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多大可以繁殖,穿山甲养殖周期
穿山甲养殖周期多长
野生的活泼好动,人工养殖的寄生虫少。
穿山甲一年繁殖几次呢
养殖穿山甲需要《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该证件由国家林业部颁发。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是对驯养繁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进行管理的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主席令第24号,2004年8月28日)第十七条:“国家鼓励驯养繁殖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应当持有许可证;许可证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第三十条:“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其他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
穿山甲繁殖一年生多少
穿山甲是胎生动物,一年四季均可繁殖,其发情交配时间以4~5月为主,发情期雌雄同居,交配后便分开,分娩期为12月至翌年1月。妊娠期5-6个月左右,雄性穿山甲发情持续时间较长,雄性发情期一直发情,不呈现周期性;雌性发情期有2-5个发情周期,发情周期12-25天。雌性受孕后不再发情。雄性发情期到处寻找雌性,发情交配期雌雄同居,交配后分开。穿山甲每年1胎,偶尔产2胎
穿山甲如何养殖
人工养殖穿山甲不可行。原因有三:
一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今年6月5日,为进一步加大对穿山甲的保护力度,我国将穿山甲属所有种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提升至一级,这标志着当前在中国自然分布的中华穿山甲将受到严格保护。你想养殖也没有种苗。你取得的种苗合法吗?在国内,非法捕杀、走私或贩卖,可被判监5年以上有期徒刑,案情严重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
二是没有成熟养殖技术支撑。 出于营养、医学和食用目的去养殖是很难成功。中华穿山甲的肉类作为一种奢侈的野生肉类被大量消费,富裕的消费者愿意为此付出高昂的价格。中国国家林业局每年披露的穿山甲鳞片消耗控制量,即批准使用量,约为每年26.5吨鳞片,相当于5.7万只穿山甲。中国年均甲片(商业、科研、教育)进口额仅为446千克。这中间的差额只能通过中国国内库存以及非法贸易来填补。市场很大,利益可观,但养殖讲究技术,没有成熟的技术,肯定失败。
三是办理相关养殖手续难过造飞机发动机。申请、论证、环保等等一大堆相关手续,办理饲养野生动物许可不容易,尤其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更不易。想搞养殖场的,奉劝办好证再搞。
养殖穿山甲需要什么条件具备
不可以。
穿山甲是哺乳动物,终年都过着穴居生活,其野性较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因此人工养殖要模拟野生习性,为其建造适应的饲养室。
一般饲养室可分为内室和活动场,活动场面积控制在60㎡左右即可,都要用水泥铺设地面,活动场四周要围2m高的墙,场内建一个地下水池和粪池;因穿山甲在排便时有掘穴埋粪的习惯,因此粪池内要放土。饲养内室可以隔成若干个小室,每个小室中间做一个直径60cm,深40cm的半球形地窝巢,巢内垫一些切断的干稻草,上面盖一个木盖,每个小室饲养1只穿山甲。
穿山甲可养殖吗
