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茉莉养殖教程,养殖鸳鸯技术看
鸳鸯如何养殖
鸳鸯能够养殖,具体饲养技术如下:
雏鸳鸯的饲养管理:
1、温度与湿度:
雏鸳鸯对温度比较敏感,1~2日龄舍温不应低于32℃,第三天以后主要观察雏鸳鸯的动态,调节温度切忌忽冷忽热,以鸳鸯群分散均匀,神态自然为适宜温度。雏鸳鸯舍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70%,2周龄维持在50%~55%即可。
2、雏鸳鸯的培育方式:
可选用地面育雏或网上育雏,前者设备简单、投资少、积肥好,后者雏鸳鸯不与粪便接触,节省垫料,环境卫生条件好,农户可灵活选用。进雏前的准备:备雏鸳鸯料(可选用肉用型雏鸳鸯颗粒料或肉鸡料替代)。备足垫料,可选用锯末或铡短的干草。清洗鸳鸯舍和各种工具,进行彻底消毒。舍前12小时开始鸳鸯舍供温,使室温达到育雏标准的要求。
3、雏鸳鸯的分群:
雏鸳鸯出壳后应根据出壳时间、体质强弱、体重大小合理分群,使强雏、弱雏分开饲养,鸳鸯群以200~300只为宜。在8日龄、15日龄还要根据强弱分群,提高鸳鸯群的整齐度。饮水与开食:先饮水后开食,雏鸳鸯出壳12小时左右可将其放在25px深的温水盆中让其自由吮吸、洗毛。饮水后1小时即可喂食,可选用碎玉米粒或颗粒料撒在深色塑料布上,让其自由采食,水盆放置在料布旁边,便于随时饮水或洗口腔,随着雏鸳鸯长大,把水盆和料糟距离拉开可节约饲料。
4、少喂多餐逐步过渡到定时定餐:
初生雏鸳鸯应少喂勤添,避免一次喂料量过大,要使其始终保持旺盛食欲。对于弱雏要耐心引诱它去采食,3天以后,改用食槽饲喂,6日龄采用定时喂食,日喂6~8次。光照方案:鸳鸯舍每15平方米用一只40W白炽灯泡即可,1~3日龄24小时光照,4~7日龄23小时光照,以后每天减少1小时直至采用自然光照。搞好清洁卫生,保持圈舍干燥:育雏期内必须做好圈舍的清洁卫生工作,及时清扫积粪,定期消毒,避免外来人员进入鸳鸯舍,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鸳鸯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从6周龄至18周龄为鸳鸯的育成期,此阶段鸳鸯生长发育迅速,对营养需求高,食欲旺盛,采食量大。育成期的特点是,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较强,比较容易管理。其饲养管理要点如下:
1、过渡期的饲养:
从雏鸳鸯舍转入育成舍前3~5天,将雏鸳鸯料逐渐调换成中雏料,使鸳鸯子慢慢适应新的饲料。鸳鸯舍一般不加温,但在冬季室内外温差较大,会引起感冒或其他疾病,应在开始几天适当增温。转群前必须空腹方可转舍。
2、育成期的饲料:
这个时期应逐步加大粗料和青料的用量,青绿饲料应占精料量的50%~70%,若无青绿饲料应按配合料总量加入0.01%的禽用复合维生素。精料可采用如下配方:玉米60%、麸皮15%,鱼粉2%,豆饼15%,骨粉2%,干草粉4%,食盐0.37%,微量元素0.1%,蛋氨酸0.03%,多维素及其它添加剂1.5%。
3、管理:
保持圈内清洁干燥,注意防风、防雨,夏天运动场要有遮荫棚。密度适当,以10~15只/平方米为宜,随着鸳鸯龄增大,要不断调整密度使圈内经常保持空气新鲜。分群饲养,按大小强弱分群,尤其对体重较小、生长缓慢的弱中雏应集中喂养,加强管理使其生长发育能赶上同龄强鸳鸯,提高鸳鸯群生长发育整齐度。育成期鸳鸯舍内设置洗浴水糟,每天定时洗浴,但后期洗浴时间不可过长,以免能量消耗过多影响经济效益。在圈舍内放几个砂砾小盘或在精料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砂粒,有助于提高鸳鸯的消化机能,降低饲料消耗,提高饲料转化率。
