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Q1

养殖水体轮虫过多如何处理,蓝藻过多可以培育轮虫吗

养殖水体轮虫过多如何处理,蓝藻过多可以培育轮虫吗养殖水体轮虫过多如何处理,蓝藻过多可以培育轮虫吗

水体培育轮虫一般几天

1、种苗的采集与消毒工作

从池塘里捞取浮游生物的样品,在解剖镜下将轮虫分离出来。为了避免其它的浮游动物的混入,可先将轮虫用吸管吸到清洁的玻片上,之后再转移到培养的容器中,以保证轮虫的纯度。培养的水泥池在放种之前先要用高锰酸钾进行消毒,清洗干净以后等待使用。培育轮虫用的水也要严格消毒。常用的药物是漂白粉,可以杀灭大部分敌害生物和藻类,余毒消失得也快,一个星期就可以使用。水在使用之前,要用少量的轮虫试水,如果轮虫没有什么不良反应,才能大量接种,轮虫的接种密度一般是2~5个/毫升比较合适。在适宜的条件下,经过10~12天即可以扩大培养。

2、饵料投喂 

培育轮虫基本都是用酵母和光合细菌,在培养过程中,要保持足够的光照,光合细菌对轮虫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投喂量是5×106~10×106个/毫升。并根据培养中的具体情况及轮虫吃食状况来确定投饵量,以吃饱没有剩饵为宜,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轮虫的生长。在较小的水体中培养轮虫,投喂酵母后要轻轻搅拌,使之分布均匀,还能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如果水体较大,在培育轮虫时,应采取向水中充气的措施,以保证培养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还可以防止饵料下沉,促进轮虫的快速生长。

3、轮虫的温度控制与扩大培养 

轮虫生长对于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最适合的生长温度为24~30℃,为了能使轮虫快速生长,要注意维持合适的水温。轮虫的生长发育与水质有很大的关系。在培养过程中,轮虫会越来越多,排泄物也会增多,水质很容易发生变化,所以,培育的过程中,要观察水质情况,定时加注新水。

在适宜温度和充足的饵料情况下,保持良好的水质,经过10天左右的培养,当轮虫的密度达到60个/毫升以上时,就要进行扩大培育或采收一部分增加空间。可以用200目筛网做成工具来捞取,也可利用灯光照射,使轮虫集中在一起,然后进行捕捞。为了使下次能继续培育,先要确定合理的捕捞量,培养池里保持一些轮虫,以便繁殖。

轮虫池塘大面积培养技术

不可以

1、清塘时使用生石灰,搅动地泥,晒塘,因为池底长年不清理,地泥中有大量的虫卵,生石灰能破坏虫卵,能有效的防止养殖过程中轮虫爆发。

2、养殖过程中定期底改和调节水质,分解池塘底部有机物,水中有机质,破坏轮虫的生存环境,也能有效抑制轮虫。

3、根据池塘的基础设施情况,适当的增加投放密度,合理的套养一些花白鲢,能抑制轮虫数量。

海水轮虫培育技术

要在鱼塘中培养出数量充足而又适口的枝角类,为培育出符合要求的大规格鱼种,主要应采取以下措施。 适时清塘 在鲤鱼、草鱼种分塘之前,按常规将鱼塘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通过清塘,对轮虫、枝角类的休眠卵给予一个良性刺激,促其萌发有效地增加鱼池中轮虫的生物量,促进枝角类的生长繁殖。 施足基肥 枝角类主要摄食细菌、单细胞藻类及有机碎屑等,为了给枝角类提供丰富的食物,在清塘后要一次性施足基肥。施用的基肥以人粪尿、畜禽粪为好,一般每亩施鸡粪250~300千克,施肥后2~3天,池水便由瘦转肥,水色呈茶褐色,枝角类便开始大量繁殖。 浅水增温 春季水温还是比较低的,为了提高鱼池的水温,池水不要过深,水深以0.8米左右为宜。这样有利于提高鱼池的水温,促进枝角类的生长繁殖,以后随着水温的逐渐升高和水质的不断变化,分次往鱼池加水,每次加水量5~10厘米。 引种繁殖枝角类 在鱼池施肥后要及时把枝角类接种到鱼池,引种量以每升水中不少于1~5个为宜。 通过以上措施,接种枝角类的池塘3~4天后就能大量繁殖,当每升水中含200~300个枝角类时,就能满足鱼种的摄食需要。

