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尾鱼养殖户电话,找养殖户叉尾?鱼
高密度养殖叉尾鮰鱼技术
答:可以养殖。因为斑点叉尾蛔为温水性鱼类,栖息于河流、水库、溪流、回水、沼泽和牛轭湖。适应范围0-38℃,最适温度21-26℃,15C以下摄食减少,生长缓慢。
正常生长溶氧要求3毫克/升以上,在水温25-35℃,其溶氧室息点为0.95-1.08毫克/升,pH值在5-8.5之间均可生存,而以6.3-7.5为最适范围,9.5以上可造成死亡。盐度适应范围为0.02-0.85%。
叉尾鮰鱼高密度流水养殖密度
1、蚯蚓:钓叉尾鮰鱼可以用蚯蚓,事实上蚯蚓也是名副其实的“万能钓饵”,尤以黑蚯蚓效果最好,原因是黑蚯蚓比红蚯蚓个体更大且腥味更浓,最适合钓叉尾鮰鱼等凶猛的捕食性鱼类。
2、鸡肝:钓叉尾鮰鱼可以用鸡肝,鸡肝有一种特殊的腥味,这种腥味在水中扩散很快且对叉尾鮰鱼有超强的诱惑力,作钓时建议将鸡肝切成小立方体状,当然不成形的鸡肝也能挂钩作钓。
3、鸭肠:钓叉尾鮰鱼可以用鸭肠,鸭肠不但可做成美味的菜肴,还是钓鱼人心目中的“神器”,原因是鸭肠有浓烈的腥味,最适合钓叉尾鮰鱼等肉食性鱼类,没有鸭肠用鸡肠效果也一样。
4、河虾:钓叉尾鮰鱼可以用河虾,实际上河虾也是叉尾鮰鱼主要的食物,出钓时可带一把密眼抄网,到钓点后往水草丛中一抄就能捕获大量的河虾,将河虾头部挂在鱼钩上即可下钩作钓。
1、有人说用那种粗大的青黑蚯蚓最给力,但我从来不用,那味道几米远都能闻到,闻到就想吐,钓鱼还是以自己的健康为首选的好。我的方法是将一种叫“爬叉”的小虫剁成小块,和岸边泥沙打窝,暖20分钟左右开钓。我实验过多种窝料,所有的窝料在我这里都比不上这种。“爬叉”背上有肉,肚子里有蛋白,叉尾等食肉性鱼类是挡不住其在水中散发出的味道。
2、木材厂的锯末,这种东西吸水性强劲。用适量的锯末再弄些新鲜的鸡血把锯末浸透装入塑料袋密封。扔到太阳下边晒到傍晚,打开后味道鲜腥且微微有些许臭味,人是不乐意闻,但对叉尾等食肉性鱼类的勾引效果十分突出。
第一种窝料适合野钓和塘钓,效果最为突出。第二种偏重于塘钓,因为在野外环境锯末会招来多种鱼类。
斑点叉尾鮰鱼高密度养殖
凡主养四大家鱼的池塘,均可混养斑点叉尾鲴。但最好选择水质较清的池塘,每0.07公顷可混养体长10-12厘米的斑点叉尾鲴50-100尾。放养后可适当投放人工饲料。一般成活率在50%-60%,混养10-12个月,平均尾重可达0.5-0.7千克。混养时,要适当减少鲤、鲫、罗非鱼和草鱼的放养量,以免与斑点叉尾鲴争食。
叉尾鱼的养殖技术
1.苗种:因嘉鱼为苗种繁育基地,故主要以销售水花和苗种为主,放养密度较高,一般亩放养量8-10万尾,到年底苗种规格基本在20-100尾/斤不等。仙桃胡场、通海等地的苗种放养密度要低一些,一亩放养量在2-4万尾,年底可达到10-20尾∕斤,一般只套养部份花鲢。
2.成鱼:成鱼养殖因销售区域不一样,故放养模式不一样。主要销售西南市场和北方市场,北方市场要求鱼的规格在2-3.2斤,放养规格基本在0.4-0.7斤∕尾,放养密度基本在1500-2200尾∕亩,西南市场要求规格在1.2斤以上,但要求1.8斤以上的规格要达到20%以上,其它花白鲢放养比例和养殖区域差不多。
叉尾鮰鱼养殖条件
叉尾鮰五个月能长到五斤左右,叉尾鮰,即斑点叉尾鮰又称沟鲶、钳鱼,属于鲶形目、鮰科鱼类。原产于北美洲,是一种大型淡水鱼类,具有食性杂、生长快、适应性广、抗病力强、肉质上乘等优点。美国叉尾鮰鱼自1985年从美国引进原种进行驯化,于1989年繁育成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嘉鱼县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叉尾鮰鱼种苗繁殖和供应基地。
叉尾鮰鱼怎么养殖
