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养殖渔民养鱼,日本渔民养鱼怎么养
日本渔业养殖业发达吗
过度捕捞会让世界大海里渔业资源越来越少,最后甚至会无鱼可吃!
据2017年度《水产白皮书》,由于食品流通的国际化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与30年前相比,世界渔业产量增长一倍,而日本的产量几乎减少了一半。近年来,中国等亚洲国家在海洋渔业上发展迅速,曾经的渔业大国日本已经倒退到世界第8位。
日本渔业、养殖业产量1984年位列世界第一,为1282万吨。以此为峰值,在其后的10年时间里出现锐减,至今依然呈持续缓慢减少趋势。2016年产量为436万吨,同比减少6%。日本水产厅在《水产白皮书》里分析称,1984年以来的减产主要是受到了海洋环境变化的影响,近海卷网捕捞的斑点莎瑙鱼减少,导致全体产量的下降。
1984年以后,全世界海洋渔业的总产量没有出现大的波动,日本的减产部分,为中国等国家的增产所弥补。而另一方面,急剧增长的世界渔业产量中,养殖生产占到一半的规模,而日本的养殖产量还不到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的交汇于日本北海道附近的海域寒暖流交汇,可使海水发生扰动,上泛的海水将营养盐类带到海洋表层,使浮游生物繁盛,进而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渔业资源丰富。故形成世界第一大渔场----北海道渔场。
社会原因:日本除在近海渔场捕鱼,还发展沿海人工养殖。发达的造船业,使日本有强大的远洋船队到远洋捕鱼,日本年捕鱼量在世界排第一位。鱼在日本人食品中占重要地位。
日本渔业经济规模
结论,日本拥有发达的渔业主要得益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日本是一个太平洋的岛国,濒临日本海和太平洋漫长的海燕,使得日本多优良港口,日本就利用这些港口和大量的渔船发展远洋捕捞业,日本是世界主要的渔业捕捞企,渔业捕捞。
日本水产养殖现状
日本对虾在世界上分布甚广,其肉质细嫩,滋味鲜美,营养丰富,是受人们喜欢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日本对虾食性广,养殖周期短,养殖成本低,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开展养殖,我国南方的广东、海南、福建都适宜养殖日本对虾。
因日本对虾病害多,目前大多数地方都采用秋冬季放苗不投饵,任其自由生长的饲养方法,所以产量一直不高,效益低。笔者介绍一种新方法进行日本对虾养殖,效益不错,现将主要措施介绍如下:
放苗前准备工作
1、虾池选择虾池完整无漏洞,底质为砂质和泥沙质,水质要求清新无污染。
2、清淤抽水冲刷池底,将污泥洗掉。
苗种放养
1、苗种要求健康、活力强、四肢健全。
2、苗种运输用双层塑料袋充氧运输法。
3、苗种放养选择在天气晴朗的下午4—6点放养,先将塑料袋放置水中,让袋子内外水温差不多时才放苗入池。
日常管理
1、饵料投喂 放苗时第一周不投喂,第二周开始投喂,在早上8点和下午4点进行投喂对虾饲料,投饵率为5%(采用定点投喂,以观察其摄食情况)。
2、观察成活率 从放苗后的第三周,排水电击,观察其成活率,以确定是否还要再进苗。
3、清毒,控制水质 从开始投饲料的那一天起,每两周排一次水,用电击的方法,促使其蜕壳,并在进水时用10ppm的漂白粉加上5ppm的生石灰进行消毒。
4、疾病防治 从放苗后的第三周,开始进行药饵投喂,1斤饵料加1克维生素C。
收获
用电击的方法进行捕虾,捕大留小。
日本对虾养殖新技术
日本对虾在世界上分布甚广,其肉质细嫩,滋味鲜美,营养丰富,是受人们喜欢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日本对虾食性广,养殖周期短,养殖成本低,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开展养殖,我国南方的广东、海南、福建都适宜养殖日本对虾。因日本对虾病害多,目前大多数地方都采用秋冬季放苗不投饵,任其自由生长的饲养方法,所以产量一直不高,效益低。笔者介绍一种新方法进行日本对虾养殖,效益不错,现将主要措施介绍如下:
放苗前准备工作
1、虾池选择虾池完整无漏洞,底质为砂质和泥沙质,水质要求清新无污染。
2、清淤抽水冲刷池底,将污泥洗掉。
苗种放养
1、苗种要求健康、活力强、四肢健全。
2、苗种运输用双层塑料袋充氧运输法。
3、苗种放养选择在天气晴朗的下午4—6点放养,先将塑料袋放置水中,让袋子内外水温差不多时才放苗入池。
日常管理
1、饵料投喂 放苗时第一周不投喂,第二周开始投喂,在早上8点和下午4点进行投喂对虾饲料,投饵率为5%(采用定点投喂,以观察其摄食情况)。
2、观察成活率 从放苗后的第三周,排水电击,观察其成活率,以确定是否还要再进苗。
3、清毒,控制水质 从开始投饲料的那一天起,每两周排一次水,用电击的方法,促使其蜕壳,并在进水时用10ppm的漂白粉加上5ppm的生石灰进行消毒。
4、疾病防治 从放苗后的第三周,开始进行药饵投喂,1斤饵料加1克维生素C。
收获
用电击的方法进行捕虾,捕大留小。
日本对虾有哪几种收捕方法
在日本,收捕池养日本对虾大致有三种方法:陷阱网法、泵网法和电激捕虾器法。陷阱网法,是在晚上捕虾,优点是受伤少,操作非常方便。它是濑户内海围养虾池收获季常用的一种捕虾方法。在温暖季节,虾在池塘中活动活跃,用陷阱网可大量捕捞。但当捕捞季节温度下降,为了收获已变得较稀少的虾,应该增加陷阱网。陷阱网由网墙、网袖和三个陷网组成。网墙的设置与堤岸成直角。每一陷网内设两层漏斗网,它的开口用线索扎紧。虾沿网墙进入网囊,最后进入陷网内,通过适当的时间间隔从末端开口取出。随着季节推移,水温下降,改用泵网或电激捕虾器收虾,其后者捕虾效果好。
日本朝日商事养殖场收获池虾采用泵网的方法是:把网具安装在金属框架上,金属框架装配带喷嘴的管道通到水里,用高压水枪驱动沙底对虾,虾惊动跳跃(喷嘴搅动水底深度达到8厘米),用锥形网具捕捞。
电激捕虾器法是电池、电压计、电流计及配电板全部安装在船上。作业时,电池组电流充在网具电板上,接触池底而激起沙中的虾,虾跳出来而落入拖网中。夏季水温高,即使低电压,也能影响到虾,小部分虾会被激死。一般原则是,在暖水里用低电压,在冷水里用高电压,电压范围是4-20伏。
在我国,目前以池养日本对虾收捕采用放水收虾法,具体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在夜间在排水口处置网排水,由于夜间日本对虾出沙游动,顺水进入网内而收捕。注意网具是否破损,另外注意网内有一定数量虾时,即可起网收虾,以免虾在网内受压而闷死。这种捕法收获数量少,适于小量出售。另一种放水收虾法是降低水位(采用放水和抽水机排水),先从虾塘四周干露的地方开始,用手拨沙捉虾,随着水位下降,逐步往池子深处捉虾。这种作业白天晚上均可进行,能大量收虾,但需要许多人力。这种作业若是在大池塘,一次难以收获完,需要注入新水,以免因水位浅,水质恶化而发生缺氧浮头等。
日本对虾养殖高产技术
日本对虾多茬养殖是海水养殖的重要项目之一,但由于面临着病害的侵扰,发病率居高不下,一茬虾的单产水平大多徘徊在亩产30公斤以下,效益一直不理想,尤其是对虾价格下降后,亏损面越来越大。近年来,随着优质配合饲料及新型防治虾病药物的使用,出现了一些高产高效的养殖典型,养虾业的前景逐渐明朗起来。山东莱州市海潮坝养殖场在今年的日本对虾养殖过程中,遵循“水产养殖,养水为本”的科学养殖理念,并在养殖过程中应用了北京中大安特公司的系列药品,头茬虾单产55公斤,在售价仅为34元/公斤的情况下,每亩净利润超千元。二茬虾也已经投放苗种,目前生长良好。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以供同行借鉴。
虾池条件
试验虾池位于莱州市虎头崖镇海潮坝以南,形状为五角形,面积20亩,平均水深1.2米,泥沙底质,进排水需通过相邻的其他虾池(蓄水池)。去年养殖完毕后,放干池水曝晒池底。今年春天,人工清理池堰、池底脏物,并用耕犁耙松池底,投放生石灰400公斤消毒。
养殖过程
1.放苗4月6日蓄水池进水并使用少量有机肥肥水。4月20日从蓄水池向试验虾池进水。5月4日从海潮坝育苗场购进日本对虾苗18万尾。虾苗规格1厘米,游动活泼,粗黑健壮,离水后爬行能力强。
