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为雏鸡笼保温和通风,雏鸡保温棚如何加热
怎么为雏鸡笼保温和通风?
雏鸡代谢旺盛,群居密集,由于呼吸、排泄散发出大量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超过一定浓度会刺激呼吸道、消化道和眼结膜,影响生长,引起疾病。
因此,在育雏过程中要加强通风,及时排除室内污浊气体,引进室外新鲜空气,保持育雏室空气新鲜,为雏鸡正常生长发育和健康创造良好的条件。
但是,育雏室通风与保温之间常常是矛盾的。
为了强调保温,特别是寒冷季节,就要尽可能控制通风,结果育雏室内空气污浊,有害气体浓度过高,导致雏鸡体弱多病,死亡率增加;相反,若通风过度,育雏室内温度大幅度波动,同样会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和健康,雏鸡的死亡率也会明显提高。
因此,在生产中应该正确解决育雏室通风与保温之间的矛盾,防止顾此失彼。
具体方法是:对于开放式鸡舍,常常依靠开窗进行自然通风。一般在通风之前,首先将育雏室内温度提高1~2℃,待通风完毕后基本上降低到原来的温度。
通风最好在晴天中午前后气温较高时进行,通风换气应缓慢进行,门窗开启度应从小到大直到半开状态。
为了缓解气流,还可在换气窗上装纱布。
切忌突然将门窗打开,让冷风直吹,使舍温突然下降。
而密闭式鸡舍及笼养密度大的鸡舍,通常利用风机强制通风,对通风量的要求是:冬季为每分钟0.03~0.06立方米/只,夏季为每分钟0.12立方米/只。
作为养鸡人,雏鸡进鸡舍前后应该做到哪些工作?
来鸡前
1.温度要求将温度有预温时的34-35度降到29-30度。这样小鸡从运雏车里到鸡舍里既能感到暖和又不至于温差太大,更有利于小鸡去适应行新的环境。
2.湿度要求网养的从点炉子就开始在地面泼水,温度上升同时湿度也来了,书本上的70-75%,我们在实际养鸡里是做不到的,我在实际操作中网养能达到60%上下就不错了,地面稻壳饲养的加湿有难度,我把鸡舍靠暖风炉近的4-5米的地方空出来,铺2-3公分后的稻壳用于泼水加湿,加湿区域与育雏区域严格分开,防止泼到稻壳上的水又把育雏部分的稻壳湿了,影响小鸡的生长。笼养加湿大体跟网养是一样的,因为都有裸露的水泥地面。(本人觉得湿度在养鸡里非常重要,并且直接与前期的呼吸道有关系,原来我也多次吃过这方面的亏。)
3.料水要求稳定了温度湿度,(根据小鸡到场时间)就该提前上料上水了。预温前就把开食布、开食盘合理摆放好,一个鸡舍接鸡14000只,用150条大豆粕袋子连起来做开食布,用150个(45CM*30CM)塑料方盘做开食盘。另外也可以从一开始就用上料线料盘。有一个数据供参考:撒料面积最好占育雏面积的30%.目的就是让小鸡很容易找到料,吃上第一口料。人工撒料可用多维兑水湿拌料。这样就能确保在小鸡入舍24个小时左右饱食率达95%以上。
饮水方面,乳头饮水器结合1.5升的水帽饮水,水帽150个与开食布、开食盘交叉放置,保证小鸡能在1米甚至半米以内找到水和料,减少脱水鸡,更利于卵黄的吸收。饮水器用到3-4日龄陆续撤掉。(实验表明小鸡从来到鸡舍到完全认识乳头饮水器需要1DD4天)。这样大大减少了4、5、6、7日龄的死淘率,均匀度也好多了。一周末体重在初生重5倍是一个理想的养殖指标,这样更有利于增加后期肉鸡的饲养。
4.来鸡前做好鸡舍的通风换气工作,这一点很多人没有注意到,鸡来到后保证鸡舍里新鲜的空气。更有利于小鸡的生长。
5.提前调整好水线的高度、水压大小(来鸡是8-10公分)。以便让小鸡在乳头上更轻松的喝到水。
二:接鸡后
1.温度大约每个一个小时提升1度,直到34-35度,结合小鸡分布,看鸡施温相当重要。前三天基本一天下降一度。以后稍微慢点,可以两天将一度,这一度可分上、下午两次降下来,到7日龄基本在30度上下。提醒一点,千万别只顾小鸡加料加水而忘记炉子。
2.每3小时添料一次,不要有剩料,剩料小鸡不爱吃。1D3日龄因小鸡嗉囊小,喝水量小而频繁,所以有水就有药物,不建议集中饮水用药,以防饮药不均匀造成积蓄中毒。小鸡到场后8小时,触摸鸡只嗉囊是否充实,轻轻触摸鸡只的嗉囊可以充分地了解到雏鸡是否已经饮水采食,开食布、开食盘的撤离可分两到三次撤完,不要进行的过快,以免有部分鸡突然找不到料吃,耽误小鸡的生长。嗉囊充满的指标:入舍后8小时80%或以上入舍后24小时95%或以上。
3.通风方面,接鸡第一天可以不开窗,从第二天开始开进风口2-4公分,靠自然通风换气补充一部分新鲜空气。第三天开小风机,逐步增加通风量。小鸡不能有风速,防止冷风直吹鸡体。受寒是小鸡引发呼吸道的直接原因。
4.湿度方面,育雏前一周舍内湿度不低于65%。前一周提高湿度的主要作用:预防呼吸道病的发生:提高湿度的作用是有利于雏鸡上呼吸道粘膜的良好发育,有利于预防慢性呼吸道病的发生。同时也预防脱水应激
5.及时淘汰弱小病残的无饲养价值的鸡。这种鸡到最后也不能达到最低标准。越早淘汰成本越低。
6.育雏开口用药推荐:磷杆清四代,净化白痢、大肠杆菌、防脐炎
小结:育好雏是个好的开始,为以后小鸡的生长打下基础。育雏又是一项繁重辛苦的工作。进去一身汗,出来一身凉,那滋味我们都有同感。可是伺候好了鸡宝宝才算伺候好了财神爷!苦了、累了又能算什么?
养鸡
养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