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老师说蜜蜂会得囊状幼虫病-是不是这样的,生物老师说蜜蜂会得囊状幼虫病
生物老师说蜜蜂会得囊状幼虫病,是不是这样的?
是的,是发生在中蜂的中蜂囊状幼虫病(简称中囊病)。
这是是一种来势猛、病期短、传播快的急性病。蜂群一经染上,难以救活,尤其对蜂王与工蜂摧残特别严重。大部分蜂群忍受不了这种残酷的煎熬,当蜂群幼虫死亡率达到一定程度时,便弃巢逃跑,最终还是逃脱不了死亡的厄运。其间,蜂农采用药物治疗,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与财力,效果也不明显,甚至无效。隆回县雨山铺镇中心学校师生在养蜂实践中,探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现简介如下。
1.培育杂交蜂王,能控制中囊病 中蜂杂交王的培育很简单。首先应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强群作为培养对象。蜂农也可以互相合作交换王,不过两蜂场之间的距离要远一点,必须在8公里以外,才能发挥杂交的优势。利用远处的王台作母群,自己培育雄蜂作为父群,将二者进行杂交,就能提高抗病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交尾期间,要控制伪劣雄蜂及发病群雄蜂与杂交群蜂王进行交配,否则,会影响蜂王质量。杂交蜂王群不但抗病、抗巢虫能力强,而且产蜜量也会显著提高。
2.冬季培育蜂王,能抵抗中囊病 冬季,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蜂群越冬期缩短,江南中蜂强群不必要包装即能安全过冬。此时培育蜂王,利用强群造台或者急造王台,王台出房应在当地开野菊花之前,最迟应在枇杷花期结束。蜂王交尾期间若无雄蜂,也可以与野生蜂交配,交尾成功后同样能抵抗中囊病,虽然此方法成功率要稍低些,但最适宜在山区试用。
3.科学处置发病蜂群,能告别中囊病 中囊病的病灶长期隐藏潜伏在蜂群内,受气候、环境、蜜源等因素的影响,随时有爆发的可能性。发病轻者能自愈,重者则会死亡。当蜂群发病率为20%左右时,应立即除掉蜂王,再从无病群中抽出一块质量好的卵脾,用快刀割去巢房1/3,然后放入有病无王群内。对病群要做到蜂多于脾进行育王。在育王期间,若外界无蜜源,则要饲喂糖,应连续不断地进行,直至王台封盖为止。蜂王出房后,在交尾期间若外界亦无蜜源,也应适当喂些糖,以确保蜂王质量。蜂农这样培育出来的蜂王群,不但能从此告别中囊病,而且具有极强的抗拒幼虫病的能力。长此以往,中囊病便一去不复返,从而提高中蜂质量和产蜜量。
谢谢采纳
生物课上老师说到中蜂的中囊病,当时没注意听,请问这是怎么引起的?
现在回答这个问题可能有点儿晚了,因为网上大量资料能查到了。
中蜂的中囊病是一种病毒性的传染病,中蜂对这种病毒没有抵御能力,外出的时候容易接触到病毒,病毒带回蜂群之后,幼虫就会发病。
中华蜜蜂,又称中华蜂、中蜂、土蜂,是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是中国独有的蜜蜂当家品种,是以杂木树为主的森林群落及传统农业的主要传粉昆虫,有利用零星蜜源植物、采集力强、利用率较高、采蜜期长及适应性、抗螨抗病能力强,消耗饲料少等意大利蜂无法比拟的优点,非常适合中国山区定点饲养。中华蜜蜂体躯较小,头胸部黑色,腹部黄黑色,全身披黄褐色绒毛
我只知道当时我们邻居的蜂场有次也是蜜蜂得了这个,据说挺麻烦的。
蜜蜂生病的症状有哪些?
