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蛙和青蛙的区别,土青蛙养殖
土青蛙怎么养
1
/7
居住环境
一只成年的角蛙大概有10-16厘米长,它能在任何有水的地方生存,而且一蹲就是一天,运动量极少。因此饲养者只要准备一个足够大空间的玻璃缸就可以了。
2
/7
水质要求
角蛙对水的来源没有要求,只要不在氯气含量丰富的水中,角蛙在其它任何水中都可以生存。角蛙是依靠皮肤来吸收水分的,因此准备玻璃缸要让角蛙可以随意的爬进爬出。适合角蛙生存的水温在21-30摄氏度,水源每两天更换一次或者发现水脏了就要立即进行更换。
3
/7
三:食物
角蛙喜爱吃活动的食物。小鼠、金鱼、蚯蚓都会成为它的食物。角蛙非常的能吃,因此在喂食的时候饲养者应该掌握一个量,过多过少的食物对角蛙的身体都是没有好处的
4
/7
四:保持合适温度
角蛙的饲养温度及湿度:要想让角蛙保持充分的活力和食欲,低于20度就要开始加温了。因为一旦低于20度,大多数蛙类的消化能力会减弱,所以行动也会跟着僵硬。保持角蛙正常生理状态,最好是25到28度。湿度越大越好,70%左右就可以了
5
/7
五:角蛙对光照的需求:
饲养箱箱尽量放在接近阳光的地方,避免直射,因为这样会对角蛙皮肤有影响,也有可能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对水质有影响。如果没有合适的地方也没事,在饲养箱上方按一个杀菌的紫外线日光灯也是可以的,同样可以起到相近的效果。
6
/7
六:角蛙的用土:
成年蛙一定要买进口的椰土,因为幼蛙难免会误食椰土,国外的基本没有什么安全问题,而且唯一缺点就是会很脏。因为水养的照顾不好会水肿,看起来会很肥,而且对角蛙也不是很好。
土青蛙怎么养才能活
角蛙泥15天换一次,
角蛙用什么垫材:角蛙棉,过滤棉,生化棉。优点:大多数蛙友会使用生化棉作为角蛙垫材,裁剪方便,价格便宜,容易清洗,观赏性较高,角蛙不容易误食缺点:一些棉的材质较硬,角蛙喜欢刨棉,容易伤到皮肤,有些棉吸水性太强,往往吸水太多,没有较为干燥的区域(如果棉太薄或吸水性太强,建议两张棉叠在一起使用)棉的小口容易滋生细菌,应及时清洗,消毒(一般就是拿热水烫,然后晒干,重复使用)。
小土蛙如何养殖
角蛙可以饲养在任何有水的空间,一般角蛙会整天蹲在同一地方极少移动,所以空间大小不拘。只要水深不超过它体高的一半,一只成年的角蛙用一个塑料的储衣箱或10加仑大的水族箱饲养就足够了。紧记不要被太阳光或其它强力紫外线直接照射到,它就可以活得很好。
角蛙的饲养温度及湿度:要想让角蛙保持充分的活力和食欲,低於20度就要开始加温了。因为一旦低於20度,大多数蛙类的消化能力会减弱,所以行动也会跟着僵硬。保持角蛙正常生理状态,最好是25到28度。湿度越大越好,70%左右就可以了。
角蛙对光照的需求:饲养箱箱尽量放在接近阳光的地方,避免直射,因为这样会对角蛙皮肤有影响,也有可能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对水质有影响。如果没有合适的地方也没事,在饲养箱上方按一个杀菌的紫外线日光灯也是可以的,同样可以起到相近的效果!
