。
子实体生长的温度范围是8~20℃,最适宜温度是13~18℃。高于18℃,菇体生长快,菌柄细长,皮薄易开伞,质量差;低于12℃,菇体生长缓慢;遇到骤然高温,日平均温度超过22℃时,极易引起小菇死亡。
③水分:蘑菇菌丝体与子实体要求的湿度不同,在菌丝体生长阶段对水分的要求比较低。培养料的含水量为55%~60%,菌丝体生长旺盛。培养料过干,菌丝长势弱;培养料过湿,通透不良,菌丝易萎缩死亡。
子实体形成和发育阶段即出菇期间,需要较高的湿度。一般以培养料表层的含水量为60%~65%时,覆土层的含水量为18%~20%,空气相对湿度为85%~90%最适宜。培养料表层湿度过低,子实体不易形成。覆土层过干,菇体瘦小,产量低;过湿,特别是浇水过量时,水分渗透至培养料中,会使菌丝体萎缩。
④空气:蘑菇是一种好气性真菌,需要充足的氧气。而蘑菇的生长环境,容易积累二氧化碳,以致氧气不足,妨碍蘑菇的正常生长发育。因此,必须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排出二氧化碳,保证有充足的氧气。
⑤酸碱度(pH)值:蘑菇生长需要中性至微碱性的环境,培养料的pH值为7.0,覆土层的pH值为7.5较为适宜。这样的酸碱度既能使蘑菇的菌丝体正常生长,同时又能抑制杂菌的滋生。
⑥光照:蘑菇的生长发育不需要光照。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生长的子实体颜色洁白、品质好。
2.如何建造菇房和菇棚
菇房是蘑菇生长的场所,合理的蘑菇房结构,可以为蘑菇创造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等生长条件,促进蘑菇的生长发育。在农村,蘑菇栽培主要是在冬季,利用旧仓库、旧房舍,经过改造,提高保温能力,避免菇房温度急剧变化。菇房的建造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①菇房的方位:最好是坐北朝南,选择交通方便、离堆肥场地较近以及近水源、环境清洁的地方。
②菇房的规格:家庭种植,菇房面积可在20~40平方米之间,高3.5~4.0米,菇架层次多可加至5~6层,宽4.5~5米。屋内用石灰粉刷,堵塞漏风处;地面要光洁,最好铺水泥,便于消毒灭菌。
③菇房门窗设置:菇房的通风设备有门窗和抽风筒,应正确搭配,使菇房既能通风、更换空气,又能避免冷风直接吹到菇床上。一般设置上、下窗,上窗在屋檐下,下窗离地面10厘米;窗宽0.4米、高0.5米,装上纱窗,最好装上玻璃窗或木板窗。窗外均要挂草帘,避免风直接吹到菇床。在走道中间的屋顶上装抽风筒,一般高1.3~1.7米,下口直径0.5米,上口直径0.25米,顶端装风帽。
④床架排列与结构:最好采用车厢式,菇架在两旁,中间为人行道。床架每层相隔0.7米,底层离地面0.3米,一般3~4层为宜,上层离屋项1米。床架之间走道0.7米,床面宽1.3~1.5米,便于操作。菇床材料可用木条、竹片、麻秆、水泥板柱等搭架。
蘑菇也可在冬闲田上建简易菇棚栽培。选地势较高的水稻田,晚稻收割后,在田的四周挖排水沟,然后筑畦,畦宽1米左右,东西向,两时间开一条宽0.5米、深0.3米的作业沟,两畦为一棚。畦的两边用粗竹杆作支柱,中柱高出地面1~1.3米,边柱高0.8米。各排支柱用竹杆和塑料绳扎成支架,上面扎成拱型。拱架上盖薄膜,靠地处用泥土压紧。棚两头各设一棚门,外挂草帘。畦两头各砌高约0.5米的土墙,以挡风和遮光。最后在薄膜上覆盖稻草帘,即成菇棚。
3.如何配置蘑菇的培养料
