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蛙养殖池设计,林蛙养殖池设计
林蛙越冬池建设
这不奇怪的。林蛙抱对产卵行为在适宜的光照下,可以在3度水温就发生的。所以东北野外可以在冰面下发现蝌蚪。 这些卵团只要受精了,可以进行孵化。
冬天林蛙怎么养
我国北方冬天气温冰冷而绵长,林蛙蛰伏长达5-6个月,主要是水下蛰伏,可分为四个时期入水期、散居蛰伏、群居蛰伏期和蛰伏活动期。
林蛙陆栖日子时用肺呼吸,入水蛰伏后肺部中止活动,靠皮肤吸收水中溶氧,弱小呼吸,林蛙的体温靠吸收环境热量保持。
林蛙入水期是从9月下旬开端,为期半个月左右,当气温降至于10℃以下时,林蛙从陆地返入河流中越冬,当气温高于10℃时林蛙又重新上岸活动,有的继续取食,跟着气温下降,林蛙又回到水中日子,呈两栖交替日子方式。
散居蛰伏期从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为期一个月。
林蛙养殖三池一房
林蛙养殖的三池是指育苗池,生长池和成品池
林蛙池的建设
一般来讲是不行的,属于破坏土地结构、改变土地用途,如果未经批准则属于违法行为。
对养殖业用地来讲,法律上对利用荒地、废地进行建设的控制还是比较宽松。
现在林蛙养殖让建越冬池吗
1、林蛙养殖投喂的主流饲料是蚯蚓、蝇蛆、黄粉虫。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黄粉虫,蚯蚓不宜作为主要饲料投喂,蝇蛆可以作为辅料配合使用。
2、养殖管理每年的春季投放足够的蛙卵或留够蛙种。孵化池中的蛙卵密度不要过大,每平方米不超过2000尾。
待蛙卵孵化期间,要注意水质清新,适时换水,喂食科学,及时预防蛙病,做到孵化池消毒,鳅鲜变态后,及时引入森林。幼蛙成蛙虽然不在水中生活,但必须生活的潮湿的陆地上。
3、当湿度不足时,就要及时补湿,使湿度始终保持在70%以上,保证林蛙能够进行正常的皮肤呼吸。为此,可在蛙田内设喷灌设施,天旱干燥时刻进行喷灌或入工降雨,也可以用喷壶喷水。
4、冬季林蛙回池越冬时,池水温度保持4摄氏度以下,防止水面冻干,池水要适时换水,缓慢流水更好。越冬池内投放些秸秆、树枝等遮掩物,以利林蛙冬眠
林蛙越冬池补偿标准
可以,关键不在于水深而是在于水温,以及密度。因为不是循环水的话更容易被冰冻和缺氧。
林蛙在水下越冬,水温1~4℃时最适,但越冬池水体很少 有41的情形,一般是0.3-3℃。当水温I℃以下时对蛙不利, 可使蛙处于半麻搏状态;0. 51以下时,可造成死亡。
林蛙养殖大棚和越冬如何管理
养殖林蛙需要具备“六证”才算合法养殖,林蛙属于国家三级保护动物,因此办理这些证件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经过农业、林业、畜牧等几个部分的审批,所以需要耐心等待,特别是有些特殊品种是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家在品种选择上要搞清楚。
1、《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
林蛙目前属于保护动物,在养殖前要先到林业部门申请办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这个证件是省级林业部门批准的,一般会要求缴纳保证金方可进行。
space
2、《营业执照》
如果养殖者是以盈利为目的,就需要到当地办理营业执照,营业执照一般去当地的工商部门办理即可。
3、《养殖证》
目前进行水产养殖的都需要办理,代表是合法经营和养殖的,这个到当地农业部门办理即可。
space
4、《畜牧兽医资格证》
现在规定水产养殖需要有专业资质的人员方可,如果养殖者自己不专业,就一定要和有专业资质的兽医达成合作关系,这样也可以进行养殖。
5、《动物防疫合格证》
一般进入流通市场的牲畜,都需要有检疫合格证才可以进行销售,这代表此产品是符合检疫标准和健康的,这个证件当地的畜牧部门可以申请办理。
space
6、《税务登记证》
目前做生意,在市场上进行交易的,就需要办理,一般是营业执照下来一个月左右去税务办理就可以。
青蛙池建设
养殖池建造
青蛙养殖池分为产卵池,蝌蚪池和成蛙池,一般宜选择既潮湿又温暖避阳的地方,以长形水泥池或土池为宜,池面必须设有遮荫板,一般每平方米可饲养40只成蛙,池水中投入量漂浮性水草。用作培育蝌蚪的池塘,只留少量陆地面积,供变态后的幼蛙登陆。蝌蚪池以水泥池为好,池壁坡度宜缓,以供蝌蚪栖息。
种蛙选择
种蛙选择经过第二次产卵的青蛙,第二次产卵的种蛙受精率较高,第四年的雌蛙产卵数量虽然多,但受精率较差,第一年蛙产卵孵化率也较低,不适作种蛙。为了便于管理,最好在同一批种蛙中选择体形强大、发育正常、行动活跃者为种蛙。
产卵时间
青蛙每年3-7月份都产卵,北方产卵迟些,南方各省3月份就开始产卵,4月份是产卵盛期,但种蛙的抱对、交配、产卵的早晚与气温、饲养池的水温及水的深度有很大关系,当水温15℃以上时雌雄蛙开始拒对,18-28℃是最适的产卵温度。