叉尾鮰喜欢群居于阴暗的环境条件下,适温范围0-38度,5度开始摄食,适宜生长温度18-30度,p H 6-8.5,溶氧3毫克/升以上。在池塘养殖条件下生长迅速,一般第1年可长至体长14-20厘米,体重30-100克;第二年可长至体长40-55厘米,体重800-1500克。体长5-6厘米以前是幼体,主要摄食浮游动物,如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体长10厘米以后至成鱼阶段主要摄食底栖生物、水生昆虫、陆生昆虫、动物性饵料等有机碎屑;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主要摄食配合饲料。
斑点叉尾鮰既可在池塘中养殖,也可在水库等大水面放养,同时也是高密度流水养殖、网箱养殖及工厂化养殖的重要品种。我国目前斑点叉尾鮰的成鱼养殖方式主要有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两种。
高密度叉尾鱼养殖产量
(一)苗种培育:斑点叉尾回的苗种培育与四大家鱼苗种培育管理基本相同,放养前要彻底清塘、培肥水质。由于该鱼喜欢集群摄食,不宜稀养速成。
1、鱼苗培育:为了提高成活率,斑点叉尾回鱼苗下塘前最好在水泥池、网箱等暂养3—5天,这段时间可喂轮虫、鱼粉或蛋黄等。鱼苗下塘每亩放8—10万尾,经15天左右可达3.5厘米左右,成活率一般可达80%。此时应分疏进行育种培育。亦可在流水水泥池或鱼池中用网箱培育,经10—15天长至2厘米以上,再转入池塘培育鱼种。水泥池深1.2米,容积1立方米,流量25升/分,可放养幼苗2万尾左右,投喂配合粉状饲料(含粗蛋白35%—40%)及部分天然饵料。投喂时将粉状饲料用水搅拌成团球状投入池中。投饵量为鱼体重的10%左右。若水泥池每平方米放800—1000尾刚孵出的仔鱼,经20—25天培育即可达3—4厘米规格。若要继续培育成大规格鱼种时,此时要分疏,每平方米放200—250尾为宜。
2、鱼种培育:每亩放3厘米左右的斑点叉尾回鱼种3万尾左右,投喂配合饲料(粗蛋白30%—32%),投饲量5%—8%。待鱼种长至10厘米规格时再分池,此时每亩放养量5000—8000尾。一般饲养100天体重可达50克以上,然后进入商品鱼饲养阶段。鱼种培育池可搭配少量鲢、鳙鱼种以控制水质。
3、并池越冬;斑点叉尾回能自然越冬,可并池,也可转入网箱越冬。池塘冬养每亩放50克左右鱼种1—1.5万尾。冬养期间根据天气情况和水温高低掌握是否投饵。水温10℃以下不可投饵,10℃以上可少量投饵。管理同家鱼种越冬。
(二)成鱼养殖:斑点叉尾回适应性强,即可单养,又可混养,还可以进行网箱、工厂化集约养殖和家庭式小水体养殖等。
1、池塘单养:单养可利用一般池塘,全年均可放种,但以春季放种养殖效果最好。鱼池经清整消毒后,每亩放养20厘米左右斑点叉尾回鱼种800—1000尾,在饲料充足的情况下,年底平均体重可达1公斤左右,每亩产750—1000公斤。鱼种放养要求规格尽可能一致,同时每亩搭配同规格或稍小的鲢50尾,鳙30尾,有利于控制水质。
采取捕大留小或轮捕轮放方式后,可适当增加放养密度,当部分个体达500—750克时可轮捕上市。
饲料最好用,含粗蛋白25%—28%,也可直接投喂花生麸、豆饼等,每天投喂两次,分别于早晨和傍晚进行。日饵量在放养初期为鱼体重的3%—4%,个体达500克可降为2%—3%。具体投喂量应根据水温、天气、鱼摄食情况灵活掌握,自定投饵。另外,还应加强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新,防止缺氧浮头。平时应经常注水,排灌不便的池塘应配增氧机。
2、池塘混养:斑点叉尾回可同我国饲养的鱼类,如鲢、鳙草、鲂等鱼混养。但由于其性温和,食性与鲤、鲫鱼,基本相似,抢食不如鲤、鲫鱼,故不宜与之混养。混养每亩放20厘米左右斑点叉尾回400—500尾,同样规格的鲢、鳙、草、鲂等鱼450尾左右。加强投饵和水质管理,可获较高产量和较好经济效益。