水体培育轮虫一般几天发芽

鲤鱼的养殖技术

在鱼苗下塘前7至10天,应将鱼塘进行消毒,并且投入肥料培育游生动物等,在鱼苗入池后,根据采食规律进行投喂,并且每三次追肥一次繁殖水中轮虫,使鱼苗获得充足饲料,在长至一定规格后,再投喂配合饲料,在整个养殖期,应早、中、晚做好巡塘工作。

1、单养法:选2-4亩,水深1-1.5亩,经消毒的地塘,放夏花鱼种3000-6000尾/亩,投喂配合饲料或豆饼、蚕蛹、鱼粉混合物,要求饲料蛋白质35%以上,每天8-12次,投饵率5-8%。
2、混养法:将鲤鱼夏花与其它鱼种混养,可以鲤鱼为主或为辅。若以鲤鱼为主,则应加强饲料投喂,若以花白鲢为主时可适当培育水质,若以草鱼为主,则鲤鱼宜少放。
3、饲养管理
①早开食鱼苗开口越早,生长起点越早,生长就越好。应力求尽早平稳过渡到用全价配合饲料投喂。
②狠抓旺食鱼种前期(特加是寸片到25-30时间内)生长特别快,体长体重增长均快,需要的饲料也较多,此时应加强投喂,有些渔民此期投饵率超过10%。
③投料坚持定质、定时、定位、定量"四定",按鱼种采食节律予以投喂。
④日常管理做好早、中、晚"三巡四查",掌握气候、鱼情、病情,保持鱼快速生长,同时还要定期注水和做好防洪、防逃工作。

鲫鱼的养殖技术

池塘条件

鲫鱼有喜集群、潜入淤泥和逆水跳跃逃逸的习性。主养鲫鱼的池塘面积不宜过大,一般以2亩左右为宜,不应超过4亩;要求池塘底质较硬,一般淤泥厚度在10厘米以内,超过10厘米时必须清淤,以利于对鲫鱼的捕捞(捉);池埂坚实不漏水,进出水口要安装牢固可靠的拦鱼栅,拦鱼栅应高于池塘最高水位50厘米。

品种选择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鲫鱼品种较多,难免出现良莠不齐。实践证明,异育银鲫和高背体形异育银鲫(简称高背鲫)适合主养,生长速度比普通鲫鱼分别快2倍和3倍。异育银鲫和高背鲫鱼相似,异育银鲫与普通鲫鱼的区别为:异育银鲫侧线鳞为31-32片、普通鲫为28-29片;异育银鲫与高背鲫的侧线鳞数目相同,但高背鲫头短、背高体厚、腹部呈圆形。

放养密度

从养殖经济效益看,放养数量超过2000尾/亩,虽然能获得较高产量,但养成商品鱼个体小,销售价格低,效益不理想;放养量少于1000尾/亩,尽管商品鱼个体较大,但总产量不高,销售收入少。每亩放养体重30克的鱼种1400尾或50克的鱼种1200尾,搭配适量的鲢、鳙和夏花草鱼,搭配鱼总数不超过600尾,可净产鲫鱼500公斤以上,其它鱼200公斤左右,效果理想。

水质管理

鲫鱼体内的钙、磷含量为其它鱼类的2倍多,因而要求水中有丰富的钙、磷以满足鲫鱼生理需要。要求20天左右施1次生石灰溶液,每亩每次用量为60公斤;每15天施1次过磷酸钙,每亩每次用量15-20公斤。施生石灰3-5天后方可施过磷酸钙,防止水体碱性过大降低磷肥效果。根据塘口水质变化情况及时定量补充有机生物肥料,必要情况下可以配合投放培育的小球藻藻种,定期在食台和下风口投放微生态制剂菌种。上半年精养鲫鱼塘口采用全塘消毒和杀虫只有两次,一次是投放鱼种前,还有一次就是梅雨季节前,使用的种类和计量也是严格控制,要事先进行一定的预试验取得效果后在大面积使用。调水上使用有机生物肥料次数也较少,一个塘平均2次左右/半年。菌类的使用相对较多,主要是不定期的局部使用,有效的分解水体有机质、生物尸体和方便,提高养殖水体自净能力。由于合理选料和投喂,基地塘口水质保持相对稳定,上半年的养殖周期中尽量减少对养殖水体的微生态环境的刺激,维持相对的稳态,减少对鱼的应激。