2.水质调控养殖期间一般不换水,每2天~3天补充水一次。从5月15日开始,每隔5天使用药物处理一次池水,“安特宝碘”与“安特康”交替使用。处理一次的费用大约为80元。定期监测水质指标,当pH值高于9.0时,使用“安特降碱素”进行调整。
3.饵料投喂养殖初期,考虑到虾池中钩虾数量很大,先后投喂酒糟150公斤。6月4日,对虾体长达6厘米以上,开始投喂配合饲料,日投饵量为1.5公斤左右,以后逐渐增加。至收获时共投喂“海跃”牌配合饲料360公斤及蓝蛤400公斤。
4.病害防治根据天气情况和水质状况,加入“对虾克菌王”“对虾雨中安”药饵,每隔5天投喂一个疗程。
5.收获7月12日开始收虾,此时对虾规格10厘米,100尾/公斤~120尾/公斤。至7月18日共收虾1100公斤,单产55公斤。成活率大约为70%。
对虾售价34元/公斤,每亩产值1865元,总产值3.73万元。
养殖成本总计1.33万元,其中苗种费1800元,水电费1200元,虾池租赁费3000元,饵料及药物费3800元,人工费、特产税等3500元。试验虾池头茬虾利润为2.4万元,折合每亩利润1200元。
几点体会
1.要创造适宜日本对虾生长的虾池条件试验虾池面积小,管理方便,是获得高产的重要前提,不论养殖哪个对虾品种都是如此。但日本对虾为底栖虾类,喜欢水质清新,对水深的要求不高,水位浅一些有利于水温提升,并增加底层溶解氧含量,对日本对虾生长有利。由于换水量少,池水盐度长期保持在35~41左右,但对虾生长正常,这说明日本对虾对高盐的适应能力很强。
2.搞好基础饵料培养,促进虾苗快速成长及早进水培养繁殖线虫、箭虫等基础饵料,对养殖非常有利,尤其是以钩虾为代表的小型底栖动物,适应力强,繁殖速度快,培养方法简单,对虾喜欢摄食,营养效果明显,能够促进虾苗快速生长,提高对虾免疫力,降低发病率,减少因过早投饵造成的污染。
3.养好一池水是健康养殖的关键,控制病害必须以预防为主透明度保持60厘米左右,防止水质老化和pH值过高。定期使用消毒剂,抑制降低细菌、病毒及纤毛虫的数量。养殖中切忌大排大灌,保持水质理化生物因子的相对稳定。
应注意提高饵料质量,合理添加可以提高免疫力预防病害的药物和饲料添加剂;投饵量宜小不宜大,防止因残饵污染败坏水质;如果对虾在下午2点就出来觅食,应当及时增加投饵量。
日本渔业养殖业发达吗知乎
挪威拥有良好的渔业生产自然环境,海岸线长达83281公里(包括峡湾和岛屿),其可供水产捕捞和养殖区域为挪威陆地面积的6倍,渔业资源非常丰富。目前,挪威是世界上第11大水产品生产国,第4大水产品出口国,向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出口海产品(仅次于中国、泰国和越南),为挪威第2大出口产业。2005年,挪威海鲜出口总额为317亿克朗,比2004年增长11%,创下历史最高纪录。2006年,由于三文鱼主要进口国家需求激增,挪威海鲜出口额继续增长。然而,能否进一步增长,还将取决于俄罗斯对挪威海鲜的限制程度。2006年1月1日,俄罗斯对挪威新鲜鱼类产品实行限制政策。9月7日,俄罗斯当局向挪威政府提出增加在俄罗斯市场海鲜销售量的要求。这要求既包括新鲜海鲜也包括冷冻海鲜,从10月1日起开始实施。政策根据挪威立法,在挪威从事养殖业必须拥有官方许可证。许可证持有者拥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其中包括在特定的地点养殖特定种类特定数量海鲜的权利。2006年1月1日,一项新的养殖行业的立法取代了从20年前沿用至今的一项法律。新法律的目的是为提高养殖产业的收益和竞争力,降低水产企业进入门槛。1996年,挪威对三文鱼饲料年最大用量做了限制。目的为控制三文鱼产量,以避免三文鱼在国外市场尤其是在欧洲市场供过于求。2005年1月,挪威渔业部取消了饲料配额限制。除此之外,1997年挪威对新鲜三文鱼在欧洲市场销售的最低价格征收重税,目的为限制挪威三文鱼在欧洲市场的最低销售价格。因此,挪威成功避免了被苏格兰抱怨的反倾销活动。2005年7月1日,欧洲重新规定了进口关税税率,规定了2005年三文鱼最低进口价格为每克朗2.81千克。2005年12月,挪威作为欧洲自由贸易协会的成员,跟韩国等其他成员国签订了覆盖所有领域当然也包括海鲜产业的自由贸易协议。