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循环水养殖,工厂循环水养殖设备
工厂循环水养殖投资计划
养鱼先养水,最好的水产养殖方式是实现循环水养殖,循环水养殖模式能减少养殖过程对周边水环境依赖,降低养殖过程中污水排放,提高成活率、降低养殖风险、提高产量和品质,实现绿色养殖,对水产养殖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提供一种工艺给你吧循环水处理工艺:AFF-引气气浮-薄层滴滤-光催化杀菌除藻工艺,其中AFF直接滤除原水中直径大于5μm的悬浮物; 薄层滴滤也是一种高效生物反应器,其生化处理效率是普通生物过滤的20倍,能有效除去水体中有机物和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化合物; 消毒主要采用紫外消毒或光催化消毒工艺,消毒效率高,无药物残留。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获得成功
将水净化处理,尽量使水适应澡生长。
循环水工厂化养殖
这个目前好像在国内还比较少吧,懂的人不多,我在一个公众号有见过,你可以去查下,就叫: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或是ras-china都可以找到,是由广州中航编写的,这本手册的水平非常高,默认为这个行业的标准,很值得一看。
我也有电子版的,我可以发邮件你。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路线图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人造海水有“配方”,内陆工厂化养殖海水鱼,1立方米水体可养殖石斑鱼60斤
远离海洋几十公里的内陆竟然能养出深海鱼!在惠阳区良井镇秀峰村,一座不起眼的厂房内就藏着这样一个水产养殖基地。在这里,大大小小约5万尾石斑鱼在人造海水中悠游,畅快地健康生长。
这是惠州市海燕水产养殖科技有限公司的石斑鱼养殖基地,该企业是惠州首个进行内陆工厂化养殖海水鱼的本土企业。“经过多年研发,我们用一套工厂化循环水系统,攻破了深海鱼内陆养殖的各种难题。”该公司总经理张燕发说。
走进该水产养殖基地,一个个整齐分布的大型养殖池映入眼帘,当记者靠近养殖池时,池中的鱼便成群快速聚上前来,激扬起阵阵水花。一旁的工作人员将手中的深海鱼专用饲料投入池中,马上又激起一番争抢饲料的场面。
环顾养殖场,犹如置身一个现代化工厂,养殖场配置了循环水养殖系统,24小时运转。“我们采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集机械、电气、化学、生物、自动控制技术于一体,运用蛋白质分离、臭氧及紫外线消毒杀菌、生物硝化作用等技术,对水质进行精准处理和监控。”张燕发介绍,通过这套系统,能确保池中海水清澈,让鱼儿生龙活虎,健康成长。
张燕发原本在深圳从事工业用水环保处理相关工作,2013年来到惠州。张燕发的弟弟张海发就职于广东省海洋渔业试验中心,为海洋生物学博士,他和团队研究将海水鱼搬进厂房里养,研发的工厂化健康养殖技术于2009年获得国家专利。这一技术是以健康苗种培育、养殖系统内水质调控、病害生态防治及健康养殖管理为核心内容的海水鱼类养殖方法。
张燕发通过弟弟了解到这项技术,寻思出一条创业之路:“何不把养殖水跟环保处理结合起来呢?”不过,不同于工业水环保处理,养殖水得从生物环保处理来着手。于是,张海发开始了漫长的研发之路。
张燕发在惠阳区良井镇找到了一家废旧工厂。在试验中心的全程技术指导下,他将一个大厂房改造成养殖车间。从2014年起,张燕发开始研发、试养,最开始,他投入了近十万元,购买了1万尾鱼苗。由于当时的设备不成熟,水体处理达不到标准,随着水质的突然变化,不到一个星期,这些鱼苗便全军覆没。痛心之余,张燕发不断琢磨。他从设备入手,在生物滤池匹配、生物滤料等方面进行改进,运用机械动力设备把水软化,通过生物还原技术,把死水变成活水,不断调整水质,使水能循环使用。经过三四年的研发,设备终于成熟。
除了设备,解决深海鱼养殖的海水问题也让张燕发费了不少心思。众所周知,深海鱼必须在海水环境中养殖。然而,将海水从几十公里以外运到养殖场,成本太高,不现实。“一开始,我们以为养深海鱼的水,只要是咸的就可以了,往淡水里加点海盐调配调配不就得了?但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张燕发说。生活在这种“海水”环境中的鱼,没过几天就奄奄一息,一命呜呼。
