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鹅养殖心得,笨鹅养殖
稚鹅养殖心得怎么写
六天
阿苯达唑是驱除线虫用的,对家禽胃肠道和呼吸道线虫有良效。
按8mg/kg日量连用6天,对鸡蛔虫、毛细线虫和绦虫有高效。
对火鸡蛔虫一次有效剂量为35mg/kg,但若以45mg/kg饲料浓度连喂6天,则全部驱净火鸡蛔虫,异刺线虫和封闭毛细线虫。
对雉、鹧鸪、松鸡、鹅、鸭的最佳驱虫方案是60mg/kg饲料浓度连用6天。
自然感染封闭毛细线虫和鸽蛔虫的家鸽,以100mg/kg混饲,连用3-4天,有效率接近100%。
驱除绦虫用吡喹酮,每KG体重拌料20毫克,集中用药一次,过5日后再用药一次。
鹅苗怎么养
1、挑选好的鹅苗
养殖户引进鹅苗的时候,一定要挑选活泼好动、眼大有神、叫声清脆、绒毛蓬松、反应敏感、毛色光泽的鹅苗。可以用手握住鹅苗的颈部向上提,双脚迅速收缩的就可以,对于腹部较大、血脐、瞎眼等弱雏要及时淘汰。
2、鹅舍消毒
鹅苗运到的前一周,养殖户可以用5%-10%的石灰水对鹅舍进行喷洒消毒,这样能够有效的避免细菌感染,提高鹅苗的成活率。
3、鹅苗放牧
当鹅苗达到20-30日龄的时候,可以对鹅苗进行放牧。选择水草丰富的草滩、湖畔、河滩、丘陵以及收割后的稻田、麦地等。放牧前,养殖户要调查清楚牧地附近是否喷洒过有毒药物,否则,必须经1周以后,或下大雨后才能放牧。
4、饮水开食
鹅苗在破蛋后的24小时内,要进行第一次饮水,24-36小时内,要进行开食,一定要注意,先饮水再开始进食。
5、饲养密度
养殖鹅苗的时候,密度不能太大,要避免鹅苗因饲养密度过大而引起不必要的伤亡或引发各种疾病。养殖户们在鹅苗开食的时候,也要根据鹅苗的强弱状态,将鹅苗进行分群。
6、疾病防疫
鹅苗容易感染疾病,养殖户要对鹅苗进行疫苗注射,可以减少鹅苗疾病的发生。
养殖户购买鹅苗后,也可以及时进行小鹅瘟的预防免疫接种,提高鹅苗的抵抗力。在养殖鹅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上事项,提高鹅苗成活率。
鹅怎样饲养
建鹅舍,圈养殖环境,设置水塘!
幼年鹅怎么养
三花鹅小时候也能看出特征,因为三花鹅小时候就有三种颜色,所以很好区分。
鹅如何饲养照顾
鹅是草食家禽,具有生长快,觅食强,耐粗饲,耗精料少和抗病力强等特点。养鹅投资少,效益高,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项目。现将其饲养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雏鹅的饲养管理
雏鹅体质娇嫩,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较差,必须精心管理,科学饲养。育雏室要保持合适的温度,最初一周不得低于28℃,以后每周下降1―2℃。雏鹅在出壳24小时内毛干能独立行走时,应及时饮水开食,但须做到“先饮水,后开食”。供给雏鹅的饮水必须清洁卫生,温度适宜(20℃左右)。第1天饮用5%浓度的白糖水,可提高雏鹅成活率。
雏鹅开食的饲料可用2份切细的青草或菜叶加1份碎米(碾碎泡软的稻谷、玉米或煮至7―8成熟的米饭均可)混合均匀,而后将混合好的饲料撒在浅食盘或塑料布上。
供给雏鹅的日粮,5―10日龄可用20%―30%的米饭或混合精料加70%―80%的青草或菜叶,2%―3%的谷粉、0.5%的贝壳粉和0.3%的食盐;11―20日龄,精料与青料搭配比调整到1:4―8;21―30日龄可调整到1:9―12。1―10日龄每天喂8―10次,11―30日龄每天喂5―6次。雏鹅消化道短,生长发育快,夜间需加喂“夜食”。一般15日龄前每天加喂2顿夜食,15日龄后每天加喂1顿夜食。
