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箱太小蜜蜂会不会逃跑,蜂箱太小-蜜蜂会不会逃跑
蜂箱太小,蜜蜂会不会逃跑?
蜂箱巢门太小会影响蜂群发展的,蜂箱巢门大小一定要根据外界温度和蜂箱里蜂群群势进行调节,但是养蜂人为了便于管理一般都是根据季节统一进行调整。
早春
蜂箱巢门一般开一公分左右口,主要作用就是:
1、保暖
这个时间外界温度比较低、蜂群群势比较小,蜂群正是春繁时间需要恒温在34.5度左右,巢门小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温作用。
2、防盗蜂
这个时间外界蜜源比较少加上奖饲味道容易引来盗蜂,巢门小使蜜蜂更容易防守,防止盗蜂入侵,当然也防止老鼠什么的进入蜂巢。
采蜜期
采蜜期巢门一般开到6公分甚至更大,这个时间外界温度比较高,蜜蜂酿造蜂蜜也要排除水汽,开大点有益于通风降低蜂巢温度。采蜜期蜜蜂群势比较大,外界也有蜜源不容易产生盗蜂,老鼠等一些动物是不敢轻易靠近的,所以开大点比较利于蜜蜂发展。这个时间如果蜂巢门比较小,蜜蜂进出发生拥挤影响效率,蜂箱里闷热容易发生蜂巢脱落、蜂幼虫死亡甚至容易滋生细菌等一系列问题。
秋天
跟春天差不多,根据外界温度和蜜蜂群势以及蜜源情况进行调节,这段时间主要就是防止盗蜂和胡蜂,这个胡蜂也是非常厉害的一旦进了蜂巢后果很严重,我曾今发生过进去了几个胡蜂把蜂王都咬死了。
冬天
能开多小就多小,蜜蜂不出来了,老鼠也容易入侵,尽量把蜂巢弄小点,但是不能堵死了,别把蜜蜂憋死就行,留一公分或者半公分口就行,有助于蜂箱里保温。
我个人理解蜜蜂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一定要根据外界的变化随时改变管理的方法和方式,咱们不能改变自然环境但是咱们要学会通过调整适应自然界的变化,让蜜蜂过得更舒服点。
蜂箱通风口开什么方位最好?
养蜂的时候蜂箱巢门要开向南面,也就说蜂箱的位置应该是一个朝南靠北的排列方式。这种蜂箱排列方式对于中蜂养殖来说比较常用,而意蜂的蜂箱排列方式则比较多,但是要说最适合的蜂箱排列方式,还是朝南靠北最好。
在我们建立一个蜂场以后,蜂场的气候条件我们没有办法改变,而阳光和风是有一个大趋势的,风虽然不一定知道是从哪往哪刮,但是太阳必然是东升西落。这样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蜂箱的巢门开向南面最好。
从大方向上来说是这样的,但是如果是我们特殊的地理环境,还是根据当地的要求来比较好,但是还是应该考虑阳光和风对蜜蜂的影响,如果巢门正对阳光或者正对风口,那可是容易引发蜜蜂偏集甚至逃群的。
中蜂箱的通气口一般开在箱体上侧。
活框蜂箱是最常用的一种蜂箱,主要由箱体、巢框、箱底板、箱盖、副盖、隔板、巢门档等部件构成,通风口一般开设在箱体上侧靠近副盖附近,这样空气从巢门口进入箱内、从通风口流出,一来可以加强巢内空气流通,二来还可起到防盗、防病害的作用。
中蜂白天在巢门口不扇风?
蜜蜂不扇风或者少扇风
如果蜜蜂只是在巢门外聚集,只有少量的蜜蜂扇风,我们除了考虑温度之外,还需要考虑其它因素,比如蜜蜂遭受敌害入侵,蜂群发生自然分蜂等现象。
第一:敌害入侵
相对来说蜜蜂的敌害在夏季最多的是胡蜂,春季的时候胡蜂并不明显,因为春季的时候胡蜂还没有大量产子,几乎还在复苏阶段,我们看到的胡蜂不多,到了春季中下旬开始,胡蜂开始增多,到了夏季的时候会出现短暂的缺蜜期,这时候胡蜂比较多,也是胡蜂危害蜜蜂的开始。
胡蜂危害蜜蜂的时候蜜蜂会进行防御,一般在巢门口会聚集较多的守卫蜂,如果白天遭受胡蜂严重,夜间守卫蜂的数量也不会减少,而且蜂群容易攻击人。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注意灭杀胡蜂,减少胡蜂对蜂群的危害。
第二:分蜂热
蜜蜂在分蜂热的时候也会出现大量的蜜蜂在蜂箱外集结,尤其是在将分蜂的时候,蜂箱外通常会出现倒垂八字胡须状的蜜蜂结团。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要及时检查蜂群,如果发现已经有王台,能够接触分蜂热就解除分蜂热,无法接触则通过人工分蜂的方式解决。
蜜蜂聚集在巢门口扇风
第一:温度高
蜜蜂的散热方式是通过扇风来进行散热的,而扇风的位置正是蜂箱的巢门口。夏季的时候气温高,就算是到了夜间温度也高。不管是中蜂还是意蜂都是需要进行散热的,而散热的方式,主要就是通过在巢门口扇风,只是中蜂和意蜂扇风的方式不同而已。如果温度过高,蜜蜂不管在白天进行扇风,晚上的时候也会进行,所以我们可以在夜间看到很多蜜蜂在巢门口聚集扇风的情况。这种情况我们要注意给蜂群降温,可以通过在蜂场内洒水,扩大巢门,取蜜等方式实现。
第二:蜜蜂数量过多
有时候外面温度虽然不高,但是由于蜂箱内蜜蜂过高,造成蜂箱内拥挤,巢门过高,这时候蜜蜂也会在蜂箱门口进行扇风降温。对于这种情况而言,我们要及时的扩大蜂巢或者进行人工分蜂,避免出现蜜蜂自然分蜂现象。
蜂箱开一个巢门还是开两个?
