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鲢鱼养殖与病害防治,花鲢鱼的最新高产养殖技术与管理
鲢鱼病虫害防治技术
池塘建造
科学、合理布局池塘,不但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而且能有效提高产量和质量。池塘的布局主要根据养殖模式而定,茂名地区的养殖模式一般为二级养殖即鱼种培育→成鱼养殖。
1.池塘面积及水位
鱼种塘面积:20亩~30亩,水深1.5米~3米。鱼种塘与成鱼塘面积比例为1(鱼种)︰10(成鱼),且鱼种塘要位于养殖场的中间位置,方便过塘,避免鱼种损伤。
成鱼塘面积:40亩~50亩,水深4.5米~5米。茂名地区成鱼塘的特点是面积大,水位深。面积大的优点是容易起波浪,增加溶氧,有利于提高养殖密度;水位深的优点是水温、水质稳定。
2.设置进、排水渠
进、排水渠分开,从水源到每口鱼塘设有进水管,可以随时注水。
水源的选择
茂名地区的地下水非常丰富,养殖户普遍使用地下水,主要采用打井取水的方式。井深15米~20米,口径30公分左右,可根据池塘面积决定打井的数量。
使用地下水的优点是保证养殖用水的优质、清澈,有过滤作用,不易受周边环境污染,不易相互传播疾病。同时,深水井的水温保持22℃左右,寒潮时可注水提高水温,高温季节也可通过注水降低水温。
配套设施
1.配置足够功率的柴油发电机作为自备电源。
2.每5亩配置一台3.5kw的叶轮式水车。
3.每口池塘设置2个自动投饵点,每个投饵点配备自动投饵机2台。
4.设置专用的饲料房和药物房,饲料房和药物房分开且通风透气。
鱼塘清理
清塘并杀菌、消毒是防治病害非常有效的手段,茂名地区养殖成功的养殖户都十分重视清塘工作。
1.干塘。每批鱼收获后,即放干水或抽干水。
2.抽淤泥。干塘后用三相专用清淤泵抽淤泥,所有淤泥彻底清理。
3.曝晒。抽淤泥后,鱼塘要进行曝晒,曝晒至干裂。
4.杀菌。曝晒后泼洒石灰进行杀菌、消毒。方法:生石灰生成熟石灰后,趁热泼洒,每亩用量为100公斤。
鱼种培育
1.水质培育
(1)进水。鱼塘清理后即进水,初次水深1.0米~1.5米,以后逐渐加水至3米,用60目网过滤。
(2)肥水。注水后,施“肥水王”:3公斤/亩;同时泼洒花生麸浸泡液,方法:每亩干花生麸10公斤,泡浸24小时后连渣带液全池泼洒。水色转为茶色或嫩绿色后即好投苗。
2.苗种要求
选择放养的品种必须来源于有水产种苗生产许可证的正规良种场。鱼种要求品种纯正、雄性率高、规格整齐(其重量个体差异在10%以内)、体质健壮、活动力强、无伤病、无药物残留,鱼种规格5朝以上。春苗优于秋苗。
3.投苗
每年的2月下旬,水温保持20℃左右即好投苗。密度:每亩投放3万尾,可混养少量四大家鱼苗。
4.饲养管理
(1)投料。放苗的第二天开始投料,鱼苗8朝以前投喂鳗鱼料,日投喂量为鱼苗体重的3%~5%,早晚两次。投喂方式:在池塘四周每隔10米搭一个简易饵料台,将鳗鱼料用水拌成团状,投放到饵料台。
鱼苗8朝以后,投喂0号罗非鱼饲料。鱼种长到一两后投喂2号罗非鱼饲料。投喂方式:日投喂量为鱼种体重的3%~5%,早晚两次,沿鱼塘四周泼洒,1个多小时内大部分鱼食饱为宜,但具体投喂量要根据天气、水温、水色、鱼种生长情况灵活调整。
(2)水质管理。鱼种塘的水色要保持嫩绿色,透明度25公分左右。水质变淡时,追施“肥水王”, 水质变浓时,逐渐加水。
成鱼养殖
1.水质培育
(1)进水。鱼塘清理后即进水,春季放苗的成鱼塘初次注水1.5米,夏季放苗的成鱼塘初次注水2米,以后逐渐加至5米。要用60目网过滤。
(2)肥水。注水后施“肥水王”3公斤/亩。水色转为茶色或嫩绿色后即好投苗。
2.鱼种投放
(1)过塘时间。由于过塘的是经过培育的大规格的鱼种,在过塘时很容易损伤和窒息,因此要选择天气晴朗、气温凉爽的早上或下午进行,高温、雨天不要过塘。
(2)规格要求。过塘的鱼种要有0.1公斤以上,鱼种按规格大小分级,同一口塘投放同一规格的鱼种。
