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Q1

三门青蟹养殖,三门青蟹养殖成本和效益

三门青蟹养殖,三门青蟹养殖成本和效益三门青蟹养殖,三门青蟹养殖成本和效益

三门青蟹养殖技术大全

三门青蟹四两的话水开后大概要二十分钟,最好关火后再闷个几分钟,这样才能蒸熟蒸透,三门是青蟹养殖最大的地方,三门青蟹黄多肉肥没有腥味,可以蒸着吃也可以炒着吃,还以为用来蒸糯米饭,蒸蛋煲汤,青蟹蒸糯米饭是一道特色菜,蟹切块,和糯米拌匀蒸透,好吃极了

三门青蟹是野生的还是人工喂养

1、池塘选建

池塘要选建在海水交换良好、风平浪静、无污染源的内湾中高潮区或高潮区,底质为泥沙底沿海和河口地区,最好有淡水源。同时要求pH值控制在7.8~8.6,最适盐度8~26,溶解氧5毫克/升。当然防逃设施和其他池塘设备也必须准备齐全。

2、选择良种

蟹苗来源有天然捕捞的苗种和人工培育的苗种,以天然苗种为好。质量要求壳硬、色青、规格整齐、附肢齐全、无伤、反应灵敏、活力强。

3、苗种放养

放养前需用5克/立方米高锰酸钾溶液来浸泡苗种15分钟,或用纯淡水浸泡15~30分钟,以灭杀体表病菌。放养密度一般以4~6只/平方米为宜,放养时在池中设置一块“暂养区”,其暂养时间长短,视水温和池中生长情况而定。暂养面积占放养面积的1/5左右。

4、饲料投喂

主要以淡水螺蛳、牡蛎、兰蛤等贝壳类为主食辅以配合饲料。一方面可使残饵少,对保持池水环境有利;另一方面贝壳类饵料接近青蟹天然饵料,这对提高青蟹养殖品质非常有利,尤其是投喂淡水螺蛳与配合饲料,可减少海水类疾病传播。

5、水质调节

主要侧重四个方面:一是水位控制,一般水深保持在0.5-0.8米,养殖中期气温偏高,水深控制在调节至1.2米左右;二是勤换水,一般7-10天换一次水,高温期间,每天注水10-20厘米,3-4天换一次水;三是调节酸碱度,7-10天全池泼洒一次生石灰,每亩用量10-15公斤,保证水体的PH在7.0-8.5之间;四是不定期泼洒“活性酵素”,每亩用量在0.4-0.6公斤,以转化吸收水体中的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控制有害细菌的滋生和繁殖。

三门县青蟹养殖

三门青蟹什么时候上市?

三门青蟹在每年的八月份左右开始上市,秋季是螃蟹最多的时候,9月是三门青蟹的上市的旺季,这个时间的青蟹壳非常大,黄多油满,很多的市场都会有卖的,但是买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挑选。三门青蟹在9月前后是要交配产卵的,还是高峰期,交配后的蟹体口感就不会那么好了,所以在挑选三门青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三门青蟹的挑选方法

1、一定要买活的,活力大的蟹体,千万不要买死蟹或者快死的蟹,因为螃蟹死后会很快滋生细菌,食用会严重会危害身体健康。在挑选螃蟹时,可以将它翻倒,如果它能自己翻回来,说明是比较有活力的,可以买,反之则需要慎重。

2、把蟹拿起来,看一看蟹壳锯齿状的顶端部位,如果是透光的,说明这只青蟹不太饱满,吃起来可能不会那么多肉,反之不透光就是比较肥满的。

3、螃蟹在换完壳的时候往往会消耗很多的能量,这个时候的螃蟹肉会不多,刚刚换完壳的螃蟹底部是白色或者透明的,这种状态的螃蟹就不是很好,建议不要买。

4、螃蟹不是按照体格大小来判断质量的。很多人觉得体格健硕的三门青蟹会很肥美,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很多体格大的青蟹吃起来肉质会不那么紧致、有嚼性,一般挑选螃蟹时半斤左右的为宜。