蜂箱是开一个巢门好,还是开两个好。我认为,这得根据蜂群的群势来决定。
假如是一个强大的蜂群,而且发展势头很好的话,蜂箱应该是开两个巢门口比较好。那样,可以对蜂群的出入进行有效的分流,不会显得拥挤。如果是弱群的话,开一个巢门口也足够了。
开两个一个是进口,一个是出囗。
哪些环境因素会影响蜜蜂的数量
温度蜜蜂属于变温动物,然而由成千上万只蜜蜂组成的蜂群,具有恒温动物所特有的调节体温的能力。蜜蜂数量越多,蜂巢内温度越稳定,并能够保持在适温34摄氏度-35摄氏度的范围内。温度太高或太低均不利于其发育和繁殖。如在27摄氏度时封盖子虽然能羽化为成虫,但没有采
1.温度 蜜蜂属于变温动物,然而由成千上万只蜜蜂组成的蜂群,具有恒温动物所特有的调节体温的能力。蜜蜂数量越多,蜂巢内温度越稳定,并能够保持在适温34摄氏度-35摄氏度的范围内。温度太高或太低均不利于其发育和繁殖。如在27摄氏度时封盖子虽然能羽化为成虫,但没有采集力;30摄氏度时羽化推迟4天;37摄氏度时羽化期缩短3天,但有大量封盖子死亡(见子不见蜂)。蜜蜂生活的最适温度为15摄氏度-25摄氏度。气温在5摄氏度-35摄氏度时(白昼荫处气温)蜜蜂就能出巢活动。气温长时期在10摄氏度以下蜂王停止产卵,蜜蜂减少或停止出巢活动,在蜂巢内结成蜂团,转入断子越冬期。 在温带地区,冬季蜂王停止产卵,只有老蜂逐渐死亡,没有新蜂羽化,蜂群中蜜蜂的数量逐渐减少;夏季蜂王每日的产卵量往往超过1500粒,新蜂的羽化数大大超过老蜂的死亡数,蜜蜂的数量逐渐增多,蜂群发展到高峰。一年四季气温变化很大,为了生存,蜜蜂通过各种方式来调节箱内温度。在炎热的夏季,当蜂巢内温度超过适温范围时,蜜蜂外出采水,蒸发水分(扇风)进行降温,当蜂巢受烈日暴晒,辐射热过高时,蜜蜂离开巢脾,集结到巢内较大的空间及堆集到巢门口散发热量,这种现象生产上称“离脾”。相反,遇到寒冷时,蜜蜂离开边脾,聚集在蜂巢中央的子脾上护子,生产上称缩团。在严寒的冬季,蜂群结团越冬。蜂团外围适温6摄氏度-10摄氏度,蜂团中心适温24摄氏度~30摄氏度,若保温不当,蜜蜂以吃蜜运动、散团等行为来调节温度。由于新陈代谢增强,一是影响蜜蜂寿命,二是饲料耗量增加。
2.湿度 蜂巢内空气的相对湿度高低与外界空气的温湿度、巢内饲养温度、蜜蜂生理状况及正在发育个体的数量有关系。正常蜂巢中央的相对湿度为77%-84%,蜂巢内各部位的湿度变动在25%-100%之间。在流蜜期,蜂巢中央湿度为55%-60%;如果自然界没有流蜜,子脾之间的相对湿度为76%-91%,因为哺育子脾需要较高的湿度,酿蜜时因蒸发采集来花蜜中的过剩水分,而需降低湿度。越冬期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75%-80%,如果巢内干燥,蜜蜂体内及巢蜜中水分蒸发快,蜜蜂会感到口渴而吵闹,导致越冬失败。蜜蜂除了利用代谢水分外,以采水及喷水滴蒸发水分,提高巢内湿度,以扇风来降低巢内湿度。
3.光的影响 日照能刺激蜜蜂出动,采集季节为一年的长日照季节,蜂箱宜放阴凉处,巢门朝南,夜晚蜜蜂也有趋光现象,夜晚应处在黑暗环境。
4.其他气候因素 蜜蜂生活要求流动新鲜的空气,当空气不流通,群蜂易显不安状态,特别闷热场合更十分危险。阵雨或突然的暴晒,对于蜜蜂出动安全亦有很大的影响。海滨经常风大的地区,蜜蜂采集活动被迫贴地面飞行,因此,选择场址,对于风力、风向的频度以及所处范围的天然屏障或人造屏障都必须加以注意。
养蜂
养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