(3)鱼种消毒。在过塘时带水搬运并投入食盐消毒,浓度为3%。
(4)投放密度。吉富品种:2000尾/亩~2500尾/亩,奥尼品种:2500尾/亩~3000尾/亩,同时混养鳙鱼20尾/亩,鲢鱼30尾/亩。
3.饲养管理
(1)料机设置
鱼种下塘后第2天,开始投喂人工全价配合饲料,每口塘设置两个投喂点,每个投喂点设置两台投料机。
(2)投饵方式
日投喂量为鱼体体重的3%左右,日投喂二次,上午8:00~9:00时,下午17:00~18:00时;投饵1小时~2小时后检查剩料情况和鱼群食饱程度,鱼群抢食激烈、生长旺季则适当多投,反之适当少投;投饵时间根据天气、水温、生长整齐情况适当调整。
4.水质管理
虽然罗非鱼耐低氧、适应性广,但保持水质良好有利于鱼的生长,减少疾病和提高饲料利用率,特别是高温、病害多发季节更显水质管理工作的突出性和重要性,水质管理技术决定成鱼养殖的产量和质量。
鱼种投放后每10天左右测量一次池水的透明度、pH值、溶解氧、氨氮等水质指标,通过施肥、注排水、施用生石灰及开动增氧机等措施调节水质。
鱼种下塘后,每15天注水,池水逐渐增加到5米。在高温季节或水色过浓,20天换水10%~20%,15天泼洒生石灰一次,每次生石灰用量为7.5kg/亩·米。
保持池水“肥、活、嫩、爽”,水色为褐色或嫩绿色,透明度为25cm~40cm,溶氧大于4mg/l, 并根据池水的肥瘦情况,适当施追肥。
每5亩配备3.5kw增氧机一台,一般情况,养殖前期每天中午及凌晨开增氧机2小时~4小时,中后期、水质差和天气不佳增加开机时间,每天开机4小时~10小时。
5.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巡塘一次,观察水色、水质和鱼的活动情况,观察是否浮头或有浮头预兆。罗非鱼为热带鱼类,抗低温能力较弱,罗非鱼生存水温为12℃~39℃,最低临界温度为8℃,最高临界温度为40℃,最适生长水温为24℃~30℃,需每天测量水温。定期测量鱼的生长情况。根据观察和测量的情况,合理调整投饵量和管理措施。建立完善的生产记录、用药记录、销售记录及所有投入品的购进、使用记录,档案由专人保管并保存至产品售后2年以上。
6.鱼病防治
罗非鱼的抗病能力比较强,只要彻底清塘、管理好水质,很少发生危害性大的鱼病。但2009年以来,茂名地区大量养殖吉富罗非鱼,经常爆发毁灭性的链球菌病,给茂名地区罗非鱼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极大的影响。目前,市场上没有哪一种药物能有效治疗罗非鱼链球菌病。最近,笔者走访了高州市朗业畜牧渔业科技养殖有限公司和高州市石鼓镇潘积信养殖场等养殖成功的单位,发现他们的鱼塘至今没有发生罗非鱼链球菌病,他们主要是采取如下防治措施:
(1)放养前彻底清塘曝晒,用石灰杀菌消毒。
(2)苗种入塘时,用食盐消毒。
(3)成鱼塘保持水位5米左右,加强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新。
(4)高温或水色过浓时,施用生石灰调节水质。
(5)高温季节,减少投饵量,适当增加增氧机开机时间,防止鱼浮头。
(6)高温或链球菌病易发季节,在饲料中拌喂三黄粉(大黄、黄芩、黄柏)等特制中草药,预防效果显著。
鲢鱼病防治图谱
白鲢即鲢鱼,属于鲤形目,鲤科,是著名的四大家鱼之一,属于典型的滤食性鱼类。白鲢最怕得鱼病,病鱼不摄食,游动迟缓,鳃部呈充血和出血状,鳃瓣有点充血,失去正常的鲜红色而呈粉红色或苍白色,严重者鳃丝坏死,影响呼吸功能,导致病鱼死亡。
鲢鱼广泛分布于亚洲东部,在中国各大水系,随处可见,体形侧扁、稍高,呈纺锤形,背部青灰色,两侧及腹部白色,胸鳍不超过腹鳍基部,各鳍色灰白,头较大,眼睛位置很低,鳞片细小。腹部正中角质棱自胸鳍下方直延达肛门。形态和鳙鱼相似,鲢鱼性急躁,善跳跃。
