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嘎鱼和养殖的区别,野生嘎鱼能养活么
野生嘎牙鱼和养殖的区别
不好养。垍頭條萊
嘎牙子,学名黄颡鱼。 嘎牙子是黑龙江人的叫法,是因为其群游时会发出“嘎嘎”之声。嘎牙子在黑龙江很有名,人人皆知,属于黑龙江淡水鱼中比较名贵的一种鱼。萊垍頭條
嘎牙子鱼出水后,不易活,所以养殖的很少,野生的比较多。萊垍頭條
野生嘎牙鱼和养殖的区别图片
柴火鱼是用野生鱼1条约1000克:鲫鱼、鲤鱼、胖头鱼、岛子鱼、石斑鱼、老头鱼、嘎鱼均可。
或用小鱼干,顾名思义,指晒干的小鱼。通常小鱼干是利用公鱼、丁香、鰽白等鱼类制作而成的,以公鱼为多。在湖南,这种下饭菜叫做柴火鱼,也叫火培鱼,是小鱼仔和手工剁椒炒的,拌饭拌面吃很香
嘎牙鱼是养殖的吗
鱼塘建设
嘎鱼养殖要选择一个条件良好的地方修建鱼塘,鱼塘附近要有干净的水源,水位保持在2~3米以上,塘底泥土厚度15~20厘米,放苗前要做好清塘工作,可将水排干放置三周,放养前半个月往池塘内注水约15厘米深,最后全池泼洒生石灰等消毒,有条件的要配备好增氧机、投饵机等辅助设备
鱼种投放
嘎鱼苗要选择健壮且无病虫害的优质鱼苗,鱼苗下塘前用4%的食盐溶液消毒10分钟,放养密度要根据鱼塘条件、养殖技术等灵活调整,放养密度太大会影响嘎鱼生长速度且容易诱发疾病,放养密度太小又不能充分发挥出鱼塘的价值,一般每亩可放养15~35克/尾的鱼种2500~5000尾。
饲料投喂
嘎鱼有昼伏夜出的习性,人工养殖必须驯食使其适应白天摄食,一般驯食1周即可改变嘎鱼的摄食习性,投喂饵料时要“尽早开食、少喂多餐”,4月前后可每日投喂2次、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3%,5~9月每天投喂3~4次、投喂量为鱼体重的3~5%,10月后每天可投喂2次、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2%。
水质管理
嘎鱼快速生长离不开优质的水质,其一是定时给鱼塘增氧,例如每天下午两点要打开增氧机增氧,闷热天气的晚上也要开增氧机,其二是定期换水,换水时要先排掉约1/3的水,然后再注入干净水,换水频率因季节、天气等不同而不同,其三是定期消毒,常用消毒剂有生石灰、漂白粉、茶饼等。
病害防治
1、水霉病
【病因】水霉病的病原主要是水霉和绵霉,霉菌从鱼体表伤口皮肤侵入,寄生于表皮组织并繁殖蔓延,症状是病鱼体表出现棉絮状菌落,颜色呈灰白色或淡青色,容易引起死亡。
【防治】放苗前要用生石灰清塘以减少病原体,放苗时要避免造成鱼体损伤,病鱼可用0.015ppm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洗2~10分钟,或用800mg/L的食盐和小苏打合剂(1:1)全池泼洒。
2、小瓜虫病
【病因】小瓜虫病的病原是小瓜虫,也称白点病,症状为鱼体表面、鳃盖出现白色点状囊泡,严重时鱼体表面如白色薄膜覆盖、体表粘液增多、鱼体瘦弱、游泳迟钝、浮于水面。
【防治】①每亩每米水深用辣椒粉210克、生姜干片100克煎成25公斤溶液,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泼2天。②每立方米用亚甲基蓝2克化水全池泼洒,每3天泼洒一次,连泼3次。
3、锚头鳋病
【病因】锚头鳋病别称铁锚头虫病、针虫病等,病鱼体表可见锚头鳋,四周组织红肿、发炎甚至溃烂,鳞片被虫体分泌物溶解、腐败成缺口。
【防治】放苗前用生石灰等消毒剂清塘,严禁病鱼入池,用20ppm(水温15~20℃)或10ppm(水温21~30℃)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病鱼1.5~2小时。。
野生嘎牙鱼和养殖的区别在哪
野生嘎鱼(黄辣丁)最大不超过一公斤,一年只能长一二两,随着时间的推移生长越来越慢,最后停止生长。
嘎牙子鱼好是野生的吗
1、嘎牙子鱼不要冷冻,最好是冰鲜冷藏。
