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成本控制方案,水产养殖的风险分析和成本控制
水产养殖的风险分析和成本控制分析
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1.为了使养殖生物安全过冬,室外池塘应适当加深水位,温室养殖要做好加温和调节水质工作;同时提前加固,备好应急材料,防止雪灾对温室的损害;网箱养殖应减少操作、防止擦伤。 2.及时起捕水产品。养殖水产品都已进入捕捞期,养殖户要及时起捕,且随着春节的来临,进入成鱼上市旺季,拉网、运输会较频繁,养殖户要注意捕捞操作,防止鱼体受伤。 3.做好清整消毒工作。对已经全部起捕的养殖塘,要做好塘埂、堤坝、沟渠的清整修理;抓住晴好天气进行干塘清淤和曝晒,最大限度杀灭病原生物,为新的养殖打好基础。对于清塘之前不能排水的池塘,可以进行带水清塘,每亩水深1米,用生石灰125千克~150千克溶化后立即趁热全池均匀遍洒。 4.抓好常规鱼种放养。常规鱼种放养应选择健康鱼种,放养前做好消毒工作,有条件的还可做好免疫工作,放养过程要小心操作,避免机械损伤。
水产养殖的风险分析和成本控制分析报告
鱼塘养殖技术
①首先我们搞池塘养鱼,就要懂得传统的"八字精养法"的饲养技术。这是做为一个从事池塘养鱼者,应该掌握的基本技术。"八字精养法",是我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将池塘养殖的生产技术,总结为八个字,即"水、种、饵、密、混、轮、防、管"这八个字。
"水"是指养鱼的池塘环境条件,包括水源的质量,池塘的面积、水深,以及其周围环境等。优质的养鱼水体,要求水深适宜,面积适中,水源良好,水质鲜活等。
"种"是指我们养殖的品种。在池塘养鱼中,我们要求养殖的品种不但要齐全,数量充足,而且还要规格合适,体质键壮,品种品质优良,有良好的遗传性能等。这样才能有良好的生产性能。
"饵"是指养鱼的饵料,它不但包括我们人工投喂的饲料,还包括池塘中的天然饵料。要想鱼长得好,肯定就得保证鱼的饵料供应充足。
"密"是指池塘养殖的密度要合理。放养密度过稀,生长虽然快,但是不能充分利用水体空间,总产量也上不去。而放养密度过大,则有可能生长缓慢,甚至是缺氧丶泛塘等恶果。
"混"是指在池塘养殖中,将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鱼,混合放养。这是充分利用水体空间,以及池塘内各种饵料的有效手段。
"轮"是指轮养,即轮捕轮放。这是充份利用水体空间,以及保持池塘合理养殖密度,增加池塘产量的有效手段。
"防"主要是指防止鱼病,防止养殖的鱼出现逃跑,被盗,以及被天敌捕食等。
"管" 是指对鱼塘以及养鱼的日常管理、巡查等。
②其次,我们讲要养好鱼,首先就要养好水。这里的水,就是指池塘的水质。一般来讲,通过对鱼塘水质的管理(施肥,施药调水,加注新水等),使养鱼鱼塘的水质,要达到"肥、活、嫩、爽"的特点。
肥是指水体中有机物和营养物丰富,那么这样水体中,鱼类的天然饵"浮游生物"才会丰富。
活是指水体颜色经常变化,浮游动植物优势种类交替出现。
嫩是指池塘水质清新,没有老化。
爽是指池塘中溶氧充足,水体透明度适当(保持在20~40cm之间)。
③此外,养鱼还有一个重要的技术,那就是如何给鱼投喂饲料,别小看这一点。良好的投喂技术,不但可以节约成本,提高效益,还能起到促进鱼类生长,防止鱼病发生等。投喂饲料,我们要掌握"三看、四定、以及"匀、足、好"的投喂技术。
三看是指看池塘水质,看天气情况,看鱼类采食活动情况,然后确定投喂的饲料,以及数量等。
四定是指定质,定量,定位,定时投喂。即保证投喂饲料的质量优质,投喂的数量随鱼的增长而增加,在固定的位置,固定的时间投喂。
匀丶足、好是指投喂饲料的数量和节奏要均匀,投喂饲料要充足,质量要好,营养价值要高等。
当然,以上这些只是养鱼人,应该具备的基本技术,
鱼塘养殖的内在风险
1.病害风险。规模化养殖容易造成病害频发,而生病的鱼吃食较少,甚至不吃,因此用药治疗起来也较为困难。同时,由于经验不足,苗种采购不当,引进的一些苗种本身就带有病原,特别是一些病毒性疾病,如对虾的白斑综合征,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通过改善环境、增强机体免疫力来减少发病率。
