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蚯蚓养殖,蚯蚓养殖值
蚯蚓土壤ph值
氧气。过湿的土壤中,水分较多,空气较少。影响了蚯蚓的正常呼吸。
1、喜温怕热
蚯蚓喜欢生活在温暖的环境中,它怕冷也怕热。在0℃—5℃休眠,32℃以上停止生长,在40℃以上死亡,适宜温度为15℃—30℃,最佳温度是20℃—25℃,我们要想获得良好的
养殖效益,那就要常年保持最佳温度为20℃—25℃的养殖环境。
2、喜湿怕浸性
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不能过于干燥,但也不能过于潮湿,不能浸泡(水蚯蚓
除外)。这里所说的喜湿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饲养基土的湿度,二是空气湿度,一般饲养基土的湿度要求在40%—60%,(手握基土指缝见水而不流下为好),空气的相对湿度调节到60%—80%为好。
3、喜暗怕光性
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处,一般是钻在土层下觅食或钻在基料中觅食,黑夜时也有爬出地面觅食的。因怕光所以养成了昼伏夜出的习性。蚯蚓虽然没有眼睛,看不到光,但全身布满了感光器官,强光对蚯蚓的生长、繁殖极为不利,所以蚯蚓总在黑暗处活动,养殖环境应选在阴暗处。
4、喜甜怕辣性
蚯蚓喜吃酸、甜、腥食料,如烂西红柿、西瓜皮、烂水果、洗鱼水等。最怕吃辣味食料,如大葱、大蒜、辣椒等,用城市的生活垃圾喂蚯蚓应把辣味食料挑出再喂。
5、喜静怕震性
蚯蚓喜欢生活在安静的环境中,最怕震动。养殖场应选在安静的处所。不要震动或经常上下翻动基料土。经常震动将会对蚯蚓的生长繁殖造成不良的影响。
6、喜酸怕盐性
蚯蚓喜欢生活在偏酸或中性的土壤中,或有水源的环境中,最怕接近盐、碱性土壤,或
盐碱性水源。如遇到盐碱性土壤或水源,要调整酸碱度。过碱要用磷酸二氢铵调整,还可用2%的石炭水调整,否则蚯蚓不能生存。
蚯蚓喜欢酸性还是碱性土壤
蚯蚓的生活习性有“六喜六怕”的特点。
六喜:?
1、喜阴暗:蚯蚓属夜行性动物,白昼蛰居泥土洞穴中,夜间外出活动,一般夏秋季晚上8点到次日凌晨4点左右出外活动。?
2、喜潮湿:自然陆生蚯蚓一般喜居在潮湿、疏松而富于有机物的泥土中,特别是庭园、菜园、耕地、沟、河、塘、渠道旁。?
3、喜安静:蚯蚓喜欢安静的环境。生活在工矿周围的蚯蚓多生长不好或逃逸。?
4、喜温:蚯蚓尽管呈世界性分布,但它喜欢比较高的温度。最适宜温度为22℃~26℃。?
5、喜带甜、酸味食物:蚯蚓是杂食性动物,它除了玻璃、塑胶、金属和橡胶不吃,其余如腐殖质、动物粪便、土壤细菌等以及这些物质的分解产物都吃。蚯蚓味觉灵敏,喜甜食和酸味,厌苦味。?
6、喜同代同居:蚯蚓具有母子两代不愿同居的习性。尤其高密度情况下,小的繁殖多了,老的就要跑掉、搬家。?
六怕:?
1、怕光:蚯蚓为负趋光性,尤其是逃避强烈的阳光、蓝光和紫外线的照射,趋向弱光。?
2、怕震动:蚯蚓喜欢安静环境,不仅要求噪声低,而且不能震动。受震动后,蚯蚓表现不安,逃逸。?
3、怕水浸泡:蚯蚓尽管喜欢潮湿环境,但它们从不选择和栖息于被水淹没的土壤中。若被水淹没后,多数蚯蚓马上逃走,逃不走的,表现身体水肿状,活力下降。?
4、怕闷气:蚯蚓生活需良好的通气,以便补充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5、怕农药:据调查,使用农药尤其是剧毒农药的农田或果园蚯蚓数量少。?