鲢鱼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池塘条件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防逃设施完善的池塘,每个池塘配备1台功率3.0千瓦的增氧机。放苗前必须经过阳光曝晒、清整,放养前7~10天,每亩用生石灰75-100千克化浆全池泼洒,进行带水(10厘米)清塘,以杀灭敌害生物和病原菌,之后注水1.2~1.5米
2、苗种放养
鱼种要求体质健壮,体表无伤无病,规格一致,一次性放足,一般每亩放养6000900尾左右,鱼种规格为5~10克。下池15~20天后,搭配投放一些与黄额鱼在生态和食性上没有冲突的滤食性鱼类,如每亩搭配体长1520厘米的白鲢80~100尾,花鲢寸片700800尾。鱼种放养时用15克/立方米~20克立方米的聚维酮碘溶液或2%~4%的食盐溶液等浸泡消毒。下塘时,运输鱼种的水体温度与放养池水体的温差不超过3C
3、饲料投喂
如果在苗种期间已经驯食配合饲料的苗种,可直接投喂配合饲料。如果苗种未经过驯食,则参照苗种驯食部分对苗种进行驯食。驯食时注意每次投喂量要少,投喂停顿时间要延长,一般每次停顿时间控制在8秒左右。驯食前可用敲桶等固定声音吸引鱼群到食台附近。饲喂坚持“三看四定”原则,即看天气、看水色、看鱼群的活动情况;定时、定点、定质、定量
4、日常管理
坚持早、中、晚三次巡塘,通过加注新水、施肥、泼洒药物或开增氧机等手段来改善水质,预防疾病和浮头现象。每隔10天注入新水10~15厘米,使池塘水深达到1.8-2米,以后可以排去部分老水灌注新水,维持水深在2米左右。在阴雨、暴雨、闷热天的夜晚要适时打开增氧机防止黄颡鱼泛塘。水质恶化可使用生石灰来调节水体的酸碱度,每半个月1次,每次15千克/亩~20千克/亩。通过换水或施肥等手段来调节水体透明度,并长期保持在25~30厘米。
5、疾病预防
黄颡鱼抗病力强,疾病少,但饲养管理不善也会发生病害,造成损失。鱼种放养后,用含量为45%左右的二元二氧化氯对鱼池进行药物泼洒消毒,池水药物浓度为0.4克/立方米,同时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以预防鱼病。黄颡鱼黏孢子虫病可用90%晶体敌百虫配成0.1%~0.5%溶液,浸洗鱼体5~10分钟,或用90%晶体敌百虫化水后全池泼洒,用量为0.2~0.3毫克/升,隔1~2天再用1次,连用3次。
以上就是关于黄刺鱼养殖技术介绍了
鲢鱼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1.换水对于水面较小、水源稳定塘口,定期换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在经济上可行,操作管理也方便。
对于防止水体水质变坏及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能起到延缓作用,对于蓝藻暴发的塘口换水后效果不明显。
一些养殖户在生产中发现,有时通过泼洒泥浆水可以使蓝藻死亡。其实原理很简单,由于蓝藻已经适应了一定的环境,一旦水环境突然改变,引起不适,就会大量死亡。
此法缺点是首先存在着很大的偶然性,并不是每次都有效。
其次,水中各项指标的突然变化同样会引起水产品的应激反应,造成虾蟹的免疫力急剧下降并发生不正常脱壳,在脱壳期间极易感染病害,所以此法不提倡使用。
鳙鱼病虫防治
1、混养种类
鱼的种类比较多,比如说草鱼、鲢鱼、鲫鱼、鲤鱼等等,那么我们不可能一个池塘只养一种鱼,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进行混养,但是混养是有条件的,有些鱼是不能混养的,因为它会将刚生产的小鱼全部吃掉,成为它的美食,而一年下来基本上就没有小鱼的存在也就是说你放进去多少鱼收获的时候还是只有多少。
