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化水产养殖优势,工厂化水产养殖厂房
水产工厂化养殖存在的问题
1、养殖环境
养殖海螺的时候要注意控制好养殖环境,不可与其他贝类共同养殖,远离同种贝类,防止抢夺营养,出现争斗现象。根据资金、养殖技术等确定好养殖数量,然后合理控制好养殖面积。养殖场要用铁网围住,保证足够牢固,防止养殖过程中海螺逃跑或者是其他贝类进入养殖区域。在围网中插入适量的小竹竿,便于在夏季高温缺氧时帮助海螺爬上竹竿进行呼吸。
2、苗种选择
海螺的苗种选择非常简单,一般是在海洋内进行捕捞,选择色泽较淡、螺壳完整且薄等体园鲜活海螺。现在我国人工育苗的数量比较少,只在沿海省份的少数码头有少量售卖。选好苗种之后将其洗干净,然后放入箩筐中进行匀速,在放养的时候要注意放养密度,绝不可放养过密,要均匀的播撒在事先准备好的养殖海域中。然后做好管理工作,保证海螺的生长,提高成活率。
3、喂养管理
放养后要注意海水温度,将水温控制在15-30度左右。海螺属于杂食性贝类,人工养殖时饲料主要以小鱼虾及贝类等为主。我们还要注意海水中硅藻的含量,因为海螺还会以硅藻为食,因此硅藻较少的时候要增加投喂量,反之则要适当减少。大概3天左右要检查海螺的进食情况,防止投喂过量导致水质变差,底泥发黑,引发海螺的病虫害。如果爬杆现象的话,要及时增氧,调整水质,促进海螺的生长。
4、注意事项
海螺的主要养殖方法是以圈养为主,是一种密养水产项目,在每年7-8月的时候可以适当捕捞,采取留强补弱的原则。对于一些没有达到上市标准的海螺,要继续饲养,第二年可以当做苗种或者上市售卖。海螺的适应能力强,但是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速度加快,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水质变化。调整好水中的菌藻比例,定期清洗围网,控制好饵料用量,控制好溶氧量,发生疾病后要及时治疗,防止交叉感染。
水产养殖污染问题
水产养殖中用的最多的有机酸主要有:乳酸、苹果酸、柠檬酸(枸橼酸)、抗坏血酸(维生素C)、牛磺酸、草酸、醋酸等。
促进消化
有机酸作为酸化剂通过提高饲料的酸度,使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等的活性增强,代谢活动变强,增加水产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效率,促进生长。
有机酸可促进水产动物对食物的吸收、提升蛋白质的利用率,进而提高鱼类、虾类、河蟹等水产品的产值与品质。
降低毒性
有机酸以水体泼洒的方式进入养殖环境中,通过吸附、氧化或者络合Pb、Cd、Cu、Zn等重金属,缓解重金属的毒性。
有机酸还可使养殖废水中的分子氨转化为NH4+,然后结合氨离子生成稳定的铵盐,降低水中有毒氨的毒性。
平衡水体
有机酸本身就显弱酸性,具有平衡碱性的作用和缓冲的能力,稳定水质。
降低应激
在水产养殖中,由于水质环境污染、集约型水产养殖、有毒药物及使用饲料不当等因素。
会使水产动物受到pH值、溶解氧、光照、有毒和有辐射重金属、电磁场等的影响而处于应激状态。
使其合成代谢降低,分解代谢升高,免疫功能弱化,机体活动减少,抑制繁殖,降低水产品产量。
有机酸可降低当养殖密度过大、氧气含量低、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过高、水温骤变时等引起应激反应。
净化水质
有机酸能够使水中絮凝和悬浮颗粒、有机物等沉降下来,让水体透明度增加,水质变好,达到净水作用。
去除油污
养殖塘有藻膜、油膜,使用有机酸后它们很快会消失。
维持藻相