2、嘎牙鱼学名叫“黄颡鱼”,这小东西会叫,声似“嘎呀”而得名,俗名又叫嘎牙子、黄蜡鱼、昂刺鱼、黄丁鱼、黄腊丁、鱼央丝、嘎鱼等,上海人叫 嘎牙鱼学名叫“黄颡鱼”,这小东西会叫,声似“嘎呀”而得名,俗名又叫嘎牙子、黄蜡鱼、昂刺鱼、黄丁鱼、黄腊丁、鱼央丝、嘎鱼等,上海人叫“昂牛”,苏州人称为“汪钉头”,东北人叫“嘎牙子”,而昂刺鱼则是宁波人的叫法。所有这些叫法,或是取其鱼之颜色,或是取其鱼胸鳍、背鳍尖如长针之形,或是取其群游时发出“嘎嘎”之声。而四川人却以“黄腊丁”呼其名,细想起来,这三个字的确涵盖了这种鱼的色、形、声,川人语言之简练名不虚传。不过最绝的还数湖南人,称其为 “黄鸭叫”。
3、出自淡水,新鲜的鱼身上粘液较多,鱼眼睛较亮,鱼鳃红色,鱼身呈淡黄色,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除脊椎骨上的小刺基本无细刺,多脂。钙、磷含量居江河鱼类之冠。
嘎牙鱼养殖技术
嘎鱼,又名黄腊丁、嘎牙子、黄鳍鱼、黄刺骨、昂刺鱼、鲇鱼胡子。
黄颡鱼食性是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觅食活动一般在夜间进行,食物包括小
鱼、虾、各种陆生和水生昆虫(特别是摇蚊幼虫)、小型软体动物和其它水生无脊椎动物。有时也捕食小型鱼类。其食性随环境和季节变化而有所差异,在春夏季节常吞食其它鱼的鱼卵。
黄颡鱼(学名:Pelteobagrus fulvidraco),为鲿科,黄颡鱼属鱼类。体长约20cm,腹面平直,体后半部侧扁,尾柄较细长。头大且扁平,吻短,圆钝,上、下颌略等长,口大,下位,两颜及腭骨上有绒毛状齿带。眼小,侧位。须4对,鼻须末端可伸至眼后,上颌须1对,最长,颐须2对,较上颌须短。体裸露无鳞,侧线完全。杂食,主食底栖小动物、小虾、水生小昆虫和一些无脊椎动物等。4-5月产卵,亲鱼有掘坑筑巢和保护后代的习性。在生殖时期,雄鱼有筑巢习性。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生活,昼伏夜出。广布于中国东部各太平洋水系。
嘎牙鱼好养活吗
2到4年。噶鱼的寿命普遍比较短,一般来说只有2-4年之间。不论是野生的,还是人工养殖的噶鱼,它们的寿命都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
噶鱼的体型小,它们一般都长不到1斤重,超过1斤的就算是比较大的了。不仅是体重,从体长来看噶鱼也是比较小的,成年之后也仅有十几厘米而已。噶鱼不仅本身体型小,而且它们的生长速度也比较慢。生活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的噶鱼在一年之后仅能长到150-200克重,养殖两年之后一般也只能长到300-400克重。
牙片鱼养殖的和野生的区别
鸦片鱼:
根据左鲆右鲽的分类规则,鸦片鱼是鲽鱼的一种,对于鸦片鱼就是牙鲆鱼别名的说法是错误的。鸦片鱼学名格陵兰庸鲽。
偏口鱼:
偏口鱼体长,卵圆形,侧扁,尾柄狭长。两眼均位于头部右侧,上眼位于头部被缘的正中线上。口大,前位,左右对称。有眼侧大多被弱栉鳞,间或杂以圆鳞。无眼侧被圆鳞。侧线几乎呈直线状。背鳍始于无眼侧。有眼侧的胸鳍较长。尾鳍呈截形。
嘎鱼是野生的还是养殖的
1、老头鱼
老头鱼,头大,口宽,体前半部平扁,圆盘形,尾部细小。背黄褐色,腹面淡色,在东北农村的河中分布广泛,当前,市场上的老头鱼为大部分野捕于河流或水泡的野生种,人工养殖比例还比较低。作为我国东北地区土著鱼类,常被以酱焖或油炸的方式加工后食用,由于风味独特,营养丰富,随着社会发展的加快,老头鱼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资源量剧减,这使老头鱼的价格快速上涨,市场价格现已涨至1斤30多元左右,并且供不应求。
2、细鳞鲑
细鳞鲑在我国北方分布较为广泛,主要分布在东北各个地区,华北地区的北京北部山区河中的小溪、河北北部白河上游,因生长缓慢,最大个体也不到20厘米,不过细鳞鲑浑身是肉,也被称为肉滚子,这种鱼因为对水质环境要求很高,这几年又被市场青睐,如今野生的数量锐减,一斤现在都在200元左右。小时候记得村里的小河有好多这种鱼,用网捉住的都拿回家喂鸡吃了,现在价格居然这贵,真是让人惊叹。