6、怕酸碱:蚯蚓对酸性物质很敏感。当然,碱性大也不适宜蚯蚓生活。
特征:
1.蚯蚓没有眼睛,但整个身体能感觉明暗。
2.蚯蚓透过皮肤呼吸,蚯蚓怕太阳晒,愿意在地下的洞里。
3.蚯蚓被切成两半,仍能活下来,长成两条蚯蚓。
4.蚯蚓是雌雄同体、异体受精的动物,但必要时也能自我受精生殖。
蚯蚓粪酸碱度
可以用蚯蚓粪。
铁线莲的根系是肉质的根,所以它特别的怕积水。盆土要用的透气性特别好的才可以,关于它的配土方法有多样。你可以用泥炭土、珍珠岩3:1的比例。也可以用腐叶土、田园土、蚯蚓粪、陶粒等等去配置。只要透气性好了,还要有一定的保水性就可以。它喜欢含碱性的土壤,可以在土壤的配置中加入一点点草木灰来调节土壤的酸碱度。
ph值对蚯蚓的影响
蚯蚓粪是中性肥料。
蚯蚓粪是蚯蚓粪混合其他基质的混合栽培基质。
蚯蚓粪含有高度活性的细菌和酶,植物残余物和动物粪便残余物以及蚯蚓卵(潮湿)的生物混合物。这些粪含有丰富的水溶性植物营养物质,比表层土壤中含有的腐殖质还多50%以上。
蚯蚓粪里充满了植物生长所必需的矿物质,如浓硝酸盐,磷,镁,钾和钙。它还含有锰,铜,锌,钴,硼,铁,碳和氮。然而,最好的是,这些矿物质可以立即用于植物,没有任何烧根的风险。请记住,动物粪便有机肥和化肥必须在植物吸收之前在土壤中分解。
适合蚯蚓的土壤酸碱度
蚯蚓粪的优点:
1.养分全面,不会产生烧根现象,可以不搭配任何其他基质就可以种植农作物、蔬菜、果树和花卉。
2.有益生菌群0.2-2亿个/g,有利于腐熟土壤,提高肥料利用率。
3.呈现团粒结构,透气透水性好,土壤不易板结。
4.酸碱度是6.8~7.1,属于中性肥料,适用于绝大多数植物吸收利用,适用范围广。
5.没有异味,可以在室内储存,也可以用于室内栽培花卉 。
6.含有各种氨基酸,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
7.蚯蚓粪有良好的吸附作用,可以延长肥料的有效作用期。
蚯蚓粪的缺点有哪些呢?
1.不同的农作物需要的矿物质营养有很大差别,单独施用蚯蚓粪并不能高产优质,也需要根据不同的作物类型增添其他肥料,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基本需求。
2.烟叶等育苗的时候,蚯蚓的活动会影响出苗,需要进行过滤掉蚯蚓和卵,否则就需要使用杀虫剂进行处理。
3.蚯蚓粪深施效果好,如果撒施在土壤表面,部分养分就会挥发,也会降低蚯蚓粪的微生物的活性,降低施肥效果。
蚯蚓土壤ph值5.5
选种
据了解适合大面积养殖的蚯蚓品种有大平二号。这个品种的特点是体长可达五十毫米至七十毫米,寿命长,肉多,繁殖率高,体表呈紫红色,但是体表颜色也会随着水分、饲料等因素而发生颜色深浅的改变。
饲料准备
1.饲料选择
适合大面积养殖的饲料只有三种:牛粪、猪粪或牛粪、猪粪以任意比例相加。
2.饲料发酵
将牛粪或猪粪、混合粪放到平地上摊开10—25厘米厚,晒至5到6成干左右。接着将这些粪料架堆起来,可以采用长方形、半圆柱形堆法,每堆一层(厚15—20厘米)粪料就淋300到500倍的菌一次,如此重复铺4—7层,直至水渗出为好;若采用垃圾,一层垃圾一层粪地堆。长宽不限,并用薄膜盖严,在气温较高季节,一般第二天堆内温度即明显上升,3—4天可升至60—70℃,以后逐渐下降。当堆温降至40℃时(这个过程需要约15天),则要进行翻堆(把上面翻到下面两边翻到中间去重新堆制,并再加入EM如金菌)。饲料发酵好以后,测试PH值,蚯蚓饲料一般要求适宜PH值为6.5—7.5,但很多动植物废物的PH值往往高于或低于这个数值,例如:动物排泄物的PH值是7.5—9.5,因此对蚯蚓饲料的PH值要进行适当的调节,使它接近中性,以适合蚯蚓生长。
调制和添加营养促食物质的方法
以一立方米基料为例,取水100公斤,加入尿素2公斤、食醋4两、糖精5克、菠萝香精4盖,混合在水中溶解,先取50公斤水泼在基料上,翻堆后再把另50公斤水泼在基料上,过二天即可使用。在蚯蚓的饲料里添加了柠檬酸、香精、糖精,把蚯蚓的饲料调制成蚯蚓最爱吃的水果香甜味,蚯蚓从此不但不逃走、不挑食,而且食量增加,从而大大地加快了生长速度、提高了产量。
放养
蚓床做好后,把发酵好的饲料横放在蚓床上,成50厘米宽的条形,长度不限,间隔30厘米。放蚓种前先浇湿蚓床,然后把蚓种放入无饲料处,放养后补浇一些水,利于蚯蚓活动。忌在蚓床上堆满畜粪后放蚓种,以免造成蚓种死亡。
日常管理
1.温度
一般来说,蚯蚓最适宜的温度为20—27℃左右,此时能较好地生长发育和繁殖。