2006年前6个月,挪威海鲜产业从自由贸易协议中收益不小,在韩国销售量增长30%,为4300吨,价值为9882万克朗。海鲜出口委员会挪威海鲜出口委员会成立于1991年,位于特罗姆瑟,它由代表出口商、生产商、渔民和渔业部等7个部门组成。挪威海鲜出口委员会的主要目标就是推动本国和国际渔业的发展,制定挪威出口商必须遵守的规则和惯例。挪威海鲜出口委员会的主要目标就是推动渔业发展,其运作经费由渔业提供。出口商提前向委员会提供出口国家和日期,以利于出口商产品提前在市场上立足。此外,挪威海鲜出口委员会还是海鲜出口产业疑难问题的咨询机构。三文鱼产量三文鱼是挪威海鲜产业中最重要的产品。过去10年内,挪威三文鱼产量稳定增长(2001年除外)。目前挪威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三文鱼生产国家,占世界三文鱼总产量的45%。2005年,挪威三文鱼产量创下了572000吨的纪录。2005年1月1日三文鱼饲料配额限制取消。大家都预计三文鱼产量将过剩,价格也将随之下跌,然而,由于挪威三文鱼的主要进口市场(俄罗斯、法国、丹麦和英国)需求旺盛,价格还有所上涨。野生鱼/淡水鱼产量2005年,挪威鱼类捕捞总量比前年减少1%,为400万吨,但捕捞总额却有所增长,达到99亿克朗。远洋捕捞量有所增长,浅海捕捞量有所下降。淡水鱼捕捞总量比2004年减少1%,为290662吨,价值为33亿克朗。2006年,由于捕捞配额的变化,预计捕捞总量将有所减少。挪威淡水渔业由俄罗斯-挪威渔业协会调控。主要规则为制定总的捕捞配额和俄罗斯、挪威两国各自的捕捞配额。当制定鳕鱼捕捞配额时,渔业协会制定的捕捞配额往往要高于国际海洋探测协会的建议配额。2005年挪威鳕鱼捕捞配额为218700吨,2004年为224600吨,而2006年捕捞配额定为212700吨。鳕鱼为挪威淡水鱼捕捞业的主要捕捞产品。2005年,鳕鱼捕捞量达到224197吨,2004年为225542吨。2006年,由于捕捞总配额的减少,预计鳕鱼捕捞量将有所下降。2006年前8个月,鳕鱼捕捞量比2005年同期下降8%。挪威鳕鱼捕捞量总是超过捕捞配额,而黑线鳕捕捞量总是低于捕捞配额。2005年挪威黑线鳕捕捞配额为80148吨,2006年制定的捕捞配额为72973吨。2005年挪威黑线鳕实际捕捞量为62945吨,2004年为63668吨。渔业产业目前,挪威捕捞船只共有7729只,产业工人有14785人,其中80%把渔业作为其基本职业。相比而言,养殖业共有3285人拥有养殖从业资格证书,雇用工人4119人。挪威渔业加工产业主要由沿海地区的一些小作坊和中等规模的加工企业组成。挪威约有693家渔业加工企业,雇用工人13500人。挪威劳动力成本昂贵加上欧洲市场从挪威进口三文鱼数量减少,导致了挪威三文鱼加工企业的重新配置。为提高利润,加工企业大多设在了欧洲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国家。消费量挪威国内人均消费量为23.3千克/年,消费总量为107000吨,其中,10%为私人捕捞,15%为在餐馆消费。过去几年消费总量没有增长,但鱼片消费量却有所增长。贸易2005年,挪威海鲜出口总量为317亿克朗,比2004年增长11%。从出口量来看,在俄罗斯销售量猛增47%。目前,俄罗斯为挪威最大的海鲜出口市场,其次为丹麦和法国。欧洲市场进口量占挪威海鲜出口总量的59%。迄今为止,欧洲国家是挪威海鲜最重要的市场,非欧洲国家进口量也急剧增长。2005年,非欧洲国家进口量所占份额达到了41%。尽管克朗增值,挪威海鲜出口额还是持续增长,这主要源于主要出口市场三文鱼需求旺盛。三文鱼和鳕鱼是挪威出口到世界市场的两种最重要产品,2005年占挪威海鲜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其中,挪威三文鱼占出口总额的42%,出口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三文鱼出口量2005年,挪威三文鱼出口量再创历史最高纪录,为469242吨,价值为134亿克朗,2004年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为440645吨和112亿克朗,其中,90%的挪威三文鱼是以整条形式出口。