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的养殖方法是什么,虫蝉养殖方法有哪些
蝉的养殖方法是什么
在家养蝉的时候,可以用新鲜的杨树和柳枝饲养。
当知了又渴又饿的时候,它总是把自己坚硬的口器插在树干上,从早到晚地吮吸汁液,把大量的营养和水分吸进体内,以延长生命。蝉在还没有成熟之前就在土壤里生长,然后慢慢地挖洞,爬到树干上。如果它发现一个有泥泞土壤的洞,就会有一只幼蝉。蝉在晚上躺在树干上,剥开它的壳。
蝉的幼虫生活在泥土中,有一双强壮的挖土脚。利用刺吸口器刺吸植物的根液,削弱树木的动力,使枝条枯死,影响树木的生长。
扩展资料:
蝉生活在温带和热带地区,生活在沙漠、草原和森林中。除每年盛夏的三栖蝉外,还有蛾型蝉和周期蝉等属。最著名的周期蝉有十七年蝉和十三年蝉,也被称为质数蝉。由于它们的生命周期是黄金期,它们不会遇到它们在上一代遇到的天敌。
在一定的区域,蝉会周期性地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出现,数十至数百只深褐色的蝉幼虫一起从土壤中钻出来,十分壮观。有些物种很容易通过鸣声、行为和形态来识别。
蝉的养殖方法是什么意思
金蝉养殖技术
金蝉是一种药用价值极高的卵生地下孵育的药材,具有清血化淤,健康保健的功效,对高血压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现有金蝉生长周期长,成活率底,不宜采集的缺点。
采卵:采卵是以秋季金蝉产卵后,一般在农历七月份左右。金蝉是以尾部小刺刺入一年生嫩枝,将卵产入枝内,多以果树等多汁树枝为主,产卵后树枝多会干枯,所以大多数下端青绿而末梢干枯的枝条都有蝉卵。
采后处理:将有蝉卵的枝条采集后,去除干叶,剪去两端,三十根捆成一捆,用大洗衣盆底部铺一层沙,将捆好的枝条立着放入盆内,温度保持在28——34度,湿度是保持湿润,即遇干即喷,用喷雾器照准枝条喷洒湿透为止。
孵化:大约十五天左右即有幼虫孵出。这时会看到有一部分幼虫在枝条上爬上爬下。大约孵化出幼虫20%的时候就要进行掩埋,埋坑选择多细软毛根的地区,以便幼虫能吸取根上的养分,最好选择在种植金银花的地块中。
播种:将坑挖成条形,深度以挖到多毛根处为主,宽度为一锨。将孵化好幼虫的枝条顺坑放入坑内,幼虫即自行抱住植物根系。还土时要轻、缓。还好土后不能踩,更不能浇水,以保透气。
采收:如有树木,多在一米处用透明胶带缠一圈,以保蝉虫不会爬高蜕变。蝉虫子播种之日起15——18个月即成成虫。
提示:采集蝉卵以白蜡条,果树枝为主,蝉卵幼虫是以植物根系的汁液为食,所以在掩埋时最好选择多根地带。每根枝条中含蝉卵100——400只,所以每亩地以500-800枝为宜,以保成活率。用此种方法种植金蝉使原有的生长期3——15年提前到18个月,孵化期由原来的一年个月提高到35天左右,成活率由原来的6%提高到30%——60%左右。
蝉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金蝉养殖成本
养殖一亩金蝉的投资成本有种树、租土、种苗费用,所以根据相关数据统计,不计人工,需要1700元左右,而如果是高密度养殖,可以产出金蝉300斤左右,亩利润除去成本可以破万,相当可观。
1.种树
首先蝉需要吸食树根长大,有树才可以把,可以想平常种树一样每亩地种植几十颗杨树或者果树,还可以种植几百棵树,出的蝉蛹会多一倍以上,但是管理要比普通的勤一点。平均的说你每亩种树100颗,每颗树苗1-2元,果树要十几块左右。
2.租地
如果自己有地更好,没有就要根据当地价格租地,一般每亩地种苗费在500-1000不等,要看你树苗还有林地的情况来决定种苗的亩用量,产量也是要靠树苗和林地来依据的。
3.种苗
平均每亩地种苗费700左右。
