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Q1

笼养肉鸡养殖流程,笼养肉鸡用药流程

笼养肉鸡养殖流程,笼养肉鸡用药流程笼养肉鸡养殖流程,笼养肉鸡用药流程

笼养种鸡的管理

输精是人工授精的最后一个技术环节。适时而准确地把一定量 的精液输到母鸡生殖道的一定深度,是保证得到高受精率种蛋的

关键。

(1)输精操作输精时,一般是由两人操作,助手用左手 握住母鸡的双翅并提起,令母鸡头朝上,肛门朝下;右手掌置 于母鸡耻骨下,在腹部柔软处施以一定压力,泄殖腔内的输卵 管口便会翻出 。

输精员可将输精器轻轻插人输卵管口 内1~2cm进行输精,当输精器插入的一瞬间,助手要立刻解 除对母鸡腹部的压力,输精员方可将精液全部输入,而不 外溢。

对笼养种鸡进行人工输精时,不必从鸡笼中取出母鸡。只需助

手以左手握种鸡的双腿,稍稍提起,将种鸡胸部靠在笼门口处,右

手在腹部施以轻压,输卵管开口即可外露,输精员便可注人精液。

(2) 输精量与输精次数输精量与输精次数取决于精液品质、

鸡群周龄和所在季节等。生产实践证明:使用精子活力5级、稠密

的精液,在开产初期,每只母鸡一次输人原精液0。025 ~0。03mL为

宜,每5天输精1次,可获得高受精率的种蛋;在产蛋的中后期,

每只母鸡一次输人原精液0。

04~0。05mL,每5天输精1次,也可保

证高的受精率。在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不管是产蛋前期或是

产蛋中后期,输精量均应适当增加。

另外,一般认为给母鸡输精,每次输精的精液内只要有1亿个

以上的精子,就可获得高受精率的种蛋。

(3) 输精时间 土种鸡最好在下午3点以后进行输精。

此时,

母鸡当天产蛋已绝大部分结束,受精效果最好。

(4) 输精注意事项一是给母鸡腹部施加压力时,一定要着力

于腹部左侧,才能使输卵管口顺利翻出,反之,则可引起母鸡排粪;

二是无论使用哪种输精器,均需对准输卵管口中央,轻轻插入,切

忌粗暴,以防止损伤输卵管黏膜;三是切忌输人空气或气泡;四是

做到1只母鸡换1个输精管接头。

如使用滴管类的输精器,必须每

输1只母鸡用干燥的消毒棉球擦拭1次,以防止传播疾病;四是在

母鸡第一次受精后48h开始收集种蛋。

笼养鸡技术

用笼子养鸡,要将笼子离地面高一些,以便鸡笼下面清理粪便。喂食要按时,水不能间断。就买现成的鸡饲料喂就行。

种鸡的饲养管理

您好我是身高190.鸡的饲养方式主要分为平养和笼养两种。笼养分为全阶梯、半阶梯和全重叠等三种形式,我国绝大部分蛋鸡和部分肉种鸡采用笼养。平养又分为落地散养、网上平养和混合地面平养,肉鸡多采用平养。笼养可充分利用鸡舍空间,饲养密度较大,投资相对较少,且管理方便,鸡不接触粪便,减少疫病感染。

笼养肉鸡养殖技术与管理

雏鸡代谢旺盛,群居密集,由于呼吸、排泄散发出大量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超过一定浓度会刺激呼吸道、消化道和眼结膜,影响生长,引起疾病。

因此,在育雏过程中要加强通风,及时排除室内污浊气体,引进室外新鲜空气,保持育雏室空气新鲜,为雏鸡正常生长发育和健康创造良好的条件。

但是,育雏室通风与保温之间常常是矛盾的。

为了强调保温,特别是寒冷季节,就要尽可能控制通风,结果育雏室内空气污浊,有害气体浓度过高,导致雏鸡体弱多病,死亡率增加;相反,若通风过度,育雏室内温度大幅度波动,同样会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和健康,雏鸡的死亡率也会明显提高。