雏鹅1周龄后可选风和日暖的天气开始短途放牧,放牧时间分2次,分别安排在上午和下午。每次放牧时间开始不宜过长,约控制在0.5―1小时,以后随日龄增长而适当延长放牧时间。阴雨天应停止放牧。雏鹅在15日龄前后可开始饮水,每次饮水时间约15秒。
中鹅的饲养管理
雏鹅养到1月龄左右即进入中鹅阶段。中鹅消化器官发育完善,消化能力增强,应以放牧饲养为主。放牧时以200―300羽一群为宜,鹅群过大,容易造成鹅只采食不均,影响鹅群整齐度。放牧时应让鹅慢慢采食,不能乱赶乱追,防止踏残跌伤和采食不好。放牧时间以每天9小时左右为宜,上午5―6小时,下午3―4小时。夏季天气炎热,中午阳光直射,不可整天放牧。一般清晨出牧,上午10:00左右收牧,中午进行补饲;下午15:00以后再放牧,傍晚时收牧。
有水源的地方要合理安排饮水时间。每次应让鹅吃饱后,才能让其饮水。一般让鹅饮到食道膨胀到喉头下方才能饮饱,最好每天上午饮2次,下午饮3次。每次饮水时间0.5小时左右,上岸休息30―60秒后继续放牧。
中鹅生长发育快,食欲旺盛,如牧草资源不足,应适当补喂青草或混合精料。混合精料以玉米、豆粕等为主,再适量添加骨粉、食盐、矿物添加剂等物质。
肉鹅的快速育肥
肉鹅快速育肥是畜牧科技人员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一项加快肉鹅生长发育、缩短饲养周期、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实用新技术。进行快速育肥的肉鹅应选择狮头鹅、莱茵鹅等体型大、生长快的肉用型杂交雏鹅品种。当雏鹅饲养到45日龄时可进行快速育肥。常用的育肥方法有3种:
1、放牧育肥法以放牧为主的鹅群,利用作用收割后残留的遗粒进行育肥,是最经济实惠的育肥方法。应掌握当地作物的收割季节,提前育雏。物色好放牧茬地,随着作物收割时间的早晚顺序,一路放牧过去,到收割结束时,鹅群已经育肥,尽快上市出售。
2、舍饲育肥法把45日龄的中鹅赶到光线较暗的育肥鹅舍,限制其运动,减少能量消耗,饲喂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这样圈养约15―20天,即可使鹅迅速育肥。
3、填饲育肥法将配合好的饲料加水拌成干泥状放置3―4小时,待饲料全部软化后制成直径1.5厘米左右的条状食条。然后两腿夹住鹅体使其保持直立,用左手握住鹅的后脑部,以拇指和食指将上下喙分开,用右手将食条将强制填入鹅的食道。每填一条用手顺着食道轻轻地推动一下,帮助鹅吞下。每天进行3―4次。每次填食后,将鹅放入安静的鹅舍内饮水休息,约经10―15天后,鹅体内脂肪沉积增多,育肥完成。填饲鹅的饲料要求蛋白质丰富,能量提高。
可参考以下配方(%):玉米50―55,米糠20―25,豆饼5―7,麸皮10―15,鱼粉2―3,食盐0.5,细沙0.3,多种维生素0.1。填饲量:第1―3天为200―250克,第4―5天为300―350克,第6―7天为400―450克,第8―10天为500―550克,第11―15天为600克。
种鹅的饲养管理
种鹅的饲养管理在冬季和休产期,应使种鹅得到优质的粗料,适当补充精料即可。一般在产蛋前4周开始改用种鹅日粮,饲料粗蛋白质水平为16%―17%。在整个繁殖期间每天每只种鹅按体重不同喂给250―300克的混合粉料,并全天供应足够的优质粗饲料。2年以上的种鹅主要靠放牧粗料为主,适当补饲少量精料。
公鹅喜欢啄斗,编群最好在繁殖季节之前,以免临时编群、引起骚乱,影响鹅群受精率。种鹅一般可以在陆地配种,但饲养大型种鹅如狮头鹅需要有深度在1米左右的水面。大型鹅种在水中配种,可获得较好的受精率。
为提高种鹅繁殖力,需做好以下技术措施:
1、选择饲养优良品种根据市场需要,选择饲养适应性强、生产性能较高的优良鹅种,如莱菌鹅、四川白鹅、皖西白鹅、鹅、豁眼鹅等。选留体质健康,发育正常,繁殖性状突出的个体做种。
2、重视后备鹅的培育4月龄以前的后备鹅,要给足全价饲料。有放牧条件的,充分放牧之后也要酌情补喂精料。4月龄至产蛋配种前的后备鹅要实行限制饲养,增加粗饲料,减少精料,加强运动,防止母鹅过肥或过早开产。为防止公鹅过早配种,公母鹅须分开饲养。
