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用途分类蜜蜂属于什么昆虫,蜜蜂分类有哪些
蜜蜂分类有哪些?
1、中华蜜蜂
躯体较小,头胸部呈黑色,蜂王体长17.5mm左右,体色呈黑色或棕红色,全身被覆黑色和深黄色绒毛。工蜂体长11mm左右,喙长5mm左右,腹节背板呈黑色,有褐黄色环,处于高纬度、高山区的中蜂腹部色泽偏黑,处于低纬度、平原区的中蜂腹部色泽偏黄,全身被覆灰色短绒毛。
雄蜂体长12.5mm左右,体色呈黑色或黑棕色,全身被覆灰色绒毛。中蜂耐寒性较强,飞行敏捷,蜜源缺乏或病虫害侵袭时易飞逃,适宜在山区、半山区的生态环境中饲养。抗蜂螨力强,盗性强,分蜂性强,抗巢虫力弱,常咬毁旧巢,抗囊状幼虫能力弱,易感染囊状幼虫病和欧洲幼虫腐臭病。
中华蜜蜂原产于中国,是中国的土著蜂,适应中国各地的气候和蜜源条件,适于定地饲养且稳产,尤其是在南方山区,有着其他蜂种不可替代的地位。
2、意大利蜜蜂
体形较黑蜂小,腹部细长,吻较长,因此可利用它为红三叶草授粉。腹板几丁质颜色鲜明,腹节背板第2~4节的前部具黄色环带。性情温顺,在提脾检查时,能保持安静。抗病力弱,对蜂螨的抵抗力弱。育虫力强,分蜂性弱,清巢能力强,抗巢虫。
以强群越冬,食料消耗大。采集树胶能力强,造脾性能好,分泌王浆能力强,并善采储大量花粉。群势强而机敏,因此在流蜜良好的情况下,意蜂能表现出特别优越的采集力。
主要分布于地中海中部的亚平宁半岛,在我国,意蜂除西藏地区没有饲养外,全国其他地区均有饲养。
3、卡尼鄂拉蜜蜂
大小和体形与意蜂相似,腹部细长,腹板呈黑色,腹部背板第2~3节通常有棕色斑,少数个体具红棕色环带,几丁质黑色,覆毛短而密,体表绒毛灰色,雄蜂绒毛灰至灰棕色,吻长与喙长均6.6mm左右。分蜂性强,不易维持强群。耐寒,定向力强,不易迷巢,盗性弱,采集树胶较少。
性情温顺,提脾检查时,不怕光,能保持安静。采蜜力很强,善于利用零星蜜源,蜜源条件不良时很少发生饥饿现象。采集花粉能力比意蜂差。蜂王呈棕黑色,少数蜂王腹节背板上具棕色斑或棕红色环带,产卵力强。在夏季,只有当粉源充沛的时候,卡蜂才能维持大量子脾;若粉源缺乏,育虫则受到限制。
主要分布于地中海中部的亚平宁半岛东北部。
4、欧洲黑蜂
欧洲黑蜂个体较大,腹部宽,覆毛长,绒毛带窄而疏,几丁质呈均一的黑色,少数腹节背板第2~3节有棕黄色小斑,但不具黄色环带。工蜂体长13.5mm左右,背板黑色,腹部粗壮,少数腹节背板第2~3节有黄棕色斑,绒毛深棕色,喙长平均6.4mm。
分蜂性较弱,采集树胶多,雄蜂腹部绒毛呈棕黑色,有时黑色。欧洲黑蜂性情暴躁,好蜇,怕光,提脾检查时,乱动且常处于激怒状态。越冬性能强,育虫能力弱,分蜂性弱,采集勤奋。易感染幼虫病,易遭受蜡螟侵害,但抗孢子虫病和抗甘露蜜中毒的能力强于其他蜂种。
春季发展稍慢,可达中等群势,仲夏才可成为强群 。欧洲黑蜂主要分布于地中海中部的亚平宁半岛西北部 。
5、苏拉威西蜂
苏拉威西蜂是体型中等的一种蜜蜂,主要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群岛和菲律宾,工蜂体形比当地的东方蜜蜂稍大,体色也较东方蜜蜂稍浅,多在树洞中营造复脾蜂巢,但雄蜂房封盖内没有像东方蜜蜂的茧,房盖上也没有像东方蜜蜂一样有小孔。
文章蜜蜂介绍了密蜂的几个什么特点?
