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金光菊图片,金光菊养殖方法
金光菊的种植方法
在大部分地区9月份的时候已经进入一个比较凉爽的季节了,所以为了更大程度的保证种子成活率,就需要选择一些生命力较强的花卉进行播种,基本上来说波斯菊、百日草、满天星、千日红、醉蝶花、二月兰、飞燕草、美女樱、紫罗兰、麦秆菊、金鱼草、风铃草、虞美人、三色堇、毛地黄、金光菊、美国石竹、美丽月见草只要在管理妥当的情况下,都非常适合在这个季节进行种植。
黄金菊的种植方法
一般来讲,在选择好黄金菊的种子后,最好用大约在45度左右的温水先浸泡一下,这样可以提高出芽率。一般在三月份后期或者四月份的时候,就可以开始种植了。
金光菊怎么养
不是一种花
黑心菊与金光菊的区别
1、花心
黑心菊与金光菊同属菊类,但是两者在外形特征上还是有很大区别的,黑心菊的花心呈现隆起状态,颜色为紫褐色,而金光菊有着黄绿色的花心,花心的形态与黑心菊大致相同,所以我们可以从花心的颜色进行区分。
2、花除了花心颜色之外黑心菊和金光菊有什么区别呢,两者在花瓣上也是有所不同的,黑心菊的花瓣呈现舌状,并向外逐渐伸展,花瓣内部呈现深黄颜色,而外部则是黄色,金光菊的花瓣为低垂翻转状态,并且稍微有些向上翘起。
3、株高
黑心菊和金光菊有什么区别,4黑心菊与金光菊的高度也是不同的,黑心菊相比略矮一些,若是日常养殖得当可高达1米以上,而金光菊植株会高一些,平时的高度可在2米左右,所以从两者植株的高度也是可以区分出;两者。
4、科属
黑心菊和金光菊有什么区别,4大区别轻松区分两者黑心菊与金光菊虽然都是菊花品种,但是两者的科属四不同的,黑心菊属于1~2年生草本植物,其生长寿命是比较短暂的,最多只能生长2年时间,金光菊属于多年生长草本植物,日常若是养殖得当,可长久的生长。
金菊怎么种植
生长环境
黄金菊喜欢凉爽且阳光充足的环境,要种植在向阳通风的地方,如果种植成盆栽的话,要放在阳台或窗台等光照充足、通风的地方。除此之外,种植的土壤也有要求,排水性和透气性要好,种植前要将土壤深翻整平,为其提供良好的环境。
播种
黄金菊种子的颗粒较小,所以播种时要与细沙混合,搅拌均匀后撒在土壤中,覆盖一层薄土,覆土不能太厚,否则不利于出芽。播种后还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这样它才能尽快发芽。
水肥
在幼苗期浇水是很重要的,黄金菊对水分需求较大,要经常浇水,当然除了生长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开花是要控制浇水量的。同时,它还要有充足的养分,一般每隔两三个月要追肥一次,秋季只需施一次肥即可。
修剪
在黄金菊生长过程中,如果枝叶过于繁茂,也是会影响开花数量和品质的,所以要适当的进行修剪。可以将部分枝条剪短,控制植株生长,并且还能让养分消耗不那么大,这样才能确保花朵开得又大又多,更具观赏性。
黄金菊的种植是比较简单的,这种花卉其实很好养活,只要将各项种植工作做好,就能开出绚烂的花朵。黄金菊很适合用来打造花卉景观,适用于花坛花境或者花海,成片开放时形成金灿灿的一片,极为灿烂夺目,让人无比喜爱。
金光菊生长环境
黑心金光菊种子种在地上,自然就会发芽生长。
黑心金光菊又叫天人菊,天人菊耐热、耐旱、耐盐碱,生命力其极顽强。她的茎叶、花朵和果球,都有细密的绒毛,能防止水分蒸发,即便持续干旱高温,也能延缓生命,完成开花结果的生命旅程。同时,也保护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和一起生长的其他植物。她既能在沙地生长,是很好的沙地绿化、美化、定沙草本植物,也能在海边盐碱地生长。
金光菊种植方法和时间
种子是北方春天发芽.南方是任何季节都可以
1、矮牵牛花
播种时间:四季可播 秋播植株生长紧凑
种子发芽温度:18-25℃ 秋播一般在8月下旬-10月上旬 进行(根据当地温度调整,温度适合种子发芽就可以了)
生长温度:22-34℃
越冬温度:矮牵牛较耐冻,江浙沪地区一般露天越冬没问题。蓝妖试过-10℃,矮牛室外安全越冬了,如果您那离冬天特别冷,建议搬到室内,不低于-10℃随意。
如果您想测试下矮牛的耐寒极限的话,测试结果请与大家分享下哦!