2. 技术风险。水产养殖看似简单,但要养好一池鱼,实现盈利,技术和经验必不可少,而且是贯穿于整个养殖周期,特种水产品养殖,对技术要求则更高。苗种的选择、日常管理、防病治病、投喂管理等都直接影响着病害发生率、药品投入、水产品品质和产量等,最终决定你投资成败。
3 . 外来污染风险。在一些水源不充足、水系不发达的地方,只有等到农业用水时期,才能有水可用,或只能自打机井抽取地下水。在灌溉时期,沟渠内堆积的污染物秸秆等或农药包装残留随水流动,如果此时引水入塘,容易造成水产品死亡或其他应激反应。同时,由于规划不科学、环保处理不达标,周边一些养殖场或生活垃圾污水也会危害到养殖安全。
4 .政绩观风险。一些乡镇为了完成招商引资工作或农业结构调整等任务,对投资客商的要求是有求必应,在签订合同后,或由于客观原因等,承诺的修路建渠等基础工作滞后,影响基地生产的顺利开展。
5 .市场价格风险。销售价格也是养殖户绕不开的重要问题,一般常规鱼养殖价格波动不是很大,但是利润很低,管理上稍不留神,养殖收益就有可能付诸东流。特种水产品销售价格高,市场价格波动大,利润空间相对大,但是前期投资大,苗种价格高,对技术要求高,且销售得有出路。
6 . 其他不确定因素。即使考虑再周全,日后也会出现这样那样问题,比如沟渠路道面积和今后使用问题、树木青苗赔偿问题、坟地迁移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多与当地百姓有关,为了尽快开工,一般都花钱消灾。另外还有小概率事件,如2010年食用小龙虾出现横纹肌溶解等导致小龙虾滞销。
水产养殖生产成本账务处理
工厂化养鱼成本大概20万元左右,可持续发展一直是人类不便的主题,要做到清洁、安全、健康、高效的水产养殖业,目前工厂化养鱼收到国内外许多专家及学者的关注,随着世界不断城镇化、工业化、土地资源不断减少、水资源日益短缺等,工厂化养鱼这种环保无害的方式必然是未来养殖的一种发展趋势,利润大概百万元以上。
水产养殖成本结构
这个要看你养殖的总水体是多少立方、养殖品种是哪种,冷水的还是热带的。养殖密度能达到多少公斤每立方。还有你当地的水源情况和每天的换水率。这个设计好的话,运行成本会比较低,设计不好,前期投入和后期运营的成本会比较高。.
水产养殖行业风险
做生产生意一个月赚一两万的大有人在,也有一个月赚好几万的。做水产生意虽然利润比较大,但是做这一行也有风险,特别对于储存、运输、进货渠道、销售渠道要求都比较高。只有这些方面都做好了,这样才能赚到钱。做水产生意最讲究一个鲜字,因此水产品的新鲜程度直接决定了售卖的价格。
而新鲜程度又来自于储存和运输,只有把这些方面都做好了,才能保证产品的新鲜度,最后进货渠道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水产养殖的风险分析和成本控制分析方法
如果你是投饲料喂养 ,第一要有活水,这样鱼才能健康不生病,不会反塘。第二要一年清一次鱼塘 消毒。这样才能赚到钱。要根据自己的鱼塘养殖环境做调整。
水产养殖业成本核算的方法
毛利={[营收-(本月进货+上月库存-本月库存)]/营收}*100%
1)计算单位产品价格。单位产品出厂价格的计算方法有:
①成本加税计算法,其计算公式是:
工业产品出厂价格=单位产品成本+单位产品税金+单位产品利润
②先定销售价格法,其计算公式是:
工业产品出厂价格=单位产品零售价格+质量或规格差价+批零差价一进批差价
③保本价格法,其计算公式是:
我国的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是按有关部门规定的市场价格计算,或经有关部门核定。
水产养殖的风险分析和成本控制分析论文
《水产学报》是科技核心,2012年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投稿难度大。你发表的论文最好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水产学会
