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Q1

龙虾螃蟹养殖技术,龙虾螃蟹养殖技术

龙虾螃蟹养殖技术,龙虾螃蟹养殖技术龙虾螃蟹养殖技术,龙虾螃蟹养殖技术

虾蟹养殖模式

“虾蟹混养”模式,一种是龙虾加螃蟹,一种是龙虾加螃蟹加青虾。两种混养模式有成功先例,但最终纯收益与单一的螃蟹养殖相差无几,而且虾蟹混养耗工费力、技术要求高,一旦致病,很可能得不偿失。蟹虾混养,高密度,管理难度大,因此加强池塘的养殖管理,是增产增收的保证。一是做好水草种植、投放活螺等常规性工作;二是做好投饲工作,要求春季在投喂河蟹颗粒饲料的同时,要搭配15-20%的豆粕和青虾颗粒饲料,保证青虾的正常摄食和菅养;三是做好水质调节工作,冬春季节适量施肥,保证池水有一定肥度,有利青虾生长,夏季高温要降低肥度调活水质,防止水质变坏恶化;四是要强化增氧措施,由于蟹池中后期青虾产苗后存塘密度高,稍遇恶劣天气及易引起缺氧,造成虾苗损失,一般要求白天中午增氧2-3小时,晚上低于3mg/L要及时增氧;五是八月上旬要适时增放专繁虾苗,3-5公斤/亩,既为增加当年虾苗,又为防止来年青虾自繁近亲交配;六是中后其要保证池中有30%左右的水草覆盖率,减少河蟹成熟回游时对青虾损伤。

虾蟹养殖模式图解

套养虾主要有三种方式:

一是套养南美白对虾。

5月下旬套放规格为2cm以上的虾苗5000-7000 尾,成虾规格 60 尾/kg左右,在10月底前捕捞上市,目标亩 产 量 40 - 50kg,亩 增 加 产 值1500-2000元。

二是套养青虾。

7月上、中旬亩套放规格为7000尾/kg的虾苗2.5kg,成虾在中秋节及春节前后捕捞上市,目标亩产量25-30kg,亩增加产值 1000-1500元。

三是同时套养青虾和南美白对虾。

虾苗放养量为单一套养减半或根据当地市场价格有所侧重。

另外,蟹池在6月上旬亩套放规格为5cm以上的鳜鱼夏花10-15尾,以摄食池中的野杂鱼,可亩收获商品鳜鱼10kg以上,增加效益数百元。

虾蟹混养的最佳模式

金鲳鱼可以鱼塘养殖

金鲳鱼是优良的海水养殖品种,主要优势是生长速度快,一般只要养殖3~4个月,就能达到4-5两的上市规格,养殖一年可以达到500~800克。金鲳鱼最大可以长到10公斤,但并不是规格越大越受消费者欢迎,考虑到养殖饲料成本,基本金鲳鱼的养殖周期一般不超过两年。

目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均有人工养殖金鲳鱼,其中广东、广西、海南和福建南部沿海是金鲳鱼人工养殖主要产区。目前人工养殖金鲳鱼,主要有三种模式,分别是近海网箱养殖(渔排)、远海深水网箱养殖、土塘养殖(一般和虾蟹混养) 。

虾蟹增养殖

防淹防逃

夏季,鱼、虾、蟹塘堤岸要加固加高,排灌渠道要加固加高,排灌渠道要清障疏通,以防台风暴雨时漫塘逃逸。池塘水温达33℃以上时,降温的主要措施是加深池水,使鱼、虾、蟹在深水中度过炎热的夏季。

满足饵料需求

淡水养殖鱼类在6-8月份要日夜抓紧投喂,9月初“白露”是鱼病多发期,要控制喂食,投饵以下午吃完为度,等“白露”过后可以大量投饵;6-8月份,是当年孵化的青虾生长、育肥阶段,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在食物丰盛的夏季,的食量大,除投喂水草、植物性饵料外,还要多投动物性饵料,这对提高的商品价值意义重大。

投饵要“四定”

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投饵还要做到鲜、匀、足、好。

池水溶氧量的补充

补充水体中溶解氧含量的方法是:①定期注换新水。鱼种池或成鱼池每月灌注2-3次新水,每次10厘米。养殖池池水,一般隔3-4天换1次,高温季节,每隔1-2天要换1次水。换水的方法是一次只换整个水体的1/4或1/3。青虾养殖池要定期加注新水,一般每10-15天加新水1次,每次加水15-20厘米。透明度应控制在40厘米左右。②每天要适时开启增氧机补充池水中氧气。