饲料选择

饲料占据养殖成本的60~70%,选择优质的饲料不仅可以提高鲫鱼抗病力,降低养殖风险;同时还可以降低养殖成本,抓住鱼价高涨行情,实现赢了倍增模式。

投喂管理

俗话说:“人病都是吃出来的,鱼病都是喂出来的”,如何投喂?每天投喂多少?是淡水鱼塘养殖管理最重要的一环,常规的做法只知道投喂“八吃饱”,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正真量化的标准,这个“八吃饱”的含义任何理解?普通养殖户往往认为投喂相对比简单,认为只要鱼吃就给它才就可以了,投喂差不多就行,没有什么技术难度;在我们一线的走访调查中发现实际上一些养殖户养殖失败或不赚钱的原因中,其中不合理投喂(投喂过量或投喂不足)往往是主导因素。在生产中养殖户看到鱼摄食较好往往会加大投喂量,尤其像2016年这种大好行情,想急切的拉大鱼规格,抓住良好行情,而忽视鱼内在生长规律,导致鱼机体各项机能过早超负荷消耗,又不能及时的补充修复,加上外界环境的复杂变化导致前期(5、6、7月份水温上升期)疾病的爆发。

病害防控

常见鲫鱼病害主要是水霉病、鲫爆发性出血热、肝胆综合征和红鳃病等。本文主要综述相关鲫鱼的病害的症状以及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为鲫鱼养殖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水霉病

该病是由真菌寄生鱼体表面引起的,其中最常见的是水霉和棉霉。10-15℃最适合生长,25℃游孢子繁殖能力减弱,较不容易感染。鱼体因为过度拥挤、移动或者不良环境影响发生表皮损伤,水中的水霉病游孢子即伺机附着,于坏死组织上开始发芽形成菌丝,菌丝除寄生于坏死组织外,尚可漫延侵入附近的正常组织,分泌消化酵素分解周围组织,更而贯穿真皮深入肌肉,使皮肤与肌肉坏死崩解。鱼体受伤或越冬鱼池放养密度过高等都易引发鱼类水霉病。表现为病鱼体表形成肉眼可见的灰白色柔软棉絮状物,鱼体负担过重,游动失常,食欲减退,以致衰弱而死。

水霉病多发于春季,在低温季节,鱼种的转运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机械损伤,放养时应用2%-4%的食盐水浸洗,同时应控制水质,水体不应过肥。可泼洒3毫克/升美婷制剂进行预防。

二.肝胆综合征

该病近两年来比较流行,病因可能与养殖密度过大,水质恶化,饲料营养单一,鱼体营养失衡相关。病鱼以尾尖白、鳍条尖白、肝胆肿大变色为典型症状,并伴有烂鳃、赤皮等症状。

防治措施主要有:1)用漂白粉或者二氧化氯水体消毒,同时配给VC、诺氟沙星类药物。2)选用复合微生物制剂对水质进行调节。3)改变饲料配方。

三.红鳃病

该病发病期在5-6月份和10-11月份,水温20-26℃为高发期。病鱼停留在距水面5-10厘米处静止不动,用物体拍打水面,病鱼下沉,但一会儿后又游到原来水面静止不动。病鱼鱼体黑瘦,鳍条尖发白,鳞片松动,鳃部出血红肿,呈鲜红色。解剖病鱼发现其肠道无食且红肿,肝脏出血并伴有肾脏出血,胆囊肿大,胆汁颜色加深。

