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泥鳅养殖怎么样,现在泥鳅养殖怎么样
泥鳅好养殖
泥鳅是很好养的,只要在鱼缸中提供一些淤泥,不需要格外喂养食物,它会自己找一些藻类来吃。
要是大规模养殖,也是很好养的,对于环境的适应性强,并且产量很稳定,能获得一定的收益。
在养泥鳅的时候,我们需要定期换水,因为鱼缸中的水质时间久了是会变质的,不换水的话,泥鳅是很容易死掉的,这个我们需要特别注意一下。
泥鳅好养殖技术
养殖方法:
1、鳅池建设。使用的鳅池面积为50~80平方米,池深1~1.5m。鳅池可用砖、石等材料砌成,壁顶设压口,压口向池内延伸出5~6cm。池底中央设有排水口,水管直径1.5cm左右,同时在池边设有溢水口1个,以便控制水位。
出水口与溢水口应用铁丝网罩住,以防逃苗。鳅池内可种植一些水草,如水花生、水葫芦等,以改善水环境,降低水温,另外,还可在鳅池周围种植一些葡萄或丝瓜等攀援植物,夏季可以为泥鳅提供遮阳纳凉的场所。
2、苗种放养。鳅种放养前7~10天,用生石灰0.2kg/平方米彻底清池;5~7天后,蓄水10~20cm,施用10~15kg/亩的有机肥与无机肥混合物培育水体中的基础饵料生物。
3、饲料投喂。泥鳅为杂食性小型鱼类,饲料来源很广,水蚤、蚯蚓、蝇蛆等是泥鳅天然的饵料生物,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投喂米糠、豆饼、豆渣、血粉、麦麸等。泥鳅的摄食量与水温密切相关。
投喂方法是在鳅池中搭建饲料台,将饲料投放在饲料台上,饲料要求新鲜、无污染、无腐烂、无变质,投喂时间一般在上午9时左右,投喂量以泥鳅在3~4小时内吃完为准。
4、水质调控。鳅种刚入池时,池水水深保持在10~20cm;以后随着鳅种的生长,逐渐加深水位到应有的深度,平时浅一些,炎热高温时可加深一些,并经常注入新水,保持良好的水环境。
扩展资料:
泥鳅好养殖成本
水泥池效益分析:一个10平方米的水泥池建设费用300—400元,种苗可投放30斤,收购1斤泥鳅苗9—10元,泥鳅苗安10元计算:30斤×10元/斤=300元;饲料自己配制:每增重一斤泥鳅所耗饲养成本1.1元,经4个月的饲养我们按4倍来计算,饲养成本在4.4元,饲料成本396元,药物15元,一个10平方米的水泥池总投资1100元,可产泥鳅120斤,短短4个月时间产值1440元,年纯利:(1440元(产值)-300元(种苗)-396元(饲养成本)-15元(药物)=729元纯利)。每亩可建50个10平方米的池子,一亩年产量泥鳅可达6000斤,每斤价格12元,产值7.2万元。减去成本,每亩获利3.6万元以上。
网箱效益分析 每亩池塘设置50 口网箱,网箱所花费用3000 元(使用3 年,每年折300 元),每亩用种苗1000斤,每斤10元,计10000元,饲料费12000元,药物以及其他的开支750 元,每亩投入总成本约25750元。每亩产泥鳅4000斤,每斤价格12元,总收入48000 元。减去成本,每亩获利22250元,。加上网箱外花白鲢及青虾收入更高。
泥鳅并不难养殖,但关键是要学好技术。听说湖南怀化市新民生态养殖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养殖黄鳝、泥鳅、四大家鱼、养猪、养鸡、蚯蚓、黄粉虫,另向外提供优质的皇竹草种,公司面向全国开展生态养殖技术培训。具体不知道这公司好不好,但公司老总上过中央台的科技苑节目,应该是非常有实力吧。