3、充分配种一般大型鹅种公母比为1:3―4,中型1:4―5,小型1:6―8。有些品种的公母鹅体格相差悬殊,自然交配困难,受精率低,可采用人工辅助配种。有条件的种鹅场可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配种,对提高种蛋受精率和饲料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4、补充光照合理补充光照是提高种鹅产蛋量的重要因素。一般光照时间13―14小时,光照强度每平方米25勒克司就能满足鹅产蛋、配种需要。把光照时间适当延长到14―16小时,可使鹅产蛋期延长,提高产蛋量,增加全年种蛋量,提高种蛋利用率。
5、供足营养种鹅繁殖期需供给营养全面的全价日粮。每公斤精料含代谢能11340―11760千焦,粗蛋白质16%―17%,钙、磷比为2.5―3:1。日粮应以优质青绿多汁饲料和混合精料为主,同时适当补充维生素、矿物质饲料。
鹅的疫病防治
小鹅瘟是危害养鹅业的主要传染病,多发生于15日龄以内的雏鹅。适时地免疫接种小鹅瘟疫苗是防止该病发生的重要途径。预防时可在种鹅开产前30天肌肉注射小鹅瘟疫苗,所产种蛋可获得母源抗体,使雏鹅产生被动免疫,避免发生小鹅瘟。对开产前没有注射小鹅瘟疫苗的雏鹅,用其种蛋孵化的雏鹅无母源抗体,应在雏鹅出壳后立即注射抗小鹅瘟血清,10日龄后再接种疫苗1次,可获终生免疫。
禽霍乱是禽类的一种急性败血型传染病,尤其对水禽的危害较大。在饲料中添加0.3%的*霉素粉,连用3―5天,每月1次。也可采用禽霍乱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鹅群抗病能力,可有效防止疾病发生。圈舍每天至少清扫1次,食槽、水槽每周用消毒液洗刷1次,鹅群及运动场每半月用百毒杀、过氧乙酸等消毒剂全面消毒1次。适时对鹅的寄生虫进行预防性投药,定期在饲料中投放一些广谱抗菌素。不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对发生疾病的鹅,要及时进行隔离治疗。
怎样养鹅及技术
种鹅的养殖方法:
1.种鹅公母配比要合理
不同的鹅品种,其公母比例也有不同,大型品种1∶4~5,小型品种1∶6~7,中型1∶5~6。天气寒冷的冬天或早春、老龄的公鹅,饲养水平不高,以及公鹅的性活动减弱时,公母比例要相应缩小。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公母比例可以提高到1∶15~20,这样的公母比受精率可达90%以上。在生产实践中,公母配比的具体大小要根据种蛋受精率的高低进行调整,如果公鹅过多,因争抢爬跨影响交配,受精率反而下降。在配种季节,如发现受精率偏低,主要检查公鹅,个体不合格、性欲差的应立即更换。
2.增加营养,提高产蛋率和受精率
为提高种鹅产蛋和受精率,要充分考虑母鹅产蛋所需的营养,需配制粗蛋白质为15%~16%的种鹅混合精料为口粮,在繁殖期,每天每只按体重大小喂给250克~300克混合精料,为保证种鹅对维生素的营养需要,除放牧外,还要多喂含维生素高的青绿多汁饲料(如卷心白、胡萝卜、黑麦草等)。产蛋季节,早上、下午将种鹅赶进池塘或水沟中嬉水配种,以提高种蛋的受精率。
3.加强管理工作
①鹅舍必须保持干燥、清洁。最好在鹅舍内设置网架,让种鹅在网上过夜,减少疾病发生。
②设置产蛋箱。规格为深10厘米,宽30厘米,长1米~2米。每30只~40只设置一个产蛋箱,产蛋箱内的垫草用干净的稻草铡成3节。产蛋箱不能被雨淋湿和阳光曝晒。种蛋不能在外过夜,以保证种蛋质量。
③注意舍内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搞好冬季防寒和夏季防暑降温,保持鹅安静。