培养料是蘑菇生长的“粮食”,通常由稻草、麦秆、粪肥和少量麸饼肥或工业氮肥混合堆制而成。通过堆制,使培养料中的养分便于吸收利用,还可杀死害虫和杂菌,创造适合蘑菇生长的环境。因此,培养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蘑菇的质量好坏和产量的高低。
①材料的准备:各地可因地制宜,收集猪、牛、马、鸡、鸭、兔等粪肥。湿粪可堆成一堆,拍紧并覆盖防雨;也可随时收集随时晒干贮存。所用的稻草和麦秆应晒干贮存,凡已发霉、腐烂的都不能使用。
②培养料的配方:培养料的配合比例适宜,才可获得营养全面、适合蘑菇生长的优质培养料。一般每平方米栽培面积用粪、草料40~50千克。常用堆料配方如下:稻草175kg,牛粪日325kg,花生麸7.5kg,尿素3kg,石灰8kg,过磷酸钙5kg,生石膏6kg,碳氮比30:1。
③培养料的堆制:主要做到“一湿二调”,在堆料前7天将干粪研碎过筛,用等量水调湿后堆好,4天后翻一次;稻草则在堆料前2~3天,切成30厘米长的草段,浸入石灰池、粪池、池塘或河湾中。然后选用排水良好的地坪建堆。底层铺20厘米厚的稻草,上铺5~7厘米厚牛粪,再铺一层13~17厘米厚的稻草,依次堆至高度为1.5米,堆宽2.3~3.5米,边堆边用调匀的石灰水浇上去,下层少浇,上层多浇,做到“一湿”。堆中每隔1米插1根10厘米粗的木棒,堆完后拔出,成为通气孔,上盖塑料薄膜,但不堵塞通气孔。堆制4~5天后,进行第一次翻堆,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将粪草料抖松,但不要破坏粪草层次,分层撒入石灰粉,浇足水分。第二次翻堆,为“二调”阶段,堆宽缩至2米,堆高降为1米,将粪料抖松,干的地方浇水。4天左右进行第三次翻堆,用手握料,指缝间有1~2滴水滴出为适宜湿度。3天后进行第四次翻堆,检查堆料质量,若料呈咖啡色、有弹性、握紧有水而不下滴、无粪臭、无杂菌,即为合格。然后喷0.5%敌敌畏并盖上薄膜;2天后,若酸碱度合适,即可进房。
4.种植蘑菇的技术措施
(1)菇房消毒:为防止杂菌侵染,新旧菇房都要严格消毒。旧菇房如果是泥土地,要铲去10厘米表土,撒上石灰,再填上新泥压实。每年蘑菇生产结束后,要及时拆下床架材料,放在水中浸10天,捞起晒干,再用石灰水洒一遍;水泥床架,只须洗刷干净,用5%~10%漂白粉水消毒即可。培养料进房前,菇房要用漂白粉水喷洒,或用硫磺或福尔马林熏蒸。把进房时盛料的工具一并放入房内熏蒸,关闭通气窗口,把硫磺投入火炉,每平方米用量10克,或将高锰酸钾放入福尔马林容器中,每平方米用高锰酸钾1克,福尔马林5毫升,关紧房门,闷24小时,即可打开门窗,通风透气。
(2)接种:培养料一般在10月份进房。铺料要求厚薄一致,一般15~18厘米。
①菌种选择:选择菌丝生长正常、麦粒种不退化、不结块、不吐黄水、无杂菌、无病虫害的菌丝;粪草种呈棕褐色,有浓郁的蘑菇香味。购回后,贮存于通风、荫凉干燥处。
②接种前准备:接种前一天,拔出菌种瓶塞,蘸少许敌敌畏原液,再塞好,消毒一夜。挖种用的工具切忌油污,接种人员的手和菌种瓶外壁要用5%新洁尔灭洗过,或用0.3%高锰酸钾溶液或75%酒精进行消毒。
③接种:每平方米用种量,粪草种为2~3瓶,麦粒菌种为1~1.5瓶。株行距为10厘米,用手指在培养料上戳3厘米深的小穴,放入菌种,然后再用培养料压贴,注意让一些菌种露出料面。麦粒种也可分层接种。
5.菇房的管理
蘑菇接种后的管理,主要有以下方面:
①接种后至覆土前的管理:这个时期主要是促进菌种萌发、菌丝生长,管理的关键是抓好保温、保湿、通风技术,保持温度在23℃~25℃,床面空气湿度为80%,逐步增加通风换气的程度。接种后3天密闭门窗,保证菌种萌发增殖,第三天检查菌种成活情况,观察种穴中菌种露头部分,有短绒毛状菌丝,表示成活。没有成活的5天后再检查,不萌发的就须补接。以后要加强通风换气,白天开窗通风换气,晚间闭户保温。通风可使料面干燥,迫使菌丝往深处生长。总之要根据菌丝生长及天气变化情况灵活掌握。