金蝉养殖利润
按2米*3米的间距,一亩地种100棵杨树计算。第一年开始种小树,树苗按2元/棵计算,第一年让树生长,不投放卵条。从第二年开始投放卵条,每颗树投20支,卵条市场价0.5元/支,每亩地投入:100棵*20支*0.5=1000元。
第一年投入:100棵*2元/棵=200元收益:0
第二年投入:1000元收益:0
第三年投入:0元收益:0
第四年投入:0元收益:100斤*40元/斤=4000元
第五年投入:0元收益:100斤*40元/斤=4000元
5年下来收益共:8000元投入共:1200元,毛收入:8000-1200=6800元。
金蝉养殖前景
金蝉有极高的药膳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尤以刚出土的若虫含蛋白质最高,是难得的高蛋白、低脂肪的野味佳肴。蚱蝉除了食用价值外,还有着极高的药用价值,蚱蝉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又有良好的药食保健作用。据中国营养学会的专家研究表明,每100克蚱蝉的干粉末中含水分4克,脂肪7.19克,蛋白质71.4克,碳水化合物10.9克,微量元素钾30毫克,钙17毫克,锌8毫克。看来蝉的营养价值的确很高。
金蝉除具备食用价值以外,还具有药用功能。蚱蝉老熟若虫变化为成虫时,羽化蜕除的外壳称蝉蜕,又称“蝉退”或“蝉皮”,其主要 成分含甲壳素及蛋白质,味甘、咸、寒,入肺、肝经,是重要的辛凉解表中药。鲜嫩的蚱蝉若虫和成虫,特别是若虫不仅营养丰富、味道鲜 美,药用价值也特别高,为药膳上品。
蝉作为中药,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是众所周知的。入药的虫态有成虫、幼虫和蝉蜕。最早被入药的是成虫,而现在广泛应用的是蝉蜕。蝉蜕作为传统重要成分,具有抗菌、祛寒、镇惊、利尿的功能。
现代医学认为,蝉及蝉蜕含有大量的几丁质,近年来作为抗衰老及抗癌药与保健品上市,价格十分昂贵。几丁质还有强肝、降压、镇痛、止血、除菌、改善糖尿病,提高消化能力的作用,甚至可以用做人工皮肤、人工韧带等的原材料,今后开发利用的前途非常大,金蝉养殖大有可为,养殖前景无限。
蝉怎么人工养殖
规模化养殖要从正规的专业养殖场家购入种卵。将金蝉种卵的树枝每50-100条扎成1捆,放置在盆内或地上,然后特殊处理后备用,每平方米可埋植2枝至3枝卵枝。
埋植卵枝:要选择根系发达、生长茂密、汁液较多的健康树种进行种植,这对提高养蝉的效益和产量都至关重要。杨柳树,苹果园等疏松湿润土壤地带都是适宜种植的区域,亦或是选择上年出知了猴较多的地方埋植卵枝场地。在适宜场地开沟3厘米深,埋下卵枝,掩上土地踩实即可。
孵化条件:孵化金蝉种卵温度一般要控制在25-35℃,温度不要过高,过高会使种卵死亡,当然温度太低也不行。秋冬季节一般是做金蝉种卵和土地工作,等到了春节做孵化殖种。孵化过程中可喷雾器对种卵进行喷水保湿,使种卵保持适宜的湿度可以提高金蝉的孵化率。
养殖管理:埋殖卵枝2-3年后,金蝉便逐渐生长发育成熟。一般在夏至采收为佳,特别是在雨后,一个个蝉于凌晨4时至5时钻出地面,寻找枝干往上爬行。2时至4时就会蜕皮成知了。若雨许久未至,可给人工养殖场浇水,引蝉猴出土。为了确保顺利出虫,可以在树干上缠绕胶带以防止金蝉外逃。
蝉的养殖技术和繁殖技术
1、场地准备
养蝉前大家需要找好育蝉场地,可以是果园的一些果树也可以选择榆树林、柳树林之类的地方。树种的皮要相对的薄一些,且树皮的枝叶较丰富,树枝要比较细小方便附着。土壤不能太干燥,要相对比较湿润,这样蝉种的幼苗出土时比较方便。比较合适的地方当属一些沿着河谷分布的肥沃土壤。
卵枝采集培养
2、卵枝采集培养
