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头鲂最大多大,世界上最大的团头鲂
团头鲂最大多大?
团头鲂的最大大小因地区和种类而异,但通常成年个体的体长在20至40厘米之间。最大的团头鲂记录是一条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拍摄的重约1.4公斤的太阳鲂,体长约为60厘米。
团头鲂,罗非鱼的特点?
团头鲂和罗非鱼都是常见的淡水鱼类,它们有一些特点如下:
1. 团头鲂(又称团头鲫):
- 外观:团头鲂身体侧扁,略呈椭圆形,体色多为银白色或灰色,通常背部稍深,侧面带有黑色斑点。
- 头部:头部较大,额部隆起,前额突出,由此得名。嘴巴小而尖,上颌稍长于下颌。
- 生活习性:团头鲂是淡水鱼类,喜欢生活在中、下层水域,通常栖息于江河湖泊等水域。
- 饮食习性:以植物性和动物性浮游生物、底栖生物为食,喜欢吃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小型无脊椎动物等。
- 繁殖方式:团头鲂是卵生鱼类,通过产卵繁殖。一般在春季到夏季之间进行繁殖。
2. 罗非鱼(又称非洲盖尔鱼):
- 外观:罗非鱼身体呈椭圆形,侧扁且稍高。通常体长较长,具有鲜艳的体色,常见的有黄色、红色、蓝色等。特征性的是,成年雄鱼具有突出的额隆起和大型上下颌。
- 生活习性:罗非鱼是热带鱼类,喜欢生活在温暖的水域,适应力较强。它们通常栖息在缓流或静水的河流、湖泊和水库等。
- 饮食习性:罗非鱼为杂食性鱼类,以植物性和动物性食物为主。它们可以吃水生植物、小型藻类、昆虫、浮游生物和其他小鱼等。
- 繁殖方式:罗非鱼是卵生鱼类,通过产卵繁殖。雌鱼会将卵产在特定的位置,雄鱼在保护和孵化卵期间负责保护卵和幼鱼。
这些是团头鲂和罗非鱼的一些基本特点,它们在外观、生活习性、饮食习性和繁殖方式等方面有所差异。饲养这些鱼类时,需要提供适合的饲养环境和饵料,以满足它们的需求。
团头鲂亲鱼如何选择?
团头鲂原产于长江中、下游一些水生植物茂盛的湖泊中,20世纪50年代,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在湖泊调查中对梁子湖的鲂属鱼类进行研究后,发现它的形态特征与三角鲂有比较明显的差别,由易伯鲁定为新种,学名为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 pha laYih)。
其后曹文宣又对梁子湖的三角鲂和团头鲂的生态习性等进行了比较研究。以后倪达书、柯鸿
文等又将野生的团头鲂驯养到池塘中,并先后解决了团头鲂在池塘养殖中的混养、密养、繁殖、疾病防治等问题。60年代向全国各地推广,成为我国一种新的池塘养殖对象;随着湖泊、水库增养殖技术的发展,团头鲂又成为重要的增殖对象和网箱养鱼的对象。据统计,1996年全国团头鲂的总产量已达37.9万吨。
团头鲂的肉味丰腴鲜美,营养价值高,个体大小适中,经烹饪后放入盘中,整体形状秀美,很切合国人的饮食习惯。市场需求量大,价格也较易被消费者接受,市场潜力大。经营得法的养殖者可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希望读者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参考应用这些知识。书中介绍的放养模式等是他人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模索总结出来的,可作为发展团头鲂养殖生产参考。但是我国地域辽阔,水域类型众多,气候及水质条件各异,技术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差异也较大,读者可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加以灵活运用,不能生搬硬套,力争有所创造,有所发展
在繁殖季节,团头鲂雄鱼头部、胸鳍、尾柄上和体背部 均有大量的追星出现,轻压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胸鳍 第一根鳍条肥厚而略呈 S形弯曲,这个特征终生不消失; 雌鱼的胸鳍光滑无追星,第一根鳍条细而直,除在尾柄部 分也出现追星外,其余部分很少见到,腹部明显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