因此,在生产中应该正确解决育雏室通风与保温之间的矛盾,防止顾此失彼。

具体方法是:对于开放式鸡舍,常常依靠开窗进行自然通风。一般在通风之前,首先将育雏室内温度提高1~2℃,待通风完毕后基本上降低到原来的温度。

通风最好在晴天中午前后气温较高时进行,通风换气应缓慢进行,门窗开启度应从小到大直到半开状态。

为了缓解气流,还可在换气窗上装纱布。

切忌突然将门窗打开,让冷风直吹,使舍温突然下降。

而密闭式鸡舍及笼养密度大的鸡舍,通常利用风机强制通风,对通风量的要求是:冬季为每分钟0.03~0.06立方米/只,夏季为每分钟0.12立方米/只。

笼养肉鸡管理

进雏管理

1、上鸡谨慎。雏鸡到场卸车后,将鸡盒均匀放置在鸡笼前,安排专人先打开盒盖(尤其是夏季),其他工人迅速放鸡,抱起鸡盒,一侧放在第二层笼的料槽上,另一侧用自己身体的胸腹部顶住,腾出双手,左手抓两只、右手抓三只,同时放入鸡笼,一次就能放五只,这样清点鸡数又快又准确。

2、环境适合。入雏前室温要达到30℃左右,入雏后室温逐渐升至33~35℃。笼养肉鸡一般在最上层育雏,以免因不同层之间的温差太大,给雏鸡带来无法避免的损失。每笼育雏27~30只,以后随着雏鸡逐渐长大,并结合免疫、称重等工作向下层分散。

3、做好开食。雏鸡进入育雏舍后,要尽早让雏鸡饮到与室温相同的凉开水。为此,水箱应提前加入凉开水,以便尽早预温,使水温和室内温度一致。雏鸡饮水开始可以先用塔式真空饮水器,3天后开始训练雏鸡用乳头式饮水器饮水,等雏鸡适应乳头式饮水器饮水后,将塔式饮水器撤除。育雏前3~5天,饮水中应添加葡萄糖、电解多维、抗菌药物、黄芪多糖等。目

的是缓解应激,恢复体力,杀灭垂直传播疾病,同时促进免疫器官发育,提高鸡只抗病能力。 笼养育雏时因所用的饮水器较多,每次加水工作量都较大,这样饲养员在加水时往往一次在饮水器中加许多水,有时雏鸡饮6~7小时还未喝完,此时虽然饮水器中有水,但已变得污浊不新鲜。因此应每2~3小时换1次水,在每次换水时将旧水倒掉并对饮水器进行清洗,饮水器每天刷洗消毒1次,保证鸡只有充足新鲜清洁的饮水。

4、做好开食。当雏鸡初饮后,雏鸡有寻食表现时就可开食。开食用料盘,将料盘加满饲料放置笼内。也可在笼内铺干净的硬纸、饲料袋或塑料布,在上面均匀地撒上若干堆饲料,供雏鸡开食,刚开始要少量多次,防止因一次投放的饲料过多被雏鸡弄脏,也能保持饲料的新鲜。开食良好的标志是:在入舍8小时后有80%的雏鸡嗉囊内有水和料,入舍24小时后有95%以上的雏鸡嗉囊丰满合适,否则以后很难生长得较理想。当所有雏鸡都吃上料后(约48小时),就可以换成小料桶给雏鸡正常喂料了。

饲喂管理

采用全价配合饲料,按日龄转换饲喂。雏鸡用料最好用营养丰富,易于啄食和消化的全价颗粒料。可以饲喂粗颗粒的粉料,但最好饲喂颗粒破碎料。但无论采用什么料,必须保证其颗粒粒度均匀,否则鸡只挑选适合自己的饲料就很难达到体重标准。

实践证明,采用破碎料饲喂的肉鸡,在生长速度、成活率上大大好于饲喂粉料的肉鸡。 育雏期间笼养肉鸡与网上平养和地面平养添料遵循的原则一致,采取人工添料,使用料盘而非料槽添料,育雏期间饲喂人工添料的次数为6~8次/天,做到少喂勤添,增加鸡的采食量。

肉鸡在育成期添料采用自动加料机的,以每天3次上料最为理想。采用人工添加饲料的,要注意添加均匀,并且要喂料及时,防止饥饿的鸡只因抢食而出现踩踏现象,每天下午饲养员要检查是否有已经吃空的料槽,应及时补料。 保证采食均衡。

雏鸡在2~3周由小料桶换为料槽时,往往是料槽中有料,但小料桶早就没有料了,因吃料槽中料的鸡只少,这部分雏鸡的采食量会高于其他鸡,1周后就会成为超重鸡。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料槽中应少加料,并且小料桶一旦没有料就应加,保证同时都有料,同时吃完料。