2005年,整条三文鱼出口总量为414011吨。丹麦、日本和德国市场进口量有所减少,而其他主要市场像俄罗斯、法国、英国和波兰进口量均有所增长。在美国市场销售量由2004年的2066吨下降到1743吨。2006年前6个月,三文鱼出口量继续增长,欧洲市场进口额增长19亿克朗,达到61.5亿克朗。增长幅度最大的是法国。乌克兰进口额由2005年同期的8900万克朗增长到10300万克朗。由于挪威三文鱼最主要的几个市场需求旺盛,整条三文鱼出口单价有所上涨。淡水鱼出口产业2005年,挪威淡水鱼出口总量增长18%,达到78823吨,淡水鱼片出口量增长36%,为4206吨。鳕鱼是挪威淡水鱼的主打产品,占挪威淡水鱼出口总量的大多数。挪威鳕鱼的最大市场是葡萄牙、丹麦和意大利。由于来自成本低廉国家像中国的冷冻鱼片的竞争,挪威更倾向于出口新鲜鳕鱼片。2006年以来,挪威新鲜鳕鱼片出口量比2005年同期增长近10%。2005年,挪威淡水鱼出口到美国市场总量减少30%,为3279吨,淡水鱼片在美国市场销售量增长4%,为3155吨。整条三文鱼在美国市场销售量减少15%,为1743吨。这种消极趋势一致持续到了2006年。市场行情2005年,挪威海鲜进口总额为21亿克朗。进口的大部分产品被水产加工企业进行加工再出口。然而,也有例外,一些特殊产品.如扇贝、贻贝、牡蛎、鲜活和冷冻鱿鱼。这些产品主要用于零售和酒店、餐馆等。75%的海鲜消费者是从零售商和专卖店购买,其余的消费者主要是从HRI市场购买。零售商、专卖店和HRI市场供应量占海鲜总量的52%,批发商供应量占48%。
日本发展渔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自然: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的交汇于日本北海道附近的海域寒暖流交汇,可使海水发生扰动,上泛的海水将营养盐类带到海洋表层,使浮游生物繁盛,进而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渔业资源丰富。
故形成世界第一大渔场----北海道渔场。社会:日本除在近海渔场捕鱼,还发展沿海人工养殖。发达的造船业,使日本有强大的远洋船队到远洋捕鱼,日本年捕鱼量在世界排第一位。鱼在日本人食品中占重要地位。
日本渔业现状
如果你是说进入别国领海捕鱼,那是违反国际法的,该国完全可以强硬处理。日本虽然拥有世界四大渔场之一的北海道渔场,但正如你说日本是捕鱼大国,单一一个鱼场的鱼种,鱼季和鱼量都无法满足日本鱼业的需求,所以他需要开展远洋捕捞,这是在公海进行的,并非在别国领海活动。中国捕鱼业也是一样嘛。
日本的渔业发达吗
日本海岸线曲折,多良港,因此形成了海洋渔业和运输业发达为日本经济的重要支柱。
日本渔业发展条件
1,中国, 亚洲 .我国水域广阔,水产资源品种繁多,总产量较高。我国渔民技术高超。
2,小日本 ,日本水产集团的业务范围横跨全球,海洋捕捞是日本水产重要的业务板块,北美、南美、新西兰等全球多个地区拥有自己的渔业公司及加工厂 。
3 ,挪威, 欧洲 ,地处北欧的挪威,有着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
日本渔业发达的社会经济条件
自然: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的交汇于日本北海道附近的海域寒暖流交汇,可使海水发生扰动,上泛的海水将营养盐类带到海洋表层,使浮游生物繁盛,进而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渔业资源丰富。故形成世界第一大渔场----北海道渔场。
社会:日本除在近海渔场捕鱼,还发展沿海人工养殖。发达的造船业,使日本有强大的远洋船队到远洋捕鱼,日本年捕鱼量在世界排第一位。鱼在日本人食品中占重要地位。
日本的养殖业发达吗
养肉鸡赚钱。鸡肉是人们餐桌上主要的禽产品之一,根据统计,市场需求量接近2000亿元,因此发展鸡肉养殖,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2018养肉鸡赚钱吗?