当水环境不良时,藻类会引起中毒,生长不良,衰老,死亡。
使用有机酸后,能快速解毒,提供营养,稳定酸碱度,保护藻类和维持藻相平衡。
抗菌抑菌
有机酸可通过解离出的酸根离子或者氢离子进入细菌细胞膜内使胞内渗透压增加。
内环境的酸值降低,导致细菌正常代谢紊乱,甚至裂解死亡,间接降低有害细菌的数量。
有机酸不仅可以降低环境中的pH值,还可以通过破坏细菌细胞膜、干扰细菌酶的合成、影响细菌DNA 的复制等达到抑菌的目的。
有机酸对水产病原菌副溶血弧菌、嗜水气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具有显著持续的抑制作用。
工业化水产养殖设备
肉松知道不? 鱼糜相当于鱼肉松。 鱼糜制品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是一项古老的加工技艺,在中国烹饪史上相传已久。福州鱼丸、云梦鱼面、山东鱼肉饺子、鱼松等传统特产是中国鱼糜制品的代表。 在鱼糜制品的研制上,日本堪称为先进国。由于解决了低值鱼类狭鳕的制作技术难题,日本的鱼糜制造技术迅猛发展,鱼糜制品品种繁多,各具一格,是水产加工业中最大的行业。 生化原理 鱼糜制品的主要特点是它具有一定的弹性结构,弹性形成的根本因素是鱼肉里存在的肌红球蛋白。
将碎鱼肉洗净脱水,加2~3%的食盐在低温擂溃后,占60~70%的肌球脱溶碎为溶胶,肌纤维球蛋白延伸成纤维状,互相搅和形成高粘度溶胶的状态,成型加热后,由于热变性及蛋白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如S-S结合、氢健结合、疏水结合、盐结合等作用构成了网状结构,这样便形成富有弹性的凝胶体。在鱼糜制品的制作中,弹性的有无和强弱是衡量其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而弹性的大小,则受漂洗、擂溃、加热这三大工序的影响。
工厂化水产养殖流程
工厂化养殖罗氏沼虾需要提供优质的水源和充足的氧气及食物定期消毒
水产养殖业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动、植物遗传育种领域,,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飞跃发展,可以从分子水平上对动物的遗传与变异本质进行深入的了解,因此,一些遗传改良科研人员逐渐追求纯分子设计育种的方法,认为基于数量遗传学原理的传统育种方法已经过时,由数量遗传学得到的一些育种参数不如分子遗传学手段获得的结果更为精确。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首先,虽然数量遗传学的研究已经有一定的历史,但这门遗传学和数学相结合的学科对大多数从业人员仍然是非常难以掌握的一门学科,大多数人员仅仅掌握育种软件的应用,而并非真正的了解数量遗传学的内涵;其次,和分子遗传学一样,数量遗传学在现阶段也在不断发展中,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因此,应采用数量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手段对动物进行遗传改良,分子遗传学可为数量遗传学的数学模型建立作出贡献,而分子遗传学在现阶段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借助数量遗传学作出比较合理的推断。基于当前数量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的发展现状,结合国际水产动物良种选育取得的成就,目前,中国的选育工作主要采用基于数量遗传学原理的常规选育和基于分子遗传学原理的分子辅助育种相结合的手段进行。但在实际应用中,基本上还是以基于数量遗传学原理的传统选育方法为主。目前尚未见有纯利用分子遗传学选育出新品种的报道。显然,这一遗传改良的理想技术还未能真正得到独立应用。因此, 在以基于数量遗传学原理的传统选育方法为主导进行良种选育的同时,应进一步大力完善分子育种理论,促进分子数量遗传学这一新兴学科的发展并真正应用到良种选育工作中去。这是中国遗传育种产业技术研究发展的趋势。