4、鸳鸯的后期催肥:
鸳鸯在出售前两周开始集中育肥,将鸳鸯群转入光线较暗、空气流通的棚舍内,适当限制鸳鸯群活动。喂以高能饲料或粉碎的玉米粒,任其自由采食,当大部分个体膘肥肉满时,即可及时出售。
5、鸳鸯的疾病防治:
制定综合性防制措施,对圈舍用具,定期清扫、消毒,保持圈舍的清洁、干燥、卫生。严禁外来人员进入鸳鸯舍。做好霍乱、鸳鸯瘟的预防。
鸳鸯怎么养殖
饲养鸳鸯需要办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需提交下列手续:
1、《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申请表》;
2、合法的野生动物来源凭证;
3、有经营的场所、有足够的资金来源;
4、有资质的技术人员和兽医师;
5、提供有关野生动物来源、种类、数量、资金、人员、技术的情况报告;
6、提供驯养繁殖野生动物的场所、设施的报告;
7、区林业局现场勘验审核,省内一般保护野生动物报市林业局批准,其他报省林业局批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报国家林业局批准。
鸳鸯饲养技术
盆栽养殖方法:在进行养护的时候,光照一定要把控好,在夏季的时候注意进行遮阴,接受散射光就可以。在夏天的时候,需要对它多喷水,营造出湿润的环左境,气温20到25摄氏度的时候最利于它的生长。
鸳鸯鸟怎么养殖
在民间传说中,鸳鸯是“痴情”的象征,传说一对鸳鸯总是永不分离,终生相守,
实际上,鸳鸯平时不一定有固定的配偶关系,
只有在配偶时期才表现出那种形影不离的亲密姿态;
在繁殖后期的产卵工作中,雄鸟并不过问,而是完全自顾自。抚育幼雏的任务,完全由雌鸟自己承担。
鸳鸯如何养殖方法
鸳鸯可以当宠物养殖,前提是有养殖的环境及工具。
鸳鸯喜欢游泳并有飞翔能力,供鸳鸯栖息、交配繁殖的房舍可分室内、室外两部分,室外周围及上方用网围住,以防它们飞走,并砌一大水池,供其潜水。食槽与水槽宜大而浅。房舍大小视数量多少而定,也可采用大笼饲养或开阔水面饲养,最好是流动水。有条件时,应种植水草和养鱼,可在水面修建岛屿,在岛屿和湖岸上种植乔木、灌木,这样利于鸳鸯的遮阴、隐蔽和繁殖。
鸳鸯养殖需要什么手续
办理条件:
1 、申请人须具备相应的野生动物养殖经验或聘请养殖技术人员;
2 、有养殖野生动物的固定场所;
3 、野生动物种源来源渠道合法;
4 、野生动物的喂养食物有保障;
5 、具备一定的医疗、救助技术条件。
办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需提交下列材料:
1、《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申请表》书面申请书(一式两份);
2、兽医技术证明(兽医身份证、技术证书影印件)
3、可行性报告(包括技术、种源、场地、饲料等)
4、区林业局现场勘验审核,省内一般保护野生动物报市林业局批准,其它报省林业局批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报国家林业局批准。
鸳鸯养殖技术
这种鸭比较耐旱 可以不用下水养殖 主要是提供食物和饮水 等羽毛换齐之后得立即剪掉翅膀的羽毛 不然会飞走 捕捉也不方便 这种鸭肉质鲜美和牛肉一样的色泽
鸳鸯能否人工养殖
鸳鸯很好养,但比一般家禽喜水,因此要让它有更多的时间接触水。还有就是它的食物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也食昆虫等小动物。饲喂方法和养鸭子一样。人工笼养环境中,孵卵由雌鸟担任。雏鸟由成鸟守护,一般留巢1个月,2个月后开始学飞,但他们仍同亲鸟一起生活。如果北方的话冬季需要转入室内,并有保温措施。