蝉种可以自己前往野外收集一些附着有蝉卵的树枝,自己进行孵化培养,也可以自己收购。孵化时将含卵的树枝捆绑于一起,随后填埋沙土覆盖树枝,这时对于湿度要保持好,要经常的喷洒水滴,少量多次,每次当沙土表面呈现有湿润性即可。蝉种此时在土里面会慢慢的孵化,当大家检查时发现有一些类似蚂蚁一样的东西时就可以移植到种植林去了。
养殖管理
3、养殖管理
把培养的树枝联同沙土一起防治于事先准备的树根部位,坑不需要太深,入土30厘米左右就可以了,要离树根近一些。这样既不会导致蝉种幼苗受损也方便幼蝉对树根汁液的吸取。后期的管理主要是对树进行,多施肥,保证树种生长让幼蝉有足够的养分。对树林要经常巡视,一些蚂蚁窝或者老鼠之类的要及时清除,避免其对蝉造成伤害。日常还要防止牛之类的大型生物进入其中踩踏,对于幼蝉的埋放地点要记录下来,方便管理收获。
采收
4、采收
蝉成熟后会慢慢的出土顺着树干往上爬,为了方便收获,大家可以在树干离土30-50厘米处做出隔离带,带子宽度控制在10厘米左右,表面要光滑,这样蝉就爬不上去了。可以用厚一点的塑料布,只要保证蝉无法爬上去就可以了。蝉出土的时间多喜欢在雨后,这还雨水妨碍了其在土壤里面的活动,蝉又足够强壮了就会开始出土,干旱时间较长的可以人工淋雨催其出土。蝉种的收获不是一次就可以收完的,大家收获的时候不要收了一次就不在采收了,采收时间可以维持近一个月左右,甚至更长。
蝉
养蝉是一件比较耗费时间的事,一般需要2-3年后才开始获利,其次养殖场地需求的面积较广,这些都是大家需要考虑的问题。有这个想法的可以参考以上内容,更多的细节大家还是要实地考察清楚才开始。
人工饲养蝉的方法
殖种
殖种对象为初孵若虫以及接近孵化的卵。将直接从野外或在种源场地采集的具卵枝条,集中于室内促进孵化。
孵化方法:在长70厘米、宽40厘米、高20厘米的塑料盒中,底部铺撒5~10厘米厚的细干沙,将卵枝成捆竖放或横放于其上,不断用小喷雾器喷洒雾水,保持具卵枝条周围空气的高湿度,使多余的水珠吸附于底部细沙中。中间应不断抽查卵的孵化情况,发现有若虫活动时,即可将枝条连同细沙殖放于养殖场所。
在饲养场所的寄主植物树下地面远离树干基部1米左右,挖掘深约30~50厘米有规律的窄沟,如环、方、三角、平行或辐射等形状,目的是为了以后的挖掘和捕收。“殖种”后盖土压实,做好时间、数量、“殖种”沟形及深度等的记录。
蚱蝉从卵期开始到生长发育为居熟的若虫(知了龟),需要在地下生长三个冬夏(实际为2年):第一年从6月份开始生长,当年生长体重只有1克左右,全身及眼睛均为乳白色;第二年体重发育到3克左右,全身色素加深,眼睛呈粉红色;第三年若虫(知了龟)发育成熟,体重4.5~5克,每千克平均210只,此时身体颜色为褐色,眼睛呈黑灰色。根据体重大小、体色深浅和眼睛颜色变化,可以准确判断若虫生长发育所处的时间年龄段。
采收加工
每年6月中下旬(夏至前后)开始到8月初(立秋前后),是田间采收的最佳季节,其中以7月初或雨后的天气最为集中。若虫(知了龟)在湿软的地下用锯齿般的一对前足掘土出洞,爬出地面后即在地面上作短期运动,然后攀援树干或棚架上准备蜕壳,第二天早晨4~6时羽化为成蝉,可利用手电筒照明,夜晚在树下地面和树干上觅捉,或清晨在树上抓获羽化的嫩成蝉。
人工饲养的若虫(知了龟)收获,应在收获成熟季节依据市场价格及时从地下挖掘或让其自由出土抓获。 在生产季节,将采获的鲜活若虫用清水洗去泥沙,每100克一盒,并注水把盒内的若虫(知了龟)淹没,放在冰箱中冷冻保存。重新清洗后即可加工利用。若虫(知了龟)存放的方法,有长期存放如冷冻或腌制,有短期存放如加水淹放、稀盐水浸洗或出土后自然存放等。
蝉是怎么养殖的
饲养治疗首先要给知了准备好合适的生活环境,给知了采摘新鲜的树脂,知了是以吸食树木汁液作为食物。
养殖地