主要是有以下规定:小型养殖场不能养国家规定的保护动物,例如扬子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娃娃鱼(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穿山甲(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藏羚羊,九色鹿,金丝猴,蓝孔雀,大熊猫,小熊猫,九尾狐,金钱豹,华南虎,东北虎等等,要定期对养殖场粪便进行清理,防止空气污染
养穿山甲要投资多少
虎骨,具有固肾益精、强筋健骨、益智延年、舒筋活血、通血脉、强筋健骨等功效。 天然牛黄,中医学认为牛黄气清香,味微苦而后甜,性凉。可用于解热、解毒、定惊。内服治高热神志昏迷、癫狂、小儿惊风、抽搐等症,外用治咽喉肿痛、口疮痈肿、尿毒症。天然牛黄很珍贵,国际上的价格要高于黄金,大部分使用的是人工牛黄。 天然麝香,麝香性温、无毒、味苦。入心、脾、肝经,有开窍、辟秽、通络、散淤之功能。主治中风、痰厥、惊痫、中恶烦闷、心腹暴痛、跌打损伤、痈疽肿毒。 穿山甲,活血散结;通经下乳;消痈溃坚。主血瘀经闭;症瘕;风湿痹痛;乳汁不下;痈肿;瘰疬。用于经闭癓瘕,乳汁不通,痈肿疮毒,关节痹痛,麻木拘挛。 羚羊角,具有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散血解毒之功效。常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妊娠子痫,高热痉厥,癫痫发狂,头痛眩晕,目赤翳障,温毒发斑,痈肿疮毒。 白花蛇,在中医学方面,小白花蛇(俗称,金钱白花蛇)使用更为平凡,更容易入药。多为泡酒,或磨粉服用。对偏瘫,瘫痪,手足麻木,中风,风湿,关节炎,牛皮癣等顽固疾病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乌骚蛇,乌梢蛇干具有祛风湿、通经络的功效,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顽固性疾病的首选天然药材。 狗宝,传统中医认为具有降逆风、开郁结、解毒之功能。主治胸肋胀满、食道癌、胃癌、反胃、疔疮等,是多种良药的重要原料。狗宝为我国传统中医药材,自古与牛黄、马宝并誉为"三宝"。 蛇胆,蛇胆性凉,味苦微甘;具有祛风除湿、清凉明目、解毒去痱的功效;可调补人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延缓机体衰老。 紧缺的中药材植物药材有: 重楼 ,味苦,性微寒;有小毒。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之功效,常用于疔疮痈肿,咽喉肿痛,蛇虫咬伤,跌扑伤痛,惊风抽搐。 猫爪草 ,现代药理和临床研究表明,猫爪草及其制剂对肺结核、淋巴结核和多种癌症及淋巴瘤有疗效。 野天麻 ,以块茎入药,性平,味甘既有祛风镇痉、止痛提神、益气养肝、降低血压的功效,又可医治昏迷惊风、口眼歪斜、神经衰弱、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等症。 藏红花,具有强大的生理活性,其柱头在亚洲和欧洲作为药用,有镇静、祛痰、解痉作用,用于胃病、调经、麻疹、发热、黄胆、肝脾肿大等的治疗。 雪莲,雪莲花性温,味甘苦,入肝、脾、肾三经,具除寒、壮阳、调经、止血之功,用于治疗阳痿、腰膝软弱、妇女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风湿性关节炎及外伤出血等症。 石菖蒲,具有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 巴戟 ,具有治疗肾虚、腰膝酸软宫冷、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等。 拳参,味苦、涩,性微寒。有清热解毒,消肿,止血之功效,常用于赤痢热泻,肺热咳嗽,痈肿瘰疬,口舌生疮,血热吐衄,痔疮出血,蛇虫咬伤。 黄精,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之功效。