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殖鱼,稻田养殖鱼用什么肥料好
稻田养殖鱼类
鲫鱼。因为我老家都是插秧时就把小鲫鱼放进去。收割时鲫鱼就长大了。记住秧田里不能撒农药。或者养泥鳅或黄鳝 .
鲫鱼养殖: 池塘条件
鲫鱼有喜集群、潜入淤泥和逆水跳跃逃逸的习性。主养鲫鱼的池塘面积不宜过大,一般以2亩左右为宜,不应超过4亩;要求池塘底质较硬,一般淤泥厚度在10厘米以内,超过10厘米时必须清淤,以利于对鲫鱼的捕捞(捉);池埂坚实不漏水,进出水口要安装牢固可靠的拦鱼栅,拦鱼栅应高于池塘最高水位50厘米。
品种选择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鲫鱼品种较多,难免出现良莠不齐。实践证明,异育银鲫和高背体形异育银鲫(简称高背鲫)适合主养,生长速度比普通鲫鱼分别快2倍和3倍。异育银鲫和高背鲫鱼相似,异育银鲫与普通鲫鱼的区别为:异育银鲫侧线鳞为31-32片、普通鲫为28-29片;异育银鲫与高背鲫的侧线鳞数目相同,但高背鲫头短、背高体厚、腹部呈圆形。
放养密度
从养殖经济效益看,放养数量超过2000尾/亩,虽然能获得较高产量,但养成商品鱼个体小,销售价格低,效益不理想;放养量少于1000尾/亩,尽管商品鱼个体较大,但总产量不高,销售收入少。每亩放养体重30克的鱼种1400尾或50克的鱼种1200尾,搭配适量的鲢、鳙和夏花草鱼,搭配鱼总数不超过600尾,可净产鲫鱼500公斤以上,其它鱼200公斤左右,效果理想。
水质管理
鲫鱼体内的钙、磷含量为其它鱼类的2倍多,因而要求水中有丰富的钙、磷以满足鲫鱼生理需要。要求20天左右施1次生石灰溶液,每亩每次用量为60公斤;每15天施1次过磷酸钙,每亩每次用量15-20公斤。施生石灰3-5天后方可施过磷酸钙,防止水体碱性过大降低磷肥效果。
稻田生态养鱼
(1) 田坎高0.8米~1米,顶宽0.5米以上,不漏不垮。提倡用石料、水泥板、三合土护坡。
(2) 注、排水口 注、排水口要用石料修建,宽0.8米~1米。每田各一个,排水量大的田块应增设能保持正常水位的排洪缺。
(3) 拦鱼设施 拦鱼设施用竹条或其他材料制作,长度为排水口宽度的3倍以 上,成弧形安臵于排水口的迎水面,牢固插入田泥中,高出田坎20厘米以上。排洪量大的田,在拦鱼设施增设一道拦渣设施
稻田养殖鱼类以什么为主
稻花鱼。在种水稻的田里养鱼,种养合一,经济价值较高。农鱼混合养殖!
稻田养鱼是什么农业
1、稻田养鱼属于稻鱼共生生态系统。
2、稻田养鱼,是一种典型的稻鱼共生的农田生态系统。系统中,水稻、杂草构成了系统的生产者,鱼类、昆虫、各类水生动物构成了系统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分解者。
3、稻鱼共生系统,通过内部自然生态协调机制,实现系统功能完善。系统即可使水稻丰产,又能充分利用田中的水、有害生物、虫类来养殖鱼类,综合利用水稻田的一切废弃能源,提高生产效益,不用或少用高效低毒农药,以生物防治虫害为基础,减少了化肥与农药的使用,保护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农产品质量,生产优质鱼类和稻米。
稻田养什么鱼
在目前呢,田鲤鱼、鲤鱼、尼罗罗非鱼等鱼儿大多数是稻鱼兼专业养鱼的主要的品种;草鱼和鲤鱼作为稻鱼同时养殖的主要品种;鲫鱼、白鲫鱼、团头鲂、鲢鱼、鳙鱼等一般作为稻鱼兼作的搭养品种。而稻鱼轮作,无论是养鱼种或者养成鱼,一般以草鱼、白鲢等为主养鱼类进行多品种的混养。
稻田养鱼简介
稻田养鱼的生态效益1。除 草保肥作用杂草会直接影响到水稻的生长,杂草抢夺了水稻的肥料,还给水 稻的虫害充当了中间宿主。据估测,稻田里的杂草每年要夺去稻谷产 量的10%,杂草在每亩稻田中吸取0。 62千克的氮素,相当于1。3千 克的尿素,或 3。1千克的硫酸铵,占稻田植物吸收总氮量的8。 34%。 在稻田当中词养草食性鱼类,不仅可以除草,还能保住肥料。被截留 下来的肥料供水稻吸收生长,同时也避免了杂草和水稻争夺空间和日 照资源。 2。除 草造肥作用鱼类,特别是草鱼种,因为不断吃掉杂草,体重逐渐增加,所以 吃食量和排粪量也相应增加。据测定,每尾长6。 5 -13厘米的草鱼种 ,日食量相当于自身重量的5 2 % ,不过由于消化系统不全,所以 会有大量的排泄物。 若以每亩生产草鱼种500尾计算,粪便中氮的含 量相当于2。 5 千克硫酸铵,含磷量差不多是5 千克过磷酸钙。每亩养 鱼稻田中可以产出2 500-5 000千克鱼沟肥泥,可为下一茬作物提供 一季基肥,相当于10-20 千克标准化肥的肥效。 养鱼稻田和不养鱼稻 田对比后可以发现:有机质增加了 0。4倍 ,氮则增加了 0。5倍 ,速效 钾增加了 0 。 6 倍 ,速效磷增加1。 3倍 。3。松 土作用鱼在水田中游动,游动当中不但翻动了稻田的表土,还松软了土 质 ,搅动