金蝉主要是在林下养殖,各种果树、木材树下都可以满足其生长需要,无需投资建场地、场房,无需购买其他养殖设施,林木资源丰富,一般三年以上的果树及其他树木下面都难以套种农作物,而金蝉养殖正是利用树下空间,靠吸吮树根的汁液生长,在不影响树木生的情况下发展养殖,可以说一举两得,整个养殖过程无需喂食管理、防疫等,不占用劳动力,在解决好金蝉养殖的技术和销路的情况下,金蝉养殖是下岗职工发展再就业和农民朋友从事第三产业的好项目。
采卵
采卵是以秋季金蝉产卵后,一般在农历七月份左右。金蝉是以尾部小刺刺入一年生嫩枝,将卵产入枝内,多以果树等多汁树枝为主,产卵后树枝多会干枯,所以大多数下端青绿而末梢干枯的枝条都有蝉卵。
采后处理
将有蝉卵的枝条采集后,去除干叶,剪去两端,三十根捆成一捆,用大洗衣盆底部铺一层沙,将捆好的枝条立着放入盆内,温度保持在28——34度,湿度是保持湿润,即遇干即喷,用喷雾器照准枝条喷洒湿透为止。
孵化
大约十五天左右即有幼虫孵出。这时会看到有一部分幼虫在枝条上爬上爬下。大约孵化出幼虫20%的时候就要进行掩埋,埋坑选择多细软毛根的地区,以便幼虫能吸取根上的养分,最好选择在种植金银花的地块中。在长10厘米、宽40厘米、高20厘米的塑料盆中,底部铺撒5到10厘米厚的细干沙,将卵枝成捆竖放或横放于其上,不断用小喷雾器喷洒雾水,保持金蝉卵枝条周围空气的高湿度,使多余的水珠吸附于底部细沙中。孵化期间应不断抽查金蝉种卵的孵化情况,发现有少量金蝉幼虫活动时,即可将枝条连同细沙殖放于养殖场所进行种植。
播种
将坑挖成条形,深度以挖到多毛根处为主,宽度为一锨。将孵化好幼虫的枝条顺坑放入坑内,幼虫即自行抱住植物根系。还土时要轻、缓。还好土后不能踩,更不能浇水,以保透气。
播种时间
种植时间一般在5到7月份或9到10月份。在离树干基部1米左右,挖掘深约10到30厘米有规律的窄沟,如环、方、三角、平行或辐射等形状,目的是为了以后的挖掘和捕收。“殖种”后盖土压实,做好时间、数量、“殖种”沟形及深度等的记录。要向阳防冻,土质松软、肥沃、无污染;不能过于干燥,也不能含水量过高或存在积水现象,保证寄主植物根系正常生长发育
蝉的养殖方法是什么样的
金蝉大家肯定都是非常熟悉的,是知了的一种,也是最近这几年才出现的一个特种养殖项目,而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其本身的药用价值很高,但是对于金蝉的人工养殖技术却不是很完善,而且在养殖的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养殖金蝉的一些注意事项。
1、时间 在养殖金蝉是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也是非常关键的,不能太早或者太晚,否则都会影响金蝉养殖的成活率。通常情况下,经常会在每年的3到5月份进行孵化,而其中最好的养殖时间就是在5月份。如果在3月份之前购买的种卵,很有可能就会被冻坏,从而影响孵化率,而如果到了6月份进行养殖的话,这个时候的经常也会出现慢慢的衰亡,很有可能没有孵化完成就死亡了,算孵化成功,体质也是非常的弱,而且成活率也不会太高。
2、环境 养殖时选择一个合适的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养殖通常选在向阳的地方,而且土质也是比较疏松,最好是有杨树,榆树,柳树,梧桐树等,而对于土壤的含水量也不能太高,或者是有积水,还可以在一些果园里进行养殖。一定要注意就是不能在苗圃当中养殖,因为树苗是要进行刨土出售的,也就导致金蝉还没有发育完成就被损害了。 而最后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养殖金蝉之前,还要观察周围是否有知了的叫声,如果没有的话,最好不要养殖了。在养殖之前要调查好,然后再考虑,因为有一些地区而不适合经常生存,所以也就导致了没有知了的存在。