常用于脾胃气虚,体倦乏力,胃阴不足,口干食少,肺虚燥咳,劳嗽咳血,精血不足,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内热消渴。 升麻 ,时气疫疠,头痛寒热,喉痛,口疮,斑疹不透;中气下陷,久泻久痢,脱肛,妇女崩、带,子宫下坠;痈肿疮毒。 紧缺的中药材菌藻类药材有: 冬虫夏草,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滋补肺肾,对肺癌、肝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临床上对肺虚久咳,气喘,肺结核咯血,盗汗,肾虚腰膝酸痛,阳痿遗精,神经衰弱及化疗、放疗后的红细胞下降都有疗效 羊兜子,羊肚菌又称羊肚菜、羊蘑、羊肚蘑。用于食积气滞、脘腹胀满、痰壅气逆喘咳。 野灵子, 紧缺的中药材矿物药材有: 龙骨,重镇安神镇惊安神,敛汗固精,止血涩肠,生肌敛疮。治惊痫癫狂,怔忡健忘,失眠多梦,自汗盗汗,遗精淋浊,吐衄便血,崩漏带下,泻痢脱肛,溃疡久不收口。 朱砂,重镇安神、解毒,但有剧毒,须遵从医师。
穿山甲的养殖技术
穿山甲是国家的二级保护动物,一般私自养殖是犯法的,但养殖部门得到相关得证书《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之后也是可以允许进行人工养殖的。
养殖穿山甲必须要提供适合穿山甲的环境,所以在建造穿山甲生活的场地的时候,要模拟穿山甲原有的生活场所,建设一些地下水池和粪池等。
穿山甲对环境适应力比较弱,饲养者要对穿山甲进行观察,如果发现有患病的穿山甲,需要对其进行隔离和救治。
养殖的穿山甲
穿山甲,顾名思义,一是有挖穴打洞的本领,二是身被褐色角质鳞片,犹如盔甲。除头部、腹部和四肢内侧有粗而硬的疏毛外,鳞甲间也有长而硬的稀毛。全长约1米的穿山甲,头小呈圆锥状;吻长无齿;眼小而圆,四肢粗短,五趾具强爪。雄兽肛门后有凹陷,睾丸不外露。穿山甲在野外常年活动在海拔1500-1850米的范围内,在低海拔地区也会活动。但不常到平原或农田较多的地方活动,活动大都选择在半山区,多栖息于山地丘陵的树林、灌木丛中,居住地随季节和食物而变化,平时无固定住处。随觅食时所挖洞穴而居住,洞穴大小与挖食白蚁巢的深浅大小一样。深度从0.3-0.4米至数米不等,多为距地表1-2米的盲洞。每年4-8月多雨的季节不住深洞,冬季则睡于深洞内。穿山甲怕寒冷,当气温在23℃以下时,洞穴垫有草屑及树叶,怀孕母兽居住的洞穴宽敞较深,固定而隐蔽,垫草较厚。穿山甲白天极少活动,蜷缩于洞内睡觉,夜晚外出觅食,黎明前返回住地洞穴,活动范围可达5-6公里之远。发情期的雄兽活动范围更大,常翻山越岭,涉涧渡河,寻找配偶。穿山甲的性情孤僻,除繁殖季节交配时公母在一起同居外,一般均为异居、独居生活。穿山甲既能翻山越岭,又能游泳、上树觅食白蚁。穿山甲很爱清洁,从不随地大小便,排便后习惯用前足扒土盖住粪便,实际上是为了防止猛兽闻到气味跟踪而来。穿山甲的视觉极度退化,夜晚活动全靠敏锐的嗅觉和听觉择路、觅食和避敌。一旦遇上虎豹敌害,便就地不动,将头弯向腹下,用宽大的长尾结实地裹住蜷成一团,像一只大铁球。穿山甲以蚁为主食,也食黑蚁或蚁的幼虫和其它昆虫的幼虫,从不食素。它没有牙齿,囫囵吞食。胃中披着角质膜,借吞食时吞进胃中的小砂石将食物磨碎。穿山甲的食量较大,一只体重3公斤的穿山甲一次能食白蚁300-400克,饱食后2-3天不吃一只白蚁也可以。在夏秋季节,气温较高,白蚁和蚂蚁在地表活动,这时穿山甲就舔食地面的白蚁和蚂蚁;冬春季节,气温下降,白蚁都集中在蚁巢内活动,穿山甲便挖洞掘巢,采取全面歼蚁的方法取食。掘巢时,穿山甲用两只生有尖锐长爪的前肢挖土,后肢推泥,有时还能扭转身体,仰卧着挖洞上方的泥土,使洞道保持圆形,穿山甲的掘洞速度每小时可达2-3米。穿山甲遇敌或受惊时蜷成一团,头部被严实地裹在腹前方,并常伸出一前肢作防御敌状,若在密丛中有躲避处,遇人或敌害,则迅速逃走。它善于打洞,前肢挖泥,挖捕时,若听见过分吵扰,即迅速遁土而去。掘到蚁巢后,它便用前肢扒碎白蚁的菌圃,将富有粘液的长舌迅速伸缩,从碎菌圃和泥沙中舐食白蚁;大约半小时后,穿山甲便能将巢内大部分白蚁吞食下肚。