版权提示:部分原创内容来源于编辑及农技专家投稿,版权归其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录、复制或建立

虾蟹养殖主要采用什么方法

水源

养殖小龙虾必须要选择本在水资源丰富的地方,小龙虾的一生都离不开水。

水质

小龙虾养殖,水资源丰富,而且对水质也有严格的要求,养殖场附近要无工、农业污染。水质符合″国家渔业养殖标准″。

养殖模式

分为池塘养殖、稻田养殖、藕田养殖、虾蟹共养等几个主要模式。但是无论采用哪个模式,都需要开塘或开田沟来进行养殖。

饵料的保证,食物的充足,是保证小龙虾能快速生长的前提条件。

疾病的防控,这个是保证小龙虾健康生长的关系,小龙虾的疾病一般都和水质恶化,水中病菌过多有很大关系,所以维护好水和草,是整个养殖的重点。

虾蟹养殖的未来发展

1.

可增加水中的溶氧。

2.

可稳定水质,降低水中有毒物的含量。

3.

可当饵料生物,提供养殖对象的天然饵料。

4.

可减少水体的透明度,抑制丝藻及底藻的滋生。透明度的降低有利于养殖对象防御敌

虾蟹混养养殖技术

虾蟹混养

这是一种比较需要管理技术的养殖方式,利润也是比较高的一种。前期先养螃蟹,在螃蟹很脆弱的时候先不喂养虾,等螃蟹褪壳3次左右将虾投入。这种养殖中间一定要多观察双方情况,经常会是虾大量的繁殖,所以虾要控制好数量,多了就要打捞处理。这样养殖的特点在于两者经济收益都可以,其次就是两者有一定的敌对性,可以保持双方的活力健康,增加产量。

虾蟹养殖场

很高兴参与该问题的讨论之中,以下仅为个人观点,也欢迎大家讨论:

养殖业行业市场调查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地、有系统地搜集、记录、整理有关养殖业行业市场信息和资料,分析养殖业行业市场情况,了解养殖业行业市场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为养殖业行业投资决策或营销决策提供客观的、正确的资料。

养殖业行业市场调查包含的内容有:养殖业行业市场环境调查,包括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的调查;养殖业行业市场基本状况的调查,主要包括市场规范,总体需求量,市场的动向,同行业的市场分布占有率等;有销售可能性调查,包括现有和潜在用户的人数及需求量,市场需求变化趋势,本企业竞争对手的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扩大销售的可能性和具体途径等;还包括对养殖业行业消费者及消费需求、企业产品、产品价格、影响销售的社会和自然因素、销售渠道等开展调查。

养殖业行业市场调查报告采用直接调查与间接调查两种研究方法:

1)直接调查法。通过对主要区域的养殖业行业国内外主要厂商、贸易商、下游需求厂商以及相关机构进行直接的电话交流与深度访谈,获取养殖业行业相关产品市场中的原始数据与资料。

2)间接调查法。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以及所掌握历史数据与二手资料,及时获取关于中国养殖业行业的相关信息与动态数据。

养殖业行业市场调查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对市场的了解和把握,在调查活动中收集、整理、分析养殖业行业市场信息,掌握养殖业行业市场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趋势,为企业/投资者进行养殖业行业市场预测和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和资料,从而帮助企业/投资者确立正确的发展战略。

龙虾螃蟹养殖

养螃蟹和养小龙虾哪个挣钱多,可以明确地说,养殖龙虾和螃蟹难度几乎一样,没有难易之分,关键看养殖户的养殖技术和能力。这才能判断哪个赚钱。

养殖龙虾和螃蟹的相同点。在两者养殖时,养殖池塘都要有牢固的防逃设施,防止外逃和陆地天敌进池塘危害和骚扰。小龙虾和螃蟹的生活习性基本相同,都是杂食性偏向肉食动物,喜欢吃水生小昆虫、小鱼虾、蝇蛆、蚯蚓、螺蚌肉等含蛋白质质高、营养成分全面、适口性好的动物性饵料。人工投喂是在动物肉类内面加进麸皮、豆腐渣、油饼粉、玉米、米糠等等。它们都习惯打洞穴居和躲避天敌,都喜欢既有浅水区,又有深水区的池塘。