稻田养鱼品种
稻田中杂草、昆虫、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等天然饵料可供鱼类摄食,每亩可形成10~2n公斤天然鱼产量,要达到亩产 50公斤以上产量,必须采取投饵措施。常用的种类有嫩草、水草、浮萍、菜叶、蚕蛹、糠麸、酒糟。有条件的可投喂配合颗粒饲料。
投饵要定点、定时、定量,并据摄食情况调整投饵量。
一般在饲养的初期,由于田中天然饵料较多,鱼体也小,可不投喂, 中期少喂,以后逐渐增加;后期随气温下降,鱼的摄食量逐渐减少,当水温下降到10℃以下时,即停止投喂。5~6月,每亩每天投精饲料1.5~2.5公斤,青料8~12公斤,7~9月底,每亩每天投喂精饲料3~5公斤,青料18~25公斤,10月以后逐步减少。青饲料要鲜嫩,并于当天吃完为宜。
稻田养殖鱼类有哪些
在南方地区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水稻种植极为广泛,在稻田里生长着一种野生的小鱼,俗称禾花鱼,这种鱼酷似鲫鱼,但比鲫鱼个体小巧外表鲜亮,村里小孩子常下到水田里摸禾花鱼,把摸到的禾花鱼用树枝串起来也不去内脏,直接架在柴火上烤,把禾花鱼用火烤的外皮焦黄,那个香味远远就能闻得到。那时候没有其它零嘴可以吃得到,烤禾花鱼就是小孩子最喜欢吃的零食。
那禾花鱼究竟是啥鱼种呢?禾花鱼是团鲤的一个变种俗称乌鲤,禾花鲤。禾花鱼酷似鲫鱼但体型修长,像是缩小版的迷你鲫鱼,禾花鱼的鱼片很薄如透明隐约可见内脏,鱼鳞细小呈浅金黄色,腹部淡紫色,非常漂亮。
禾花鱼生长的水域和其它淡水鱼有很多区别,禾花鱼生长在南方稻田或山区的小溪流里,是南方特有的一种野生鱼,生长在稻田里的采食落水的稻花为食,因此叫它禾花鱼。禾花鱼在水稻田中生长采食水草,昆虫和落水的禾花自然长大且生长缓慢,因此鱼的肉质细嫩甜香带有禾花香味儿,难能可贵的是禾花鱼有主刺无细刺,鱼肉没有土腥味儿,肉质鲜香味美堪比鳜鱼。
禾花鱼在稻田里自然生长吸收了稻田的香气,不仅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而且蛋白质含量高,有“鱼中人参”的美誉。禾花鱼肉质细嫩吃法很多,禾花鱼可以清蒸、黄焖、烟熏均各有风味,以瓦罐煨煮最佳“汤开鱼熟,满屋飘香”,“禾花鱼下酒,见者不走”。
禾花鱼与其它淡水鱼相比除肉质鲜美外,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把禾花鱼从稻田里捞出来,在其它地方饲养,禾花鱼的香气便随之消失,但是如果把禾花鱼制成腊鱼干却香气如故。禾花鱼干成品金黄油亮,闻香生津久食而不腻。相传,乾隆品尝过禾花鱼后称赞禾花鱼肉嫩鲜美,肥嫩可口,无腥无腻,武昌之鱼未能及。由此禾花鱼被列为贡品因而身价倍增。
禾花鱼吃着稻田里水草昆虫和稻花长大,更接近于野生,因此其更健康更富营养。禾花鱼在市场上也越来越火爆,许多人就捞来禾花鱼的鱼苗在稻田里养殖,甚至有人在稻田里放养鲤鱼或鲫鱼等来冒充禾花鱼,这些养殖的鱼相比野生的禾花鱼在味道上就差了些意思了。
稻田水产养殖
1.稻田开发
开挖稻田并整平,稻田平面平均低于地平面约60cm。
2.加高加固田埂
田埂加高至50~60cm,高度应稍微低于地平面,顶宽50~60cm,底宽80~100cm。田埂应夯实,以防挖洞逃跑。
3.开挖蟹沟
在距田埂内侧1~2m处挖环形沟,沟深100~150cm,坡度1∶1.2。沟的宽度可以根据情况确定,如果以种植水稻为主,沟宽应小些,一般50~100cm;如果以养殖为主,沟宽应大些,可以100~300cm。面积大的,也可在环形蟹沟的基础上挖成“田”“目”“日”字形蟹沟。田间工程应在泡田耙地前完成,耙地后再修整一次。
4.防逃设施