主编:黄硕琳
ISSN:1000-0615
CN:31-1283/S
《水产学报》是由中国水产学会主办、上海水产大学承办的以水产科学技术为主的学术性刊物。
水产养殖效益分析
土鸡养殖成本利润概算养土鸡以每个月养500只鸡,年出栏5000只鸡为例:
用我们的技术养一只土鸡4个月可达2.5-3斤左右,一只鸡的饲养成本为15元,生态土鸡一般价格在13元至20元之间,以15元/斤计,每只鸡按平均重2.5斤计,一只生态土鸡的纯利在10-20元左右,年出栏5000只鸡,年纯利有5-10万元。
养土鸡的成本概算养生态土鸡90-100天即可达到 2.5-3.5斤/只,即可出栏,但为了保证肉质,一般要养4个月,一只鸡的成本在15元左右。
详细核算如下:
养一只生态土鸡4个月上市,重2.5-3斤左右,所需饲料分别为谷物(稻谷、玉米、小麦、高粱、红薯均可)6斤,按1元/1斤计即6元,黄粉虫3斤,自己饲养每斤成本1.5元即4.5元,蝇蛆3斤,自己用鸡粪饲养成本0.5元/1斤,3斤即1.5元,青菜5斤1.5元(自己种或捡菜叶不用钱),土鸡苗自己孵化约2元/只,疫苗每只0.2元,总计:
15.8元。
养土鸡投资成本概算1、养鸡要多少钱投资,这和你的养殖规模大小有关,以每个月养殖土鸡500只,年养5000只鸡为例,需资金26800-29800元;
在农村,如果自家有粮食,前期投资只需6800元,最多有10000元即可。
年养5000只鸡,只需准备3个月1500只土鸡的资金就够啦。
1500只土鸡用我们的大棚技术建设鸡棚,费用为1500元;
1500只土鸡苗3000-6000元;
养1500只鸡需要养黄粉虫200箱,200箱黄粉虫需资金2000元,1500只鸡需养虫养鸡饲料20000元,1500只鸡疫苗费300元,总投资约26800-29800元即可。
每个月养500只鸡,年出栏5000只,年纯利约5-10万元。
2、一亩地可以养多少土鸡,这和你的饲养方法,饲养技术,以及你的饲养环境有很大关系。
从理论上讲,一只鸡的活动空间0.25平方即可,算下来一亩地至少可以养2600只鸡左右。
?目前,全国的专业土鸡养殖户,多采用自由放牧的方式,一般每亩养殖土鸡200-500只。
而采用我们的生态链圈养放牧方式,经益生菌处理,一般每亩可以养殖1000以上,以1000只为宜。
土鸡需要放养,从以上可以看出,养土鸡的缺点是占地面积较大。
但由于生态、安全、无污染,味道好,价格比饲料鸡高出2倍以上,所产蛋也比圈养鸡价格高出2倍以上,且供不应求,非常畅销。
对于我国广大的农村人员说,养土鸡占地面积大就不是什么缺点,在农村的林地、草地、果园、沙地、荒地都可以养,但一定要注意防止老鼠等天敌。
养鸡利润分析按湖南怀化的物价:
土鸡苗1只:
3-4元,从小鸡出壳到商品鸡出栏所耗饲料在14-15元,四个月可以出栏,最低达到2.5-3斤,商品土鸡批发价1斤14元,即:
2.5/斤*14/元=35元,除去鸡苗4元和饲料15元,一共:
19元。
养一只商品土鸡的纯利:
35-19=17元。
按投资500只土鸡计算,所需成本:
500只鸡苗需500/只*4/元=2000元;
饲料需15元/只*500/只=7500元,总共投资9500元;
另外500只鸡舍建设需500元,500只鸡总投资10000元左右。
纯利在5000至10000之间。
养鸡需育雏舍、料槽、料筒(要有不同规格的)、料盘、饮水器(大小不同规格的)、基础设施需要的材料、加温和保温工具、通风工具、注射器、网、疫苗、其它劳动工具、电路等工具、鸡笼或周转的箱(用来临时抓鸡的)、运输车(拉饲料或粮食喂鸡的)、稻草帘(保温用、温度计、湿度计、称、断喙器等其它必备工具。
土鸡养殖技术农村饲养的土鸡肉质好、味道鲜,深受消费者喜欢。
但由于它生长速度慢(5个月才长大出栏),农户零星散养量不多,因而养殖者的总体经济效益不高,难增收致富。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开发农村土鸡产业,使土鸡长得快,肉质又好,户养量多呢?采用“优质高效养殖土鸡新技术”养殖土鸡,既能达到保持土鸡肉味特色,又有较快的增重速度(90~100天达1.5~2.0公斤)。
现将技术要点介绍于下。
