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喂养在鱼缸里放什么盐比较好,鱼缸中的中华鲟喂什么
往鱼缸里加盐要加什么样的盐,加多少?
养鱼放0.1%浓度的粗盐比较合适,即100L水放100克盐;也可将精盐溶解于盛有水的容器中,并加热除碘,盐的浓度0.3%-0.5%为宜,即100L水放300-500克盐。鱼缸养鱼可以投喂鱼虫、红虫、水蚯蚓等动物性饲料,也可投喂黄藻、芜萍、水草、豆饼、米饭等植物性饲料,喂食量以1-2小时内吃完为宜。
鲟龙鱼养殖方法?
1、建设养殖场
养殖鲟鱼,由于鱼体型会长的比较大,所以最好有池塘养殖,如果没有池塘要修建水泥池来养殖,一般一个池子大概是长4米、宽3米、深2米以上。池养的鲟鱼数量,可以根据鲟鱼大小来决定。附近要有干净水源,养殖,最好活水养殖,流动水养殖。培育鱼苗的地方,要单独建设,一般可以做棚室,用大型的塑料容器育苗。小鱼苗看起来跟其他的鱼类差不多。要准备一些单独的设备。
2、养殖准备
放养前要清洗水泥池,泼洒石灰溶液,浸泡一周左右,之后洗刷干净,再换清水浸泡几天。养殖前放掉,重新灌水进来水位在1.5米左右的水深。幼苗培育到一定大小才会放养入池。放养前要准备饲料,还要准备增氧机,深水要补充氧气。进出水口要覆盖网纱,过滤水源。
3、鱼苗放养
放养前,鱼苗要消毒,比如,一开始用盐水或是石灰水浸泡及时分钟,彻底杀菌后,清洗干净放养。放养健康鱼苗,放养鱼苗水深在30厘米左右,注意要温水养殖。浸洗盐水的鱼容易适应池水温度。放养的鱼苗要大小一致。生长均衡。下池前先放几条,看水温适不适合,适合再全放。
4、喂养
鲟鱼是食肉鱼类,主要吃水底生物,鱼虾之类的,如果水泥池养殖,一般没有水生动物。要自己投放,不像池塘。可以投放小鱼虾、昆虫幼虫、养殖的饲料虫,蛆虫、蚯蚓之类可以喂食。也可以喂食人为配制饲料。骨粉、鱼粉,等健康的饲料。喂食的食物要干净、消毒。
5、管理任务
每天定时喂食、消毒食物、打捞食物残渣 。水质不干净时要赶紧换水、定时消毒。养殖水深要在一米五左右。水中无氧的,鱼浮头,扑腾,要使用增氧机增氧。每天巡视。观察活动情况、环境情况。
鲟鱼养殖细节问题上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但是也有一致的地方,养殖过程也有相似的地方,不过是根据鲟鱼特点而做出了改变。
养中华鲟的水要放盐吗?
放多少看饲养对象及放盐目的:
1、海水鱼——放到30‰-35‰左右,大约的海水比重是1.022-1.025左右。最好用比重计精确测量。化盐必须用纯水及专用的观赏鱼海盐。
2、汽水鱼——放到10‰-15‰左右,大约的海水比重是1.008-1.012左右,市面销售的此类鱼(如潜水艇等)都为淡水饲养,转汽水需缓慢过水。
3、淡水鱼检疫——视品种,按汽水浓度浸浴10分钟。
4、淡水鱼治疗——视品种、感染类型,按海水浓度浸浴2分钟。
5、淡水鱼日常饲养——不建议放盐,加少了无抑菌防病作用,加多了鱼体液不断外渗,不死也不好受。
6、三湖慈鲷鱼——根据具体品种、产地,商贩鱼缸盐度等综合确定。
中华鲟怎么养?
在家养中华鲟的时候,要选择光滑的池壁,要是粗糙的话就有可能把它给弄伤。
要有良好的供水和排污措施,小鱼苗是很弱小的,养护的时候容易生病,因此要提前使用盐水或消毒剂消毒水池。
在喂养的时候,可以选择小鱼、线虫或小虾,它是一种肉食性的鱼类,另外最好是活动的水流。
鱼缸里养鲟鱼怎么喂?
可直接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经过30天左右的喂养,鲟鱼苗可长到体长3.8-9.4lcm,体重0.5-3.9g的规格,成活率可达60%以上。但由于活饵来源困难,价格较高,因此鲟鱼苗用活饵培育大约30天后,即可驯食人工配合饲料。
鲟鱼的配合饲料可以是硬颗粒饲料。实践证明,鲟鱼更喜欢比较软的饲料,特别是在从活饵到配合饲料的食性驯化阶段。饲料投喂的关键技术是把摄食活饵的鲟鱼苗驯化转食人工配合饲料。
鲟鱼对水质有什么要求?