②覆土至出菇前的管理:通过覆土,改善料层的湿度和通气条件,促使菌丝发育出菇;覆土还有利于有益微生物的活动,刺激子实体的形成。覆土一般在接种后12~15天进行,用土粒覆盖。选用种绿肥的水田表土10厘米以下或塘泥等不易板结、保水性好的泥土,于晴天挖出,晒干后敲打成直径2厘米的土粒,把细小碎土粉末过筛后得土粒。一般覆土粒2层,下层土粒粗2厘米左右,厚4厘米,上层土粒粗度为1厘米,厚1厘米。覆盖后喷水调节湿度。覆土后3天内,用石灰水少量多次调湿,要求手指捏土粒时,土粒扁而不碎也不粘手为好。从覆土到出菇一般要经过15~18天,这段时间土粒均要保持上述湿度。覆土后12~14天,菌丝若已长到粗土上,先端呈扇形时,就要喷结菇水,水量是平时的2~3倍。喷水后停止2~3天,形成小菌孢后,再恢复正常的喷水,随菇的生长,逐渐增加喷水量。喷水要均匀,气温高时在早、晚喷,气温低时在中午喷。
③出菇期管理:从播种到出菇,需30~40天。出现小菇蕾后,逐渐增加喷水量和通风量;随蘑菇的多次采收,菇量减少,水量相应减少。床面无菇时,可停喷水1~2天。当小菇再出现,又逐渐增加喷水量。出菇期间,应根据天气情况,开闭门窗,加盖树枝或喷水降温,稳定菇房温度,避免气温的变化,不使菇房温度上升到25℃以上或降至5℃以下。总之,出菇期间的水分管理对产量和质量的高低影响很大。同时,要注意调节菇房相对湿度,使之稳定在80%~85%。
④追肥:在产菇的中、后期,向菇床喷施一些营养液,对产量的提高有一定促进作用。在床面无菇时,用0.2%的尿素液隔2~3天喷1次,可使菇体肥厚。也可用新鲜菇脚5千克洗净,加水5千克煮沸15分钟,滤液加水45千克,制成10%的菇脚水,经常喷施于菇床表面,对小菇生长有促进作用,且能延长出菇高峰期。
6.蘑菇病虫害防治
菇房条件良好,易滋生杂菌和害虫,严重影响蘑菇产量和品质。要防治病虫害,必须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首先,从培养料堆制到播种的各个生产环节,都要按规定严格消毒;其次要加强菇房管理,形成一个有利于蘑菇生长而不适于病虫害生长的环境。一旦发生病虫害,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易感染的病菌、害虫及其防治措施如下:
①胡桃肉状菌:易在出菇前期和出菇旺期发生,发生时床面上出现白色圆圈的绒毛状菌丝,有漂白粉臭味,随后形成许多白色或淡黄色米粒大小的颗粒,最后变褐色,形似胡桃。预防措施是烧毁菌种中白色不规则的纽结物,菇房、原料、用具应进行严格消毒。一旦发病,病区应停止喷水,撒上石灰粉。
②白霉菌和绿霉菌:常于播种到出菇前的高温高湿时发生。白霉菌出现时菌丝白色,密而短,后呈面粉状;绿霉菌出现绿色病斑。发现后用摄子捡出烧毁,并加强通风,病区撒上石灰粉。
③菌風:多发生在接种后。一旦发现,应在覆土前将其消灭,每110平方米菇房内用1千克80%敌敌畏熏蒸24小时,隔2~3天,再熏蒸一次。预防应以彻底消毒菇房、菌种和各种工具为主。
④红蜘蛛:培养料进房后,料面上的红色小虫即是红蜘蛛,防止方法与菌風相同。
⑤菌组:多发生在菌盖与菌柄交接处。可用0.1%鱼藤精或0.2%乐果喷杀防治。
总结:以上是我对蘑菇种植技术的分享,蘑菇种植想要获得高产量,对病害的防治与种植管理都非常严格。同时对蘑菇的适时采收也很重要,蘑菇要适时采收。采收过早,菇小产量低;采收过迟,易开伞,品质差。高温或出菇很密时,可采可留的菇,应该立即采收。每天应早晚各采收一次。
养竹鼠
养竹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