5、三门青蟹是用清水来养殖,所以外壳会比较干净,这样就比较简单了,通常底部雪白、背壳青绿、外壳有光泽的螃蟹是可以选择的。

青蟹的养殖技术

1、寄生虫病

养殖水体老化,有害生物如纤毛虫类大量繁衍,寄生在蟹的鳃丝或腹部,吸收蟹体营养并破坏鳃丝毛细血管,使蟹难以吸收水体氧气,造成组织缺氧而不断死亡。

防治方法:在枯水期无法换水时,就施放“固氧”(1亩1~2包)改善水质,同时,每公斤蟹料拌5克“蜕克素”、5克“强克101”制成药饵投喂,连续2~3天。其次,每立方米水体用1克“虾纤虫净”全塘泼洒。

2、花壳病

由于池塘水位浅,长期水温偏高,特别是夏季天气,容易得此病,头胸甲外壳有浅黄、浅红、浅白的斑点,打开头胸甲检查,头胸甲内膜壁与头胸甲分离,甲壳、膜发炎糜烂,该病亦叫甲壳溃疡病。

防治方法:经常换水调低水温,多投蓝蛤等含钙质高的小贝类饲料,每公斤人工颗粒饲料拌5克“蟹康宁”、5克鱼用鱼肝油制成药饵投喂,连续3~5天。另外,每立方米水体用0.3克“菌特灵”、15克海盐拌水全塘泼洒。

3、脓蟹病

此病由于盐差或温差突然变高或变低,盐差、温差过大,使蟹忍受不了环境突然变化而感染,打开头胸甲检查胃壁、卵巢、精巢破坏并有异味,未死先臭。此病死亡率很高。

防治方法:首先,换水的水温不能相差超过5℃,盐度不能超过5‰;其次,发现病蟹要及时剔除,然后用药物治疗。每公斤蟹料拌5克“蟹康宁”、3克大蒜,制成药饵投喂,连续3~5天,另外,每立方米水体用0.3克高锰酸钾、0.8克“菌特灵”、15克海盐,拌水混合全塘泼洒。

4、肌肉坏死病

平时投料过多,蟹排泄物淤积,自身污染严重,蜕壳周期推迟,造成蜕不了壳肌肉老死。

防治方法:及时换水,保持水质清、活、爽,控制投料量并投喂新鲜饲料,另外,每立方米水体用茶籽饼5克泡水24小时全塘泼洒,刺激蜕壳生长。

5、慢爪病

由于养殖水质环境比较差,每期蜕壳周期延长,俗称养得老而养不大。病蟹神经抽搐,发应迟钝,爬行慢。防治方法:勤换水,投喂新鲜蓝蛤。每20天左右每亩释放生石灰10公斤,其次每公斤人工颗粒料拌高浓“B什水”5克投喂,连续2~3天。

6、抖抖病(颤抖病)

由病毒感染引起。营养水质不良是诱发因素。病蟹反应迟钝,行动迟缓,螯足的握力减弱,吃食减少以至不吃食;鳃排列不整齐,呈浅棕色,少数甚至呈黑色。步足颤抖,环爪,爪尖着地,腹部离开地面,甚至蟹体倒立。在疾病的后期常继发感染嗜水气单胞菌与弧菌,使病情更加恶化,肝胰脏变性,坏死,呈淡黄色,最后呈灰白色,背甲内有大量腹水,步足肌肉萎缩、水肿。有时头胸甲(背甲)的内膜也坏死脱落,最后青蟹因神经紊乱、呼吸困难、心力衰竭而死。危害青蟹养殖很严重的一种疾病。

治疗方法:如病蟹体表有寄生虫,应先杀灭体外寄生虫(固着类纤毛虫)。防止一边治疗一边感染,无法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外泼洒“三亩灵”、“二溴海因”等消毒药物。一个疗程2~4天。内服药时,主要选择实践证明效果较好的药:如:“蟹抖康宁”(6‰~8‰拌饵)、“病毒散”(6‰拌饵),一般6天为一疗程,连续治疗1~2疗程。病蟹发病基本控制,吃食基本正常后,可在饲料中继续添加“肝肾康宁”,促进病蟹的迅速完全康复与生长。