1.细菌性幼虫病
美洲幼虫腐臭病:病原为幼虫芽孢杆菌G+,封盖后幼虫死亡;
欧洲幼虫腐臭病:蜂房蜜蜂球菌G+,2-3日龄幼虫死亡;
治疗方法:每10框蜂用红霉素0.05g喷雾或饲喂,隔日一次,连用5-7次为一疗程。
2.细菌性成蜂病
蜜蜂败血病:蜜蜂败血杆菌G-,成蜂死亡解体;
蜜蜂副伤寒:副伤寒杆菌G-,成蜂腹泻、死亡;
治疗方法:每10框蜂用氟哌酸0.025克喷雾或饲喂,隔日一次,连用5-7次为一疗程。
3.病毒性幼虫病
囊状幼虫病:囊状幼虫病病毒,封盖后幼虫死亡;
蜜蜂蛹病:蜂蛹病病毒,蛹死亡;
治疗方法:每10框蜂用盐酸金刚烷胺片0.05克喷雾或饲喂,隔日一次,连用5-7次为一疗程。
4.病毒性成蜂病
蜜蜂螺原体病:蜜蜂螺原体病病毒,成蜂死亡;
治疗方法:每10框蜂用红霉素0.05克喷雾或饲喂,隔日一次,连用5-7次为一疗程。
急性、慢性麻痹病:急性、慢性麻痹病病毒,成蜂死亡;
治疗方法:1、每10框蜂用盐酸金刚烷胺片0.05克喷雾或饲喂,隔日一次,连用5-7次为一疗程;2、夜晚喂饱糖水用10-15克升华硫从继箱框梁上撒下,所有病蜂在2天内驱逐箱外,杀尽病毒。但2周内会影响工蜂泌浆,需要饲喂鸡蛋(按一天一箱一个鸡蛋量拌入糖浆中)补充蛋白质。
5.真菌性幼虫病
白垩病:蜂囊球菌,幼虫死亡呈石灰质;
治疗方法:取制霉素片5片化1千克石灰清水喷脾,可以直接喷患病幼虫。
6.真菌性成蜂病
孢子虫病:蜜蜂微孢子虫感染,成蜂下痢死亡;
阿米巴原虫病:马氏管变形虫,成蜂下痢死亡;
治疗方法:1000毫升糖浆中加入4毫升食醋,250毫升/次10框蜂,2-3天一次,连用4-5次为1疗程。
寄生螨的防治
在我国对蜜蜂危害较严重的螨类主要是寄生在蜜蜂体外的雅氏瓦螨(又称大蜂螨)和壳热厉螨(又称小蜂螨)。
大蜂螨
(1)饲管防治 在蜂群的日常管理中,定期割除雄蜂蛹,并清除雄蜂幼虫、蛹上蜂螨。也可有意给蜂群加雄蜂脾,让蜂王产雄蜂,利用大蜂螨喜寄生雄蜂的特性,诱使蜂螨在雄蜂脾上寄生,待雄蜂脾上的雄蜂少许封盖后,抽出雄蜂脾,杀死雄蜂幼虫及蜂螨,以减少蜂螨寄生率。
(2)药物防治
①氟氯苯氟菊酯条(螨扑),悬挂于蜂群内,每1框蜂群2条,6周为一个疗程。采蜜期禁止使用。
②氟胺氰菊酯条(螨扑),悬挂于蜂群内,每10框蜂群2条,3周为一个疗程。采蜜期禁止使用。
③甲酸溶液(甲酸7毫升与乙酸3毫升)熏蒸,临用前将两者混合,在22度以上气温下,在标准箱内熏蒸无蜂封盖子脾7-8张,密闭熏蒸5-6小时。
小蜂螨
小蜂螨主要寄生在子脾上,很少出现在巢脾外的蜂体上。寄生主要对象是封盖后的老幼虫和蛹。
(1)饲养管理防治措施
①蜂群内断子防治法 根据小蜂螨在蜂体上仅能存活1-2天,不能吸食成蜂体血淋巴这一生物学特性,可采用人为幽闭蜂王或诱入王台断子的方法治螨。一般工蜂发育过程中,封盖期的幼虫和蛹期为12天,将蜂王幽闭或介绍将要出房的王台,并把蜂巢内幼虫摇出,将卵用糖水浇死,并全部割除雄蜂蛹,这样12天之后,蜂群内就会出现彻底断子,放王3天后蜂群才会出现幼虫,这时蜂体上的小蜂螨也自然死亡。如果介绍王台,新王产卵,卵孵化成幼虫后,大多也超过12天。因此,幽闭蜂王断子12天,给蜂群介绍王台断子,都可有效防治小蜂螨。
②同巢分区断子防治法 用同一种能使蜂群气味和温、湿度正常交换而小蜂螨无法通过的纱质隔离板,将蜂群分成2个区,使各区造成断子状态2-3天,使小蜂螨不能生存,防治有效率在98%以上。方法是在继箱和巢箱间采用隔王板大小的细纱质隔离板,平箱或卧式箱则用框式隔离板,一定要严密,不使蜂螨通过,每区各开一巢门,将蜂王留在一区继续产卵繁贿,幼虫脾、封盖子脾全部调到另一区,造成有王区内2-3天绝对无幼虫,待无王区子脾全部出房后,该区绝对断子2-3天,使小蜂螨全部死亡后,再将蜂群并在一起,以此达到彻底防治小蜂螨的目的。该法比幽闭蜂王断子更为优越,它保持了蜂群的正常生活秩序和蜂群的正常繁殖,劳动强度低,又不影响蜂群正常生产。
(2)药物防治
用升华硫磺法,可将药粉均匀地撒在蜂路和框梁上,也可直接涂抹于封盖子脾上,注意不要撒入幼虫房内,造成幼虫中毒。为有效掌握用药量,可在升华硫药粉中掺入适量的细玉米面做填充剂,充分调匀,将药粉装入一大小适中的瓶内,瓶门用双层纱布包起。用药时瓶口对准要撒的部位轻轻抖动,撒匀即可。涂抹封盖子脾,可用双层纱布将药粉包起,直接涂于封盖子脾,一般每群蜂(10足框)用药粉3克,每隔5-7天用药1次,连续3-4次为一个疗程。用药时,注意用药要均匀,用药量不能太大,以防引起蜜蜂中毒。进入生产期不可使用
养蜂
养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