开花时间:第二年春天开花,养的好可以一直开到秋天,甚至第二年。
2、美国石竹
播种时间: 一般9月秋播
种子发芽温度:21-22℃ 一般9月播种
生长温度:10-20℃
越冬温度:耐寒能力较强,多数品种能耐-15℃,大部分地区可露地越冬,如果很冷的地方建议还是放室内。
开花时间:美国石竹需要在0℃左右进行一个半月时间的春化,春播当年不开花,秋播第二年5-7月开花,多年生。
3、矮杆矢车菊
播种时间:春播和秋播都可以,春播3~4月,秋播9~10月,以秋播为好。
种子发芽温度:15-20℃
生长温度:10-28℃
越冬温度:较耐寒,华中以南地区可露地越冬。基本-10℃以上露地越冬没问题。
开花时间:秋播第二年4月开花,一直开到7-8月。
4、勋章菊
播种时间:春播和秋播都可以,春播4月,秋播9月进行。
种子发芽温度:16-18℃ 发芽较慢14-30天发芽。
生长温度:10-30℃
越冬温度:勋章菊不太耐冻,能耐段时间0℃低温,冬季一般要保持5℃以上,有利于生长。
开花时间:秋播第二年4-5月开花,温室栽培可四季开花。多年生草本。
5、六倍利
播种时间:早春1-3月播种,7月以后开花,秋天8-10月播种,第二年春天开花。
种子发芽温度:18-22℃
生长温度:10-18℃
越冬温度:六倍利不耐寒冷也不耐酷暑,冬季要保温越冬,保持在5度左右可以安全越冬,忌霜打。
开花时间:秋播第二年春天3-4月份开花。
6、金光菊
播种时间:春播或秋播,春播3月进行,秋播9月进行。
种子发芽温度:21-30℃
生长温度:10-30℃
越冬温度:长江以南地区,可以露地越冬,其他地区需保温越冬。
开花时间:3月春播,6-7月开花,9月秋播,第二年5-6月开花。花期5-9月。多年生。
7、金盏菊
播种时间:可四季播种,以秋播为主。秋播常于9月进行,夏播可提早开花,深秋就可以开花。
种子发芽温度:20-27℃
生长温度:15-30℃
越冬温度:金盏菊较耐寒,能耐-10℃低温,大部分地区可露地越冬。
开花时间:夏播花期12-6月,秋播第二年2-7月,盛花期3-6月。一两年生,有自播能力。
8、旱金莲
播种时间:春播或秋播,秋播于8月下旬-9月上旬进行。
种子发芽温度:18-20℃
生长温度:18-24℃
越冬温度:旱金莲不耐冻,越冬需保持10℃以上。
开花时间:9月秋播,于春季期间开花。温度适宜地区,可做多年生。
9、金鱼草矮杆
播种时间:春播或秋播,秋播开花更茂盛。秋播一般于8月下旬-10月上旬播种。春播3-4月进行。
种子发芽温度:18-20℃,7-14天发芽。
生长温度:70-25℃
越冬温度:较耐寒,冬季保持在0℃左右,可安全越冬。
开花时间:秋播第二年3-7月开花。温度合适可做多年生栽培,一般做两年生栽培。
10、五色菊
播种时间:春播或秋播。一般秋播为主。
种子发芽温度:18-22℃,12-16天发芽
生长温度:15-25℃
越冬温度:耐寒性弱,不耐高温,冬天应保持5℃左右。
开花时间:秋播第二年5-6月开花。由于不耐热,一般都采用秋播,春播开花时间短。
11、福禄考
播种时间:可春播也可秋播,以秋播为主,于9月中下旬-10月上旬进行。寒冷地区可早春2月播种。
种子发芽温度:15-20℃
生长温度:-10-25℃
越冬温度:非常耐寒,可露地越冬。建议0℃以上越冬,可提早开花。
开花时间:秋播第二年4-5月开花。
12、鲁冰花
播种时间:春播或秋播,秋播9-10月中旬进行,春播3月进行。
种子发芽温度:21-30℃
生长温度:15-30℃
越冬温度:较耐旱,冬季保持-5℃以上就可安全越冬。
开花时间:秋播第二年4-6月开花。春播易受温度影响,开花质量下降。
13、大花满天星
播种时间:9月秋播
种子发芽温度:15-20℃
生长温度:10-25℃
越冬温度:不耐霜冻,室内越冬。
开花时间:9月秋播,第二年5-7月开花。
14、矮杆翠菊