什么是工厂化水产养殖
日光照射,盐水中会自然生长大量的藻类,丰年虾无节幼虫经过十天以上的喂养就可以成熟。
丰年虾养殖方法
1、养殖丰年虾几乎不需要设备,它可以在含氧量很低的环境中生存,一般不需要进行打气增氧。在夏天高温季节养殖,这时水中溶氧量要一般都会比较小,如果丰年虾的养殖密度较大,投饵后的剩饵会变质造成水中溶氧不足,这时就可以用气泵打气补氧。
2、丰年虾的卵一般是冷藏保存,孵化前必须要提前在常温下干躁1周左右,否则孵化率会非常低。如果是小规模孵化可用下小上大的容器作为孵化器,在里面装入淡盐水,孵化用的水必须要用很淡的海水,大概是一半海水一半淡水,这样的孵化率会很高。
3、丰年虾的最佳食物是浮游藻类,丰年虾一般生活在盐水里,盐水经过日光照射,里面会自然会生长藻类,供丰年虾摄食,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不喂食。在养殖密度较大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补充一些颗粒微小的有机物质,这样能提高丰年虾的数量。
4、丰年虾无节幼虫一般喂养10天以上就可以成熟,成年等丰年虾大部分是雌性,雄性很少。成熟的雌性丰年虾会带着卵囊,这时候它的营养非常高,可以进行采收。
丰年虾孵化后能活多久
1、丰年虾孵化后成活的时间不会很长,最多只能存活1个多星期。由于丰年虾是超盐水生物,所以将其孵化后一定要放在浓度为千分之五以上的盐水中饲养。
2、在丰年虾饲养期间,必须注意饲养密度,否则容易出现大量死亡的现象。丰年虾需要高密度精养,它的适宜生存温度是5-35°C,外界温度变高时需要对其打氧气。
3、养殖者可以买一些酵母粉给丰年虾喂食,同时使用海水素代替盐,这样能更好的维持水质,而且还有延长丰年虾寿命的作用
水产养殖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也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PH值是衡量水质的指标之一,通常来说,PH值在7.5-8.5之间是正常的。当然PH值一天当中也是有变化的,太阳出来之前,PH最低,下午3-4点PH值最高,波动0.5-1之间。
根据你的问题来看,你这边主要是想解决PH过高的问题,那么我先来了解一下PH过高会有什么危害:
1,过高的pH会腐蚀鱼类的鳃,造成鱼类呼吸障碍,长期易导致鳃发生组织病变。
2,水体pH过高,水体中氨氮以分子氨的形态存在的比例大幅增加,当pH超过9.0,分子氨的含量大于35%(水温大于25度时),极大地增加了氨氮的毒性,最终影响养殖动物生长。
既然PH过高有这么严重的危害,那么我们该如何处理呢?解决办法如下:
1,换水,对水源充足,水质条件好的池塘,可以通过换水的方式来降低养殖水体的pH。
2,控制藻类活动,可以选择硫酸铜等杀藻药物杀灭部分藻类或者使用聚合氯化铝等絮凝剂沉淀藻类,通过降低池塘藻类的丰度来降低光合作用对CO2的消耗,从而控制pH的升高。
3,使用微生物制剂,加速有机物的分解,通过有机物的分解产生的CO2,提供更多的CO2来源,缓解CO2平衡体系的正向移动,减少OH-的产生,同时利用某些益生菌种类和藻类在营养上面的竞争关系,来抑制藻类活动,减少对CO2的消耗,降低pH。实际操作中可使用EM菌和红糖等营养物质一起使用,促进有益菌的生长繁殖来加速水体有机物的分解。