主要特征
躯体较小,头胸部呈黑色,蜂王体长17.5mm左右,体色呈黑色或棕红色,全身被覆黑色和深黄色绒毛。工蜂体长11mm左右,喙长5mm左右,腹节背板呈黑色,有褐黄色环,处于高纬度、高山区的中蜂腹部色泽偏黑,处于低纬度、平原区的中蜂腹部色泽偏黄,全身被覆灰色短绒毛。雄蜂体长12.5mm左右,体色呈黑色或黑棕色,全身被覆灰色绒毛。中蜂耐寒性较强,飞行敏捷,蜜源缺乏或病虫害侵袭时易飞逃,适宜在山区、半山区的生态环境中饲养。抗蜂螨力强,盗性强,分蜂性强,抗巢虫力弱,常咬毁旧巢脾,抗囊状幼虫能力弱,易感染囊状幼虫病和欧洲幼虫腐臭病[1]。
2、分布
中华蜜蜂原产于中国,是中国的土著蜂,适应中国各地的气候和蜜源条件,适于定地饲养且稳产,尤其是在南方山区,有着其他蜂种不可替代的地位[1]。
意大利蜜蜂
1、主要特征
体形较黑蜂小,腹部细长,吻较长,因此可利用它为红三叶草授粉。腹板几丁质颜色鲜明,腹节背板第2~4节的前部具黄色环带。性情温顺,在提脾检查时,能保持安静。抗病力弱,对蜂螨的抵抗力弱。育虫力强,分蜂性弱,清巢能力强,抗巢虫。以强群越冬,食料消耗大。采集树胶能力强,造脾性能好,分泌王浆能力强,并善采储大量花粉。群势强而机敏,因此在流蜜良好的情况下,意蜂能表现出特别优越的采集力[1]。
2、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地中海中部的亚平宁半岛,在我国,意蜂除西藏地区没有饲养外,全国其他地区均有饲养[1]。
卡尼鄂拉蜜蜂
1、主要特征
大小和体形与意蜂相似,腹部细长,腹板呈黑色,腹部背板第2~3节通常有棕色斑,少数个体具红棕色环带,几丁质黑色,覆毛短而密,体表绒毛灰色,雄蜂绒毛灰至灰棕色,吻长与喙长均6.6mm左右。分蜂性强,不易维持强群。耐寒,定向力强,不易迷巢,盗性弱,采集树胶较少。性情温顺,提脾检查时,不怕光,能保持安静。采蜜力很强,善于利用零星蜜源,蜜源条件不良时很少发生饥饿现象。采集花粉能力比意蜂差。蜂王呈棕黑色,少数蜂王腹节背板上具棕色斑或棕红色环带,产卵力强。在夏季,只有当粉源充沛的时候,卡蜂才能维持大量子脾;若粉源缺乏,育虫则受到限制[1]。
2、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地中海中部的亚平宁半岛东北部
蜜蜂是膜翅目的重要类群,在第三纪后期始新世地层大量发现,其多种类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在我国自古就有蜜蜂及其用途的技术,最为人所熟知的是意大利蜜蜂和中华蜜蜂,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蜜蜂的特点有哪些吧!