3、土壤 养殖的时候,因为金蝉的卵是需要埋在地下的,所以对于养殖的土壤也是非常重要,一定要选择含有丰富有机质的土壤当中,而且必须是疏松的沙质土壤才可以,这样经常的生长和发育的速度是比较快。如果没有的话,还可以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一些有粘性比较重的土壤来养殖。在养殖时要种植一些植物来改善土壤的结构,比如说三叶草,紫云英等,因为这些植物可以使土壤中的有机质增多,也可以起到疏松土壤的作用。
4、防水 因为金蝉是一种非常怕水的动物,如果养殖这里的水分太多,就会导致经常淹死,所以一般情况下要选择在地势比较高的地区进行养殖,而且如果养殖地有积水的话,就会导致经常缺氧而死,所以在养殖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防水的工作。
5、防疫 也因为金蝉出土之后天敌比较多,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防疫准备,比如说蛇老鼠,麻雀的,都是喜欢吃昆虫的,也是他们的天敌,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在周围设立防护栏,并加大日常的巡查管理。除了一些必要的天敌之外,还会出现白僵菌,绿僵菌等一其他微生物的危害,所以我们一定要进行合理的灭菌工作,还要防治农药,对于金蝉的伤害,在养殖的时候,这几点一定要特别注意才可以。
养蝉需要什么条件
1. 防止水淹 蚱蝉怕淹但是不怕旱。在养殖期间的树林内区域要注意防止积水和长时间过湿,以防止土壤因缺氧而使若虫死亡。因此,我们应该选择高燥地块种树养蝉,低洼的地要事先挖好排水沟。
2. 过度干旱时浇水 如果长时间过度干旱,土壤干硬,导致树生长不良和部分小毛细根干枯,金蝉幼虫的食物来源受到影响,会影响金蝉的存活。虽然只要树不旱死,金蝉就不会死亡,但树不旺盛则金蝉不壮,树木生长和金蝉的发育均受影响,也会降低效益。因此,我们看到干旱的时候也要适当的浇水。虽然干旱的情况很是少见,不过养殖金蝉最好还是选择灌溉方便的地块。
3. 人工除草 树下长草时尽量采用人工除草方式,尽量不要使用除草剂哦,防止使用铵肥,防止使用内吸性剧毒农药等。
4. 殖种后不要松土 殖种后不要用锄头或松土机故意松土。金蝉1龄幼虫集中在上面土层,松土会使金蝉幼虫直接受到损害,降低经济效益。
5. 巡看与灭蚁 一周左右巡看一次养蝉树林,防止意外损害发生,必须注意蚂蚁等一些天敌的危害,要用对金蝉无毒或低毒的药物防除。在蚂蚁多的地方围绕林地四周边沿施药,形成一个防蚁隔离带,每次雨后都要重新喷一次药剂。这个方法是我一个养金蝉的朋友告诉我的,很有效。
6. 林地内种植农作物 林地里间作农作物可以增加土壤湿度、保持湿度和松软度,更有利于金蝉的生长,也增加了经济效益。
7. 高产管理诀窍 金蝉养殖户养殖管理时最关心的就是怎样才能产量最高。金蝉养殖高产的基本条件是要把枝条质量、保存、孵化、前期准备、殖种时间及方法、后期管理等各个环节上的技术要点和细节落实到实际操作中,尽可能地满足金蝉在越冬、孵化、成长过程中的最适条件。细节做得不到位,就会导致产量不高。学会这一点很管用。
蝉的养殖方法是什么呢
/9
选择育种树木
矮化果树如杏树、桃树、苹果树或其他矮化型灌木品种都是金蝉育种的良好树木。注意及时修剪过高枝条,以方便繁育管理;在树的间隙套种果树生苗,以增加金蝉产卵的树枝;在树木下面殖种金蝉种卵,方法参照“金蝉的养殖技术”。
2
/9
建设育种大棚
在金蝉即将出土前夕搭建育种大棚,面积以每个占地1亩为宜。在育种区周围利用水泥柱或竹棒架设成围栏,水泥柱的行距5米,中间用竹竿搭架,再拉设铁丝固定,然后在外面罩上尼龙窗纱网。育种要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的地块,切忌在低洼易存水的地块建育种大棚。