角蛙的用土:成年蛙一定要买进口的椰土,因为幼蛙难免会误食椰土,国外的基本没有什么安全问题,而且唯一缺点就是会很脏。因为水养的照顾不好会水肿,看起来会很肥,而且对角蛙也不是很好。替代品有红土和蛙泥,但是不建议大家角蛙成体之后使用棉养。成体还在棉养只会缩短蛙的寿命,角蛙一直在水里会浮肿,几个月内就会死亡。
土青蛙怎么养殖
角蛙可以饲养在任何有水的空间,一般角蛙会整天蹲在同一地方极少移动,所以空间大小不拘。只要水深不超过它体高的一半,一只成年的角蛙用一个塑料的储衣箱或10加仑大的水族箱饲养就足够了。紧记不要被太阳光或其它强力紫外线直接照射到,它就可以活得很好。
角蛙的饲养温度及湿度:要想让角蛙保持充分的活力和食欲,低於20度就要开始加温了。因为一旦低於20度,大多数蛙类的消化能力会减弱,所以行动也会跟着僵硬。保持角蛙正常生理状态,最好是25到28度。湿度越大越好,70%左右就可以了。
角蛙对光照的需求:饲养箱箱尽量放在接近阳光的地方,避免直射,因为这样会对角蛙皮肤有影响,也有可能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对水质有影响。如果没有合适的地方也没事,在饲养箱上方按一个杀菌的紫外线日光灯也是可以的,同样可以起到相近的效果!
角蛙的用土:成年蛙一定要买进口的椰土,因为幼蛙难免会误食椰土,国外的基本没有什么安全问题,而且唯一缺点就是会很脏。因为水养的照顾不好会水肿,看起来会很肥,而且对角蛙也不是很好。替代品有红土和蛙泥,但是不建议大家角蛙成体之后使用棉养。成体还在棉养只会缩短蛙的寿命,角蛙一直在水里会浮肿,几个月内就会死亡。
普通青蛙怎么养
01
首先,是养蛙的位置,选一个通风好、采光佳的场所。这是因为青蛙非常怕热,如果太过闷热,它可是很容易生病或死亡,同时也对饲主比较好。若真的无法避免的话,记得装个抽风扇,需要照照阳光,比较不会生病,不过,切忌不能被阳光直射到喔,只需要有反射的光线就够了,这样缸子里的植物也会长得壮壮的。
02
然后, 是养蛙的缸子,虽然说缸子是越大越好,但是太大的缸子在管理上十分麻烦。所以,如果是养小型的蛙类,如树蟾、面天树蛙,大约1呎缸就差不多了;再大一点的中型蛙类,如蟾蜍、泽蛙、白颔树蛙,就需要2呎缸。如果是善于跳跃的大型赤蛙,如斯文豪氏赤蛙、金线蛙,才要考虑用3呎缸。另外,市面上有卖一种塑料材质的“采集饲养箱”,方便清理与携带;但是用久了,表面会雾掉,就不容易观察了,而且因为移动容易,也就容易摔破。
03
然后,是养蛙的盖子,以免青蛙“跳出来”或“钻出来”。如果是养树蟾、树蛙的话,盖子就必须密和一点,不然它们一钻就出来了,最好加装纱网,不然很容易将青蛙闷住。如果是用较大型的缸子,每次喂食都要将盖子取下,又怕青蛙趁机“落跑”,相当麻烦,建议在盖子上做个小门。
04
然后,是养蛙的垫料,用来布置环境的材料,可以用砂石或泥土。前者的好处是方便清洗,也比较干净;而用泥土来布置的话,会比较像自然的环境,种植植物效果佳。也可两者兼用;或两者都不用,这样更方便清理,不过要放一些供青蛙躲藏的地方,以及一些小盆栽,可以铺一些水苔保持湿润。如果有大小不一的石头,和枯木树枝的话,那会让整个环境更加的自然。