播种时间:春播或秋播,秋播于10月-11月
种子发芽温度:18-21℃
生长温度:不耐寒不耐酷热,自己脑补吧....
越冬温度:翠菊不耐霜冻,冬季需保持3℃以上越冬。0℃以下易受冻害。
开花时间:秋播第二年春天4-8月开花。
15、报春花
播种时间:秋播8低-9月进行。
种子发芽温度:15℃~21℃,超过 25℃,发芽率明显下降
生长温度:10-30℃
越冬温度:长江以南可露天越冬,长江以北露天越冬时,需背风,并做适当防护。
开花时间:8月播种第二年2-4月开花。
16、小雏菊
播种时间:春播或秋播,以秋播为好。8月下旬-9月上旬播种
种子发芽温度:20-24℃ 10天左右出苗
生长温度:20-25℃
越冬温度:不耐冻,越冬应保持5℃以上。
开花时间:秋播第二年4-6月开花。
17、三色堇
播种时间:15-20℃,华南地区秋、冬播种。温度高湿播种不易发芽,可先浸种后放冰箱冷藏催芽。
种子发芽温度:15-20℃
生长温度:昼温15-25℃、夜温3-5℃的条件下发育良好
越冬温度:耐寒抗霜,根系可耐-15℃低温,但低于-5℃叶片受冻边缘变黄。
开花时间:秋播可在春季期间开花,一直开到7月。
金光菊的种植方法视频
舒婷诗歌的艺术特色
1.舒婷诗作的艺术特征结合致橡树来说
舒婷的诗,构思新颖,富有浓郁的抒情色彩;语言精美,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致橡树》,是她的一首优美、深沉的抒情诗。诗人别具一格地选择了“木棉”与“橡树”两个中心意象,将细腻委婉而又深沉刚劲的感情蕴在新颖生动的意象之中。它所表达的爱,不仅是纯真的、炙热的、而且是高尚的,伟大的。它象一支古老而又清新的歌曲,拨动着人们的心弦。
诗人以橡树为对象表达了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诗中的橡树不是一个具体的对象,而是诗人理想中的情人象征。因此,这首诗一定程度上不是单纯倾诉自己的热烈爱情,而是要表达一种爱情的理想和信念,通过亲切具体的形象来发挥,颇有古人托物言志的意味。
首先,橡树是高大威仪的,有魅力的,有深度的,并且有着丰富的内涵——“高枝”和“绿阴”就是一种意指,此处采用了衬托的手法。诗人不愿要附庸的爱情,不愿作趋炎附势的凌霄花,依附在橡树的高枝上而沾沾自喜。诗人也不愿要奉献施舍的爱情,不愿作整日为绿阴鸣唱的小鸟,不愿作一厢情愿的泉源,不愿作盲目支撑橡树的高大山峰。诗人不愿在这样的爱情中迷失自己。爱情需要以人格平等、个性独立、互相尊重倾慕、彼此情投意合为基础。
诗人要的是那种两人比肩站立,风雨同舟的爱情。诗人将自己比喻为一株木棉,一株在橡树身旁跟橡树并排站立的木棉。两棵树的根和叶紧紧相连。诗人爱情的执著并不比古人“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逊色。橡树跟木棉静静地、坚定的站着,有风吹过,摆动一下枝叶,相互致意,便心意相通了。那是他们两人世界的语言,是心灵的契合,是无语的会意。
两人就这样守着,两棵坚毅的树,两个新鲜的生命,两颗高尚的心。一个像勇敢的卫士,每一个枝干都随时准备阻挡来自外面的袭击、保卫两人世界;一个是热情的生命,开着红硕的花朵,愿意在他战斗时为其呐喊助威、照亮前程。他们共同分担困难的威胁和挫折的考验;同样,他们共享人生的灿烂,大自然的壮美。
诗人要的就是这样的伟大爱情,有共同的伟岸和高尚,有共鸣的思想和灵魂,扎根于同一块根基上,同甘共苦、冷暖相依。
诗歌以新奇瑰丽的意象、恰当贴切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心中理想的爱情观。诗中的比喻和奇特的意象组合都代表了当时的诗歌新形式,具有开创性意义。另外,尽管诗歌采用了新奇的意象,但诗的语言并非难懂晦涩,而是具有口语化的特征,新奇中带着一种清新的灵气和微妙的暗示,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