3
/9
种虫管理与防疫
金蝉出土后因其成虫有强烈的趋光性,前期等其羽化成虫后再进大棚,捕捉时羽化金蝉会因见光四处飞乱碰,造成种虫死亡,因此可全部捕捉前1周内出土的金蝉,待1周后再开始让金蝉自然羽化产卵。留种密度每亩约10000只,雌雄约各占50%,每只雌金蝉可产种卵500~1500个,每个大棚大约可供20亩地金蝉繁殖用种。
金蝉羽化后20天左右即可交配产卵,产卵时金蝉刺破枝条表皮,把卵产在木质部。金蝉交配产卵期尽量不在大棚内走动与喧哗,避免对金蝉产生不利影响。
由于出土后的若虫(知了龟)及羽化后成虫天敌较多,如癞蛤蟆、麻雀和螳螂等,应做好大棚内防护工作。另外,应经常查看纱网是否破损,严防金蝉外逃。
白僵菌、绿僵菌和虫生藻菌(蝉花)等微生物均可对金蝉种虫造成寄生危害,养殖时应加强保护。老熟若虫出土期、树下卵期和蝉蚁发生期,金蝉的主要天敌有蚂蚁和红色小花蝽,必须严加防范。可利用强氨精等进行土壤处理。
4
/9
饲料供应
选择根系发达、生长茂盛、汁液较多的健康树种,如杨、榆、柳、桐树或果园中的各种果树。此外,还要间作一些根茎类植物,如土豆、甘薯、山药等。
5
/9
环境条件
蚱蝉“殖种”深度以30~50厘米为宜,要向阳防冻,土质松软、肥沃、无污染;不能过于干燥,也不能含水量过高或存在积水现象,保证寄主植物根系正常生长发育、幼嫩发达多汁。冬季应在殖种区域覆盖麦秸、稻草、玉米秸等,以保持地温。
6
/9
防疫准备
出土后的若虫(知了龟)以及羽化后的成虫天敌较多,如癞蛤蟆、蛇、鼠类、刺猬、野猫、麻雀和螳螂等都喜食若虫(知了龟),白僵菌、绿僵菌和虫生藻菌(蝉花)等微生物也寄生危害。另外,水灾和农药化肥等的污染对若虫(知了龟)或蝉的危害也较大,养殖时应加
7
/9
繁育技术
构建成虫及若虫生产设施,除自然采获蝉卵外,可以建立纱网大棚,提供金蝉成虫产卵空间。可以利用废弃果园中的果树,重新栽植果树实生苗,周围利用水泥柱或竹棒架设成围栏,中间再拉设铁丝等,外面罩上尼龙窗纱网即可。羽化或采集的成虫在其中交配产卵,以后可以根据需要留取成虫数量,不必再从野外采集种源。
8
/9
金蝉的播种时间
种植时间一般在5到7月份或9到10月份。在离树干基部1米左右,挖掘深约10到30厘米有规律的窄沟,如环、方、三角、平行或辐射等形状,目的是为了以后的挖掘和捕收。“殖种”后盖土压实,做好时间、数量、“殖种”沟形及深度等的记录。要向阳防冻,土质松软、肥沃、无污染;不能过于干燥,也不能含水量过高或存在积水现象,保证寄主植物根系正常生长发育、幼嫩发达多汁。冬季应在殖种区域覆盖麦秸、稻草、玉米秸等,以保持地温。
9
/9
金蝉的采收
埋殖卵枝2-3年后,蝉虫便开始逐渐生长发育成熟。采收期一般在每年的夏至,如遇透雨,一个个膘肥体壮的若虫,便于凌晨4-5时开始钻出地面,或在雨过天晴后,若虫在湿软的地下用锯齿般的一对前足掘土出洞,爬出地面后即在地面上作短期运动,然后攀缘树干或棚架上准备蜕壳。2-4小时后便会蜕皮,变成蝉(知了)。根据金蝉的这一点特性,在每年的夏至过后,如无雨干旱,可人工给养殖场地浇透水,引蝉虫出土。在蝉虫出土前,或在蝉虫成熟期前,可在离地30厘米的树干上围捆一圈光滑的塑料薄膜,使蝉虫不能继续往树上爬行,以便采收。也可利用手电筒照明,夜晚在树下地面和树干上觅捉。或清晨在树上抓获羽化的嫩成蝉。
注意事项
最重要的季节是树上卵期、“蝉蚁”发生期、老熟若虫出土期。树上卵期和蝉蚁发生期的天敌主要是蚂蚁和红色小花蝽,处理措施是利用强氨精100倍液浸洗具卵枝或DDVP、强氯精等进行土壤处理。
养兔
养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