05
然后,是养蛙的水盆,青蛙是不能没有水的,不过对于水的需求,各种蛙类有所不同。如果是“水蛙”,如:古氏赤蛙、斯文豪氏赤蛙,水就要多一点,最好以整个缸子都是水,再利用石头、砂石铺成陆地。相反的“陆蛙”,如树蛙、蟾蜍,就不需要太多的水,仅需要放个水盆就够了,同时最好将水盆埋在地下,以方便青蛙的进出。
06
然后,是养蛙的植物,建议一开始用小盆栽,或者种一些很耐活的植物,如:黄金葛、山芋;接着可以种一些蕨类、兰花。如果,你布置了一个“静水域”的环境,还可以种一些水草,光线不足的时候,最好装个太阳灯,可以让植物长得壮壮的。
07
然后,是养蛙的过滤,如果打算布置一个水域的环境,又不想常常换水,那你最好装一台“沉水马达”。装置的时候有个原则:隐藏得越好越美观,但是到时要清洗滤心就越麻烦,工程越浩大。
08
最后,是养蛙的食盆,用来放青蛙食物的容器,选择一个大小适中、深浅适宜的塑料盆就可了。太浅的食盆很容易让活饵自行爬出来;而太深的食盆,则使青蛙不容易看到活饵,且食盆不易隐藏。将食盆埋在地下,盆口与地面对齐,或者用树枝石头将食盆外围垫高,让青蛙经过旁边时可以看得到。
养蛙用什么土
青蛙属于冷血动物,冬季要冬眠,冬眠时就会钻到土里。
土青蛙怎么养 喂什么
盖草越冬。冬眠一开始,池内应投放些水生植物,如水花生等,约占蛙池水面的60%,或池内铺放稻草30厘米厚,即可防霜冻,又可确保蛙类越冬。
草堆越冬。在青蛙池向阳背风方向堆一草堆,或先铺松土50-60厘米厚,上面堆草,保持湿润,再覆盖一层塑料薄膜。气温下降时,蛙会自行钻入草堆冬眠。
大棚越冬。在蛙池上离水面30厘米高处,用木竹或钢筋搭成拱形或人字形棚架,用塑料薄膜铺盖密封,最l好再覆盖一层网绳,防风吹破薄膜,使池温不低于10℃,确保青蛙越冬。当气温上升时,要适当揭膜放风、通气,以防青蛙闷热缺氧而死。
洞穴越冬。为适应蛙类挖洞潜伏的习性,可事先在蛙池四周松动池土,并在向阳背风处平水位线挖若干直径10厘米、深1米的洞穴,保持湿润,供蛙入穴冬眠。
青蛙用什么养
青蛙是杂食性动物,批量养殖青蛙的话,可以喂蛆虫和蚯蚓。 青蛙以昆虫为主食,比如稻卷叶虫、稻螟、稻苞虫、粘虫、玉米螟、棉红铃虫、萍灰螟、眉蚊夜蛾、稻眼蝶、稻负泥虫、稻象鼻虫、金龟子、瓢虫、白背飞虱、灰背飞虱、稻黑蝽象、褐背飞虱、稻潜叶蝇、萍摇蚊、果蝇、蚊等;也取食一些田螺、蜗牛、小虾、小鱼等。
青蛙怎样养
你要准备一个通风的水箱子,你要分成陆地跟水喔,就是一半是泥沙,一半是水,那不然他的皮肤会变得很乾燥,会死,旁边也可放水草等植物.食物是以活的昆虫为主,死的话也可以你要用一条线在他面前晃阿晃阿,他才会吃喔.斯文豪氏赤蛙、梭德氏赤蛙、金线蛙、虎皮蛙、贡德氏赤蛙、古氏赤蛙、腹斑蛙,进一步可以将他们分为两类-流水蛙(前二者)、静水蛙.后者所需要的环境比较简单,陆地与水池大约1比2,可先用较大的石头或沈木先围出一个水池的沿岸,再用砂石将陆地的部分堆高;水池的底层亦可铺设细沙石,方便种植水草.水深差不多10公分左右就可以了,最好能在岸边设计一些突出物,让青蛙可躲在下面;此外,不能将水池边缘全部做成峭壁,可选择一边做个斜坡,如果可以的话,找个沈木连接水池与陆地,会让环境看起来更自然喔!