4,使用化学方法中和水体中的OH-,主要有醋酸(醋精)及柠檬酸,溶解后泼洒到养殖水体,利用酸直接中和水体中的OH-来降低水体的pH,这种方法多用于水体pH过高,急需处理的情况。
水产养殖带来的环境问题
水温
对于不同的养殖鱼类,对于水温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我们在根据水温分类的时候,一般分为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三个基准温度。我国四大家鱼的适温范围在20-32度,罗非鱼为24-35度,虹鳟为12-18度,不同种类的鱼类对于水温的变化和感知也是不同的,适宜的水温变化对于鱼类来说可以起到积极的变化,可以加速幼体的发育速度,提高雌体的生殖能力,促进水体鱼虾蟹的生长。
但是温度变化太大,超过3度以后,鱼体的应激性加大,会出现焦躁不安,食欲废黜,生体机能紊乱等问题。所以要求我们在下苗的时候,需要适水下苗,减少因为温差带来的应激,另外放苗之后可以泼洒抗应激的产品,如VC、免疫增强产品等。
盐度
盐度对于鱼体的存活、代谢、摄食、生长发育等方面有很大的影响。有些淡水鱼类能够耐受较大的盐度,最佳盐度可以增加机体的摄食以及增强机体的防疫机制。淡水鱼类的盐度一般在2-5,鲤鱼、鲫鱼在盐度为4的时候,生长速度最快,食蚊鱼在盐度为2时,生长速度最快,对于大多数淡水鱼类,2-3的盐度,是维持体内渗透压,维持机体代谢的最佳盐度。但是盐度过大,会导致鱼体生体机能紊乱,渗透压发生很大的变化,造成鱼类直接死亡。
对于盐度调节措施,海水类鱼类可以直接添加海水,淡水类需要盐度调节的,可以通过人工调配的方式,进行调节。
PH
在养殖水体中,一般将水体的酸碱度分为五个维度,分别是强酸性(ph<5.0),弱酸性(ph5.0-6.5),中性水体(ph为6.5-8.0),弱碱性(ph为8.0-10),强碱性(ph>10.0)。养殖淡水中的ph一般为6.0-9.0,海水为8.0-8.5,鱼塘可以根据碳酸的一级与二级电离平衡、碳酸钙的溶解以及离子缓冲系统调节ph。
水体的ph改变以后,可以通过氢离子的渗透和吸收作用,是养殖鱼类的血液ph也会发生改变,破坏运输氧气的能力。Ph过高过低,直接会腐蚀鰓丝组织,造成鱼类呼吸障碍而死亡。降低ph会影响硝酸盐还原酶的活性,导致植物缺氮。Ph也会影响很多物质的存在方式和产生的毒性影响,例如氨氮、硫化氢等,由于ph的改变,会加大它们的毒性,从而毒害鱼类。
我们在调节池塘ph的时候,通常会使用酸类或者碱类进行调节。当水体呈酸性的时候,一公顷一米水深的池塘可以使用30kg的生石灰提高1个ph;当水体呈碱性时,使用醋酸、盐酸、有机酸调节,也可以使用明矾一公顷一米深的池塘用15kg;此外还可以通过生物制剂的调节和消除有机物、浮游动植物的调节等方式来调节ph。
溶氧
溶氧是水产养殖中最关键的指标。溶氧的高低可以影响鱼类的摄食、应激反应,从而能够直接影响鱼类的饵料系数,鱼类的发病情况,有毒物质的毒性影响,但是溶氧过饱和,也会容易引起气泡病。
池塘中的溶氧主要来源于藻类的光合作用以及空气中大气压强压进的溶氧,消耗氧气的主要因子有养殖动物、藻类、有机质、浮游动物等,所以在养殖过程中,我们不仅仅要解决溶氧的来源问题,更要解决好溶氧的去处问题。
溶氧来源我们可以通过培养池塘有益藻类、合理使用增氧机、化学制剂等增加氧气;溶氧的消耗可以通过优化池塘藻类结构,培养有益藻类、分解池塘有机质、杀灭池塘有害浮游动物的方式降低溶氧被消耗。
氨氮