生态性
蜜蜂是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三型蜂经过卵、幼虫、蛹、成虫(成蜂) 4个阶段,形态都不同。 鸡蛋呈香蕉形状,乳白色。 幼虫为白色蠕虫状,最初为c字状,随虫体的生长而延伸。 蛹期逐渐呈现头、胸、腹3个部分,还出现了附肢,颜色从乳白色逐渐变浓。 成熟的蛹羽化成蜂,成蜂后外骨骼柔软,体色浅,不久骨骼硬化,体内各种器官发达。
多样性
蜜蜂是蜜蜂科昆虫的总称,分为木蜂亚科、艳斑蜂亚科和蜜蜂亚科3个亚科,其中分为木蜂亚科3个族、木蜂族、小芦蜂族和芦蜂族、蜜蜂亚科6个族、条蜂族、长须蜂族、梳蜂族、蜜蜂族、麦蜂族和熊蜂族的布,多种产物和行为
广泛性
蜜蜂的地理分布依赖于蜜源植物的分布“全世界都有分布,但热带亚热带的种类很多。 不同亚科和属的分布有一定的界限,如熊蜂北温带为主,可延伸至北极地区,热带地区无分布记录。 木蜂族突眼木蜂亚属仅分布于中亚:无刺蜂属,分布于热带。
社会性
蜜蜂生活在群居中,群中有蜂王、工蜂和雄蜂三种,而且有一只蜂王(例外有两只蜂王)、1万到15万工蜂、500到1500只雄蜂。 蜜蜂后和工蜂住在同一个蜂巢,形态、生理和劳动分工不同。 雌性个体大,专攻产卵生殖。 雄性比雌性小,由专家交配,交配后死亡。 工蜂是个体小、生殖器官发育不全的雌蜂,专业司制造巢、采集食物、培育幼虫、清扫巢室、调节巢的湿度。
筑巢性
蜜蜂的筑巢本能复杂,筑巢场所、时间和筑巢结构多样,蜜蜂属、无刺蜂属、麦蜂属等种类以自己分泌的蜡为脾,切叶蜂属将植物叶卷成筒状作巢室,黄斑蜂属利用植物毛在茎上筑疣状巢,芦蜂属和叶舌蜂属在枯死植物茎干上筑巢, 熊蜂属的种类是在林的枯枝落叶下筑巢,木蜂属是在木材中筑巢,石蜂属是利用唾液将小沙石粘在巢上筑巢
百度文库
搜索文档或关键词
蜜蜂的特点介绍
2页 用App查看
美文的店
关注
蜜蜂的特点介绍
蜜蜂的特点介绍由语文小编整理并分享,欢迎老师同学们阅读。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语文网,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文章!
蜜蜂指蜜蜂科所有会飞行的群居昆虫,采食花粉和花蜜并酿造蜂蜜。其细胞沉积现象,也是唯一在细胞中有铁矿物沉积现象的真核生物。蜜蜂群体中有蜂王、工蜂和雄蜂(Drone)三种类型的蜜蜂,群体中有一只蜂后(有些例外情形有两只蜂后),1万到15万工蜂,500到1500只雄蜂。蜜蜂源自于亚洲与欧洲,由英国人与西班牙人带到美洲。蜜蜂为取得食物不停的工作,白天采蜜、晚上酿蜜,同时替果树完成授粉任务,为农作物授粉的重要媒介。
蜜蜂与某些种的黄蜂近缘,两者在生物学上主要的差别在蜜蜂(除了寄生的蜜蜂外)以一种花粉与花蜜的混合物喂养幼蜂,而黄蜂则以动物性食物或以昆虫和蜘蛛来喂养幼蜂。除了对食物偏好的差异外,还有一些结构之差异,最基本的不同是黄蜂覆盖著无分支的毛发,而蜜蜂至少有一些分支或羽毛状的毛发,花粉通常黏附其上。
蜂王在巢室内产卵,幼虫在巢室中生活,营社会性生活的幼虫由工蜂喂食,营独栖性生活的幼虫取食雌蜂贮存于巢室内的蜂粮,待蜂粮吃尽,幼虫成熟化蛹,羽化时破茧而出。家养蜜蜂一年繁育若干代,野生蜜蜂一年繁育1~3代不等。以老熟幼虫、蛹或成虫越冬。一般雄性出现比雌性早,寿命短,不承担筑巢、贮存蜂粮和抚育后代的任务。雌蜂营巢、采集花粉和花蜜,并贮存于巢室内,寿命比雄性长。
蜜蜂以植物的花粉和花蜜为食。食性可分为3类 :
①多食性,即在不同科的植物上或从一定颜色的花上(不限植物种类)采食花粉和花蜜,如意蜂和中蜂。
② 寡食性,即自近缘科、属的植物花上采食,如苜蓿准蜂。
③单食性,即仅自某一种植物或近缘种上采食,如矢车菊花地蜂。
蜜蜂各种类采访的花朵与口器的长短有密切关系:例如隧蜂科、地蜂科、分舌蜂科等口器较短的种类采访蔷薇科、十字花科、伞形科、毛茛科开放的花朵;而切叶蜂科、条蜂科和蜜蜂科的种类由于口器较长,则采访豆科、唇形科等具深花管的花朵。
养蜂
养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