2.舒婷诗歌有哪些艺术特色
舒婷诗歌特有女性的细腻和敏感,如她对爱的细腻感受,以及对人生的苦难的体悟,充盈着浪漫主义和理想色彩,对祖国、对人生、对爱情、对土地的爱,既温馨平和又潜动着激情。
她的诗擅长运用比喻、象征、联想等艺术手法表达内心感受,在朦胧的氛围中流露出理性的思考,朦胧而不晦涩,是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风格相结合的产物。 舒婷的诗,有明丽隽美的意象,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从这方面说,她的诗并不“朦胧”。
只是多数诗的手法采用隐喻、局部或整体象征,很少用直抒告白的方式,表达的意象有一定的多义性。
3.分析舒婷诗歌创作的基本特征
舒婷,中国女诗人,出生于福建龙海市石码镇,20世纪70年代末‘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她的诗歌中蕴藏着灵魂深处的力量,引起一代代人的情感共鸣。舒婷的诗歌以迥异于他人的诗风,在中国文坛自成一派。它借助对各种事物细致的描写,折射出了迷惘与希望并存的复杂心路。
朦胧诗派中,舒婷的诗歌创作很有代表性。以她优美的风格,口语化的叙事内容,触动了无数人敏感的神经。她的诗歌特色还在于充分展示了一个女性所特有的细腻与柔美。通过层层递进与韵律的转换,把种种深刻的哲理平实的展现出来。因此研究她诗歌语言的创作特征,对于现在的诗歌发展就有了现实的意义。
1.憧憬与忧伤并存的特点。在舒婷的诗歌中,鲜明的交织着两种不同的感受。
1.1 像早期的《至大海》,刻画出了不畏风暴,顽强抗争的主题,作者写到:“任你是佯装的咆哮 任你是虚伪的平静 任你掠走过去的一切 一切的过去—— 这个世界 有沉沦的痛苦 也有苏醒的欢欣”。当她反思当今社会的时候,不会只沉浸在无望的痛苦中,而是积极的做出自己的反应。到后来的《神女峰》,表达了对封建思想的解构,对传统女性观念的唾弃,现代女性意识的充分张扬和释放。“ 沿着江岸/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正煽动新的背叛/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淋漓尽致的对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作了反传统的全新的剖示。
1.2 舒婷的诗歌创作始于“四害”横行的年月。当时,到处弥散着沉重的优郁和感伤,痛苦和哀怨。她以自己敏锐的情感触角,无声的记录下那段屈辱与荒诞的时代。“我的痛苦变为优伤,/想也想不够,说也说不出。”(《雨别》);当一代人的青春即将凋落,她惟有用如此无奈的言语表达内心的失落与悲哀。正是由于有如此愤慨的反抗风暴,才孕育了后来对人生无尽的思考:“或许追求了一生/仍然得从追求本身寻找”(《送友出国》)。
2.以“爱”贯穿主题。“爱”是她情感供养的神明,是她潜意识里最朴素的心声。
在舒婷的诗歌中, 既有自爱:不屈从于命运的安排,“没有沉沦”在压抑的社会环境下。“灯亮着 ——它用这样火热的恋情 回答四面八方的问候 灯亮着 —— 它以这样轩昂的傲气 睥睨明里暗里的压迫”(当你从我的窗下走过).正是她这种蔑视黑暗的勇气,才有了对“生命人性的呼告”。在《致橡树》里,更是提出了一种明确的爱情观:“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这不与是一种爱屋及乌的附和,而是对爱情的坚持与理解。“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蔼、流岚、虹霓”。不用世俗的眼光审视爱情,不把爱情当作一种交易。一起走过的日子有风有雨,有高潮与低谷,皆是心灵交融的大爱。显而易见她的这种不拘泥于世态的爱情观,对如今的社会具有很深刻的影响。