养殖水体中的氨氮主要来源于残饵粪便、底泥释放、以及死亡的藻类等。在养殖过程中,氨氮也是影响养殖动物的重要理化指标之一。一般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氨氮的浓度不宜超过0.02mg/L,但是新开挖的池塘,一般要求必须有一定氨氮,如此水体才能肥起来。氨氮过高,鱼类会产生中毒现象,严重的直接会导致鱼类生理性缺氧而死亡。
为了防治养殖水体中氨氮超标,我们不仅仅要定期检测水质,还要及时清理池塘的残饵粪便,分解有机质,保证水体溶氧充足,而且培养池塘有益藻类,增加溶氧,促进池塘硝化作用的进行。
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是硝化反硝化过程中以及植物体内被摄取的硝酸在硝化酶的作用下,转化为氨以及氨基酸过程的中间产物。在溶氧充足的情况下,亚硝酸盐会被硝化为硝酸盐。养殖水体中最好是不能测量到亚盐的存在。
在养殖池塘中,一旦氨氮=转化为硝酸盐的过程受阻,亚硝酸盐就在水中积累,大量亚硝酸盐的存在会将鱼类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抑制血液的载氧能力,从而让养殖鱼类缺氧浮头,甚至中毒死亡。另外,亚硝酸盐过高还会影响鱼类的新陈代谢,免疫系统被迫害,抗病能力降低,养殖鱼类更容易受疾病的袭扰。
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培养池塘优质藻类,分解池塘有机质和残饵粪便,增加池塘溶氧水平。有研究表明,当溶解氧在5-6mg/L的时候,硝化速度随着溶氧的升高而加速;当ph在7.8-8.9之间的时候,硝化速度可以保持在90%。所以我们不仅仅在使用常规手段控制亚硝酸盐,也要通过调节ph、溶氧来控制亚盐。
硫化氢
还原性的硫化氢是在含硫化物在池塘底部缺氧的情况下,被微生物还原生成的。水体中的硫化氢毒性会随着ph、水温、溶氧的变化而变化。水温升高或者溶解氧降低,硫化氢毒性加强;ph增加,硫化氢会降低毒性。硫化氢对鱼类的毒害浓度为>0.4mg/L,当然,在养殖水体中,硫化氢没有是最好的状态。
消除硫化氢的危害可以通过提升ph和水体中的溶氧,加强对于底部的管理,分解残饵粪便和有机质,避免使用硫酸铵,严重的时候可以使用一定量的铁剂,消除硫化氢的毒性。
工厂化养鱼技术
水的处理:工厂化养鱼的“水”是关键。在水源充沛的地区,允许采用开放式流水养鱼,其水源进入鱼池排出后不再回收,水耗量较大。而在缺水的地区,则多用循环过滤式养鱼,水池中排出的污水通过净化处理,再作为水源进入鱼池,这样水的处理尤为关键。
2、全营养的配合饲料:工厂化水产养殖饲料营养要全面,要考虑循环使用水体中微量元素的缺乏因素。要用高效颗粒饲料,饵料系数一般应在1~1.2左右,减少鱼类排泄带来的水处理问题。要使用生产两个月以内的新鲜饲料,尽量减少饲料变质带来的营养疾病,任何变质饲料绝对不能用于工厂化养殖生产。
规模化水产养殖存在的问题
还可以。
渤海水产成立于2014年4月,是一家从事水产养殖、加工、冷藏、销售、物流及科技研发的技术民营企业。公司位于山东省滨州市北海经济开发区,地处鲁北平原北部,濒临渤海,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渤海水产股份有限公司下辖汇泰渤海水产有限责任公司、渤海水产育种(海南)有限公司、瑞典哥德堡汉森兄弟出口有限公司等8家子公司,年营业额超过7亿元,主要从事盐田虾的育种育苗、海水养殖、水生植物养殖、饲料生产、冷藏加工及贸易等业务,是国内北方地区规模化的水产品生产企业。公司拥有专业从事水产养殖、水产动植物培养的技术人员50余人,拥有各类专利70项。2017年在“新三板”成功上市,成为滨州市首家登陆资本市场的渔业企业。
淡水鱼工厂化养殖
基围虾怎样养殖流程
养殖池塘建设