流水型的蛙类就比较麻烦,如果要设计出溪流的样子更是难上加难,不过可以改用瀑布来取代,也可达到相同的效果.布置时,先决定瀑布的位置及流向,将沈水的喷水口装上水管,然后将石头堆起来,堆到喷水口的高度,且能让水流沿著石头堆一层层的流下,所以最好选用扁平的页岩石可以让瀑布更有效果.比较需要注意的是水位的高低,一定要高於沈水马达,且要随时补充水位,不然马达会抽不到水而烧掉;在堆石头的过程中,可留一些石缝给青蛙躲,也可以塞一些蛇木块种植藓苔;当然,如果能够加上一些沈木,更增加其原始风味.相对於水蛙,"陆蛙″不需要那麼多的水,大致上放几个小水盆就足够了!但是针对不同的生活方式,还是可以将它们分为两类:树栖型(树蛙、树蟾)、底栖型(蟾蜍、小雨蛙).前者大多喜欢栖息在树上,所以你需要替它们准备一个"挑高″的水族箱,然后选择粗细不一的树枝搭建楼中楼.树枝的挑选有两个技巧:1.已具有藓苔或蕨类者、2.含有树洞或外型奇特者;再搭配上石堆、倒木、落叶层,这样可以让环境更加自然.不过,为了避免食物分配不均,最好多放几个食盆-甚至吊在树枝间,让更多的青蛙都有机会吃到.底栖性的青蛙最容易布置,只需要有地方让它躲、让它钻就好了!但是,也不能让它们住得太寒酸,可以用石头、树皮堆出一个洞穴,再放一些落叶、腐植土,这样也会变得很华丽喔!如果,你是要养小雨蛙的话,那一切设备都要小一号,而且禁止跟其他中大型蛙类养在一起(不然…),不过关於食物的来源,你就要伤脑经了!养青蛙也是要看风水的,选一个"通风好、采光佳″的场所.这是因为青蛙非常怕热,如果太过闷热,它可是很容易生病或死亡,同时也对饲主比较好.若真的无法避免的话,记得装个抽风扇喔.而采光佳?青蛙不是夜行性的吗?没错,但是还是需要照照阳光,比较不会生病;不过,切忌不能被阳光直射到喔!只需要有反射的光线就够了,这样缸子里的植物也会长得壮壮的.缸子-虽然说缸子是越大越好,但是太大的缸子在管理上十分麻烦.所以,如果是养小型的蛙类,如树蟾、面天树蛙,大约1呎缸就差不多了;再大一点的中型蛙类,如蟾蜍、泽蛙、白颔树蛙,就需要2呎缸.如果是善於跳跃的大型赤蛙,如斯文豪氏赤蛙、金线蛙,才要考虑用3呎缸.另外,市面上有卖一种塑胶材质的"采集饲养箱″,方便清理与携带;但是用久了,表面会雾掉,就不容易观察了,而且因为移动容易,也就容易摔破.盖子-除非你只打算养蟾蜍,否则最好还是做一个盖子,以免青蛙"跳出来″或"钻出来″.如果是养树蟾、树蛙的话,盖子就必须密和一点,不然它们一钻就出来了!此外,最好加装纱网,不然很容易将青蛙闷住.如果是用较大型的缸子,每次餵食都要将盖子取下,又怕青蛙趁机"落跑″,相当麻烦,建议在盖子上做个小门,这样会变得很方便喔!砂石、石头、沈木垫料-就是用来布置环境的材料,可以用砂石或泥土.前者的好处是方便清洗,也比较乾净;而用泥土来布置的话,会比较像自然的环境,种植植物效果佳.也可两者兼用;或两者都不用,这样更方便清理,不过要放一些供青蛙躲藏的地方,以及一些小盆栽喔!另外,可以铺一些水苔保持湿润.当然,如果有大小不一的石头,和枯木树枝的话,那会让整个环境更加的自然.水盆-你也知道,青蛙是不能没有水的,不过对於水的需求,各种蛙类有所不同.