于是,张燕发与专家一起到惠东、福建等地考察海水情况,发现了问题。海水经过暴晒后,水分蒸发,在盐田里形成结晶体——— 盐,同时还有一部分没有形成盐的水残留,当地人称之为卤水,卤水中含有深海鱼生长所需的丰富微量元素。往养殖池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卤水后,果然问题迎刃而解。
张燕发不停地奔走在农业工业化的道路上。多年来,他带领企业始终执着于对绿色渔业的不懈追求,如今,他们自主研发出了适用于内陆地区养殖石斑鱼等名贵海水鱼类的健康高效循环水养殖系统,1立方米水体可养殖石斑鱼60斤。这套设备获得了9项国家专利。
养殖场也从一开始的300立方米水体扩大到2000立方米水体。目前,养殖场养了大大小小的深海鱼5万尾,包括虎龙斑、老虎斑、东星斑、龙趸等中高端海水鱼类品种。
这些深海鱼鱼苗从福建、海南、山东、大亚湾等地采购,重约十克,养殖12个月以上,达到上市条件时约500~750克重。等到这些深海鱼陆陆续续养大,一天只有几百斤鱼可卖,供不应求。产出的深海鱼主要销往广东本地和福建、上海等地的批发市场、高档酒楼及一些餐饮企业。让食客们惊喜的是,尽管正值伏季休渔期,但他们依然能品尝到新鲜美味的深海鱼。零用药养出的无公害深海鱼,肉质鲜嫩,不带泥腥味,颇受食客欢迎。
“现在解决了技术设备上的问题,扩大规模是当务之急,我们的目标是一年卖80吨左右深海鱼。”张燕发告诉记者,目前,他们正在打造自己的品牌,准备进行包装推广。与此同时,他们也正在探索经营方式,希望以农民参股的形式,带动村民投身绿色渔业,帮助农民就业、增加收入,希望未来将优质石斑鱼年产量扩大到500吨以上,带动农户增收180吨。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方式具有节水节地、环境友好、健康环保、生产可控、操作简单、管理方便等优点。深海鱼在内陆养的绿色化养殖方式,解决了一部分渔民靠天吃饭的问题。通过循环水系统养殖的深海鱼,避免了海水中病原体的侵扰以及近海养殖容易重金属超标的困扰,并且一个高效养殖池能有相当于半亩池塘的高产值。
深海鱼在内陆养的养殖模式,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惠阳区良井镇党委委员杨建粦表示,惠阳区渔业养殖成规模的比较少。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方式,不仅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十分节能高效,符合现代生态环保理念。中高端深海鱼类也迎合了现代人对生活品质越来越高的追求。杨建粦说:“目前我们正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政府对深海鱼养殖项目非常重视,计划对项目进行大力扶持。前期计划打造一百亩养殖示范场,探索规模化养殖。”
工厂循环水养殖投资计划方案
正常8-10亩建一个养鱼槽,3个槽子大概在25-30亩。基础设施和养殖设备全部完善好大概需要25-30万。每个养鱼槽子大约在8-10万,有许多是共用系统,所以养鱼槽建得越多越划算。科技养殖,高产出伴随的是高投入,使用该技术养殖是有一定的门槛的。一般农户有个30亩的鱼塘,自己也不需要什么太多的投入,自己负责管理和喂养,需要投入的比较少。
工厂循环水养殖设备成本
赚钱。
养殖技术
方法
1、正确选址 该鳄鱼养殖基地位于广东省四会市贞山旅游区,贞山旅游区是四会唯一的省级旅游风景名胜区,整个贞山旅游区内以旅游观光、生态农业为主,农业以无公害蔬菜、花卉和无污染水产养殖等为主,工厂无“三废”排放,整个区内环境状况优良,无工业污染、农药污染和生活污染。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空气清新、土壤无污染。鳄鱼养殖基地的鱼塘,土壤肥沃,环境卫生,空气清新,注换的新水就是贞山之山泉水,绝对无污染,水质清新,完全符合无污染、无公害养殖要求。
2、鱼塘设施
(1)鳄鱼采用土池塘养殖,总面积225亩,每口塘面积1-2亩,池底平坦,淤泥≤20CM,水深1--1.5米。鱼塘四周有1米高围墙,防止鳄鱼外跑和外人进入。围墙内水面与陆地面积比例约为1:1,有利于鳄鱼生长。