7、上岸病

由于营养不良,病原菌、寄生虫侵袭,病蟹逃离原水体,寻找新环境,摄食减少,逐渐死亡。

防治方法:

每亩水深1米用“上岸止A包”1包化水后全池泼洒,然后用池水泼于岸上的蟹苗;每公斤饲料用“上岸止B包”10克,连续投喂3~4天,如病情严重,可重复一疗程。

8、有害生物

在潮汛期换水过称中,杂菌、杂虾、海鲜、黄脚鱼等,都随水进入蟹塘,是蟹的敌害,所以,定期90~100天除敌害一次,每亩用茶籽病10公斤打碎浸水24小时后,再拌水全塘泼洒

三门青蟹野生的和养殖的怎么区别

不可以直接在淡水养殖,需要一定海水盐度。三门青蟹养殖要求:

1. 池塘要求:青蟹单养塘面积0.2hm至0.3hm,混养塘面积为0.66hm至1.33hm。水深在100cm至150cm。

2. 环境要求:饵料生物丰富,气温6℃至35℃,养殖池塘水温6℃至33℃,海水盐度5至32。3. 养殖密度:春秋两季均可放养。单养时,放苗规格5000只/kg,每公顷放苗22500只至37500只,混养塘放苗密度减半。4. 饲料与饵料:饵料以寻氏肌蛤、红肉蓝蛤、鸭咀蛤、淡水螺蛳等动物性饲料为主,可通过池塘内人工增殖或人工采捕投喂方式解决;也可投喂专用配合饲料。日投饵量占青蟹体重5%至20%,视青蟹的个体大小和不同生长时期调节,个体越小,所占比例越高。5. 饲养周期:不低于4个月。

三门青蟹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养殖的

青蟹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只要缚住其大螯,置与网袋、纸箱缝通气的容器内就可运输。夏季应贮放在阴凉处,用水泼之以防其脱水,水洗后不可保存;冬季以谷壳或干草类裹之防冻。经以上处理,三门湾锯缘青蟹至少可存活6天。 如果已经死了放冰箱就可以了。

三门青蟹怎么养殖

三门青蟹在秋季中秋节前后最好。

秋季是螃蟹最多的时候,9月是三门青蟹的上市的旺季,这个时候的青蟹壳非常大,黄多油满,但要注意,三门青蟹在9月前后是要交配产卵的,还是高峰期,交配后的蟹体口感就不会那么好了,所以在挑选三门青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注意三门青蟹并不是越大越好,比如那些和母蟹交配过的公蟹个头大,但其实因为体力消耗了很多,所以肉质不那么紧致了。比较好的公蟹是那种二三百克体量的。通常青蟹底部呈白色甚至透明状的代表蟹刚刚换完壳,由于换壳时消耗了大部分的能量,所以通常也是肉不多;底部较脏的往往肉比较肥满。

养殖方法


三门青蟹养殖,三门青蟹养殖成本和效益
  • 高密度循环水养殖池,高密度循环水养殖
  • 高密度循环水养殖池,高密度循环水养殖 >> 高密度循环水养殖池,高密度循环水养殖...

    三门青蟹养殖,三门青蟹养殖成本和效益
  • 乌什县冷水鱼养殖,张掖高寒冷水鱼养殖
  • 乌什县冷水鱼养殖,张掖高寒冷水鱼养殖 >> 乌什县冷水鱼养殖,张掖高寒冷水鱼养殖...

    三门青蟹养殖,三门青蟹养殖成本和效益
  • 龙头梅花养殖方法,金丝梅花如何养殖
  • 龙头梅花养殖方法,金丝梅花如何养殖 >> 龙头梅花养殖方法,金丝梅花如何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