养殖龙虾和螃蟹的不同点。螃蟹耐寒性高于小龙虾。小龙虾在水温低于10℃时,就会进洞冬眠。而螃蟹在水温5℃时,还可以在深水区寻找食物。螃蟹在深水区需氧量比小龙虾要少,因为螃蟹在缺氧水体中,忍受能力比小龙虾要强。小龙虾喜欢在肥水区域生活,而螃蟹不大适应肥水区域生活,喜欢水质较瘦的环境中生活。因此,小龙虾的疾病发生率远远高于螃蟹。

总之,小龙虾和螃蟹在养殖过程中,养殖难易程度基本上没有大的区别,只有小异而已。

虾蟹养殖模式图

蟹虾混养,高密度,管理难度大,因此加强池塘的养殖管理,是增产增收的保证。

具体方法如下:

一是做好水草种植、投放活螺等常规性工作;

二是做好投饲工作,要求春季在投喂河蟹颗粒饲料的同时,要搭配15-20%的豆粕和青虾颗粒饲料,保证青虾的正常摄食和菅养;

三是做好水质调节工作,冬春季节适量施肥,保证池水有一定肥度,有利青虾生长,夏季高温要降低肥度调活水质,防止水质变坏恶化;

四是要强化增氧措施,由于蟹池中后期青虾产苗后存塘密度高,稍遇恶劣天气及易引起缺氧,造成虾苗损失,一般要求白天中午增氧2-3小时,晚上低于3mg/L要及时增氧;

五是八月上旬要适时增放专繁虾苗,3-5公斤/亩,既为增加当年虾苗,又为防止来年青虾自繁近亲交配;

六是中后其要保证池中有30%左右的水草覆盖率,减少河蟹成熟回游时对青虾损伤。

虾蟹养殖模式有哪些

1.保持水质的清新。良好的水质是稻田养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是水源要有保障,使用清新、无污染的外河或湖荡水,进排水方便且分开。用死水或村庄生活污水养殖,这些水溶氧低或水质富营养化,易滋生有毒病菌,虾蟹易患病而难脱壳,最终导致死亡。

二是保持良好的水环境,根据养殖对象的生态习性保持其最适宜的生活生长环境,适时地调节水的温度,根据季节变化凋节水的深浅(春0.8~1米,夏1.2~1.5米,冬1.2米以上)。

三是防止水质污染。经常加注新水或换水(一般上午10~11时,河水和池水温差不大),可以定期使用PSB(光合细菌)或EM调水王(有效微生物群)等新型复合性生物制剂降解氨氮和硫化氢等,提高水体溶氧量,促进有益浮游生物成为优势种群,促进水体营养物质良性循环,保持养殖水体鲜、活、嫩、爽。

2.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良好的光、气、水、土等自然资源,采用生态共作方式,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的生物链,合理循环利用资源。

一要清淤消毒,在冬春季节,先清除老塘口过多的淤泥,后翻塘曝晒,促使有毒物氧化;在养殖15天前,每亩再用150千克生石灰消毒;新挖塘口也要注意消毒,最好在养殖前排干池水,注入新鲜水,再排干,再加水,消毒数日后,注入新水。

二要栽植水生植物,控制移植覆盖面积,一般在30%~50%,把沉水、挺水、浮水等水生植物巧妙地进行结合,深水区宜栽种苦草、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伊乐藻等沉水植物,浅水区宜栽种稗草等挺水植物,有条件的可栽培茨菇等经济水生植物。

3.选择养殖对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的发展以及消费意识的变化,人们对名特优水产品的消费安全和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名、特、优”的内涵和对象也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一要了解养殖对象的生态习性,了解其最适宜生长的生活环境(水温范围、水质肥瘦、耐氧能力、食性等),注意稻田养殖的特点(水层浅,在水稻没有长高以前和收割后水温变化剧烈,水质较肥,有时需使用无机肥料和农药,养殖周期短等)。