1、池塘的选择 要求水源充足,水质好,土地坚实,排水方便。虾池面积以0.134~0.67公顷为宜,水深1.2~1.5米,长方形为佳。虾池要有独立的进排水渠,供排灌使用。进排水应设有筛绢过滤,以防敌害生物侵入虾池。池底**好挖环形沟或对角沟,深度、宽度分别为0.5~1米、3~5米,以利于防寒避暑。
2、池塘清整 对新建的虾池,只要曝晒2~3天即可进水,对老塘则需清淤曝晒一冬,清整塘边杂草,并要严格清塘。方法为:在虾苗放养前20天,每0.067公顷用生石灰100公斤,先将石灰在小水池中化开趁热全池泼洒。或0.067公顷用10~15公斤漂白粉全池泼洒,用漂白粉清塘池底需留20~30厘米水。
3、培养饵料 清塘7~10天后,池内注纳新水50厘米,进水口用80目筛绢过滤进水,然后选择晴天施放肥料,以培养基础生物饵料。施肥每0.067公顷可用经发酵熟化的有机肥(鸡、猪、牛、羊粪等)100~150公斤,均匀撒开,或把有机肥放入编织袋内推入池底;如用无机肥,则每0.067公顷用尿素2公斤、过磷酸钙1公斤全池泼洒。用无机肥需隔日等量追肥一次。一般7~10天水色转肥呈浅黄绿色,透明度在30~40厘米,表明水中生物饵料较为丰富,再测定水温和pH值,若这些条件均适宜,则可投放虾苗。
苗种放养
1、苗种淡化 目前养殖用的刀额新对虾苗多为工厂化生产,一般育苗用海水比重为1.015~1.020,要移到淡水中养殖必须先经过驯化即逐步淡化处理。淡化程度必须达到池塘标准,即用水比重为1.003以后才可直接移入淡水中养殖,且整个淡化过程须经两天以上逐步淡化。
2、放苗量 单养刀额新对虾,体长0.7~1.0厘米的苗种,每0.067公顷放苗2万~5万尾;与淡水鱼混养(只能与草鱼和鳙、鲢混养),则**好放养体长2.5厘米以上的暂养虾苗,放苗数量视具体情况而酌减。
3、暂养 在虾池的一角挖一个小型的暂养池,面积约占虾塘面积的3%~5%,将虾塘所需虾苗,先经过密集强化培育15~20天,待虾苗体长普遍达1.0~1.5厘米后溢水自然分散至全塘,通过这种方法,可大大增强虾苗对虾塘环境的适应能力。
饲养管理
1、水质管理 水质要求pH值为7.0~8.0,溶解氧不低于4毫克/升,水色以黄绿色为好,透明度在30~40厘米,放养前期每隔5天左右加水10厘米,夏季高温季节加至**水位。平时要勤巡塘,经常换水以改善水质。有条件的池塘**好配备增氧机,整个养殖期间保证水质清新。
2、投饲管理 虾苗下塘养殖前1个月主要依靠塘中浮游生物为饵料或辅以少量的细微颗粒饲料,1个月后投喂以人工配合饲料为主,辅投淡水贝类、杂鱼。投饵量根据季节、水温和水质等情况灵活掌握。如水温在20~30℃,摄食旺盛时,应多投喂饲料,水温低于15℃时则少投饲料。配合饲料每天分2~5次投喂,由于虾夜晚活动,因此晚上投喂量占日投量的60%,并设置饵料台,以便检查摄食情况,做到不剩残食。
3、病害防治 坚持以防为主。整个养殖期间,每1个月每0.067公顷用生石灰15公斤泡成乳液全池泼洒,以杀灭病菌和驱除敌害,同时也可补充钙质,对虾脱壳生长亦有利。
4、坚持早晚巡塘 主要观察白天有无缺氧浮头现象,并注意检查进水口网袋和防逃网是否破损。同时还要检查虾的摄食、脱壳和生长情况。
捕捞收获
虾的收捕时间,主要取决于成虾的生长情况和市场要求。一般在淡水池塘中养殖80~100天,就可达7~10厘米长的商品规格,可采取轮捕方法进行。常用的收捕方法有:
1、陷井(或地笼)网收捕:一般傍晚下网,第二天早晨收网。此种收捕方法可陆续向市场供应活虾。
2、拉网捕虾:借用拉鱼网具,在底质平坦的池塘,一般三网起捕率在70%以上。
3、放水收虾:根据在黄昏或黎明前后活动能力强的习性,在傍晚5~6时或凌晨4~5时开启闸门放水收虾。
养蜂
养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