有时遇到大蚁巢,一次吃不完,它出洞后就用泥土封闭洞口,到第二天晚上再取食剩余的白蚁。穿山甲挖掘白蚁巢的准确率达100%。穿山甲居住的洞穴大多是把蚁巢的白蚁吃光后,再搬一些干草枯叶垫在洞里并居住在里面,有时几个月不搬走,有时3-5天就搬走。穿山甲的居住处一般冬春季节多选择向阳避风处,夏秋季节则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从不马虎。 养殖方法1.饲养场地建造:穿山甲饲养场地宜选择潮湿、阴凉背风、无沙石地处。由于穿山甲四肢粗短发达,五趾锋利,趾爪似尖刀,善于扒土,且迅速,建场时应把表土层疏土挖出,直到硬土为止,再用石灰、粗沙、黄坭打成混合土,晒干后再在上面浇灌水泥铺面,然后用石块或砖在筑好的水泥板四周砌起1.5米高的围墙,墙的四周用水泥抹面,使表面光滑,防止逃跑。场地的大小视养殖量而定,将挖出的土放在场内堆成假山,假山不宜超过围墙,假山上可种植小灌木、杂草,从而营造适宜穿山甲生活环境,小灌木未成荫时要搭棚,注意灌木枝条不能伸出墙外,并离墙1米。在假山旁建一个小池供其饮水和游泳,假山上可放一些牛粪和腥味饵料,以引诱蚂蚁、昆虫。一般每10平方米面积可放养3对穿山甲。2.种源及饲养环境:饲养穿山甲的种源,目前仍依靠捕捉野生获得,捕到的穿山甲放入饲养处后,为了使其在短时间内适应新的环境,必须保持饲养场地内清洁卫生和安静环境条件。同时饲养场内做到冬暖夏凉,温度保持在16~32℃之间,最为理想的温度为22℃以上。研究表明,温度与穿山甲的生长有着密切关系,温度在18℃时停止生长,冬季低温体重下降,而在最佳气温下月增重可达250~300克。所以,采取有效的措施调节好饲养场内温度,有利于穿山甲生长发育。3.饲料及投喂:穿山甲是肉食性动物,以白蚁为主要食物,有时也食一些蚂蚁、蜂及昆虫蛹卵。觅食时,先用前肢的长爪抓住蚁巢,然后用嘴插入蚁洞内,用黏性及善于伸缩的舌头舔食白蚁或其它蚁类。饲养穿山甲要准备有充足的饲料,其饲料分为活体饲料和单品种饲料两种,在饲养过程中以活体饲料为主,单品种饲料为补。活体饲料有白蚂蚁及昆虫;单品种饲料有牛奶、稀饭、奶粉、黄蚁粉、黑蚁粉、蜂蜜等。活体饲料可通过以下途径获得:(1)人工诱集白蚁,在长有松木林的山坡上挖若干个深50厘米、宽50厘米的坑,坑内放入鸡毛、鸡骨和松叶,以招引白蚁进入觅食和建巢,每隔一段时间采集白蚁作穿山甲饲料;(2)灯光诱虫,在饲养场安装黑光灯,晚上诱来飞蚁和各种昆虫,供穿山甲选食。穿山甲饲料应定时、定点、定量进行投喂,使之形成习惯,到时便到投放点觅食。通常每天投放1次,在下午4时投喂,投喂时按穿山甲体重3%左右为宜,成年穿山甲每只每天投放100克左右。穿山甲对喜欢的饲料一般能自己取食,如白蚁及其他一些昆虫等活体饲料,但是对单体饲料往往刚开始还不会自行取食,可通过引诱方法而达到最终自己取食的目的。方法是左手按住穿山甲的尾部,将一小块塑料薄膜放入口吻处,用塑料吸管吸取兑好的食物,挤压吸管,食物顺嘴角流到薄膜上,穿山甲受到刺激伸出舌头舔食薄膜上的食物,然后把盘放到薄膜上,穿山甲便会自己舔食,这种方法叫吸管诱食,通过数天的诱食,穿山甲就会采食喜欢的单体饲料。4.日常管理:(1)每天将水池内的水灌满,供穿山甲饮用和游泳,并经常清洗,保持池水清洁卫生。(2)冬季气温下降,宜在饲养场内设木箱,内垫干草,让其入箱保暖过冬。有条件的采取加温保暖,使饲养场内温度保持在22℃以上,打破其冬眠习性,加快生长发育。一般可在饲养场内建一定面积的保温室,冬季把穿山甲集中在温室内,并照常投喂饲料,在炎热的夏季,气温过高,则宜在饲养场内搭凉棚,保持有凉爽的环境。(3)经常打扫饲养场,清除粪便和残留食物,并保持安静的环境,以利于其生长发育。(4)防治疾病,肠胃病是穿山甲常见的疾病,通常是食量过度和误食质量不良的饲料引起的。症状表现为:食欲减少或绝食,排出糊状稀粪,次数增多,严重时肛门失禁,边走边拉,到处有稀便。防治方法:可用酵母粉拌入饲料中内服,拒食者可肌肉注射抗菌药物。
生态养殖
生态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