这个也就很多人存在的一个误区,它们会将鳗鱼和这些鱼放在一起养,结果发现鱼塘的鱼越来越少,所以我们在鱼塘放鱼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哪些鱼会吃什么,会不会吃小鱼等等之类的,这样放养的时候就不放在一起养就好了。
2、池塘环境
不同的鱼对池塘的环境适应能力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最常见的鱼水不能太深,一般最深也就是两米左右,同时水温要保持在十五到二十度左右。在放鱼之前,我们需要将鱼塘里面的杂物、淤泥等等东西清理出来,尽可能的抬高河床,然后在池塘周围撒上一层生石灰用来消毒,最后等消完毒之后才能重新注入新的水源。
在放鱼前一周可以投放一些基肥,这样可以促进水肿微生物的生长,让鱼有足够的食物。而很多人养鱼基本上就是在原本的池塘里注入水然后就将鱼 放入池塘,结果发现没过两天,买回来的鱼中都漂浮在水面上了,所以一定要记得清塘和消毒杀菌。
3、投喂饲料
很多人认为鱼只要放进去,然后扔点草就会长大,其实如果只是单单养了草鱼的话,你可以就只喂草,但如果你想要草鱼长大一点长的快一点,那么也是需要用到一些别的鱼饵和饲料的,比如说酒渣或者是专门的喂养饲料。
而且还有很多人觉得鱼它会吃一些别的动物的内脏或者说是便便之类的东西,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它们只是吃由内脏和便便所产生的微生物而已,所以并不是只要你把这些东西投放到池塘里面就行了,如果扔进去有一段时间里要记得将这些东西打捞上来,如果池塘水太臭了还需要换水,不然会出现大量死鱼现象,最后就是投喂酒渣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适量,不然鱼它比较蠢,会醉死的。
4、饲养密度
很多人以为在池塘中放的鱼越多,到时收获的时候鱼肯定也越多,放进去的时候一样大,那么等收获的时候肯定也会长大,其实这都是错误的。
一般一亩池塘最大饲养量为一千八百条,也就是说绝对不能超过一千八,不然鱼塘密度太小会导致它们在水中严重缺氧,造成鱼塘中的鱼大面积死亡,而且饲养的种鱼大小要比较匀称,这样等到收获的时候池塘重的与基本上都差不多大,同时也会与很多的小鱼,这样的小鱼有可以用作鱼种,再次进行放养。
扩展资料:
防病防灾
养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就是病害和灾害。鱼的常见病害有很多,但我们主要是通过预防的方式进行防治,在平时的饲养中拌入适量的增强抗性或防治病害的药剂进行投喂。灾害主要是污水灾害以及水灾和旱灾,对于污水排入到养殖区域这个损失是比较大的,所以我们要仔细观察周围污水的排入情况,并且加强管理,以及进行污水净化处理。
而自然水灾和旱灾的危害都是非常严重的,它轻则导致鱼群逃离,重则鱼群大量死亡,我们可以在养殖区域附近做好涨水警报系统,并且时刻关注天气预报,及时做好搬网、提网和沉网准备,将损失降到最低。
鲢鱼鱼病治疗
1、鱼病:鱼类在生长过程中难免会患病,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就可能会导致病情恶化,甚至会使其死亡。一般情况下,发现鱼类有异常的表现,比如蹭缸或抖鳍的时候,需要检查一下看看有没有病变,有的话就换水升温下盐,并用药物浸洗治疗。
2、缺氧:鱼生活在水中,也是需要呼吸的,如果水体的溶氧较低,就会导致它死亡。通常水体缺氧的话,鱼儿会有浮头的表现,这个时候需要及时打氧。每天可以开启充氧泵2-4个小时,不用一天到晚都开。
3、污染:如果水体被污染,也会影响鱼儿的健康,严重时可能致其死亡。导致水污染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换了来源不明的水,或者平时投喂饲料太多,导致微生物或藻类大量繁殖,都会影响水质,因此一定要注意。
鲢鱼常见病防治与图片一
鲢鳙鱼死亡原因:
1,因继发感染水霉、鳃霉与赤皮病而出现死亡。用户放养花白鲢鱼种的时间较晚,有的甚至延续到4月中旬,因转塘水温偏高,鱼种疯狂地挣扎跳跃,在挑捡、称重与运输过程中,鱼体表受伤情况较严重。受伤的花白鲢过塘后,又没有得到及时的精心呵护,伤口被真菌与细菌感染,出现水霉、鳃霉与赤皮病。
2,不规范地外用消杀剂,造成花白鲢因缺氧或中毒而出现死亡。清明前后养鱼户们习惯使用常规杀虫与消毒药加量外泼,高毒高残留药物因局部浓度过高对水面表层的花白鲢产生强烈刺激,往往造成花白鲢中毒死亡。例如:杀虫药敌百虫在碱性水中会产生毒性更强的敌敌畏;菊酯类杀虫药也对鱼的神经刺激较大,稍微过量也会导致鱼中毒死亡。
3,重金属类药物硫酸铜在杀纤毛虫的同时,也顺便将水中有益的浮游生物杀死了,导致花白鲢缺乏适口饵料。强氯精与二氧化氯等氯制消毒剂对鱼与浮游生物也有较大的刺激作用。每次常规杀虫后,花白鲢因药物刺激而出现慢性中毒,加上浮游生物大量灭亡而出现瘦水。
4,花白鲢长期处在饥饿、缺氧及药物刺激状态下,会停滞生长甚至发病死亡。
白鲢病害防治
产后亲鱼的护理
产后亲鱼体质虚弱,应将其放入溶氧充足、温度适宜的池塘饲养,使它们尽快恢复体质。若亲鱼受伤,可用抗生素软膏涂抹伤口,也可用1%高锰酸钾溶液涂抹伤口。伤情严重者,可肌注青霉素(1万国际单位/千克)
养殖场地选择
四大家鱼的成鱼养殖通常选择5~10亩左右长方形或多边形鱼塘。养殖青鱼、草鱼最适水深1.5~2m,鲢鱼、鳙鱼1.4~1.6m。鱼塘最佳走向为东西向,通风向阳,进水口与出水口呈对角分布,底部略高于出水口,坡比为1∶100,便于自然增氧。鲢、鳙鱼池池底需有20cm深淤泥,青、草鱼池池底则可以不含淤泥。
种苗的选择和放养
1.鱼种选择
成鱼养殖中,通常应选择色泽鲜艳、肌肉丰满、个体重无病伤、规格整齐、游动活泼的鱼种,反之如果体色暗黑、鱼种瘦弱、游动缓慢则不应作为养殖鱼种。
2.鱼种放养前准备及具体做法
(1)放养前准备 放养鱼种的鱼塘分为精养塘和粗养塘两类。没有养过成鱼的粗养塘,要全面清塘和消毒后才能投放鱼种。养鱼一年以上的精养塘要全面清淤,为鱼种提供适宜生活环境。
2)具体做法 如果主养鲢、鳙鱼,清塘消毒1~2d后即施放底肥,投放磷氮比例一般为5∶2,即每亩养殖池塘投放50kg过磷酸钙、20kg碳酸氢铵,25kg左右的草木灰来培肥水质,如果主养草鱼在清塘7d后方可投放鱼种。如池塘为精养塘,应彻底清淤后再施肥,且仅限于施少量磷肥和草木灰。冬季放养鱼种池水深度不低于1.8m,便于保温越冬;春放时,如有可靠水源,初次注水不应超过80cm深,以便水温迅速升高,促进鱼群摄食饵料。
常见病害及防治
(1)四大家鱼常见疾病及症状
①细菌性出血病主要症状:病鱼头部、口腔、尾鳍出血,四大家鱼都易于感染此病,死亡率在20%~80%左右。
②细菌性烂鳃病主要症状:病鱼行动缓慢,反应迟钝,常离群独游。体色发黑,头部颜色尤其暗黑,俗称“乌头瘟”。严重时鳃盖中间部分表皮常被腐蚀成一个透明小区,俗称“开天窗”。鳃丝腐烂,末端附着黏液、污物,严重的鳃骨外露。
赤皮病主要症状: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出皿发炎,鳞片脱落,特别是鱼体两侧和腹部最为明显。鳍的基部或整个鳍充血,鳍的末端腐烂。鳃盖中部表皮有时烂去一块,以至呈小圆形窗状。
(2)预防及治疗方法
①做好清塘消毒,清除过厚淤坭。
②发病期间用漂白粉或用二氯、三氯消毒,同时配合内服强克99或鱼能生。③注射疫苗。④中药防治,常用药物有三黄散、鱼病清、四黄抗毒口服液,用量按说明书根据养殖鱼体重确定。
鲢鱼的病害有哪些
可以
不投喂的情况下,需要看养殖水域的天然饵料丰富程度,正常情况下生长倍数大概3-4倍,投饵可以加快生长。花鲢病害很少。
不过有的河道适合养花莲,有的适合养白鲢,因为他们的食性不同,花莲过滤浮游动物,白鲢过滤浮游植物。我是河南开封做苗的,关于技术问题不懂可以问我。
生态养殖
生态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