品种选择 土鸡,即本地鸡,有的叫草鸡。
由于品种间相互杂交,因而鸡的羽毛色泽有 “黑、红、黄、白、麻”等,脚的皮肤也有黄色、黑色、灰白色等,市场消费也不一样。
故要选养适宜当地消费市场的品种,就广东而言,三黄鸡、杏花鸡、麻鸡均是较好的品种。
温室育雏 修建“立体式网床”育雏温室,进行专业化规模育雏,农户养育成鸡成活率高、风险小、容易成功(能育雏的则可从育雏开始)。
育雏中主要注意几点:
1. 室温:
0~1周龄时为35~32℃,2~3周龄时为31~24℃,4周龄为23~20℃,也可在1周龄之后以每天降0.5℃。
2.相对湿度:
室内的相对湿度保持55%~65%,即10天之前为60%~65%,10天之后为55%~60%;
室内保持空气新鲜,无刺鼻、熏眼的感觉。
3.补充光照:
头5天可保持每天23小时的光照,以后为17小时的光照(包括自然光照在内)。
4.适时饮水和开食。
小鸡应尽早开食和饮水,而且做到料、水不断,自由采食。
在初次的饮水中加入5%的葡萄糖,连用两天;
第三天在饮水中加入0.02%~0.03%的高锰酸钾。
5.高密度育雏。
在15天之前为60~70只/平方米,一般每批育雏在5000只(视养殖户对雏鸡的需求量来定育雏规模)。
“网、床、散”结合 养殖户应根据自己饲养的数量来适当改造鸡舍,要求室内地面为水泥地面,有窗户和地窗,使空气流通和采光充足,并做好网床或鸡笼,且以立体式三层为宜。
网床的多少以养鸡的数量来定,一般按45~20只/平方米来计算(前期密度大一点)。
网床第一层离地面高40厘米,网床高30厘米,上下层之间的距离20厘米,一二层网床顶部应搁置承粪板(可用三层板)。
网床的骨架部位用木材或白夹竹,网床四周和底部用1厘米×1厘米网目的塑料网固定好。
料桶和饮水器均置于网床内。
将庭院林地用尼龙网围起来,每隔2~3米远打一根桩柱,将尼龙网捆在桩柱上,靠地面的网边用泥土压实。
所圈围场地的面积,一般以每只鸡不少于1.5平方米计算,越宽越好。
买回的脱温小鸡(已经过育雏的小鸡)至1公斤体重的阶段在网床内饲养,1公斤后至出栏期间在所圈围的院林地内放养(雨天和霜雪天不放入)。
饲喂中,做到料、水不断,自由采食。
网床内饲养,鸡活动范围小、鸡体能量消耗少,增重加快;
鸡在圈围的院林地散养,能捕食野生杂草和生物昆虫,改变食物结构,肉质品味高(保持土鸡肉质的品味)。
日粮搭配 选择营养全面、适口性好,易于消耗的肉鸡全价颗粒料,再适当搭配其他的饲料养鸡,才能保证鸡的正常生长发育,加快增重速度和使鸡肉风味不变,因此要科学地搭配日粮。
育雏期,应选用肉鸡全价颗粒料,最初开食时要将饲料稍浸泡转化一下,并用手搓碎一点。
脱温鸡至1公斤体重期间,则选用中鸡料,更换时应逐步替换,不能一次性全部更换,以免造成应激反应。
同时,应添加5%~10%的完整谷粒(或小麦),并给予10%~15%的青绿饲料。
在庭院散养期间,选用大鸡全价颗粒料,日粮中还要加入10%~15%的完整谷粒(或小麦),添加15%~20%的青绿饲料。
若光喂全价饲料,一来饲养成本高,效益不核算;
二来鸡肉的肌间脂肪多,吃起来不爽口;
三是无土鸡肉的独特风味,消费者不喜欢。
添加适量的青绿饲料,一来可增加维生素的含量,二是可降低养殖成本,三可减少鸡肉的肌间脂肪含量。
消毒免疫 做好鸡的免疫接种和消毒防疫工作,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这是规模养鸡成功的关键所在。
因此,要搞好免疫接种和消毒防疫工作,减少鸡的死亡,提高成活率和商品率。
对土鸡的免疫程序,应结合生产的性质(商品肉仔鸡)而定,最好是按肉鸡的免疫程序来参照进行,即1日龄的雏鸡免疫接种马立克氏疫苗(无条件时也可不搞,这主要是在孵化场搞);
6~7日龄的鸡用鸡新城疫Ⅳ系苗(或Ⅴ4苗)、法氏囊B87苗、传支H120苗等混合饮水免疫;
24~28日龄用鸡新城疫Ⅱ系苗饮水免疫一次;
60日龄再用鸡新城疫Ⅰ系苗注射接种一次,以后不再免疫接种。
在饲料饮水中添加一些药物可预防疾病的发生。
在2~7日龄添加0.02%的痢特灵和0.01%的土霉素或青霉素、庆大霉素等,13~17日龄又重复用上述药物。
19~90日龄在饲料中添加氯苯、抗球王等抗球虫的药进行驱虫、鸡舍每天要清扫干净,并用生石灰对地面和承粪板上进行消毒。