繁殖期4~9月间,雌雄配对后迁至营巢区。巢可置于人工搭造的洞中,用干草和绒羽铺垫。每窝产卵7~12枚,淡绿黄色。
鸳鸯的养殖方法
鸳鸯茉莉繁殖可用压条和扦插两种方法。鸳鸯茉莉扦插繁殖可在春季或秋季剪取2年生的枝梢,长5—8厘米,扦插后要保持20—25℃的温度和80%—90%的相对湿度。 2个月左右可生根,鸳鸯茉莉压条繁殖在3—4月进行,对充实的1—2年生枝进行刻伤,采用盆压或高压法都可以,待鸳鸯茉莉的枝条长出新根,即可剪断后移栽上盆。土壤要求: 养殖鸳鸯茉莉的土壤以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通透性能良好的微酸性培养土为最佳,不耐盐碱,可用黑山泥、草炭土、松针土、腐叶土配制,掺入少量的河沙,以利于排水透气。温度条件: 鸳鸯茉莉的生长最适温度为20—30℃,在夏季气温超过30℃的晴朗天气,需要适当遮阴,保持60%的透光率。冬季要将鸳鸯茉莉移入室内保温,温度保持10℃以上,即可安全越冬。光照条件: 鸳鸯茉莉喜欢充足的阳光,在春秋两季要给予鸳鸯茉莉充足的阳光,可以将鸳鸯茉莉向阳的地方,在夏季高温时,要适当遮荫,以免强光暴晒戳伤鸳鸯茉莉叶片。在冬季,可将鸳鸯茉莉移入室内摆放在阳光充足的窗台。浇水施肥: 盆栽养殖鸳鸯茉莉,管理较为粗放,在鸳鸯茉莉生长季节期间保持土壤湿润,雨季要防止盆中积水。在天气干燥时,经常向鸳鸯茉莉植株喷水,增加空气湿度。因为鸳鸯茉莉不耐碱,施用肥料时注意不要用碱性的肥料。换盆修剪: 盆栽养殖鸳鸯茉莉在每年早春时节要翻盆换土,换盆时宜留1/3左右的宿土。换上新的培养土重新栽上植株,放在阴凉处养护一段时间,再正常栽培。鸳鸯茉莉生长慢,分枝多,鸳鸯茉莉开花后需对过密的枝条适当修剪。鸳鸯茉莉的养殖注意事项 鸳鸯莱莉虫害主要有粉虱、叶蝉、介壳虫、红蜘蛛等,病害偶有叶斑病、白粉病。一般用40%氧化乐果乳油、蓟蚜净1000倍液等喷施可起到防止虫害的发生。用65%的代森锌、50%的多菌灵、75%的百菌清、70%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喷施可起到防止病害的作用。
鸳鸯如何养殖视频
鸳鸯鸭,又名法国番鸭,是世界上最优良的大型廋肉鸭,原产于南美洲,是旱禽野鸭与中国健鸭进行基因培育而成。该鸭体型扁宽、前后较窄、呈纺锤型、站立时体躯与地面平行,啄短耳濡目染窄、啄基部和头部两侧有红色皮瘤,型似鸳鸯。 鸳鸯鸭属水路两栖禽类,可旱养、圈养、牧养等。善飞翔,杂食性,水生植物、野草、菜叶、无毒树叶及各种昆虫都是其食物,是节粮、低耗、高产的药肉兼用型珍禽新品种,它具有成活率高、生长快、耐高温、抗严寒、抗病力特强。适应于全国各地饲养。
①喜水性。鸳鸯鸭属水禽,寻食、嬉水和求偶交配可在水中进行,也完全可在陆地进行。在唐山市吴百燕鸳鸯鸭养殖场考察时,经过20几天的细心观察得知鸳鸯鸭在陆地上的交配频率要高于在水中的交配频率。因此,路上交配受精率要高于水中。在水中游泳洗澡,能保持羽毛整洁,有助于体热散发,促进新陈代谢,保持身体健康,但不喜欢长时间在水中。
②合群性。鸳鸯鸭合群性强,只要有比较适宜的饲养场所和条件,它们就能在采食和繁殖等方面合群生活得很好。性情温驯,不怕人,耐粗饲,善觅食,可小群放养或大群圈养。
③耐寒性。对气候环境的适应性强,耐寒不耐热。只要饲养条件较好,冬春季节温度较低时,并不影响产蛋和增重。对炎热气候适应性较差,往往在夏秋季节休产换羽。
鸳鸯鸭(5张)
④杂食性。鸳鸯鸭嗅觉和味觉不发达,对饲料和香味要求不高,能吞咽较粗大的食团并贮藏在食道膨大部,肌胃内压高,经常存留砂砾,能很好地磨碎食物,所以肉用鸳鸯鸭一次食量较多,且食性颇广,能广泛食用动植物饲料
