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Q1

稻田养殖黄鳝视频,黄鳝养殖稻田图片

稻田养殖黄鳝视频,黄鳝养殖稻田图片稻田养殖黄鳝视频,黄鳝养殖稻田图片

水稻田里养黄鳝

可以,只要保证田里一直有水就行,一年挖一次田收获一次,水稻生长期会吸引许多飞蚊小虫可以为夜间的黄鳝提供充足食物

稻田养殖黄鳝

可用“稻田养殖”法

“稻、鳝、鱼”综合种养模式既不影响水稻的耕作、管理和收获,也可利用稻田里良好的浅水条件和遮荫环境实现鱼苗和黄鳝的半人工、半野生养殖,从而提高农田产出率。一般50亩稻田可收获鱼1500斤、黄鳝1300斤、稻谷1000斤,每亩可增收2000-3000元。

这种生态循环大大增加了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减少了来自化学物质的危害,既节工降本,稻米的品质也会得到提高。

水稻田里养黄鳝行吗

黄鳝喜水,一般都生长在有水的地方。例如,河流,水沟,水稻田,也包括你说的莲藕田里。但是生活在水稻田和莲藕田的黄鳝都是钻洞为窝的,不是像鱼儿那样在水里四处游动的。

莲藕田里放养黄鳝绝对是可以的,但是捕捉会很困难。因为黄鳝是以在洞里为主。偶尔出来觅食的。你会很难抓到它们

黄鳝养殖技术 稻田

稻田钓黄鳝要选择有黄鳝洞的钓位。通常分布于稻田间、小河沟、野塘等地方。其洞口比较光滑,泥土颜色也与其他地方不一样,洞里的水比较浑浊。另外石缝也是钓鳝鱼的好地方。钓法便把钓钩穿上蚯蚓在鳝鱼洞口轻晃,若洞口有水进出现象或听到吃口的声音,将钩朝下,把鳝鱼拉出洞口三分之一时,用中指将其扣住(切记不要拉得太用力,以免将鳝鱼嘴巴刮破)。

水稻田养鳝鱼

如果是专门用来养殖黄鳝的稻田,一般每亩地放养1.3-1.5万尾鳝种,每尾重10-20g。如果是水稻种植和黄鳝养殖一起进行,一般每亩地放养1500-2500尾黄鳝,每尾重20-30g。

稻田养殖黄鳝一亩能养多少

1、养殖数量

如果是单一饲养(不种植水稻),则一般每亩可养1.3-1.5万尾鳝种,每尾重10-20g;如果是水稻种植和黄鳝养殖一起进行,则一般可每亩放养1500-2500尾黄鳝,每尾重20-30g。

水稻田里有黄鳝吗

一般没有,要是稻田的水是引河水灌溉的话,就会有,泥鳅会比之后,剩下一点点水的鱼塘,很多附近的小孩子就该成群结伴的去找泥鳅了,如果能够找到黄鳝简直就是赚大了,因为回家之后母亲做的炒鳝鱼简直美味极了。

如何找黄鳝的洞?

小时候除了回去鱼塘捉黄鳝之外,还有一个地方也经常会有黄鳝出没,那就是水稻田。稻田里经常会有黄鳝出没,不过不是很好抓,小时候最害怕还是稻田里的蚂蟥。稻田里的黄鳝洞一般在小暑前后最容易发现了,一般看到稻田里有很多白色泡那么这里就一定会有黄鳝洞!