每半月用复合酚兑水将舍外进行喷雾消毒,用百毒杀对鸡舍内带鸡消毒。
出栏后对场地要彻底清扫、冲洗和消毒;
鸡舍门口处的消毒池要经常有石灰或消毒液,并注意常换。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水产养殖风险评估
对于台风而言,一是要关注天气预警信息,提前做好应急准 备。二是要及时收捕成品上市,以尽量减少台风造成的经济损 失。三是要检查加固养殖设施。加固加高塘埂,防止塌方溃堤。对筏架、浮筏、围网等养殖设施进行检查加固,加长锚固绳长 度,防止水位暴涨造成锚绳断裂或走锚,造成养殖生物逃逸。
加 固育苗池、养殖池的顶棚、搭盖等设施。认真检查养殖场水渠、 排洪沟,进排水系统是否畅通,如有破损,应尽快加固和修复。 四是要检查供电、供气设备。检查并维护好养殖场发电机、增氧 机等设施、设备,防止因暴风雨造成停电无法开启增氧机等设 备,并要求预先配备一定数量的增氧剂。
五是迁移疏散养殖网 箱。在台风可能影响的海域,要采取迁移疏散养殖网箱的方式, 及时把网箱转移到不容易受到台风、洪流和漂浮物冲击的内湾 内,或下沉网箱。六是降低网箱养殖密度。台风时,网箱养殖鱼 类会产生极大的应激反应,加之网箱活动空间狭小,鱼体表面极 易擦伤,诱发细菌性、寄生虫等疾病的发生,所以应降低养殖密 度,增强其抗风浪的能力。
七是适当降低池塘水位。当台风来临 之前,适当降低池塘水位,并采取增氧措施防止缺氧泛塘。在台 风灾后恢复生产方面,①要抢修养殖基础设施。尽快修复电力、 道路和房屋等基础设施,畅通道路、恢复供电。
抢修倒塌和冲毁 的池塘、网箱、拦鱼设施、温室大棚和水渠、进排水系统。整理 并加固相对完好的网箱及其附属设施,重新调整网箱锚泊设施, 必要时应起锚重抛,及时补充断缆或丢失的铁锚。修复渔业机械 设施,对过水的养鱼设施如增氧机、水栗、投饵机等,应抓紧拆 卸、烘干、冲洗并进行检修和维护,以便尽快投人使用、恢复生 产。
②要抢收留存的养殖生物。台风过后,立即清理网箱及池塘 水面漂浮的损毁木料、泡沫、网片,将养殖区内受伤的、尚有治 疗价值的养殖生物另行集中养殖,进行治疗和恢复管理;死亡个 体集中运回陆上无害化处理,避免二次污染环境。
③及时检查养 殖生物存量。在抢收留存养殖生物的同时,对池塘、网箱等养殖 生物逃逸、死亡的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以摸清养殖生物存活 量,调整养殖密度,确定补放品种及放养量。当养殖密度低时,按照规格大小应考虑并塘并网,腾出的池塘和网箱重新投放其他 鱼种,选择生长快、效益好的品种进行养殖。
④尽快调节养殖水 质。台风过后,池塘养殖应及时排出表层淡水,适量添、换水, 并开启增氧机,促进水体交换和增氧;暴雨后,水质处于pH值 偏低状态,并适时使用微生物制剂和底质改良剂来改善水质及底 质。
对过水的池塘应尽快清除池塘里的淤泥,迅速恢复养殖生 产。⑤抓好亲本培育和鱼种生产。尽快落实灾区所需的亲体、种 苗调运等工作。一方面及时购进原良种亲本,加强对亲本的强化 培育,恢复育苗生产,扩大繁育能力,增加苗种供应量;另一方 面抢抓鱼种调剂,保证养殖生产需要。
⑥要抓好水生生物疫病的 防控。迅速将池塘、网箱养殖生物的死亡个体打捞上岸,进行无 害化处理,防止大灾后出现大疫,杜绝次生灾害发生。及时对池 塘等养殖水体进行清理、消毒,可用生石灰、漂白粉等消毒,既 可调节水质,又可杀灭随雨水、洪水带人的一些病菌。
加强疫病 监控,对重点灾区、重点水域进行严密监测。⑦加强科学投饵与 日常管理。台风过后,养殖生物大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应激影响, 此时应加强营养,投喂优质伺料,并在饲料中定期添加水产多 维、免疫多糖等,以增强养殖动物体质,提高其防病抗病力。
加 强巡查和水质监测等管理措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养殖 记录。
养猪
养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