编辑本段2.特征特性鸳鸯鸭体形前尖后窄,呈长椭圆形,头大、颈短、嘴甲短而狭,喙内锯齿发达,胸部平坦,宽阔,尾部瘦长,喙的基部和眼圈周围有红色肉瘤。公鸳鸯鸭较母鸳鸯鸭体大。鸳鸯鸭的趾爪很锋利,特别是公鸳鸯鸭的趾爪尖而硬,因此在断喙的同时要进行断爪(也用断喙器)。断爪可防止鸳鸯鸭互相追逐、打斗和交配时踩踏抓伤,保持酮体外表美观,还可防止捉鸳鸯鸭时鸳鸯爪伤人,便于饲养操作。鸳鸯鸭进入成熟期后,采食量大,排泄物多,栏舍必须每天清扫,更换部分垫料,保持清洁、干燥和空气流通,要开启门窗,加强通风换气,必要时予以人工强制通风降温。暗室静养有助于快速育肥,栏舍应采用长时间光照(每天光照10~14小时),尽量减少运动。育成期应多喂含硫氨基酸的饲料,如鱼粉、羽毛粉等。注意饲养密度勿过大,光照勿过强。
编辑本段3.生产性能①产肉性能。据测定,在当前农家饲养条件下,鸳鸯鸭的平均初生体重为40克,饲养11周龄公鸳鸯鸭体重为3.64公斤,最重的可达5.0公斤左右,成年母鸳鸯鸭体重为2.6公斤。肉料比1∶2.80~3.00,成年公鸳鸯鸭半净膛屠宰率为80%,母为 84%;公全净堂屠宰率为74%,母为 75%,平均肝重260克以上。
②产蛋性能。母鸳鸯鸭饲养6个月开始产蛋,年可产蛋180~210枚,平均蛋重65~85克,最大蛋重100克。
编辑本段鸳鸯鸭养殖技术鸳鸯鸭由法国引入我国,原野生于南美。其体质健壮,体形前宽后窄,体躯与地面呈水平状态,翅长达尾部,头大颈粗,头部长仃不规则的红色、黑色肉瘤,腿和胸肌发达,体羽有纯黑、纯白或黑白杂色。现将其关键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场址选择平原地区选择地势高燥、坐北向南的地方,山区、丘陵地带应选择山坡的南面或东南倾斜的地方建场。土质以沙壤土为好,以利雨后排水。鸳鸯鸭舍应通风、光照和排水好,能避西北风,冬暖夏凉。(2)饲养方式鸳鸯鸭雄雌比例为1:(3-5),混养、圈养、放养均可,可因陋就简,圈内设有水池和有适当的运动场,舍内设有产蛋窝。(3)饲养管理①雏鸭(0-6周龄)雏鸳鸯鸭出壳后1 - 3日内对温度敏感,喜温好睡,应保持温度不低于30摄氏度,3天后逐渐降温,出壳18-24小时后可开食,把饲料放在大浅盘里让其自由采食,每天喂5次,白天4次,夜间1次。出壳16小时后饮0. 02%的高锰酸钾水1-2天,然后直接饮用清水。饲料配方:玉米面56%、豆饼18%、麸皮10%、米糠10%、骨粉2%、鱼粉2%、酵母粉1. 5%、食盐0.5%,另加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1—3周龄夜间人工补充光照,光线要充足,4周龄后采用自然光照。注意勤更换垫草,2-3周龄后可去掉垫草。
②中鸭(7-10周龄)分群:每群为100-300只,密度为每平方米5-8只。饲料配方:玉米面45%、豆饼10写、麸皮15%、米糠15%、草粉9%、骨粉2%、鱼粉1. 5%、酵母粉2%、食盐0. 5%。
③成鸭(11-24周龄)选留体大健壮的公母鸭留种,公母比为1:(3-5)。后备种鸭应限制饲喂,降低饲料营养含量,适当控制体重,防止偏肥而影响繁殖力。种母鸭体重宜控制在2. 3一 2. 8千克,公鸭为4-5千克。每只日采食量均100-150克,甸日 可喂25-50克青料。饲料配方:玉米面54%、豆饼17%、麸皮18%、草粉3%、鱼粉3%、骨粉3%、酵母粉1. 5%、食盐0. 5%,另加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4)防疫灭病入舍前要将舍及用具进行1次彻底消毒。用生石灰配成15%— 18%的石灰水对鸳鸯鸭舍的墙壁、地面、用具等进行1次彻底消毒,切断病菌。日粮中不定期加喂抗菌药防疫灭病。
不要一步登天,慢慢从小做起,坚持就会成功。
混合养殖
混合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