这时候的稻田还不是很高,还比较容易看到洞,一般黄鳝的两个洞一个大一个小,小的那个一般在田埂上,这个太小了不容易发现,还有一个洞口在稻田里,比较大一点,洞比较光滑,观察水面会有轻微的波动,还有的会有白色泡沫,那么这个里面一定有黄鳝!(不过这种黄鳝多是在产卵,如果把黄鳝捉走了,孵化的小鳝苗也会死的)。

不过要注意一点不要错把蛇洞当做黄鳝洞了,会被咬的。蛇洞一般在水面上的田埂上,一般多为干洞,洞口比较粗糙,而黄鳝洞则多为湿洞,并且洞口光滑。

另外就是石头缝也经常会有黄鳝,一般越是比较老的石头缝里面也越容易有黄鳝,不过如果石头缝里面有稀泥就不好有黄鳝了,因为黄鳝会来回游动,不好找。

水田里的黄鳝越来越少了,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首先,各种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

在以前,农民种田、种地农家肥使用得多。那个时候很少使用化肥,一旦使用化肥,那农田里的泥鳅、黄鳝要不了多久就都会死翘翘。所以在施化肥的时候,一般都是大人在前面,而后面小孩子就提着一个小桶去捡泥鳅、黄鳝。化肥不仅会让这些小鱼、小虾全部死翘翘,就连水中的一些小昆虫也会死掉。如果不把泥鳅、黄鳝捡回去的话,等到插秧的时候,水田都会变臭。那个时候,水田里的黄鳝、泥鳅是真多。试想一下,以前仅仅少量的化肥,就能要了泥鳅、黄鳝的命,而现在大量施用化肥,而且还有各种除草剂、农药的使用,更是让泥鳅、黄鳝的生存环境遭到了威胁。

其次,一些河流、水渠干涸了。

老话说“千年的草籽,万年的鱼籽”。意思是说像鱼这些动物的繁殖能力很强,鱼籽能保存很长一段时间。所以,即便水田里的泥鳅、黄鳝今年没有了,但是到了每年又会孵化出很多的。但是为什么现在却不是这样的呢?那是因为很多的水渠、河流干涸了。水田中的泥鳅、黄鳝都是从水源进来的,水源中不仅有泥鳅、黄鳝,还有鱼籽,于是一些没有鱼的水田,过几年也会有很多的泥鳅、黄鳝。但是现在很多较多。

水稻田自然放养黄鳝

稻田里放养黄鳝,没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只须控制放养的数量。稻田中的水、陆昆虫及其幼虫就足够当作饲料,无需另外投放饲料。这样既有利于水稻生长,提高水稻产量,又可收到一定数量的黄鳝。稻田养殖黄鳝的成败关键在于田埂是否加固、加高和有无渗漏。所以,放养黄鳝的稻田,要预先加高、加固田地埂,发现有漏水现象要及时修补,以防黄鳝外逃。同时,稻田所用农药对黄鳝有影响的有苏化203、敌敌畏,其次是乐果、223乳剂,而除草醚、马拉松等农药对黄鳝基本上没有影响。

水稻田里养黄鳝好吗

在稻田里养殖的黄鳝,病害少,生长快。但稻田养鳝易发生肥害、药害、敌害和涝害等。要想在稻田养鳝中战胜各种灾害可没有那么容易,要想夺取丰收,就必须掌握如下技术要点。

(1)提早整田。养鳝稻田的耕整时间,应比种植常规中稻整田提前1个月进行。在确定养鳝的田块,采用年前翻耕冬凌,翌年水整的办法来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和泥层的疏松度。有条件的可以在耕好的田块中施些绿肥,以改良土质、增强地力。

(2)及时投苗。用作养的稻田,如果是第一次喂养,可以不采取消毒措施,但需要施用除草剂灭草。若是喂养过黄鳝的稻田,则需进行常规的消毒和驱虫两大处理后方可投苗。投放鳝苗不要等到插秧后,只要秧田整好即可投苗喂养。每1000平方米投苗25~50千克,经过4~5个月的饲养,可产商品黄鳝100~150千克。其放养密度越小,黄鳝的生长就越快,病害也就越小。放养的最高密度为每平方米不超过1千克。

(3)加强管理。

1)水的管理。水的管理既要照顾水稻的生产,又要兼顾黄鳝的特点,最好采用前期浅水勤灌,后期干干湿湿的办法。具体地说,8月中旬以前,保持6~10厘米水层,待到水稻拔节孕穗时,采用灌水与露田交替的办法,直至10月中旬。