如果是"水蛙″,如:古氏赤蛙、斯文豪氏赤蛙,水就要多一点,最好以整个缸子都是水,再利用石头、砂石铺成陆地.相反的"陆蛙″,如树蛙、蟾蜍,就不需要太多的水,仅需要放个水盆就够了,同时最好将水盆埋在地下,以方便青蛙的进出.植物-青蛙当然不想住在水泥丛林里啊!建议一开始用小盆栽,或者种一些很耐活的植物,如:黄金葛、山芋;接著可以种一些蕨类、兰花.如果,你布置了一个"静水域″的环境,还可以种一些水草喔!当然,光线不足的时候,最好装个太阳灯,可以让植物长得壮壮的.过滤-如果打算布置一个水域的环境,又不想常常换水,那你最好装一台"沈水马达″.装置的时候有个原则:隐藏得越好越美观,但是到时要清洗滤心就越麻烦,工程越浩大.只要装的时候花点巧思,过滤器还可做出瀑布及溪流的效果喔!食盆-就是用来放青蛙食物的容器,选择一个大小适中、深浅适宜的塑胶盆就可了.食盆如果小到仅容一只蛙进去,那你会发现食物常常被特定几只贪吃鬼吃光;反之,太大的食盆则太占空间且看起来就很突兀,若是可以多放几个在不同的地方,则可让更多的蛙都有机会吃到.太浅的食盆很容易让活饵自行爬出来;而太深的食盆,则使青蛙不容易看到活饵,且食盆不易隐藏."隐藏″?不怕青蛙找不到吗?别误会,我指的是将食盆埋在地下,盆口与地面对齐,或者用树枝石头将食盆外围垫高,让青蛙经过旁边时可以看得到.不然可以做个小实验,用个透明的塑胶盆放几只面包虫,你会看到青蛙一直撞塑胶的外壁而吃不到,就是不知道如何爬进去.所以,为了避免这情形,还是将食盆稍微埋低一点,让青蛙容易进出比较好!所有两栖动物中,蛙类是在外型及体色上最富於变化,又被饲养最多的一类.它们的栖息地不但是在陆地上,在树上或在水中都所在多有.蛙类也是两栖动物中唯一会被人类当做佳肴的种类.原产非洲的牛蛙就是主要的食用蛙.蛙类的生活习性与幼体的变态进化模式其实都是十分吸引人的特质,而所有蛙类身上都会分泌天然的抗生素, 所以蛙类的皮肤几乎是不会感染病菌的.不过一旦受伤或是感染,也比较难治愈.
青蛙怎么养的
青蛙的养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生活习性
青蛙栖息池塘、水沟小河的岸边草丛及稻田中,捕食昆虫,主要是农业害虫,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白天一般隐匿在草丛或水稻田内,晚黑和清晨出来活动。蛙在气温下降到10℃以下时钻入水边或泥土中进行冬眠,翌年春季(长江流域3月上旬)出垫活动,一般4~7 月份进行每殖。雌蛙一次可产卵34个粒,蛙的受精卵12天可孵出蝌蚪。蝌蚪生长到了一定程度开始变态。
养殖池的建造
青蛙养殖池分为产卵池,蝌蚪池和成蛙池。一般宜选择既潮湿又温暖避阳的地方,以长形水泥池或土池为宜。野外大池4×6米为一单池,池壁最好抹上水泥,池底仍留泥土;庭院小池一般1×1.5米至2米为宜,池深一般1米,设有灌水孔和排水道,水深20~50厘米。池面必须设有遮荫板。一般每平方米可饲养40只成蛙。青蛙养殖池采用土池、砖池、稻田均可,关键在于防逃。有条件者可砌砖围墙,亦可网围,一般1~1.2米高。池中水深30~60厘米,水中央或向阳的一边堆成土堆供青蛙陆上栖息地,而且约占全污的1/3。土堆上种植青草或农作物。池水中投入少量漂浮性水草。用作培育蝌蚪的池塘,只留少量陆地面积,供变态后的幼蛙登陆。蝌蚪池以水泥池为好,池壁坡度宜缓,以供蝌蚪栖息。