4.舒婷的诗有何特点
简介
舒婷,原名龚佩瑜,祖籍福建泉州,1952年出生于福建石码镇(漳州龙海),生长在厦门。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与北岛、顾城齐名,但事实上,她的诗歌更接近上一代载道意味较浓的传统诗人,反抗性淡漠了许多。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秋天的情绪》、《硬骨凌霄》、《露珠里的“诗想”》、《舒婷文集》(3卷)等。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获1980年全国中青年优秀诗歌作品奖,《双桅船》获全国首届新诗优秀诗集奖、1993年庄重文文学奖。
舒婷长于自我情感律动的内省、在把捉复杂细致的情感体验方面特别表现出女性独有的敏感。情感的复杂、丰富性常常通过假设、让步等特殊句式表现得曲折尽致。舒婷又能在一些常常被人们漠视的常规现象中发现尖锐深刻的诗化哲理(《神女峰》、《惠安女子》),并把这种发现写得既富有思辩力量,又楚楚动人。
舒婷的诗,有明丽隽美的意象,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从这方面说,她的诗并不“朦胧”。只是多数诗的手法采用隐喻、局部或整体象征,很少以直抒告白的方式,表达的意象有一定的多义性。
5.舒婷的诗有什么特点
作为一位女诗人,舒婷可能缺乏北岛式的尖锐和深刻,但她以她特有的“温情”唤醒了中国人久违了的对人性和人情的回忆,风格细腻柔婉,情感忧伤而不绝望,沉郁而不悲观。
她的诗往往不很精炼,语言上偏爱修饰性词语和表达转折、让步、假设等语意的连接性虚词,对传统新诗写作技巧的叛逆也不彻底,种种迹象都表明她并不是“朦胧诗”诗人中最前卫的一个。但正是这样稍稍保守的姿势,加之一位女诗人所特别擅长的对生活中被激起的瞬间的、同时又是强烈的情感反应的及时捕捉,舒婷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诗的灵感和天空。
她往往通过人们熟悉和乐于接受的意象和语言,把很长一段时期以来中国人所承受的心理创伤和情感压抑,借助瞬间捕捉的意象释放出来,从而从整体上表现出诗人对个体生命价值的肯定和关怀,这或许是舒婷的诗能在“文革”结束后拥有大量读者的原因。她的《致橡树》,一直被看作是用以揭示个体生命的独立价值和独特个性的最重要的作品;她的《蕙安女子》、《神女峰》等,则写出了长期受压抑和漠视的生命的苦难和忧伤;她的《双桅船》、《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更是从个人细致敏锐的感受中传达出对饱经历史颠簸的民族和“亲爱的祖国”的脉脉温情。
6.诗歌的艺术特征有哪些
诗歌是一咱历史悠久的文学体裁,是以意象为诗情表达的基本结构单位,借助丰富的想像和新奇的比喻,以具有强烈节奏感和音乐性的语言,高度概括地表现诗作者对宇宙、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由衷咏叹的文学体裁。
它是深缅的思想和饱满的感情,在创造性想象的过程中交融在一起而显现出来的一咱精练而富于感染力的艺术。 抒情性是诗歌的根本艺术特征 小说、寓言和童话主要通过人物或动物和故事情节来再现生活的;散文主要是借助一定的人物、事件和场景来再现生活;戏剧主要是通过人物的矛盾冲突、语言和旁白来再现生活的。
而诗歌则是主要通过抒情的方式反映生活的。因此可以说,抒情性是诗歌的语言艺术。