2) 高温管理。高温期要保持水田里的水位在10厘米左右,并在“井”字沟内放植些水生植物遮荫蔽光。

3)施肥用药期的管理。养殖黄鳝的稻田在施肥与用药时都要选择阴天或晴天的早晚进行,避开高温。同时还要提高水位至10厘米左右。施肥时要将一次的用量分两天施完。施用的药物要选择高效低毒、对黄鳝毒副作用小、无二次感染的农药,以防止死虫掉入水中,被黄鳝摄入中毒。喷施药液时,要打足气,提高药液雾化程度,提高施药均匀度。

4)防逃。要经常检查防逃设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暴风雨的夜晚,要加强巡查,以防黄鳝堆积一处。在进排水口,要布置双重的防逃设施。

(4) 及时捕捞。稻田养黄鳝在冬季捕捞有许多困,因此,捕捞工作一定要不失时机。捕捞时间一般从10月中开始,至11月上旬结束。下面介绍几种捕捞方法。1)加水笼捕。选择较暖和的天气,往稻田里加水至10~15厘米深,用蚯蚓作诱饵,以“L”形篾笼或包装编织的笼子诱捕,连捕3~5天,如果水温在15℃以上,可获80%以上。2)挖捕。挖捕一般只在“井”字形避暑沟内进行。在排干稻田水时,有意缓缓进行,以迫使黄鳝溜入避暑沟潜伏。捕挖时从沟头一顺挖到沟尾。3)微流药捕。打开稻田的进、排水口,造成微流。在稻田内施用粉碎后的茶子饼、巴豆或辣椒水,掌握用量,迫使黄鳝外逃。在进、排水口处设置捕网或笼子捕捞。

稻田养鳝是利用杂交中稻田块养殖或繁殖黄鳝,它是种半人工半野生的养鳝方法。在稻田里养鳝,稻田能为黄鳝提供良好的休养生息环境,黄鳝的排泄物又能为稻田增添肥料。此所谓两者互利,相得益彰。这是振兴农村经济,提高农田产出率的一条极好的致富路子。

水稻田养殖黄鳝

目前黄鳝的人工繁殖有哪几种方式?

(1)自然繁殖法

又称生态繁殖法,也称自然生态繁殖法。是 在人工模仿黄鳝的自然生态繁殖环境中,按比例投放一定数量的 亲鳝,通过人工强化培育管理等措施,让成熟的亲鳝能够完成自然 产卵、受精、孵化的一系列过程。

这是一种简易的繁殖方法,较适 宜养殖专业户采用。

(2)半人工繁殖法

也称自然产卵繁殖法。选择亲鱔,按一定 雌雄比例放养于土池或水泥池中,或者从养成池中划出一角放养, 精心培育到繁殖季节,催产前挑选出性腺发育好的亲鳝,注射激素 催产,而不进行人工授精,任其自行产卵、受精、孵化,随后捕捞仔 鳝单独培育。

这种方法简单易掌握,一般养殖人员都能接受。获 得的鳝苗具有成活率高,对环境适应性强等优点。

(3)全人工繁殖法

又称人工授精繁殖法。从亲鳝选择、亲鳝 的培育、亲鳝人工催产、人工授精、受精卵孵化全过程,都在人工干 预下完成。该方法优点是能获得批量鳝苗,质量也有保证;缺点是 技术性强,有些技术环节尚未完全成熟,操作程序也较复杂。

因此,目前掌握全人工繁殖技术人员不多。尽管如此,黄鳝全人工繁殖乃是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商品鳝的必由之路。那么稻田繁殖如何进行的呢?