饲养管理
(一)蝌蚪的饲养管理 食用青蛙人工饲养必须从人工采卵后养育孵化,出膜后的蝌蚪在原孵化池或网箱中培育,每平方米水面放养600~800尾。蝌蚪孵出后第4天开始人工投饵,蝌蚪需经一周饲养后移入饲养池。大约20~30天后逐步以红虫、水蚤、蝇蛆为主食,也可以豆浆、豆渣、豆饼粉、小球藻为主食,加喂一定的鱼粉可促其生长。一般每万尾用15个熟鸡蛋揉碎带水泼喂1~2次。第5天后,改用豆浆、麦麸、豆腐渣配合饲料或米糠及鱼粉等饲料,每天投入1~2次,饲料投放在饵料台上,粉末状饵料先用水调成粘稠状再泼喂。 蝌蚪的管理:当发现池水中有气泡或水质有腐臭味时要立即换新水,一般每3天换一次,天气干旱多日,连续高温时,每2天换一次水。 变态期管理:蛙卵孵化后70天左右变成为幼蛙。蝌蚪从出现前肢到完全变态的这一阶段时期主要靠吸收尾部供给,靠肺呼吸空气,并开始跃出水面登陆栖息,当有90%以上蝌蚪变为幼蛙时,即可移入幼蛙池饲养。
(二)幼蛙的饲养管理 强化驯养:用高密度集中圈养可按每平方米100~150只的密度,圈养在内壁光滑,高度1 米以上的水泥池中,池水深20厘米左右,在水面上放置饵料台,池内不设陆地,迫使幼蛙上台集中采食和栖息。 诱饵驯食:先用鲜活诱饵料喂1~2天,第3 天开始在诱饵中添加20%的人工饲料,以后逐日加大比例,10天后增加到80%“活饵”料,主要有蚯蚓、蝇蛆、小鱼虾、昆虫、蝎牛和泥鳅等;“死饵”是指蚕蛹干、动物内脏及配合饲料等。以动带静,“死饵”活化,最后过度到完全摄食人工饵料。同时要求投料定时、定量、定位。投料时间,春、秋季在中午前后,夏季在傍晚或早上,每天投料1~2次,每次投料要在1小时左右幼蛙吃完。体重50克以下的幼蛙投饵量应占体重的6~8%;体重100克以上的幼蛙,投饵量应占体重的8~10%。饵料要求新鲜、干净和富有营养。 筛选分级与分养:幼蛙驯养20~30天时,应放干池水,并将大规格的幼蛙按每平方米60~80只密度转入成蛙池饲养;小规格幼蛙仍留原池驯养。采用饲饵、室内立体、多层箱笼密集养殖,是养殖青蛙的一种新方法。将青蛙养殖在塑料箱和木箱中,进行小型养殖产量极高,每平方米可养殖数百只,一般从孵化到成蛙,只需5个月时间。 (三)成蛙的饲养管理 幼蛙转入成蛙池后,青蛙摄食量大,生长速度加快,是形成商品产量的重要时期,除供应充足的饵料,蝌蚪变态成蛙时即需增加动物性饲料的饲喂,主要是人工培养的蝇蛆、蚯蚓、红虫、球藻水蚤等高蛋白、高繁殖率的活饵。在活饵不足的情况下,可搭配混合饲料,如用菜子饼(粉状)60%、米糠(或麦麸)30%、大豆粉5%、鱼粉5% 配合均匀效果较好。蝌蚪活跃在水中,5天以后可供给精饲料,为豆浆、蛋黄、水蚤、空心菜、蕃茄及水中浮游生物。此外,在土堆上养蚯蚓,只要每天傍晚分片在土堆上洒上一些浓度为3~5%的石灰水,蚯蚓即会倾巢而出,充当蛙饵。还要适量喂些配合饲料,并要及时分养,调整饲养密度。成蛙饲养1个月后,蛙体重量达100克时,饲养密度每平方米30只,2个月后改为每平方米10~15只。再经短期饲养,即可成为商品蛙上市。