网箱养殖泥鳅投资一亩地的成本为25750元。具体费用先看一个网箱的费用:一个网箱60元;需购20斤野生泥鳅,计200元;饲养4-6个月后增重4-6倍,至少可达80斤,每增重一斤花费4元饲料成本,总饲料成本即为240元,如果大量采用自己繁育的蚯蚓作饲料可降低成本20%;药物费用15元;以上共计515元。
养泥鳅
1、养殖环境
泥鳅常生长在底泥或者淤泥中,养殖泥鳅可以选择向阳通风、水源充足且地势开阔的池塘,并向池塘底部铺上粘制土壤,栽种浮萍、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为泥鳅提供躲藏、休息的场所。
2、养殖方法
泥鳅在夜间才会捕食活动,养殖时可以在上午八点以及下午三点为其提供食物,以鱼虾、昆虫、水蚯蚓、豆饼、豆渣等食物为主,且喂食三小时后,要为泥鳅清理池塘,避免食物残渣污染水质。
3、注意事项
泥鳅不喜强光,在光照过于强烈时要为其搭建遮阳网,维持泥鳅的正常生长,泥鳅在生长的过程中,容易患上气泡病,导致死亡率升高,养殖时要定期使用木棍搅动池底,将水中的有害气体排出。
泥鳅好养殖前景与利润
泥鳅在农村的稻田和池塘、河流里随处可见,它们一般生活在淤泥底,是营养价值很高的一种鱼类, 可食用、入药,被称为“水中之参”。
泥鳅对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各地池塘、沟边、湖泊、河流、水库、稻田等淡水水域中均能发展养殖,而且养殖效益非常高,那么2019泥鳅养殖的前景和价格怎么样?我们一起来看看。
泥鳅的养殖生长周期非常短,盈利周期短,基本上养殖四五个月就可以拿去上市售卖了,而且产量非常高,100-200平方米的池塘可以产出泥鳅250-500公斤,收入可以达到2500到5000元。
如果是稻田养殖一亩就可以产出一百公斤,收入能达到一千元,并且泥鳅这种水产不同于其他水产,它的病虫害等其他问题非常少,成活率高,很容易饲养,所以亏本率低,对养殖的水体要求也不高,所以养泥鳅有着成本低盈利周期短的优势。
2019泥鳅的养殖前景
1、从养殖的角度来看,现在养殖泥鳅其要求并不高,对场地和水源的质量都一般,泥鳅小巧,很方便运输,而且它的病虫害很少,养殖的成活率高。
泥鳅的器官和其他生物也不同,它可以利用肠道呼吸,所以在氧含量很低的情况下它依然能够存活,对饲料也不挑,什么都能吃,食性很杂,而且在田里池塘里都能适应养殖,是一种生命力很强很好养的水产。
2、如今泥鳅的人工养殖占了泥鳅出口量的百分之四十,对外主要是日本和韩国两个国家进行出口,所以市场非常大,不仅是在内地的一二线城市,在海外的市场需求量也非常大,加上泥鳅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并且被市场所认可,所以泥鳅的市场一直在蒸蒸日上。
泥鳅养殖成本和利润有多少?
以养殖1亩水面的泥鳅投苗400斤为例
1、场地租金:(各地不同,自己调节数据),1亩泥鳅池塘,场地租金成本500元左右
2、场地改造:挖机施工每小时160元需工作4小时等(现有池塘除外)需640元。
3、购苗种资金:1亩水面,投放泥鳅苗400斤以28元/斤计算需11200元
4、饲料成本:投放400斤泥鳅苗,产出2800斤泥鳅计算,按我公司的饲料配方养殖。如:水生物、蚯蚓、米糠、麦麸、豆渣、豆饼、小麦、玉米、鱼粉等做饵料,饲料成本在3200元左右
5、其他费用:渔药、水电、网具等其他开支400元
6、养殖周期:泥鳅一般饲养3-4个月达到上市规格,养殖总成本15940元
7、产出:养殖1亩泥鳅,投苗400斤,可产商品泥鳅2800斤左右,商品泥鳅的市场价格按保底价12元/斤计算,2800斤泥鳅收入为33600元。
8、利润:收入33600元-投资15940元=17660元/亩(如一年投种苗2批,效益更高)。
泥鳅养殖有哪些方法?
