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养殖技术
鸳鸯饲养技术
1、栖息地带多栖息于海拔900-1500米的低山丘陵地带的溪流、池塘和农田中,也常到附近的树林中觅食、活动。
2、喜水性鸳鸯善于在水中觅食、嬉戏和求偶交配。
3、杂食性禽类属杂食性动物,但鸳鸯比陆禽的食性更广,更耐粗食。春秋迁徒时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如包谷、稻谷、水草籽等,繁殖季节则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如蛙、鱼、蜗牛和各种昆虫等,幼雏则以昆虫为主,兼食桨果、青草,到云南越冬的鸳鸯以栋树坚果为食。
4、敏感性鸳鸯很机警,听觉、视觉都很敏锐,一遇到人或其他敌害,就会立即起飞,飞翔力亦强。即使受了伤,也能在陆地急速 奔跑,还特别善于隐蔽。鸳鸯属于候鸟,亦有常年留居云南进行繁衍后代的。营巢于所栖息的河沟附近的常绿阔叶林的天然树洞中,巢内除树皮、木屑之外,还有鸟自身的一些羽毛。产卵期3月底至5月中,每窝6-10枚卵,刚出壳的鸳鸯仅有拳头大。孵化育雏的全副重担都由雌鸳鸯承担。雄鸳鸯可谓“薄情郎”,繁殖交配期间确实与雌鸳鸯形影不离,极为恩爱,但只要雌鸳鸯产完卵,雄鸳鸯便抛弃“妻室”出走了。若将成双鸳鸯拆散分养,其各自又可重新配对。
5、鸳鸯的人工饲养 鸳鸯的繁殖在禽舍中进行,人工巢箱长、宽、高约为50厘米、40厘米和40厘米,放在离水池2-3米处。鸳鸯每窝产蛋4-8枚,蛋壳白色无斑,与鸡蛋相似。鸳鸯产完蛋后,若环境安静适宜,可由雌鸟自然孵化;若环境干扰大,亲鸟不孵化,可采用人工孵化并育雏、孵化,育雏条件方法同鸭,只是孵化时凉蛋次数和时间略有增加。
6、鸳鸯的饲养管理 鸳鸯饲养建造房舍时可分室内、外两部分,室外周围及上方用网围住,防止飞离,并砌一大水池,供鸳鸯栖息、交配繁殖。舍大小视饲养数量多少而定。 鸳鸯人工饲养管理方法与家鸭饲养相似。
鸳鸯饲养技术规范
观赏鸳鸯很好养,但比一般家禽喜水,因此要让它有更多的时间接触水。还有就是它的食物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也食昆虫等小动物。饲喂方法和养鸭子一样。人工笼养环境中,孵卵由雌鸟担任。雏鸟由成鸟守护,一般留巢1个月,2个月后开始学飞,但他们仍同亲鸟一起生活。如果北方的话冬季需要转入室内,并有保温措施。繁殖期4~9月间,雌雄配对后迁至营巢区。巢可置于人工搭造的洞中,用干草和绒羽铺垫。每窝产卵7~12枚,淡绿黄色。
鸳鸯 饲养
鸳鸯的寿命在十年左右,该鸟类主要栖息在湖泊,山地,芦苇沼泽等地。鸳鸯拥有非常强的飞行能力,所以在野外我们经常会发现它们在白天出现觅食。如果在家中饲养它们的话,最好为其选择砂壤土,因为这样的土壤可以在下雨之后,非常方便排水。
鸳鸯鸟怎么养殖
在民间传说中,鸳鸯是“痴情”的象征,传说一对鸳鸯总是永不分离,终生相守,如果有一只不幸死亡,另一只将终生“守节”,甚至抑郁而死。人们常常用鸳鸯鸟的“双栖双飞”来形容恋人间的形影不离,忠贞厮守。实际上,鸳鸯平时不一定有固定的配偶关系,只有在配偶时期才表现出那种形影不离的亲密姿态;在繁殖后期的产卵工作中,雄鸟并不过问,而是完全自顾自。抚育幼雏的任务,完全由雌鸟自己承担。即使有一方死亡,另一方也不会“守节”,而会另寻新欢。
分布与食性
观赏鸳鸯怎么养殖方法
鸳鸯是益鸟。
鸳鸯(学名:Aixgalericulata):鸳指雄鸟,鸯指雌鸟,故鸳鸯属合成词。属雁形目的中型鸭类,大小介于绿头鸭和绿翅鸭之间,体长38-45厘米,体重0.5千克左右。雌雄异色,雄鸟嘴红色,脚橙黄色,羽色鲜艳而华丽,头具艳丽的冠羽,眼后有宽阔的白色眉纹,翅上有一对栗黄色扇状直立羽,像帆一样立于后背,非常奇特和醒目,野外极易辨认。雌鸟嘴黑色,脚橙黄色,头和整个上体灰褐色,眼周白色,其后连一细的白色眉纹,亦极为醒目和独特。
鸳鸯的饲养管理技术
鸳鸯既可水养,也可旱养。既耐高温。又耐严寒。适应性极强,耐粗饲。它的食性很杂。青草、菜叶、麸应、豆渣、玉米、杂饼、均。可饲喂。肉鸳鸯抗病性.一般没有瘟疫性疾病发生。
1、种鸳鸯的饲养管理。公母按1:3混养,圈养、散养、放养均可。圈养以100只左右为好,圈内应设有水池和适当的活动场。 并在活动场内放置产蛋箱或设产蛋池,保证饮水不断。
尽量保持舍内干燥、清洁、通风和充足的光照。在饲料方面,产蛋期多喂些高蛋白饲料,同时增加一些无机盐和微量元素,休产期可粗放饲养。
2、雏鸳鸯的饲养。雏鸳鸯出壳后1—3天,对温度特别敏感.喜温好睡,应保证温
度不低于3O℃,3天后逐渐降低温度。
保持光照时间,每昼夜不少于16小时,随着日龄增加,逐渐缩短并减少光照,出壳24小时开食,保持饮水不断,但鸳鸯不宜下水,饲料可用鸡、鸭全价混合料或小米、面条等。
3、青年鸳鸯的饲养。
1月龄后肉鸳鸯生长速度加快。2—4月龄期间生长最快.也是其采食量最多的时期,所以要保证全价饲料的供给,以促其快速生长。 由于公母争食能力不同,最好把公母分开饲养、肉鸳鸯在1—2月龄有喙羽的特性, 为了减少或避免喙羽的发生,应在25日龄时开始增加合硫氨基酸和治疗喙羽方面的添加剂,如羽毛粉等,同时要注意饲养密度,限制光照强度等,以防止和减轻喙羽的发生。
鸳鸯饲养技术视频
鸳鸯喂养管理: 公母可按1∶3混养,圈养、散养、放养均可。圈养以50~100只为宜,圈内应设有水池和适当的活动场地,有产蛋箱或产蛋池,饮水不断。
尽量保持舍内干燥、清洁、通风和充足的光照。在饲料方面,产蛋期多喂精料。同时,增加一些无机盐和微量元素。
休产期可粗饲养。子鸳鸯饲养管理 雏鸳鸯出壳后1~3日内对温度敏感,喜温好睡,应保证温度不低于30℃。3天后逐渐降温。
养殖技术
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