(2)饲料鱼(罗非鱼、鲢、鳙)采用土池塘养殖,总面积165亩,每口塘面积8-10亩,池底平坦,淤泥≤20厘米,水深1.5--2米。
3、鳄鱼品种选择 饲养鳄鱼主要品种是暹罗鳄、尼罗鳄、湾鳄。
4、清塘消毒 鱼塘干池晒底后,在放苗前用生石灰清塘消毒、调节水质。
5、水体监控 基地设质量控制工作小组,负责质量安全监控。特别是对基地养殖水域周围环境实施严格的控制措施,基地质控小组人员须密切关注周围农田喷洒农药、水源、水质变化有否危害基地养殖生产,渔政、环保部门积极配合,一旦发现污染事故,及时采取补救处理措施,防止影响基地生产。我们委托广东省渔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本基地水体及其周围环境进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报告”,报告结论认为:本基地的养殖用水水质符合《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1-2001)的要求。
6、鱼苗的选择 ①选择健康无病、经检验合格的自行繁殖培育或从泰国进口的鳄鱼种苗进行放养。②选择健康无病的罗非鱼、鲢、鳙等种苗进行放养。
7、放养密度 每亩投放体长30?100厘米(3?10公斤)的鳄鱼苗200-300尾,饲料鱼(罗非鱼、鲢、鳙)放养密度按常规进行,实行捕大留小。
8、饲养方式
① 鳄鱼全部投喂自行养殖、鲜活的饲料鱼(罗非鱼、鲢、鳙),鱼塘定期注换新水。实行捕大留小,即是鳄鱼达到每尾30公斤以上,则捕获加工上市,未达到上市规格的则继续分级养殖。
② 罗非鱼、鲢、鳙的饲料以混合饲料、玉米、麦皮等为主,科学投喂,定期用生石灰、有益微生物菌和水质改良剂,配备增氧机、水泵增氧换水。实行捕大留小,即是达到饲料规格的捕获提供给鳄鱼作饲料,未达到规格的则继续分级养殖。
9、日常管理措施
基地采用鳄鱼全部投喂自行养殖、鲜活的饲料鱼(罗非鱼、鲢、鳙),统一投放饲料,统一管理的经营模式。我们负责对基地工作人员进行鳄鱼健康养殖生产技术规程的培训,提供技术指导服务,重点掌握水质调控、种苗选购、饲料使用、病害防治药物使用等关键环节,日常管理措施有:
a)、定期监测养殖用水质,其中水源水质每隔10天检测一次,养殖池水质每隔15天检测一次,采用NY5051-2001标准,要求PH值7?8.5,透明度30CM左右,溶氧4MG/L以上。本基地水质经广东省渔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进水口和池塘内抽样检验,检测的12个项目,包括色、臭、味,总大肠菌群,汞,镉,铅,铬,砷,铜,氟化物,石油类,六六六,滴滴滴等,全部符合《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1-2001)的要求。
b)、生产人员应坚持做好《水产养殖生产记录》,记载养殖种类、苗种来源及生长情况、饲料来源及投喂情况、水质变化等内容,制定科学养殖计划,促进养殖对象健康生长。
c)、正确使用渔用饲料、饲料添加剂和水产养殖用药。鳄鱼全部投喂本基地养殖的鲜活罗非鱼、鲢、鳙,按鳄鱼类各生长阶段所需量进行合理均匀投放,做到每天观察鳄鱼活动情况,水质变化情况,以及天气好坏灵活确定每天投放饲料量,做到鳄鱼吃好,不浪费为准,禁止投放变质鱼肉,;本基地的罗非鱼、鲢、鳙养殖禁止使用“三无”饲料、饲料添加剂产品。防止饲料变质、过期;不使用违禁药物用于鱼病防治。病害防治采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以生物制剂为主,减少化学药物使用。
预防鱼病综合措施包括:
① 选择健康无病、经检验合格的自行繁殖培育或从泰国进口的鳄鱼种苗进行放养。
② 选择健康无病的罗非鱼、鲢、鳙等种苗进行放养。鱼苗下池前先消毒除菌;选用优质饲料;定期用光合细菌、水质改良剂等生物制剂调控水质。
同时,采用不断注换新水和循环用水,即对鳄鱼塘进行不断注换新水,保证池水清新,同时将鳄鱼塘之旧水排放到饲养罗非鱼、鲢、鳙的鱼塘,充分利用鳄鱼塘之养殖废水,确保生态平衡、环境卫生。
d)、注重保温越冬 鳄鱼不耐寒,当水温降到15℃时,就停止活动。我们在冬季寒冷天气时,用薄膜覆盖鳄鱼池,并从深井取水温较高的水注入池塘,确保鳄鱼及其它鱼类安全越冬,同时增加鳄鱼活跃,开口吃料,使其在冬季也能生长发育。
养殖技术
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