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线虫怎么养殖,红线虫怎么养殖
红线虫养殖技术
1、培养基
繁殖红线虫时,需要使用富含有机质的鱼塘淤泥或者稻田淤泥,和腐熟的牛粪或者鸡粪混合制作成培养基,并且要准备一个干净的容器,再往容器底部覆盖一层甘蔗渣,然后把培养基放置在甘蔗渣上,使其更含有养分。
2、养殖方法
红线虫多生活在水中,养殖红线虫时,需要往培养基上覆盖一层发酵后的玉米粉、米糠和麸皮混合制作成的饲料,再往培养基中注入3-5厘米深的水,然后即可把采集来的红线虫卵撒在培养基中,等待其自然孵化。
3、采集方法
红线虫的种源可以在附近的食品厂、屠宰场、畜禽饲养场等地方的污水沟里中容易找到,可以在环境温度降到28度的时候进行引种,因为此时的温度适宜红线虫繁殖生长,而且最好按照每平方米500克卵的方法进行接种。
4、饲料投放
饲养红线虫时,需要给其提供粮食类饲料、禽畜粪便、生活污水等饲料,并且这些饲料应该充分的腐熟发酵,以免其在红线虫池中发酵而放出大量的热,而且在给红线虫投喂时,需要关闭进出口,以免饲料飘散,然后等待红线虫自然繁殖即可。
怎样养殖红线虫
每年春季产卵繁殖时,发酵的有机肥应定期洒入池中,为红虫提供食物。
夏季后,应适当加深池水,水深约为40-50cm红虫长大后就可以捕捞了。
繁殖方法:春末秋初收集成虫,白天收集,晚上收集,温度保持在23-25℃,湿度应保持在80-90%。当昆虫产卵时,箱子里的水位应该是10cm,还有几根小木棒(直径2cm)成虫附着,便于产卵繁殖。
红线虫养殖技术与管理
红线虫在自然环境中,红线虫主要以细菌、酵母菌、藻类及有机物碎屑(动植物的残片)为食。人工培养红线虫,要事先准备好培养液。
取4.5千克肥土(花园或菜园的泥土)和1千克稻草(剪成2厘米),一起倒入大缸里,加水50千克,经充分搅拌后,在15-18℃的温度下放置3-4天,然后用纱布过滤,滤液称为原液。取一定量的原液倒入另一只缸内,再加2-4倍的池水,这样,培养液就配制成了。
红线虫养殖技术视频
假的
业内人士认为,“索马里香蕉里有螺杆菌虫”是一条很拙劣的谣言:
其一,消息中并没有提及运抵哪个“市场”,比如究竟是中国市场是海外其他地区的市场,消息本身缺乏准确信息。
其二,“螺杆菌”的名字很可笑。“螺杆菌”通常指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绝非肉眼可见。而且视频中出现的虫子大概率是香蕉穿孔线虫。
其三,视频本身内容并不能说明“有虫子的香蕉已流入市场”,而且所配文字不通顺。从网传视频内的人物形象看,这很可能是境外拍摄的视频流传至国内后,被别有用心的人擅自编造了危言耸听的文字说明后,进行传播。
家庭红线虫养殖技术
1、红虫喜欢生活在水流缓慢的肥水中,每年的的春末秋初,是红虫大量繁殖的季节,它们浮游于水面,常使水面呈棕红色,这时是我们采集红虫的绝好机会。
2、家庭养殖红虫时,可将河塘污泥连同红虫一齐取回,置于盆或者玻璃器皿中,最好用河水泡上,若用自来水养殖,应事先将自来水晒2到3天,出去漂白粉和其他物质。每隔一天换一次水。冬天要防冻,将湿润的红色布条放在器皿上保湿。
3、用接触空气面积比较大的容器来养最适合,因为红虫会浮到水面上来有类似呼吸的动作,所以若是数量多的时候怕有些争不到位置而死去。
4、光源是饲养红虫必须的。在晚上也不能关掉光源,晚上可以用个小光源例如5w的小夜灯等)照着。因为红虫懒得呼吸,如果没有光源,隔天就容易死掉。
5、到了秋末和冬季,红虫的繁殖力大为减弱。当冬季,在水缸中看不见红虫活动时,千万不要把缸里的水倒掉,因为这时它们都潜伏在绿藻丛中。我们可以把水缸放在向阳房间或暖气片附近。到了春季,室内温度升高时,红虫又出来活动。到室温上升到28℃以上时,红虫开始大量繁殖。
红线虫养殖方法
红线虫一年四季都可以繁殖!其繁殖是通过雌雄同体异体受精方式来进行的
红线虫人工养殖
1、简单培养法红线虫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一两天不吃东西还是可以生产,此时只要温度适宜即可保存红线虫。用湿的毛巾轻轻包裹红线虫,放置在阴凉处即可。
2、泥土保养法用泥土保存红线虫,泥土使红线虫处于潮湿阴暗的地方。
3、低温保存法一般将未使用完的红线虫放在玻璃或者陶瓷不锈钢的器皿中,放入些许清水,然后把器皿放进冰箱,每隔一两天换一次水,清理死掉的红线虫,这样就能保存红线虫时间更长久一些。鱼类最好不要吃死虫,没有虫子,可以喂食鱼粮。扩展资料:红线虫繁殖快、营养价值高(干物质中含粗蛋白62%,必需氨基酸总和达35%,氮回收率达98%),是许多水生动物苗种期喜食的开口饵料,更是鲟、鳜、鲤、鲫、鳅、娃娃鱼及黄鳝等底栖鱼的主要食粮。红线虫中适于养殖的种类有:苏氏尾鳃蚓和霍氏水蚓。养好红线虫,可为养殖水产品提供长期稳定的优质动物饲料,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和养成品质。
红线虫养殖技术和管理
线虫就是大家熟知的蚯蚓又叫红线虫!
红线虫的养殖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养殖槽:
养殖槽的底部平整,其两侧槽壁高20~40厘米,养殖槽的宽为30~100厘米,长为5~50米,首段和末端均设置有挡板,养殖槽旁或底部设置有储水池;
2)准备基质:
在养殖槽中加入小球藻营养液,接种小球藻,获得藻液,藻液经养殖槽首端流至养殖槽末端后进入储水池,再通过水泵的作用将储水池中的藻液泵入养殖槽首端,形成循环水流,小球藻生长至浓度od680为0.4~1.5时,停止水泵工作,在养殖槽中加入蚯蚓粪,使蚯蚓粪平铺在养殖槽底部;
3)饲养管理:
在蚯蚓粪的表面均匀加入红线虫种苗,待红线虫进入蚯蚓粪中后启动水泵工作,在养殖过程中保持水流不断,并监控水体的溶解氧、ph、氨氮及小球藻浓度od680,养殖5~10天后,补加蚯蚓粪;
4)采收与续养:
停止水泵工作,使用滤网收集红线虫,清理养殖槽中经红线虫养殖后的蚯蚓粪,在养殖槽中重新加入蚯蚓粪,进行下一轮红线虫的饲养管理。
生态养殖
生态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