1、水缸养殖:农家庭院房前屋后、空闲地可用木箱或水缸养殖,用粪肥、泥土、稻草和泥土混合物填入底层,厚30公分,水深30~50厘米,有进出水口,可连成一串或者一片集中养殖。
2、网箱养殖:湖边、河边、大泥塘及常年流水不断的小溪里可用网箱养泥鳅,面积40~50平方米,网箱四角用竹杆插入底泥,网底紧贴泥面,放入三朵多孔板或二捆秸杆充做人工鱼礁即可。
3、鱼鳅混养:泥鳅是底栖杂食性鱼类,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在鱼池塘中混养泥鳅不用投饵,一般可以和草鱼、链鱼、鳙鱼、鲫鱼等一起混养,但是不宜与青鱼、鲤鱼、黑鱼一起混养。
4、稻田养殖:泥鳅稻田养殖泥鳅是将水稻种植与泥鳅养殖有机结合在同一生态环境中(稻田浅水环境)的一种立体种养模式,分沟溜式和田塘式两种。
①沟溜式:沟溜式就是在稻田中挖鱼沟、鱼溜作为鱼的栖息场所,一般按“井”字、“十”字等形挖掘,鱼沟要求分布均匀,四通八达,宽35厘米,深20~30厘米,占稻田总面积的8~10%。
②田塘式:田塘式是在稻田内部或外部低洼处开挖鱼塘,鱼塘与稻田沟沟相通,沟宽、沟深均为50厘米,鱼塘深1~1.5米,占稻田 总面积的10~15%,但是要注意稻田施农药对泥鳅的毒问题。
5、池塘养殖:泥鳅一般采用天然泥塘比较经济实用,但对一些池硬较窄或是土带沙等情况为防止池塘漏水,则应考虑人造池塘。
①天然泥塘:天然泥塘简单,投资少,食物充足,亦可自繁自育,一次投入多年收益,经济实用,效益高,无任何风险,适合初次养殖户养殖,注意泥鳅外逃及工业、农业污染即可。
②人造池塘:人造池塘可建成土池或水泥池,面积300~500平方米,池深90~110厘米,水深50~60厘米,池壁高出水面40~50厘米,有进水口、溢水口、排水口,适合大规模养殖。
以上就是泥鳅养殖的部分介绍,希望每位养殖朋友都能养出高质量、高售价的水产。
泥鳅好养殖吗赚钱吗
1、泥鳅养殖成本计算 我们采用的泥鳅养殖模式为围网养殖我们以一亩为单位进行计算: 养殖场地租赁费:一般为400-600元/年,有的地方可能更低 饲料:6000-7000元 苗种:每亩投放10万尾,每万尾800元,10*800=8000元 网具:400元: 渔药及消毒药物:100元 水电:200元 其它:1000 成本核算16000-17000元
2、养殖利润计算: 10万苗种经过6个生长月饲养后产量可以达到2000斤左右,每斤泥鳅价格按最低十五元计算2000*15=30000元。扣除成本纯利润13000-14000元 这样的利润可想而知,泥鳅养殖的有利可图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
3、当然,上面的计算方法,都是按照普通、平均标准为依据。 如果考虑到技术水平、市场价格波动因素,以及其它无法预期因素的影响,则每一个个例,在结果上,也会有较大差异。 祝你成功!
泥鳅好养殖防渗膜
水产养殖防渗膜一般选择的规格厚度为0.3-0.5mm之间,养殖户可以根据自己养殖的水产品进行选择,一般养殖鱼虾、泥鳅、黄鳝的话选择0.5mm厚度左右的防渗膜就可以,但是如果养殖甲鱼的话就需要1.5mm以上的防渗膜.
水产养殖防渗膜的质量一般我们建议选择无毒全新料生产的防渗膜,目前市场上的防渗膜主要有回收料生产的防渗膜和全新料生产的防渗膜,回收料生产的防渗膜因为采用回收的塑料制品生产而成,原材料安全性无法控制可以养殖一般的适应性强的水产品比如普通的草鱼、鲤鱼、虾之类的.
