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鸡高峰期产蛋率,如何提高肉用种鸡产蛋量
如何提高肉用种鸡产蛋量?
影响肉用种鸡产蛋量的因素很多,除了肉用种鸡的品种以外,加强饲养管理是提高产蛋量的有效措施。
(1)严格掌握饲养标准,合理制定饲料配方 鸡的采食量与年龄、体重、产蛋率、饲料中能量水平以及气候等因素有关,应根据不同情况下的采食量相应调整日粮的营养浓度,使鸡体所获得的营养符合标准。
(2)增加产蛋鸡的光照时间 大量的试验和实践证明,给产蛋母鸡增加光照时间,可以提高产蛋率。光线通过鸡的眼睛作用于丘脑下部,刺激脑下垂体分泌促滤泡激素和促黄体生成激素,分别促进鸡体内卵泡的发育和加速卵子的成熟,从而使产蛋量增加。种母鸡到达产蛋高峰后采用16小时光照时间,产蛋后期再增加1小时光照时间。
(3)冬季保温,夏季防暑 一般情况下,冬夏两季的产蛋率都较低。冬季开放式鸡舍保温性差,舍内寒冷,母鸡必须通过加大摄食量和分解体内脂肪产生大量热能以御寒,这样不仅母鸡体质降低,而且饲料报酬降低;夏季当温度超过27℃时,鸡的呼吸、心率加快,饮水增加,采食量减少,产蛋率下降,蛋变小,壳变薄。所以,冬季保暖、夏季防暑相当重要。
(4)减少应激因素,稳定鸡群产蛋量 种鸡开产期对外界的各种应激因素比较敏感,一旦受到各种应激因素的刺激,就会产生应激反应,导致生理机能改变,产蛋量下降。应激因素主要有鸡群的搬迁、饲料变换、严寒、酷暑、大风、舍内通风换气不良、过度光照、疫苗接种、疾病、来往频繁的人群及车辆等。因此,要尽量避免或减少这些应激因素对鸡的影响。
(5)其他措施 严格执行各项防疫措施,注意观察鸡群,掌握鸡群健康状况,及时治疗患病鸡。淘汰失去种用价值的种鸡,从而提高鸡群的健康水平,为鸡群的高产稳定创造条件。
散养家禽(鸡、鸭、鹅)实用型饲料配方有哪些?
不同地区、不同饲养企业或养殖户在配制散养家禽的配合饲料时,应充分考虑本地区、本企业散养家禽的实际生产水平和饲料来源,应根据家禽品种、生理阶段、生产性能特点、饲养环境、放牧家禽的食物营养结构特点等配制散养家禽的饲粮。本饲料配方是根据目前我国普通农户庭院散养、林地放牧的一般情况提出的,仅供养殖企业参考使用。配方中的添加剂预混料由蛋氨酸、赖氨酸、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载体组成。表1、2、3、4、5中的重量单位为千克。
表1 散养蛋鸡实用型饲料配方
表1 散养蛋鸡实用型饲料配方(续)-1
表2 散养肉鸡实用性饲料配方举例
表2 散养肉鸡实用性饲料配方举例(续)-1
表3 散养蛋鸭实用性饲料配方举例
表3 散养蛋鸭实用性饲料配方举例(续)-1
表4 散养肉鸭实用性饲料配方举例
表5 散养肉鹅实用性饲料配方举例
养鸡
养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