3、高产成鱼塘套养:在不减少其他鱼类放养的情况下每亩套入20厘米左右斑点叉尾回50—100尾。适当增加投饲量,并搞好水质管理,防止缺氧浮头。一般每亩可增产50—100公斤。套养斑点叉尾回的池塘应考虑调整鲤、鲫鱼的搭配比例,以少为佳。
水质过肥,排灌不便,养殖经常浮头的池塘,如无增氧设备,不宜养殖斑点叉尾回。
4、:斑点叉尾回虽为底层鱼类,网箱中饲养的鱼经过驯化,可大部分上浮抢食。采用常规,投喂,可取得高产高效。
(三)病害防治
斑点叉尾回对5种药物敏感性的大小顺序为﹥﹥硫酸铜﹥﹥食盐。和不宜为斑点叉尾回的全池遍洒治疗药物。此外亦不宜作为斑点叉尾的浸洗药物。
斑点叉尾回虽抵抗力强,疾病少,但管理不善也会导致、小瓜虫病、孢子虫病、烂鳃病等发生。尤其早春鱼体受伤易发,因此操作应小心,避免鱼体受伤,并注意预防。各病治疗方法如下:
1、:
(1)10ppm溶液浸洗鱼种20—30分钟;或2.5—5ppm孔雀石绿溶液浸洗鱼种30—。
(2)3%—4%的食盐浸洗5分钟;或0.5—0.6的食盐浸洗1小时以上。
(3)浓度各为0.04%的食盐和小苏打混合溶液,在密网箱内浸洗2—4天。
(4)每亩用菖蒲2.5—5公斤,拌食盐0.5—1公斤,如人尿2—5公斤,捣碎拌和后全池泼洒。
2、小瓜虫病:
(1)0.2—0.4ppm孔雀石绿溶液浸洗病鱼2小时;或20—25ppm孔雀石绿溶液浸洗10—20分钟,隔天再洗1次。
(2)0.03ppm溶液浸洗2小时,治疗甚佳。但此法不宜全池泼洒。
3、孢子虫病:尚无有效疗法,要注意预防,每亩用150公斤生石灰清塘效果较好。
4、烂鳃病:
(1)用0.03ppm呋喃唑酮全池泼洒,效果较好。
(2)每100公斤鱼用呋喃唑酮35克制成药饵投喂,6天为一个疗程。
5、三代虫病:
(1)25ppm福尔马林药浴;
(2)0.5—0.7ppm硫酸铜药浴。
6、车轮虫病:
(1)0.8ppm硫酸铜、硫酸亚铁(5︰2)全池泼洒,15分钟后注入新水。
(2)福尔马林25ppm药浴30分钟。
7、肠炎病:每50公斤用呋喃西林粉剂2克拌饲料投喂,连续3天即可治愈。
8、蛭病:除彻底消塘消灭水蛭外,水蛭多的池塘可用一只腐烂的猫尸体放于进水口,气味随水入池,可驱赶和杀死水蛭。
(四)活体运输
斑点叉尾回的运输极为方便,10厘米的鱼种在100—500尾/袋的密度下,长达15小时死亡。1989年新疆水产研究所等单位采用一层湿纱布(实际3—4层)一层鱼(后备亲鱼和亲鱼)装在塑料桶内运输,时间长达8个多小时,成活率100%。
叉尾鮰鱼高产养殖技术
答:叉尾回鱼最爱吃食物是分阶段的,比如幼鱼主要摄食个体较小的水生生物,如轮虫、枝角类、水生昆虫等;成鱼则以浮游动物、各种蝇类、摇蚊幼虫、软体动物、大型水生植物、植物种子和小杂鱼为主食。在人工饲养下,各生长阶段均喜食人工饲料。斑点叉尾鮰日夜均摄食,且有集群摄食的习性,主要以底层摄食为主,但幼鱼有时也游到水面摄食。
叉尾鮰鱼养殖技术
最长半个小时换一回气。叉尾鮰鱼在水中即可进行换气,种类不一样,换气时间也有差别。
叉尾鮰鱼多久换一次气取决于水中含氧量,鱼对氧的需求不亚于人。各种淡水鱼对氧的要求略有不同 ,大体上每升水含4~7毫克是比较理想的,如 低 于3毫克,轻则浮头,重则死亡。氧对鱼还有一种特别意义:水中含氧充足时,鱼儿不仅吃得多,而且长得还快。
叉尾鮰鱼养殖水温
鮰鱼是喜温性鱼类,生存临界水温0~38℃,最适生存水温24~28℃,摄食临界水温10~32℃,水温低于20℃或高于30℃时食欲减弱,水温低于10℃或高于32℃时逐渐停止摄食。钓鮰鱼可以用蚯蚓,事实上蚯蚓也是名副其实的“万能钓饵”,尤以黑蚯蚓的效果最好,原因是黑蚯蚓的个体比红蚯蚓大且腥味更浓,最适合钓鮰鱼等肉食性鱼类。
农村养殖
农村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