繁殖技术
青蛙的饲养技术关键是人工繁殖,因为野生田蛙常有一种双槽蚴的寄生虫寄生在蛙的肌肉中,采用人工产卵隔离成蛙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该病。按每3平方米约1组种蛙密度进行投种(在5月份以前投入较好)。种蛙要求个体肥大,开产1~2年的亲蛙为佳。雌雄混合放养比例为3:1,放养密度相对比肉蛙少。由幼蛙到性成熟大约需时三年。 种蛙管理:加强蛋白饲料的饲喂,以蚯蚓为主,诱蛾虫为辅。保持池水的正常平衡值,要求肥而活。当水温稳定在22℃左右时即作好产卵孵化的准备( 此时雄蛙鸣叫不停)。50克以上的雌蛙一次可产卵很多。一般雌雄抱对于水草上产卵。蛙卵呈浅黄色,圆形,成片附于胶质卵膜浮在水草上,极易识别。
(一)产卵:人造产卵场需要静水区,一般采用笼式产卵法,即将蛙强制在箩筐或笼子里产卵。雌雄蛙以1∶1的比例,20平方米的产卵也可放5个产卵筐或笼,池水深度应保持在10~15厘米,水温应保持在10℃~11℃,为了使孵化率提高,可将卵片用围网护起来,以免亲蛙干扰后下沉。
(二) 孵化:蛙受精卵在孵化期间的温度应保持在20℃~28℃,主要是自然孵化;也可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孵化法和无水孵化法。一般经过3~5天即可全部孵化蝌蚪。初生蝌蚪依赖于卵膜才安全生存,不要随便搅动池水,待所有青蛙产卵后,即将青蛙抓出池,以免干扰孵化及蝌蚪生存环境。卵孵化5天后可供给精饲料,如豆浆、蛋黄、水蚤及水中浮游生物,每天喂给2次,但投饵数量不宜太多,以免水质恶化,引起蝌蚪死亡。蝌蚪经1周饲养后即可移入饲养池饲养。 以上回答,仅供参考。
土青蛙怎么养才能养活
角蛙可以饲养在任何有水的空间,一般角蛙会整天蹲在同一地方极少移动,所以空间大小不拘。只要水深不超过它体高的一半,一只成年的角蛙用一个塑料的储衣箱或10加仑大的水族箱饲养就足够了。紧记不要被太阳光或其它强力紫外线直接照射到,它就可以活得很好。
角蛙的饲养温度及湿度:要想让角蛙保持充分的活力和食欲,低於20度就要开始加温了。因为一旦低於20度,大多数蛙类的消化能力会减弱,所以行动也会跟着僵硬。保持角蛙正常生理状态,最好是25到28度。湿度越大越好,70%左右就可以了。
角蛙对光照的需求:饲养箱箱尽量放在接近阳光的地方,避免直射,因为这样会对角蛙皮肤有影响,也有可能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对水质有影响。如果没有合适的地方也没事,在饲养箱上方按一个杀菌的紫外线日光灯也是可以的,同样可以起到相近的效果!
角蛙的用土:成年蛙一定要买进口的椰土,因为幼蛙难免会误食椰土,国外的基本没有什么安全问题,而且唯一缺点就是会很脏。因为水养的照顾不好会水肿,看起来会很肥,而且对角蛙也不是很好。替代品有红土和蛙泥,但是不建议大家角蛙成体之后使用棉养。成体还在棉养只会缩短蛙的寿命,角蛙一直在水里会浮肿,几个月内就会死亡。
养龟
养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