鸡肉食品是老百姓日常餐桌上最常见的肉食品之一,2016年全国鸡肉消费量1300万吨,市场规模近2000亿元,可以说是一个大产业。
肉鸡养殖业以它本身一直固有的高效率、低成本等优势,成为了中国畜牧业领域中产业化程度最高的行业。我国鸡肉总产量已由1984年的135.8万吨增至2009年的1144万吨,并以每年5%—10%的速度持续增长。由于品质得到广泛认可,国产鸡肉不仅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国家,像肯德基这些对食品安全一向高要求的跨国餐饮品牌采购的基本也都是国产鸡肉。仅2010年,肯德基所属中国百胜就采购了18万吨鸡肉原料,这些鸡肉98%来自中国本土的供应商。
所以说,只要你把心态放正,保持一颗良好的心态。有一个平常心,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正确的分析市场的行情,才能把自己的养殖事业做的更大、做的更好!
2018养肉鸡前景、成本利润如何?
前景:
肉鸡是人类饲养最普遍的家禽,家鸡源出于野生的原鸡,其驯化历史至少约4000年,但直到1800年前后鸡肉和鸡蛋才成为大量生产的商品。而伴随着肉鸡产业的发展,人均鸡肉消费量也远超猪肉和牛肉。目前,中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第二大鸡肉生产国,人均鸡肉消费量也仅次于猪肉。
成本:
建设投资
1.每平方米饲养8~9只,需要大棚实用面积1200平方米。
2.每个大棚250平方米左右,需要4个大棚,每个大棚长30米、宽8.5米。
3.全部占地面积是大棚实用面积的2倍左右,因为大棚之间需要有适当间隔,则全部占地面积在2400平方米(3.6亩)左右。
4.网上平养:地面平整,距地面0.7米纵向间隔6厘米拉起钢丝,中间留出宽1.1~1.2米的走道,上铺专用塑料网。以2米为一隔间,四周墙体用水泥砌块或砖垒出柱子,中间留出门窗,顶棚由内向外分别是一层塑料薄膜、一层草帘、一层塑料薄膜、外层挂小红瓦,共四层。建设成本每平方米80元左右,则每个棚建设成本大约为2万元,4个棚全部建设成本约为8万元。
饲养成本
1.鸡苗购进全年平均每只需要3.5元左右。
2.以饲养42天计算,每只大约需要饲料5千克,料重比为1.85:1,全部饲料成本大约为11.4元。
3.每只鸡全程用药成本0.7元、水电成本0.2元、煤炭成本0.1元,人工成本0.4元,大约为1.4元。
以上全部成本每只合计约为16.3元,1万只肉鸡成本为16.3万元。
利润:
以肉鸡生长到42天,体重2.7千克,每千克毛鸡全年平均8.0元,销售收入每只为21.6元,1万只肉鸡销售收入为21.6万元。
1.每只肉鸡饲养成本为16.3元,销售收入为21.6元,利润为5.3元,1万只肉鸭利润为5.3万元。
2.建设成本收回需要饲养1.5批肉鸡,以每年饲养5~7批,平均6批计算,当年便可收回建设投资,并有23.8万元的利润。
养猪
养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