采卵方法
青蛙产下的卵又小又软,泥黄色、圆形,卵外有胶质膜保护,并互相吸附成片浮于水面,或附着在水草上,如果卵沉入池底,必须设法使之附在水草上。采卵时间在每天早上10点钟左右,捞卵网和盛卵网将蛙卵连同附着的水草捞起,放于桶中,再轻轻地放入孵化池内。放卵时要尽量保持原来的方向,即正面朝上,反面向池底。如果方向搞错,对孵化率有很大的影响。同一批卵要放在同一孵化池,这样孵出来的蝌蚪大小一致,方便管理。如果在一池中放不同期的卵块,孵出来的大小蝌蚪生长速度不一,弱小的就会逐渐衰弱而死亡。
孵化管理
在孵化期,水温必须保持在20-25℃之间。在换水、换盘时,如水温突然升降5℃以上或水温低于4℃,高于28℃或强的惊动均可导致蛙死亡。因此,观察蛙卵孵化时动作要轻,不能随意搅动池水,以免蝌蚪幼体漂离卵膜,影响成活率。经过两天孵化,蛙卵略能摇动,3-4天即成蝌蚪形态,5天左右孵化小蝌蚪。
蝌蚪饲养
食用青蛙人工饲养必须从人工采卵后养育孵化,出膜后的蝌蚪在原孵化池或网箱中培育,每平方米水面放养600-800尾,第4天开始人工投饵,经一周饲养后移入饲养池,大约20-30天后逐步以红虫、水蚤、蝇蛆为主食,也可以豆浆、豆渣、豆饼粉、小球藻为主食,加喂一定的鱼粉可促其生长,一般每万尾用15个熟鸡蛋揉碎带水泼喂1-2次。第5天后,改用豆浆、麦麸、豆腐渣配合饲料或米糠及鱼粉等饲料,每天投入1-2次,饲料投放在饵料台上,粉末状饵料先用水调成粘稠状再泼喂。
幼蛙饲养
1.强化驯养:用高密度集中圈养可按每平方米100-150只的密度,圈养在内壁光滑,高度1米以上的水泥池中,池水深20厘米左右,在水面上放置饵料台,池内不设陆地,迫使幼蛙上台集中采食和栖息。
2.诱饵驯食:先用鲜活诱饵料喂1-2天,第3天开始在诱饵中添加20%的人工饲料,以后逐日加大比例,10天后增加到80%"活饵"料,主要有蚯蚓、蝇蛆、小鱼虾、昆虫、蝎牛和泥鳅等,"死饵"是指蚕蛹干、动物内脏及配合饲料等。以动带静,"死饵"活化,最后过度到完全摄食人工饵料。同时要求投料定时、定量、定位。投料时间,春、秋季在中午前后,夏季在傍晚或早上,每天投料1-2次,每次投料要在1小时左右幼蛙吃完。体重50克以下的幼蛙投饵量应占体重的6-8%,体重100克以上的幼蛙,投饵量应占体重的8-10%。饵料要求新鲜、干净和富有营养。
3.筛选分级:幼蛙驯养20-30天时,应放干池水,并将大规格的幼蛙按每平方米60-80只密度转入成蛙池饲养,小规格幼蛙仍留原池驯养。采用饲饵、室内立体、多层箱笼密集养殖,是养殖青蛙的一种新方法。将青蛙养殖在塑料箱和木箱中,进行小型养殖产量极高,每平方米可养殖数百只,一般从孵化到成蛙,只需5个月时间。
成蛙饲养
1.动物饲料:幼蛙转入成蛙池后摄食量大,生长速度加快,是形成商品产量的重要时期,需增加动物性饲料的饲喂,主要是人工培养的蝇蛆、蚯蚓、红虫、球藻水蚤等高蛋白、高繁殖率的活饵。
2.混合饲料:在活饵不足的情况下,可搭配混合饲料,如用菜子饼(粉状)60%、米糠(或麦麸)30%、大豆粉5%、鱼粉5%配合均匀效果较好。
3.堆养蚯蚓:在土堆上养蚯蚓,只要每天傍晚分片在土堆上洒上一些浓度为3-5%的石灰水,蚯蚓即会倾巢而出,充当蛙饵。
4.调整密度:成蛙饲养1个月后,蛙体重量达100克时,饲养密度每平方米30只,2个月后改为每平方米10-15只,再经短期饲养,即可成为商品蛙上市。
林蛙越冬池一平方能越冬多少林蛙
当气温降到5-10℃时,林蛙开始下山入水冬眠,气温继续下降,水温降到3℃-5℃时,林蛙向深水域转移,进入长达4-5个月的深度休眠阶段。
林蛙越冬水深要在1-2米,在冰下有较深的流动水,才能安全越冬。林蛙在蝌蚪期是杂食性,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在水中取食。
成蛙广食性,以昆虫的活体为主要食物,其次是蛛形纲、多足纲及软体动物。
幼蛙与成蛙的食物种类无大差别,幼蛙只能捕食小的昆虫。
由于蛙的极端近视,只能捕捉管近距离出现的活的动物性食物,而不能吃死的或不活动的食物。
幼蛙发现食物的距离在10厘米内,捕捉距离2-4厘米,成蛙捕食距离为10-15厘米。林蛙每天有两个捕食活动高峰期,一般上午的4-8时,下午4-6时,天气较冷时在中午11-14时捕食活动,林蛙摄食旺期是6、7、8三个月份,成蛙每年摄食量为1000多只昆虫,大约重50克。影响林蛙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是气候条件,尤其是降雨量多少及其分布状况对林蛙的影响最大,若6-8月雨量充足,林下湿度大,给林蛙造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并且有利于滋生昆虫和林中幼小动物,为林蛙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促进林蛙的生产发育。
如果此时干旱少雨,空气干热,林蛙因食物减少和气候不适而大量死亡。
养鹅
养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