可以在每天下午料槽中90%的料已吃完时,就把料倒出到小料桶,一般过渡3~5天左右就可以用料槽饲喂。 按日龄转换饲喂,并做好饲料转换的过渡。雏鸡料换成小鸡料、小鸡料换成中鸡料、中鸡料换成大鸡料等都要实行换料过渡制度,不可突然更换饲料引起肉鸡的换料应激,影响肉鸡的正常生长。

技术人员应每天检查料槽的进食情况,剩料较多的,应及时判断是否有以下情况:乳头是否缺水,缺水应及时查明原因;笼内鸡只是否较少,较少的应及时补齐;是否有病号出现,有病鸡应及时挑出淘汰;是否采光不足,光照不足或不均匀的,要及时调整。

笼养鸡如何养好

需要.因为鸡没有牙齿,鸡吃的食物大部分进入鸡嗉,鸡嗉有较厚的肌肉壁,上面生有一层角质层,鸡吃食时附带吃一些沙子,这些角质皮可以利用沙粒把硬壳食物磨碎,帮助消化食物,有利于营养吸收。另外,鸡有化石胆,可以从沙子中吸取矿物质补充身体。

笼养肉鸡技术

笼养肉鸡第一次分群一般在12~16日龄,分群过早,由于体型太小,容易在育成笼缝隙中钻出,还会造成空间浪费,从而浪费能源。

第二次分群,在25~28日龄,分群时采取“留弱不留强”的原则,体重大的健雏放在下层,弱雏留下。

夏季由于温度高可适当提前分笼,冬季由于鸡笼上下层温差大,可适当推迟分笼时间,并且下层笼中多放一只,以减少上下层的温差。

一般条件下,肉鸡饲养密度最终以每平方米8只为好,冬季饲养密度可适当加大至 10只 /平方米,育雏开始可每平方米 35只。可在7日龄、 14日龄、 21日龄分别扩群 1次。

笼养肉鸡养殖全程技术

推荐:一个长90m、宽12m,饲养16000套的父母代标准化蛋鸡舍,采用纵向通风+通风小窗模式时,后山墙安装6台1.5米轴流式风机,侧面山墙进风口每隔3m安装一个通风小窗(0.145m2),前山墙湿帘面积40m2,就可以满足夏季和其它季节的通风需要。

还一个长90米 宽16米 高5.5米 养二万七八千的白羽肉鸡的笼养肉鸡舍来说,一米四风机16个 两个1米风机,风机距离地面20公分左右,不要挨着地面,水帘95平,小窗2米一个而且小窗距离房檐40-50公分,取决于鸡舍有没有横梁,通风管1米一根,夏季采取纵向负压通风和湿帘降温系统,秋季采用由纵向负压向横向负压过渡的通风方式,以减少昼夜温差。

秋季通风管理关键点1设定鸡舍的目标温度值鸡适宜温度是19-24℃。但是,在生产实际中,受外界气候的影响,鸡舍内不可能维持理想的温度值,要根据季节的变化进行调整。秋季通风的管理,实际上是根据外界温度的变化,确定夜间的最低温度值,以减少昼夜温差。随着外界温度的降低,为了使鸡舍夜间温度与昼夜之间的温差相对恒定,向冬季过渡,最低值的确定应遵循逐渐下降的原则。若外界最低气温为18℃,舍内设定目标值为20℃;若外界最低气温是16℃,舍内设目标值为18℃。

如秋季白天外界最高气温达到32℃,相对湿度30%,夜间最低气温18℃,相对湿度60%。在一天之内,舍内最高温度32℃,白天需全部开启风机和进风口,使用纵向通风,舍内风速可达2.5-3m/s,以达到降温的效果。而夜间通过减少风机的个数,使舍内最低温度控制在20℃以上,风速低于1.2m/s,以满足鸡群正常生产的需要。虽然舍内温差达到了12℃。但是温度控制是在鸡体可以调节的正常范围内,所以鸡群表现出了良好的生产成绩。

调整风机台数和进风口数量设定目标温度值后,需靠调整风机台数和进风口数量,来保证舍内温度的恒定与风速的均匀。在秋季一天之中,鸡舍内的目标温度值是不一样的。午后热,早晚凉,白天舍内最高温度在32℃(高于32℃应采取湿帘降温),夜间最低温度设定在18℃。因此,白天通风的目的是降温,夜间通风的目的是换气。白天全部开启风机和进风口,夜间靠少开风机和适量减少进风口,保证达到目标设定值。由于风机和进风口是逐渐调整的。温度的变化是逐渐降低或升高的,因此每只鸡可以适应温度的变化,减少了鸡群的应激,保持鸡不爱生病。