在稻田插完秧后、蟹种放养之前设置防逃墙。防逃墙材料宜采用防老化塑料薄膜。将塑料薄膜折成双层,下端埋入泥*中15~25cm,出*部分高50~60cm,将塑料薄膜拉直,与池内地面呈80~90°角。紧贴塑料薄膜的外侧,每隔50~90cm插一根木棍、竹竿或粗竹片作桩,用细铁丝或线绳将塑料薄膜固定于木桩的顶端。防逃膜不应有褶,接头处光滑无缝隙,结合处重叠不应小于30cm并钉牢,拐角处应呈弧形。
5.进排水口
每一块稻田都要设计进排水口,口门墙采用混凝*浇筑,宽100cm,高100cm,底板混凝*现浇,挡板为石板插板。进排水口处设置尼龙防逃网布。
田块消毒
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田块,生石灰用量100~150g/m2 ,漂白粉用量7.5~15g/m 2 。
蟹种放养
1.蟹种选择
应选择规格整齐、活力强、肢体完整、无病且体色有光泽的一龄蟹种,规格以100~200只/kg为宜。
2.蟹种暂养
4月中旬至5月上旬购进的蟹种应先放在小池塘中暂养,蟹种一般需暂养50天左右。
暂养池面积占养蟹稻田面积的10%~20%,池深1m以上,水深0.5m。暂养密度为2000~3000只/亩。蟹种入池时,不应直接放入池水中,可将装在网袋中的蟹种放入池水中浸泡一下取出,这样反复2~3次,每次间隔时间3~5min,使其适应环境。再用浓度40~50g/L的食盐水溶液或浓度20~4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时间为5~10min,经消毒后,打开网袋,让蟹种自己爬入水中。
投喂优质饵料,饲料以动物性饲料为主。每天投喂2次,早晨投喂日投量的1/3,傍晚投喂日投饲量的2/3,日投饵率15%,根据吃食情况调整投喂量。定期换水,以促进正常的生长蜕壳。
3.稻田蟹种放养
一般在6月上旬,待稻田分蘖肥施完后,将蟹种放入稻田。蟹种放养密度为400~600只/亩。
饲料投喂
1.饲料种类
(1)动物性饲料:海淡水小杂鱼、小虾、蚌肉、螺蚬肉、蚕蛹、畜禽加工下脚料、昆虫幼体、丝蚯蚓等。
(2)植物性饲料:豆粕、花生饼、小麦、豆渣、麦麸、玉米、米糠、瓜菜类及各种水草等。
(3)配合饲料:根据营养需要加工配合颗粒饲料,应符合GB13078和NY5072的规定。
2.四定投喂
坚持“四定”投饵的原则。
(1)定时:每天投喂2次,早晨6时至7时投喂一次,傍晚5时至6时投喂一次。
(2)定位:每次都在固定位置投喂,将饲料放在距田埂30cm的田面上。
(3)定质:投喂的饲料应新鲜,无腐败变质。动物性饲料和植物性饲料应搭配投喂。掌握“两头精,中间粗”的原则,即6月份多投喂动物性饲料;夏季7月份至8月上旬,生长旺季,动物性饲料与植物性饲料并重,多喂一些水草;8月中旬以后多投喂动物性饲料。
(4 )定量:的日投饵率为10%~15%。每天注意检查吃食情况,根据的吃食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每天投喂以傍晚投喂为主,上午的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1/3,傍晚的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2/3,有条件的可以投喂配合饲料。
9月上旬开始。可采取网、灯光诱捕、干塘等方法。操作时应注意保持肢体完整。
稻田养殖鱼类标准
不同地区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放养品种。原则上讲,适于池塘养殖的所有种类都可以在稻田中养殖但稻田一般以养鲤鱼为主,也可以养一些鲫鱼、罗非鱼等。鲤鱼能在浅水中很好生长,杂食性,能吃杂草种子幼根、嫩芽、小地下茎,以及一些丝状藻类和各种昆虫、软体动物、水蚯蚓、浮游动物等。当年鱼苗下田,两个月可以长到50克,三个月可以长到100克50克左右的隔年鱼种下田,三个月可以长到250克。鲤鱼鱼苗生产容易,便于自繁自养,因此是稻田养鱼理想的对象。 草鱼也能在浅水中生长,吃各种杂草。稻田中主要养草鱼种,为塘、湖、堰提供大规格鱼种。当年鱼苗下田,两个月可长到50克。 罗非鱼不仅适于浅水生活,而且能耐高温、杂食性,还能吃食大量藻类。更适合在晚稻田中放养。但由于罗非鱼是热带鱼,不适于冷浸田放养,越冬也比较困难,目前推广还不普遍。 鲫鱼一般也适于浅水生活,杂食性,鱼苗生产方便,肉质好。
养蜂
养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