防治措施主要有:1)放养鱼苗前应彻底清塘,使用生石灰进行消毒。2)控制水质。3)控制饲料质量以及投喂量。饲料中碳水化合物不得超过40%,饲料投喂量应为鱼食量的70%为佳。4)发病期可采用高氯酸锶(超强氧化剂)0.15毫克/升-0.25毫克/升的量全池泼洒,每日一次,连续4天。

海水轮虫怎么培养最快繁殖最快

轮虫是我们水产界十分重要的开口饵料,也是十分优质的食物

水池培育轮虫

1、种苗的采集与消毒工作

从池塘里捞取浮游生物的样品,在解剖镜下将轮虫分离出来。为了避免其它的浮游动物的混入,可先将轮虫用吸管吸到清洁的玻片上,之后再转移到培养的容器中,以保证轮虫的纯度。培养的水泥池在放种之前先要用高锰酸钾进行消毒,清洗干净以后等待使用。培育轮虫用的水也要严格消毒。常用的药物是漂白粉,可以杀灭大部分敌害生物和藻类,余毒消失得也快,一个星期就可以使用。水在使用之前,要用少量的轮虫试水,如果轮虫没有什么不良反应,才能大量接种,轮虫的接种密度一般是2~5个/毫升比较合适。在适宜的条件下,经过10~12天即可以扩大培养。

2、饵料投喂 

培育轮虫基本都是用酵母和光合细菌,在培养过程中,要保持足够的光照,光合细菌对轮虫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投喂量是5×106~10×106个/毫升。并根据培养中的具体情况及轮虫吃食状况来确定投饵量,以吃饱没有剩饵为宜,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轮虫的生长。在较小的水体中培养轮虫,投喂酵母后要轻轻搅拌,使之分布均匀,还能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如果水体较大,在培育轮虫时,应采取向水中充气的措施,以保证培养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还可以防止饵料下沉,促进轮虫的快速生长。

3、轮虫的温度控制与扩大培养 

轮虫生长对于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最适合的生长温度为24~30℃,为了能使轮虫快速生长,要注意维持合适的水温。轮虫的生长发育与水质有很大的关系。在培养过程中,轮虫会越来越多,排泄物也会增多,水质很容易发生变化,所以,培育的过程中,要观察水质情况,定时加注新水。

在适宜温度和充足的饵料情况下,保持良好的水质,经过10天左右的培养,当轮虫的密度达到60个/毫升以上时,就要进行扩大培育或采收一部分增加空间。可以用200目筛网做成工具来捞取,也可利用灯光照射,使轮虫集中在一起,然后进行捕捞。为了使下次能继续培育,先要确定合理的捕捞量,培养池里保持一些轮虫,以便繁殖。

水体培育轮虫一般几天死亡

若水色已浓且轮虫或原生动物即多时,除了使用药剂、排水外,即可使注水部位的水车局部动转,而开掉排水部位的水车,于黎明时由表层排水。否则不出数日,常会使池水变清。

1、启动水车

虾池中在不同位置的环境因子与营养盐,都略有不同。在没有启动水车,且气候极端变化时,其上下层的差距更为明确。水车在增加溶氧,消除水域的分层现象,增加放养密度,已被认定。然而在其水色的形成与维持,即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水车启动后,能够:

(1)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溶入虾池,提供藻类的碳源。

(2)使部份的有毒气体逸散,减少对藻类的伤害。

(3)促进有机物与肥料的分解或矿物化,增加营养盐浓度。

(4)种使全池营养盐的均匀分布,而不至于缺少。

(5)稳定虾池的PH值,提供藻类良好的环境。

(6)促使微细藻类悬浮,而不聚集在一起,沉底死亡。

2、利用药剂

若虾池的水色,经由上述的方法已能控制与维持,则最好不要再使用任何药剂,以节省开销并防止可能的副作用,但当水色不易控制或良好水色不能做成时,仍需使用药剂才能克服。

由于药剂有多种,且其功能又都不同,故如何应用,实为相当复杂且危险的可情。例如水色已经太浓,愈大量换水愈浓,则可加硫酸铜或除藻剂,以杀死部份的藻类。然而,此时仍需注意池虾之健康情况及有否脱壳;当池虾健康良好时,0.5ppm的铜离子对池虾应无多大影响。反之,则使虚弱得病的池虾之生长受到抑制。另外,有些酵素制品或消毒剂即有杀死藻类的作用。使用时,宜特别注意。