首先,稻田养殖黄鳝,黄鳝可摄食水生昆虫及幼虫,有利于水稻生长,水稻本身也为黄鳝栖息创造了条件,互生互利,既提高了水稻的产量,也收获了一定数量的黄鳝,综合效益显著,是实现农业增收、农民致富的又一条途径。稻田养殖黄鳝的选择水质清新无污染,水量充沛,排灌方便,田埂坚实不漏水,以保持一定水位的较低洼稻田为好。

其次,修筑田间工程及防逃设施加高加宽田埂,田埂高70cm,底宽60cm,顶宽45cm,在田埂上用塑料薄膜或纱网做防逃设施,膜或网高出埂面20cm,埋入地下10cm。 黄鳝放养挑选规格整齐、无病无伤的鳝种放养,选择体色黄色并夹杂有大斑点作养殖品种较佳,生长较快,放养规格为5~20cm。运回的鳝苗在放入池中以前,既可以有效防止水霉病,又可消除鳝苗体表的寄生虫,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饲养管理水质管理保持田中水质清新,适时加注新水,一般春秋季7天换水1次,夏季3天换水1次。确保做到水质“肥而不腐、活而不疏、嫩而不老、爽而不寡”。饵料管理鳝种放养后3天内不投饲,以使鳝种体内食物全部消化成为空腹,使其处于饥饿状态,然后在晚上投喂黄鳝喜食的蚯蚓和切碎的小杂鱼或动物内脏,投饲量为体重的1%~2%。等到吃食正常后,可在引食饲料中掺人蚕蛹、蝇蛆、鱼粉、米糠、瓜皮等饲喂,投饲量视吃食情况逐渐增加到体重的3%~4%,在水温26~28℃黄鳝生长最适温度时,投饲量可增加到体重的6%~7%。

最后,病害管理病害的防治在养殖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苗种在放养前要消毒,养殖沟在鳝苗投入前7~10d,每平方米需用生石灰0.3kg清塘消毒,平时每半个月用15mg/L的生石灰溶液消毒,做好预防工作。鳝种在捕捞、运输和放养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擦伤,以防细菌侵入发生赤皮病,症状为:体表出血、发炎,以腹部和两侧最为明显,呈块状,需内服药和外用药消毒结合治疗。预防方法:鳝种放养时严格消毒,坚持经常巡田,检查各项设施是否有损坏,特别在雨天要对进、排水孔及堤坝进行严格检查,防止黄鳝逃逸。

水稻田里养黄鳝可以吗

黄鳝又称鳝鱼,由于其肉质鲜嫩且营养价值高,因而深受大众喜爱。而且市场上黄鳝的价格也相对较高,养殖得当的话也能取得不错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有不少地区已有黄鳝的规模化养殖,而各地的养殖方式也有所差别,其中利用稻田养殖黄鳝,成本低、管理方便,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那么稻田养黄鳝一亩能养多少。

如果是单一饲养(不种植水稻),则一般每亩可养1.3-1.5万尾鳝种,每尾重10-20g;如果是水稻种植和黄鳝养殖一起进行,则一般可每亩放养1500-2500尾黄鳝,每尾重20-30g。

养鳝稻田要求地势平坦,坡度较小,田埂要坚固。田块面积没有严格限制,保持相对适中即可。另外,在田埂上用塑料薄膜或纱网做防逃设施,膜或网高出埂面20厘米,埋入地下10厘米。水质要求清新无污染。

养殖方法


稻田养殖黄鳝视频,黄鳝养殖稻田图片
  • 甲鱼池建造全过程,怎么建养殖甲鱼池
  • 甲鱼池建造全过程,怎么建养殖甲鱼池 >> 甲鱼池建造全过程,怎么建养殖甲鱼池...

    稻田养殖黄鳝视频,黄鳝养殖稻田图片
  • 勋章菊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勋章菊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视频
  • 勋章菊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勋章菊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视频 >> 勋章菊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勋章菊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视频...

    稻田养殖黄鳝视频,黄鳝养殖稻田图片
  • 三水龟鳖养殖场,横县龟鳖养殖场
  • 三水龟鳖养殖场,横县龟鳖养殖场 >> 三水龟鳖养殖场,横县龟鳖养殖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