有人把抒情性称为诗歌的灵魂。 诗歌的抒情性,是指诗歌不但用抒情的方式反映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是通过抒情的方式来打动和教育读者。
郭沫若说过一句话:“诗的本职专在抒情。”抒情性构成了诗歌的艺术生命,离开抒情性谈诗歌是没意义的,因为抛开抒情谈诗歌,诗歌也就失去了它的基本价值。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集《诗经》,反映了三千年前人民的生活,反映了人们的喜怒哀乐的情感。 有人说,诗歌是用来抒情的。
我们不能超越物理意义上的时间和空间,但能超越心理意义上的时间与空间,而这种超越就是要通过诗歌里面的抒情来完成。现在我们不能经历杜甫诗人所处的战乱社会人们的疾苦,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杜甫的《登岳阳楼》中的抒情情感去感受。
王维写的《送元二使安西》的“西出阳关无故人”巧妙地传达了作者与朋友依依不舍、叹息流泪,说着相聚时的欢乐,分别的无奈,别后会有的思念的思想感情。也许现在分别对我们现代人来说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我们不但交通方便,联系也方便,只要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一封E-mile就可以联系上对方,甚至可以通过视频看见对方那熟悉的面孔,但是当时交通不便,今次分别不知何年何日才能重逢,生离也就是死别。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歌是李白的一首思乡诗,他把自己身在他乡的那份寂寞、思乡之情用二十个字淋漓尽致一表露出来。
当我们离开家乡的时候也会对着月光念起这首诗,特别是中秋节的时候这首诗尤其流行。这就是诗歌表现出来的艺术灵魂。
一首优美动人的之所以千古流传下来,之所以为千百万读者所吸引,尽管有些诗歌所反映的内容与我们相距十分遥远,不复有与诗同时代的体验,但仍会为其诗所震憾,这就是诗的抒情所体现的美的力量,其内在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正是感情的饱满真挚。 形象美是诗歌的基本特征 小说戏剧的主要表现手段是故事情节、人物对话,而诗歌的主要表现手段是诉诸读者直观感觉的形象和声韵。
形象鲜明、声韵铿锵是诗歌的共同特点。 唯物辩证主义认为,把握事物的本质就是要通过现象看本质。
人脑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外界事物为人感知,反映到大脑中,经过思维抽象出结论,这结论是对景物的本质的认识。然而本质的认识是抽象的、静止的、综合的,也是无个性的,我们该如何表达它呢?例如,我们敬爱的周总理逝世了,人们都感到非常沉痛,人们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沉痛?我们可用“心如刀绞”、“哀漠大于心死”等词语来形象地表达失去周总理的痛苦,诗歌也一样讲求形象。
当我们旅游归来,告诉朋友那里的景色优美,但我们单纯地说“那里的景色好美哦!”别人会无法想象到底有多美,是像湛江的湖光岩一样美吗?还是像肇庆的鼎湖山一样美?我们可以用一句概括性的话来表达,例如“桂林山水甲天下”,然而这还不够形象,必须作一番形象的描绘才行,就像白居易作的《钱唐湖春行》用优美的语言把自己所看到的景色再现在读者眼前。 诗歌有抒情诗、叙事诗、说理诗之分,抒情诗往往情景交融,有景物形象,而说理诗特别是解读人生的哲理诗,哲理本来是一种抽象的东西,要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来表达,通过情来打动人。