④注意合理密度,以2只~3只/平方米为宜。密度过大,影响种鹅的生长发育。
注意事项:
1.进育雏室后要及时潮口(第一次饮水),水温应控制在20℃左右,并抓住几只雏鹅将其喙浸入饮水器内,刺激其学会饮水,之后其他雏鹅就会模仿饮水。
2.不可避免地会在雏鹅群内出现一些弱小的个体,所以要做好弱雏复壮工作。
3.及时的进行隔离。
4.在一定时期适当保温。
5.补充营养。
6.合理使用药物预防和寄生虫病。最后一个是减少鹅苗意外的伤亡。
养鹅经验分享
养鹅喂什么牧草好?养鹅牧草种子 养鹅的牧草饲料作物在选择上要长短结合,以短期见效为主。应以富含蛋白质柔嫩多汁叶菜类和禾草结合,但以叶菜类为主的原则。应以籽粒苋、苦荬菜、菊苣为主,搭配种植其他牧草。草种合理搭配很重要,单一种不能达到营养全面,也很难做到全年供青,其主要种植模式有:
(一)以籽粒苋为主搭配种植苦荬菜、稗谷。上述3种牧草虽属1年生,但生产性能好,营养价值高,在养鹅业中发挥作用各自不同,是目前养鹅最佳搭配组合之一。它们均适宜全国各地种植,可春、夏、秋播,全年供青。种0.067公顷籽粒苋、0.054公顷苦荬菜、0.047公顷稗谷,饲喂时鲜重比2∶1∶1,可为250--300只鹅供青。
(二)苦荬菜与稗谷搭配。黑龙江省多采用,尤其农、牧、林场,因当地土壤肥沃,雨量适中。苦荬菜虽较籽粒苋产量低,但适口性更好,种0.067公顷苦荬菜、0.04公顷稗谷,鲜重2∶1--1.5,可为120--150只鹅供青。
三)菊苣(或鲁梅克斯)与稗谷搭配种植。菊苣、鲁梅克斯均为多年生牧草,具有高产优质特点。尤其菊苣适口性仅次于苦荬菜,辽宁以南极有发展前途。但北方高寒地方存在越冬问题,不太适应黑龙江、吉林等省栽培。鲁梅克斯抗寒性强,但南方有过夏问题,并且适口性一般,不太适宜南方种植。0.067公顷菊苣(鲁梅克斯)与0.067公顷稗谷,鲜重比2∶1,可为约200只鹅供青。
四)其他搭配方式。俄罗斯饲料菜春秋双季轮作、籽粒苋和冬牧70黑麦草、菊苣和冬牧70黑麦草、鲁梅克斯和冬牧70黑麦草都可以搭配种植,可达到优质高产的效果。
稚鹅养殖心得怎么写啊
每个地方的政撤是不一样的,有的地方是这样的:
(1)每户当年新饲养肉(蛋)禽100羽以上(含100羽)。
养殖鸡、鸭、雉等按饲养数每只幼苗补助3元,出栏验收后按实际出栏数每只再补助10元;养殖鹅按饲养数每只幼苗补助5元,出栏验收后按实际出栏数每只再补助15元;
(2)每户当年新饲养生猪3头及以上、肉羊6只及以上、肉牛1头及以上。
仔猪(羊)按年新饲养每头补助50元,育肥猪(羊)按年新出栏数每头(只)一次性补助300元;购买母猪按能繁母猪和后备母猪分别补助1000元和500元;肉牛养殖按年新饲养数每头一次性补助1500元。
如何养鹅雏
1、饲养环境,在准备养殖鹅苗的时候需要将饲养的环境进行打理,要将准备用来做鹅舍的房间进行一次全面的消毒,刚粉刷好或者是很久没有用过或刚养过别的家畜的房间,尽量多进行两次消毒,以免细菌感染,因为鹅苗的身体素质不是很好,很容易受感染。
2、注射疫苗,买回来的鹅苗及时注射疫苗:注射小鹅瘟血清(卵黄抗体)、小鹅瘟副粘病毒、禽流感疫苗,以防止传染病发生,出现大批死亡,未开食前饮5%多维葡萄糖水后开食。
3、温度适宜,保证温度适宜,可防止齐堆压死,防止感冒,保障鹅雏健康发育。光线不足,鹅雏看不见吃食饮水,影响发育,光照过强,易发生啄羽、产生应激反应。
4、多给青料,精料满足有利于鹅雏健康生长,但并不是越多越好,满足增重所需的蛋白质和能量即可,蛋白质要达到21%左右,多给青、粗饲料,锻炼消化系统充分利用粗饲料的能力,降低成本,防止啄癖发生。
5、消毒防病,每天都要将垫料彻底更新,及时扫除粪便、脏物。7天前最好每天上下午各清扫一次,同时早晚各消毒一次,消毒用百毒杀即可。7天以后每隔2-3天消毒一次。
养殖项目
养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