二要开发新品种,推出特色品种,充分了解养殖品种的合理性、前瞻性及市场前景。

三要人无我有,人有我精,要注意与各个养殖户具体的物质条件、技术水平、养殖场所的特定条件结合起来,根据商品需求和市场经济的特点,建立自已的优势品种和品牌(如银鲫、鳜鱼、泥鳅、彭泽鲫、褐塘鳢、南美白对虾等),选择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商品比例高的品种,开发一个品牌,形成一个产业。

4.合理投喂饵肥。

一是投喂好的饵料,选用那些农村自产的农产品或平时容易采收的野生饲料,也可以自己制作配合饲料,或选用正规、名牌厂家生产的优质配合饲料;要索取质量保证书,严防污染和鼠害、虫害,注意保质期,谨防氧化、霉变和变质,要求较好的适口性和较高的营养价值(如鲜活的野杂鱼、贝类等),要降低每千克鱼产品的耗饲量,较贵的配合饲料不宜多用。

二是投喂好饲料,根据天气的变化和水温的升降,结合当地的饲养方法,把握好饲料的种类、结构配比、质量与使用量,达到量足、适口、适需和营养全面,做到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和看天气、看季节、看生长与吃食性情况、看水质变化。虾蟹养殖一般一天投喂两次,上午8∶00左右,下午5∶00~6∶00,投喂量占虾蟹体重的3%~1.0%,上午投喂30%,下午投喂70%,投喂地点与脱壳地点分开;为了让河蟹及时足量吃到螺蛳,后期投喂的螺蛳大多用机械碾碎,可以先把螺蛳冲洗干净后煮熟再碾碎,以防变质和污染。青虾上午以深水区为主,下午以浅水区为主,每隔20~40厘米设一投饵区;以天然饵料为主,青、粗、精结合,保证蛋白质含量,确保新鲜适口,建议投配合饵料、全价颗粒饵料,严禁投腐败变质饵料。

5.改革养殖方式。以优质、高效及高产为目标,以规模化和产业化为方向,建立和完善生态渔业系统,充分利用系统的剩余能量,进行全面合理的利用,使优势互补,形成结构合理、能量转换率高、效益好的良性循环。

一是稀放大养。一次性放足,放大规格,放齐规格,养大规格蟹,压缩小规格,控制中规格、发展大规格,要求放养密度控制在扣蟹500只/亩,V期幼蟹800~1000只/亩,幼虾5~10千克/亩,虾苗2000~2万尾/亩。

二是反季节河蟹与稻虾共养。改变传统稻田养殖的缺点,单季稻栽插时间6~7月,控制在10月中、下旬收割,稻栽插一个月后,亩放虾苗(规格2厘米)3万~4万尾,8月中旬亩放(规格为1000~1500只/千克)幼蟹600只左右、养殖面积以5~10亩为宜。

三是80∶20养殖。利用稻田养殖名特优品种,其产量中的80%左右是由一种摄食人工颗粒饲料、受消费者欢迎的高价值的温水性鱼类组成,即主养鱼(如银鲫),其它20%左右的产量是由“服务性鱼”所组成,即搭配鱼(如鲢、鳙、鳜)。主养鳜鱼,亩放500~900尾,搭养鲢鳙亩放50尾左右,搭养银鲫亩放100尾左右。

四是健康养殖。依靠科技进步,推行“良种+理想的生态环境+科学管理”,重点是良种、生态平衡和无公害投入(饲料、药品等)。

五是建立产业化体系。按生产区域或生产类别,组织行业协会,提高组织化程度,培植“公司+基地+农户”,变分散为集中,增强竞争力。

特种养殖


龙虾螃蟹养殖技术,龙虾螃蟹养殖技术
  • 养殖场适合种植什么地方,曲阜市欣牧种植养殖场
  • 养殖场适合种植什么地方,曲阜市欣牧种植养殖场 >> 养殖场适合种植什么地方,曲阜市欣牧种植养殖场...

    龙虾螃蟹养殖技术,龙虾螃蟹养殖技术
  • 白色兰花配啥花盆,白色兰花养殖技术
  • 白色兰花配啥花盆,白色兰花养殖技术 >> 白色兰花配啥花盆,白色兰花养殖技术...

    龙虾螃蟹养殖技术,龙虾螃蟹养殖技术
  • 小虾造景养殖视频,小鱼小虾养殖技术
  • 小虾造景养殖视频,小鱼小虾养殖技术 >> 小虾造景养殖视频,小鱼小虾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