因为诗歌是通过抒情来引起读者思想上的共鸣,诗人的感情是通过具体事物的感受来调动的,他必须把这具体事物的形象再现出来,才能让人知道他感情的由来,而且也让人有同感。形象化使人有美的感受,也使人感到容易理解和接受。
苏轼的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借一座山来说明抽象哲理的,以具体写出的诗除了具有形象美以外,本身是灵活的,意象玲珑,可从多角度作多面观,似乎涵义无穷。中国的诗歌理论强调的意象既要有意,还要有象,通过形象来提示意义,形象可以说是诗歌的一个重要因素。
音乐美是诗歌的先天素质 汉朝的乐府是配乐演唱的,唐宋的词有曲牌,而诗是用来唱的,尽管它发展到后来诗与歌逐渐分离,有的已不能唱了,但音乐的本性依然保持不变。诗歌是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它在最初的阶段是和音乐、舞蹈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在古代社会里,人们打猎回来,要祭祀,要庆祝,他们是围着篝火跳舞,敲着鼓,唱起歌。皇宫里祭祀也是吟唱诗,青楼里的歌妓是歌唱诗。
可以说,音乐美是诗歌的一种先天的素质。 古今往来,在各类文学和艺术中,诗歌与音乐是最接近的艺术。
7.诗歌的艺术特征有哪些
诗歌是一咱历史悠久的文学体裁,是以意象为诗情表达的基本结构单位,借助丰富的想像和新奇的比喻,以具有强烈节奏感和音乐性的语言,高度概括地表现诗作者对宇宙、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由衷咏叹的文学体裁。
它是深缅的思想和饱满的感情,在创造性想象的过程中交融在一起而显现出来的一咱精练而富于感染力的艺术。 抒情性是诗歌的根本艺术特征 小说、寓言和童话主要通过人物或动物和故事情节来再现生活的;散文主要是借助一定的人物、事件和场景来再现生活;戏剧主要是通过人物的矛盾冲突、语言和旁白来再现生活的。
而诗歌则是主要通过抒情的方式反映生活的。因此可以说,抒情性是诗歌的语言艺术。
有人把抒情性称为诗歌的灵魂。 诗歌的抒情性,是指诗歌不但用抒情的方式反映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是通过抒情的方式来打动和教育读者。
郭沫若说过一句话:“诗的本职专在抒情。”抒情性构成了诗歌的艺术生命,离开抒情性谈诗歌是没意义的,因为抛开抒情谈诗歌,诗歌也就失去了它的基本价值。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集《诗经》,反映了三千年前人民的生活,反映了人们的喜怒哀乐的情感。 有人说,诗歌是用来抒情的。
我们不能超越物理意义上的时间和空间,但能超越心理意义上的时间与空间,而这种超越就是要通过诗歌里面的抒情来完成。现在我们不能经历杜甫诗人所处的战乱社会人们的疾苦,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杜甫的《登岳阳楼》中的抒情情感去感受。
王维写的《送元二使安西》的“西出阳关无故人”巧妙地传达了作者与朋友依依不舍、叹息流泪,说着相聚时的欢乐,分别的无奈,别后会有的思念的思想感情。也许现在分别对我们现代人来说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我们不但交通方便,联系也方便,只要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一封E-mile就可以联系上对方,甚至可以通过视频看见对方那熟悉的面孔,但是当时交通不便,今次分别不知何年何日才能重逢,生离也就是死别。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歌是李白的一首思乡诗,他把自己身在他乡的那份寂寞、思乡之情用二十个字淋漓尽致一表露出来。