泥鳅好养殖条件
如何养殖泥鳅?养殖泥鳅需要哪些条件?这几点你一定要知道
记得小时候,夏天的时候爸爸经常捉泥鳅炖着吃。虽然它们长得难看,但是吃起来却特别的美味。这几年人们越来越爱吃这些野生的食物,特别是泥鳅,现在也是常常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它不仅仅味道好,而且它们营养价值特别高,它含有很多蛋白质又低脂肪。一些农户都叫它水中的人参。养殖泥鳅也成了现在农户们最先选择的水产养殖业了。但是想要的养殖它们却没那么容易,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下该怎么养殖泥鳅?养殖它们需要哪些的条件。
跟其他水产生物一样,它们对水的要求也很高,水源一定要无污染,水质要好。水源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它们的成长情况和病情发生的概率。如果水质不好的话,就会一抑制它们的生长,而且还会因为有污染的水导致它们生病。这些因素都会完成我们后期的利润多少。
其次就是它们所生活的池塘了,与其它的水产生物不同,它们的池塘要有一定量的淤泥。因为它们喜欢在淤泥里生活和嬉戏。最好能够选择一个阳光充足的地方,这样池塘能够接受到更长时间的光线,这样水里的海草,藻类植物都能够很好的生长,能给它们提供一些植物性饲料。而且还要做好消毒和排水系统,这样方便我们系统的清理池塘和放水排水。能够保证水质不被污染而且还能改善水质。
如果你想看养它们挣钱,那么就要加大养殖的规模,这样的情况下苗中的选择和长期的供应就成了一个问题。所以我们就要选择一个抗病性强,好存活,繁殖能力强的品种,在这同时,为了保证苗种的供应,应该自己建一个培育苗种的地方。这样一来我们就不怕因为规模大的原因,苗种供应不足了。这样的话就能节省不少的成本。
等我们选择好了苗种就可以运输到池塘放养了,但是一定要注意就是不要让它们在运输的过程中死亡,我们建议运用塑料袋添氧的方式运输它们。等到苗种到了以后,可以把这些装有它们的袋子放到池塘里适应一下水温以后,再将它们从塑料袋里移到水里。这样它们就不会因为温差过大造成死亡。而且我们也要根据池塘的大小来决定放养的数量,我们不能只想着利益,一股脑的往池塘里放苗种,这样会影响它们的成长,反而我们不能在最合适的时间将它们出售。这样就卖不上一个好价钱。但是也不要放养的太少,那样的话,一是我们不方便管理,二是造成池塘资源的浪费。所以要好好掌控放养它们的密度。
它们要在合适的水温下才能够更快更好的生长,一般它们最适合在26度左右的温度中生活,在这样的条件下,它们喜欢吃东西,而且活动量比其他的温度要大的很多,所以长得也很快。这时候我们就要给它们足量的食物,满足它们的成长。每天给它们补喂一些饲料,让它们长得更好。切记,水温一定不要超过30度,在那样的温度下,它们就不爱吃东西,还喜欢钻到泥土里,一直不出来。同样的道理,水温也不能低于五度,它们也会这样做。所以我们就要人工掌控水温,夏天热的时候温度高,我们就可以在池塘四周建立遮挡物,让水面不会被暴晒,冬天的时候可以通过加热来升温,
它们吃的东西比较多,一般我们可以用两种方式饲养,第一种就是让它们自己找食物吃。另外一种就是我们利用人工进行喂食。根据生长周期的不同,方式也不一样。在它们处于幼苗期时,不能进行人工喂食,我们就要多种一些水草,这样它们就能自己在这些水草里找吃的。等到它们能进食人工饲料时,我们就给它们一些蚌肉,海螺这类的饲料。它们的日常管理也非常重要,其实所有的水产养殖都需要注意这点,因为它们对水质要求高,所以要经常的换水,还要定期给池塘进行消毒杀菌,包括日常清理它们的食物垃圾以及排泄物,这样能够确保水质,减少细菌的滋生和预防病情的发生。
相信大家都已经通过今天的这篇文章了解一些关于养殖泥鳅的条件和注意事项了吧,希望你们都用到我们的养殖中去。希望每个养殖户都可以提高自己的产量,今年能有更好的利润,让我们把这个行业越做越好。
泥鳅好养殖业利润怎么样
泥鳅养殖每亩投资苗要5000~8000,饲料要3000~5000,
日常管理和其他费用3000左右。经过6~8月的饲养,
亩产可达到3000公斤左右的商品泥鳅,每公斤13元,利润可以的。
如果想养殖泥鳅的话应先学习技术。
泥鳅好养殖几个月能出售
能活四年左右。
野生泥鳅寿命一般在4-6年左右,个别泥鳅寿命可以达到10年及以上。人工养殖泥鳅由于它们的生长速度快,因而一般在5-6个月左右即可长成商品规格出售。泥鳅是鳅科、泥鳅属鳅类,为底栖鱼类,喜生活浅水多淤泥环境水域的底层,如河流、湖泊、沟渠水田、池沼等。作为杂食性鱼类,泥鳅既摄食淤泥中藻类等底栖生物,也取食浮游动物。
养猪
养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