再者,有时药剂能合并混用或同时施用。但有时则不能;若滥用时则发生反效果。例如,消毒剂与底质改良剂或微生物制剂,即不能同时使用。消毒剂最好即不要与杀藻剂混用。药剂使用后,有些须后一段时间即必须注水稀释。

水体培育轮虫一般几天死

懒轮虫: 冬季不易出现 橘色轮虫: 分布广, 浅水湖泊沿岸带 红眼旋轮虫: 池沼或浅水池塘 钳形猪尾轮虫;分布广, 世界性种类, 底栖为主 钩状狭甲轮虫: 分布广, 属世界性种类, 自浅沼泽至深水湖泊沿岸带均有出现 双尖钩状狭甲轮虫: 分布广, 沼泽, 池塘, 浅水湖泊, 等水体中都有出现 盘状鞍甲轮虫: 普通常见种类, 卵形鞍甲轮虫: 分布广, 属常见种类, 沉水植物较多的沼泽, 池塘及浅水湖泊均有 三翼鞍甲轮虫:分布广, 常见种 爱德里亚狭甲轮虫: 分布广, 在淡水, 咸淡水, 海水以及内陆咸水水体均有分布 台杯鬼轮虫: 分布广, 多生栖于沼泽, 池塘, 小型浅水湖泊 方块鬼轮虫: 分布广, 出现于沼泽, 池塘, 浅水湖泊等小型水体 高氏多棘轮虫:分布广, 沉水植物多的沼泽, 池塘及浅水湖泊均有出现, 底栖为主 萼花臂尾轮虫: 各类水体均有出现 剪形臂尾轮虫: 常见种类, 分布广, 自然水体及养殖水体均可出现

水产养殖轮虫如何培养

培养方法:培养水蚤的池每平方米必须用生石灰100g进行消毒,进水用100目网片过滤,用混合堆肥(畜禽粪)进行施肥,使细菌和藻类大量繁殖。

养殖水体轮虫过多

严格检查所进水源,防止轮虫随水进入池塘。池塘加水前检查水源中轮虫及藻相,最好在进水口加一个较长的150目-200目筛绢网, 以减少轮虫、轮虫卵及其它浮游动物进入池塘。

2,有条件的话对池塘进行彻底清污,清塘一定要彻底,最好用生石灰,翻动底泥,晒塘。可以有效防治养殖过程中的轮虫大面积爆发,特别在养殖中后期。

3,根据自身池塘条件和养殖水平,合理调整放养密度。条件好可适当加大放苗数量,以合理套养花白鲢对抑制轮虫有很好的作用。

在肥水条件下浮游生物主要是个体大于50微米的藻类,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种类,是鳙鱼的滤食对象在养殖品种的搭配上可以适当增加鳙鱼的放养密度,进行生物防控。

4,养殖过程中定期改底和调节水质。在养殖过程中经常使用强氧化型底质改良剂

养驴


养殖水体轮虫过多如何处理,蓝藻过多可以培育轮虫吗
  • 水产养殖可以买保险吗,渔业养殖可以买保险吗
  • 水产养殖可以买保险吗,渔业养殖可以买保险吗 >> 水产养殖可以买保险吗,渔业养殖可以买保险吗...

    养殖水体轮虫过多如何处理,蓝藻过多可以培育轮虫吗
  • 娉ラ硡鍏绘畺鍏ラ棬,养殖泥鳅起步
  • 娉ラ硡鍏绘畺鍏ラ棬,养殖泥鳅起步 >> 娉ラ硡鍏绘畺鍏ラ棬,养殖泥鳅起步...

    养殖水体轮虫过多如何处理,蓝藻过多可以培育轮虫吗
  • 养殖鲟鱼前景,养殖鲟鱼前景
  • 养殖鲟鱼前景,养殖鲟鱼前景 >> 养殖鲟鱼前景,养殖鲟鱼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