鲟鱼对水质环境的要求是:溶氧大于5毫克/升,最好能维持在6~8毫克/升,pH7~8,亚硝酸盐小于0.1毫克/升,氨态氮小于0.5毫克/升。
鱼缸放什么盐合适?
在鱼缸里可以放食用盐、海盐
在鱼缸里加盐可以刺激鱼的生理调节功能以增强免疫力,增进鱼的活力、食欲使它更有精神及稳定鱼的情绪,还可以抑制细菌,在鱼缸里加盐会水草产生枯黄现象,加盐后的水透明度降低,呈淡黄色。
在鱼缸中加盐的效果是比较多的,最主要的作用比如杀菌消毒,以及调节渗透压等等。不过,需要注意加入的盐的种类。虽然家中的食用盐是比较方便的,但这种盐对于鱼类来说是不太合适的,因此其中含有的碘元素对鱼类会有一些危害。若是不想去购买专用的盐,觉得使用家中的食用盐比较方便的话,也可以尝试使用食用盐,但需注意将食用盐处理一下
中华鲟养殖方法?
(1)水温
中华鲟是一种适应于水温范围相当广的温水性鱼类,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中华鲟的生存水温为0—37℃,生长适宜水温为13—25℃,最佳生长水温为20~22℃。亲鲟适宜催产水温为17~24.5℃。鱼卵最佳孵化水温为17—21℃。入冬之后,当水温下降至9~6℃时,中华鲟摄食量很少,生长停滞,甚至出现体重下降的现象。立春前后,水温逐渐回升至10~13℃,开始少量摄食,生长缓慢。清明之后,水温回升至15℃以上,摄食开始活跃,生长加快。当水温达到33~38℃时,中华鲟反而不能正常活动。
(2)含氧量
中华鲟对溶氧量要求较高,一般要求水中的溶氧量在5毫克研以上。如果当水中溶氧量下降至4毫克/l时,中华鲟的食欲就下降;当溶氧量继续降至3毫克研或降至3毫克/升以下时,中华鲟摄食量迅速减少,甚至停止摄食,严重者发生活动迟缓、昏迷、甚至窒息死亡。值得指出的是,水的溶氧量变幅大的肥水,不应作为培育中华鲟仔、幼鱼的水源。
(3)pH
中华鲟适宜于在pH为7.0~8.0的弱碱性水中生活。当pH下降时,就意味着水中二氧化碳的增多,酸性增大,溶氧量降低,这对于要求较高溶氧量的中华鲟不利;当pH过高时,会使水中氨氮毒害作用加大,对于养殖中华鲟也不利。
(4)盐度
中华鲟为广盐性鱼类,耐盐度范围较广,在自然条件下,往来于咸水与淡水水域之中,在淡水中繁殖,在海水里生长。
(5)光照强度
在垂直游泳阶段,鱼苗有极强的趋光性。转为底栖后,趋光性消失。一般光照强度对仔、幼鲟的培育没有明显影响,但要尽量避免夏天强光直射水池而引起水温的急剧上升,养殖水池上方要设置遮阳设施。
(6)底质
仔、幼鲟对底质的要求较高,要求池底很光滑,无污染;成鲟对底质的要求不很严格,泥沙底质即可。
(7)透明度
透明度反映了水中浮游生物、泥及其他悬浮物质的数量。在仔、幼鲟培育阶段,透明度应控制在40~60厘米为好,要及时清除排泄物和加强日常管理;在成鲟饲养阶段,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即可满足其要求。
(8)氨氮
氨氮主要是由养殖池中的有机物质分解而来。中华鲟长期生活在氨氮较高的水中,会出现活力减退、生长不良、引起烂鳃等病症,甚至导致大批死亡。对于仔、幼鲟,氨氮最好不超过0.2毫克/L。
(9)水流
中华鲟仔、幼鱼,没有明显的溯水上游的习性,较喜欢集中在流水口。面积为3~10米2的养殖池,水流量以10~20升/分为宜。
(10)流速
中华鲟产卵时的平均流速都在1.0-2.0 m/s范围内,且流态都十分的复杂,一般都是在河道转弯处且有深潭的地方进行产卵,流场都有漩涡,且有着较大的卵石块。
特种养殖
特种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