3、东北鲶鱼
俗话说:鲶鱼炖茄子,撑坏老爷子。作为一道地道的东北菜,想象下在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茫茫林海中,围坐在土炕上,锅里炖着鲶鱼和茄子。大酱的香味在空气中弥漫,鲶鱼肉质鲜美,茄子口感独特,再搭配酱香的汤汁,可谓是此味只应天上有。东北河里的鲶鱼味道就是鲜美,一点土腥味没有,肉还非常细嫩,刺还少,非常适合小孩子和老年人食用。
4、麦穗鱼
麦穗鱼在我国分布较为广泛,北到黑龙江、南到云南省都能看见其身影,在东北气温极低的情况这种鱼也能适应生存,麦穗鱼可供食用,可油炸食之,亦可当观赏用鱼。有大量作为餐厅油炸溪鱼之用材。如今在东北农村的农家乐,一盘油炸麦穗鱼能卖到50多元,想想以前钓鱼时就烦这种鱼捣乱了,钓到直接都摔死,心在也被列入餐桌美食了。
5、柳根鱼
柳根鱼为冷水性鱼类,喜集群活动,适宜温度10~25℃,多栖息于水温较低、水质清澈的小河和山涧溪流中。这种鱼的嘴部有些朝下,就像清道夫那样吸食水中底部的食物,鱼体型修长,侧扁,体背侧灰黑色,腹部白色,背部正中有隐约黑条纹,有的种类体侧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小斑点。离开水很容易缺氧死掉,因此市场上很难买到活着的柳根鱼。
6、胖头鱼
前几年的查干湖冬捕彻底让胖头鱼火了一把,一条几十斤的胖头鱼被拍卖到上百万元,不禁让人一惊,胖头鱼在我国分布范围很广,是池塘养殖及水库渔业的主要对象之一,经济价值较高。能食用,对人体有提高智商、增强记忆、补充营养、延缓衰老的作用。在东北地区也是一种经济型冷水鱼,据说这几年查干湖的鱼每年都供不应求,为了维持大鱼的数量,用来好多洗澡鱼来冒充野生鱼,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7、船丁鱼
在众多的小杂鱼中我最爱的就是船丁鱼。此鱼多肉少内脏,味美。大江大河里有,小溪小沟里也有,捕捞容易。刺少肉多,适合干炸。本地人常两种吃法:一种是腌制成咸鱼再吃,一种是裹粉后用油炸制后红烧。夏季正是此鱼的丰收季节。市场价去内脏后每斤20元左右。此鱼有个特点就是出水后“见光死”,所以市场上是没有活的。
8、嘎鱼
东北地区人们把这种鱼称为嘎鱼,南方叫做黄辣丁等名字,嘎鱼是一种杂食性鱼类,因为身体有几根毒刺,很少有天敌捕捉它来食用,这种鱼的领地意识还很强,往往一个钓点只能钓到几条这种鱼,东北地区人们喜欢把嘎鱼用大酱焖着吃,南方人喜欢用这种鱼做汤喝,应为嘎鱼的营养丰富,现在也有人工开始养殖,市场价格也是20多元一斤。
9、葫芦鱼
东北人喜欢称其为葫芦鱼,学名叫鰟鳍鱼,这种鱼外观艳丽,现在作为一种观赏鱼销售,小的葫芦鱼只有三到四厘米长,身体扁扁的,好像一粒粒葫芦种子,这种鱼缺点是不易保存,出水后几个小时就开始烂肚子,看着可爱又较小的葫芦鱼其实在水中是极其好勇斗狠的,任何鱼游到它的周围,他都会发起进攻,我把泰国的斗鱼和葫芦鱼一起饲养,斗鱼被这种鱼啃的尾巴都没有了。不过他看见黑鱼时顿时就怂了,天性暴露无遗。北京人郊区怀柔山里的人喜欢冬天捕捞这种鱼,新鲜的小鱼拌点白糖直接生吃,那味道不言而喻。
10、撅嘴鲢
辽宁盛产撅嘴鲢,这种鱼在河中和水库常见,夏天生长极快,冬天就停止生长,因为味道鲜美,常被人用来清蒸食用,新鲜的撅嘴鲢一斤要好几十元,夏季用腥味的饵料最好垂钓,越是天热,撅嘴鲢越爱进食,往往和白条鱼一起被钓到,小个的撅嘴鲢出水就死,肚子里的肉腐败极快,因此垂钓时最好带有保温箱。
嘎牙鱼如何区分养殖与野生
黄颡鱼属温水性底层鱼类,喜栖息于静水或缓流的水体中,生存温度0℃—38℃,天然水域分布较广,适应性极强。黄颡鱼是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食物种类多,对营养成分要求不苛刻,在自然条件下苗种阶段以轮虫、枝角类、水蚯蚓及其它水生昆虫为食,人工培育可喂绞碎的鱼、虾及软体动物,既可摄食动物性饵料,也吃人工配合饲料,但最好以配合饲料为主,辅以动物性鲜活饵料。
养鸡
养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