那么,如何使开启的风机与进风口匹配,达到设定的目标温度值呢?最好的方法是安装温度控制器,根据设定的目标温度调整风机、通风小窗的开启。

笼养肉鸡饲养管理技术

1、笼养肉鸡的鸡舍必须是无窗的全密闭全封闭环境,而且要用排风扇将舍内的空气排出,让新鲜空气由进气口进入舍内。当鸡舍内气温升高时,必须要给鸡舍安装湿帘降温,但气温降低时,可采用人工加温或利用鸡自身的热量,保持舍内的温度在舒适范围之内。

2、根据肉鸡对营养的需求,必须要设计相应的饲料配方,这样才可以满足肉鸡在高密度笼养条件下生长发育的需要,笼养肉鸡饲料配方中的维生素一定要比地面平养鸡的饲料中的维生素高20%,这样才可以适应笼养肉鸡的需要。

3、或者采用3层重叠笼养全程规模化饲养商品肉鸡,就是从育雏第1天直到出栏都在笼内饲养,这种方法可以提高饲养密度,最大限度地提高鸡舍以及土地利用率,同时又方便饲养管理。

种鸡场的饲养管理

土鸡养殖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选择好的品种是成功的第一步,现在土鸡市场比较乱,各种土鸡品种很杂,以次充好,以鸡场淘汰肉鸡苗充当优质土鸡的事情也发生很多,所以挑选好品种和鸡苗是最关键的。虽然说普通肉鸡就可以当土鸡饲养,但是建议挑选专门的土鸡种鸡。透露个小秘诀吧,可以去山区收购老乡家里饲养的草鸡作为种鸡,成本不高,质量要好的多,最关键的是肯定是好的土鸡。

2、准备好的饲养场是成功的第二步,土鸡饲养需要的地方大,因为最好散养。可以选择山坡地(注意坡度不要太大),丘陵,河滩(注意好防洪)等。建议承包租赁荒山或者荒地,成本低,自然状态好,少污染。选择的场地最好有自然水源,如水塘或者溪流。也可以用现成的林果用地,注意,果树林饲养的话,选择高大的果树,防止低矮果树林土鸡飞上去啄坏水果(建议选择板栗,核桃等)。

3、做好疾病的防控是成功的第三步,目前禽类饲养最头疼的就是疾病防控,严重的禽类疾病尤其是传染病往往发病突然,发病快,规模大。发现疾病后迅速扩散到全场死亡甚至几天的时间,所以必须做好疾病防控。必要的疫苗都要跟上,这方面不要吝惜投入,聘请专业的有经验的兽医定期过来检查和免疫,同时饲养场地做好消毒,灭鼠,灭寄生虫等工作。

4、适当补充饲料是成功的第四步,不是土鸡就不能吃饲料了,让纯靠在饲养场地里找吃的来生活是不可能的,毕竟饲养场面积有限,而饲养的土鸡又不能太少,而且在一些季节里土地荒芜还是需要主要靠饲料来喂养,饲养场里天然的小虫子,草叶,野菜等职能作为补充。当然如果饲养场面积大,植被多的话可以考虑更多依靠天然食料。

5、培养好的习惯是成功的第五步,土鸡散养虽然说是散养,但是也要养成一些习惯,比如吹哨子会聚拢过来,一般从小鸡开始换绒毛就开始训练,在小范围圈养半散养的时候就开始训练,以后散养也每次吹哨开始喂食喂水,方便统一管理统一检查,以后免疫,抓捕都方便的很。

养虾


笼养肉鸡养殖流程,笼养肉鸡用药流程
  • 开锦鲤养殖场要多大地方,贵州省哪里有锦鲤养殖场
  • 开锦鲤养殖场要多大地方,贵州省哪里有锦鲤养殖场 >> 开锦鲤养殖场要多大地方,贵州省哪里有锦鲤养殖场...

    笼养肉鸡养殖流程,笼养肉鸡用药流程
  • 重庆什么地方可以买到鳝鱼苗,重庆鳝鱼苗
  • 重庆什么地方可以买到鳝鱼苗,重庆鳝鱼苗 >> 重庆什么地方可以买到鳝鱼苗,重庆鳝鱼苗...

    笼养肉鸡养殖流程,笼养肉鸡用药流程
  • 蔬菜育苗应具备哪些条件,蔬菜育苗的规格标准有哪些
  • 蔬菜育苗应具备哪些条件,蔬菜育苗的规格标准有哪些 >> 蔬菜育苗应具备哪些条件,蔬菜育苗的规格标准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