当我们离开家乡的时候也会对着月光念起这首诗,特别是中秋节的时候这首诗尤其流行。这就是诗歌表现出来的艺术灵魂。
一首优美动人的之所以千古流传下来,之所以为千百万读者所吸引,尽管有些诗歌所反映的内容与我们相距十分遥远,不复有与诗同时代的体验,但仍会为其诗所震憾,这就是诗的抒情所体现的美的力量,其内在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正是感情的饱满真挚。 形象美是诗歌的基本特征 小说戏剧的主要表现手段是故事情节、人物对话,而诗歌的主要表现手段是诉诸读者直观感觉的形象和声韵。
形象鲜明、声韵铿锵是诗歌的共同特点。 唯物辩证主义认为,把握事物的本质就是要通过现象看本质。
人脑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外界事物为人感知,反映到大脑中,经过思维抽象出结论,这结论是对景物的本质的认识。然而本质的认识是抽象的、静止的、综合的,也是无个性的,我们该如何表达它呢?例如,我们敬爱的周总理逝世了,人们都感到非常沉痛,人们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沉痛?我们可用“心如刀绞”、“哀漠大于心死”等词语来形象地表达失去周总理的痛苦,诗歌也一样讲求形象。
当我们旅游归来,告诉朋友那里的景色优美,但我们单纯地说“那里的景色好美哦!”别人会无法想象到底有多美,是像湛江的湖光岩一样美吗?还是像肇庆的鼎湖山一样美?我们可以用一句概括性的话来表达,例如“桂林山水甲天下”,然而这还不够形象,必须作一番形象的描绘才行,就像白居易作的《钱唐湖春行》用优美的语言把自己所看到的景色再现在读者眼前。 诗歌有抒情诗、叙事诗、说理诗之分,抒情诗往往情景交融,有景物形象,而说理诗特别是解读人生的哲理诗,哲理本来是一种抽象的东西,要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来表达,通过情来打动人。
因为诗歌是通过抒情来引起读者思想上的共鸣,诗人的感情是通过具体事物的感受来调动的,他必须把这具体事物的形象再现出来,才能让人知道他感情的由来,而且也让人有同感。形象化使人有美的感受,也使人感到容易理解和接受。
苏轼的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借一座山来说明抽象哲理的,以具体写出的诗除了具有形象美以外,本身是灵活的,意象玲珑,可从多角度作多面观,似乎涵义无穷。中国的诗歌理论强调的意象既要有意,还要有象,通过形象来提示意义,形象可以说是诗歌的一个重要因素。
音乐美是诗歌的先天素质 汉朝的乐府是配乐演唱的,唐宋的词有曲牌,而诗是用来唱的,尽管它发展到后来诗与歌逐渐分离,有的已不能唱了,但音乐的本性依然保持不变。诗歌是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它在最初的阶段是和音乐、舞蹈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在古代社会里,人们打猎回来,要祭祀,要庆祝,他们是围着篝火跳舞,敲着鼓,唱起歌。皇宫里祭祀也是吟唱诗,青楼里的歌妓是歌唱诗。
可以说,音乐美是诗歌的一种先天的素质。 古今往来,在各类文学和艺术中,诗歌与音乐是最接近的艺术。
养殖方法
养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