2.湿度
蚯蚓是利用皮肤进行呼吸的,所以蚯蚓躯体必须保持湿润。因此对蚯蚓来说,保持一定的水份供应特别重要。蚯蚓抗急剧干燥的能力很差,其生育环境的最适湿度为70-75%。
3.空气
蚯蚓养殖的全过程均需充足的新鲜空气。为了保持饲养床始终处于疏松、透气状态,可采取以下措施:基料厚度不得超过规定高度,必须时予以削减;饲养一段时间后可适当翻动1次基料,将上、下层基料翻动,调换位置,既可使下层基料疏松、透气,又有助于上、下层基料湿度趋向一致。
4.养殖密度
蚯蚓的放养密度与蚯蚓的种类、生育期、养殖环境条件(例如食物、养殖方法和容器)、及管理的技术水平等有密切的关系,在一平方米面积,25厘米高的培养基中可放养密度为:种蚯1.5—2万条,孵出至半月龄,可放养8—10万条,半个月到成体可放养3—6.5万条。所以在养殖蚯蚓时适时扩大养殖床,调整养殖密度,取出成蚓,这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
以上就是今天有关大面积养殖蚯蚓的所有技术要点,想养殖蚯蚓的农户朋友一定要综合考虑,并不是每个人都养殖蚯蚓有销路的。
蚯蚓ph值是什么意思
1、蚯蚓的活动温度在5-30℃,0-5℃进入休眠状态,0℃以下死亡,最适温度为20-27℃。
2、饲料的湿度应保持在70%,蚯蚓是利用皮肤来呼吸的,所以蚯蚓身体必须保持湿润,蚯蚓体内水分占体重的75%以上,防止水分丧失是蚯蚓生存的关键。
3、它们以腐烂的植物或其他有机物为食。吞食土壤及砂粒,以获取其中的有机物质。蚯蚓生长在pH值6-8的范围内,且产蚓茧最多。
蚯蚓喜欢多少水分的土壤
潮湿
蚯蚓的生活环境和习性
1、生活环境
蚯蚓喜欢阴暗、潮湿、安静的环境,大多集中在20cm深度以内的表层土壤。
2、生活习性
(1)温度
蚯蚓的活动温度范围为5-30℃,适宜温度为20-27℃(也是蚯蚓茧孵化的适宜温度);当温度为0-5℃的时候进入休眠状态,当温度低于0℃的时候死亡;当温度高于32℃的时候,生长停止,当温度高于40℃的时候会死亡。
(2)食性
蚯蚓为腐食性动物,主要以枯草、蔬菜碎屑、腐烂的落叶、瓜果皮、作物秸秆、禽畜粪,造纸厂、酿酒厂或面粉厂的废渣以及居民点的生活垃圾等为食,尤其是带有甜酸味的食物。
蚯蚓对土壤的要求
、密度
蚯蚓养殖对密度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因为养殖的密度过小,那么就划不来,而养殖的密度过大,则容易发病,而且也不好管理,所以只有合适的密度才能正常的养殖。一般情况下每平方米可放养蚯蚓四斤到五斤左右,也就是差不多一万条左右。也就是说最多是不要超过一万条,否则容易造成蚯蚓减重、生殖力下降、死亡率高等问题。
2、降温保湿
在养殖的过程湿度和温度的管理是很重要的。蚯蚓一般适合在低温高湿而且非常肥沃的环境中生长。那么我们在养殖的过程中就需要进行降温和保湿的处理,一般可以在蚯蚓养殖基地铺盖稻草或青草以及在养殖场搭建遮阴棚等方式来起到一个降温保湿的作用。同时我们还需要不定期的进行浇水,保持养殖土壤的湿度,避免出现干旱现象。
3、通风
蚯蚓的生长也是需要氧气的,但是它们主要是依靠土壤中的氧气生存,所以我们就必须要保证土壤的通透性,来维持土壤中的氧气含量。如果土壤中氧气缺少,那么蚯蚓就会变为暗褐色,而且爬行速度缓慢,最后死亡。所以我们在养殖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适当的松土,来提高土壤的通透性,不过这里的松土不是使用锄头,而是要用不会伤害到蚯蚓的工具来进行松土。
4、光照
蚯蚓对光照是非常敏感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科学的对光照进行调节。我们所见到的蚯蚓,一般都是生活在阴暗的地方,也就是说蚯蚓的生长不需要什么光照,那么我们在养殖的过程中就需要避免养殖场中出现光照,尤其是直射光。如果光照强度过大,蚯蚓很容易死亡。
5、酸碱度
蚯蚓适合在中性土壤中生长,这也就是说蚯蚓在酸性和碱性土壤中生长都会出现一定的问题。但这一般只是针对强酸和强碱性的土壤,也就是说微酸性和微碱性的土壤蚯蚓也是能正常生长的,但在中性土壤中的繁殖能力更强。那么为了提高蚯蚓的产量,我们在养殖蚯蚓的时候就需要对土壤进行酸碱测试。
暴利养殖
暴利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