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箱养殖胖头鱼技术,网箱养殖胖头鱼技术
胖头鱼养殖基地
花鲢养殖利润大概300000元到350000元之间,养得好的情况下,鱼行情好的情况下就有500000元左右。 一般100亩鱼塘产量在100000斤左右,如果按亩产量80000斤计算,花白鲢亩产40000斤,白鲢35000斤,花鲢5000斤。目前市面上花鲢白售价为8元/斤左右,白鲢售价为6.5元/斤左右,花鲢售价约在10元/斤左右。所以养鱼总收入约为597500元左右,减去成本的利润约为267500元左右。
大头鱼养殖
1、养殖准备:养殖大头鱼的鱼池要在4-8亩左右,水深控制在1.5米至2米。
2、养殖时间:养殖大头鱼的时间以每年5-6月份为宜3、日常管理:及时清除水中的杂物和水草4、越冬养护:秋冬季节将大头鱼捞出,放进更深的鱼塘中过冬。
大头鱼养殖基地
能
千岛湖大鱼头每年产量几百万尾,在杭各农贸市场均有出售
千岛湖有机鱼是全国首家通过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认证的有机鱼,千岛湖也是全国第一个有机鱼养殖基地,有机鱼是指来自有机生产体系,按照有关标准和要求生产的鱼类。千岛湖有机鱼为野生,自然生长,不吃任何饲料。
胖头鱼家养
池塘养殖
1.池塘条件
养殖场所宜选在避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安静且交通便利的地方,池塘面积3亩~5亩,水深为1.5米~2米,池塘底泥厚度为20厘米~30厘米。每口池塘配备1台1.5千瓦的叶轮式增氧机。
2.清塘施肥
在鱼种放养前,要清塘消毒。一般在4月上中旬,每亩用生石灰75公斤~100公斤清塘,7天后加水至1米深,然后每亩施腐熟的粪肥300公斤~400公斤,可放入少量的绿萍或红萍。
3.鱼种放养
每年春季当水温回升,稳定在15℃以上时,开始放养冬苗。池塘主养一般每亩放养鱼种1500尾~3000尾,同时混养鲢、鳙鱼种各40尾~70尾,以控制水质;与其他鱼混养时每亩可放养200尾~500尾。
4.饵料投喂
罗非鱼进入养殖水面后2天~3天便可开始投喂。罗非鱼的食性很广,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可以投喂各种饲料,如小麦、玉米、饼粕等均是它的优质饲料。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开始应为32%~35%,每天投饲量为鱼体总重量的3%~5%。
胖头鱼养殖技术
1、苗种放养:
以往湖泊、水库鳙鱼的放养规格一般是13.2㎝左右大规格鱼种,在现代技术条件下,要求0.15—0.5公斤/尾甚至1.0kg大规格鱼种。
2、放养时间:
应选择在水温5~10℃的冬季或初春时进行。此时有利于鱼种的高密度运输,可以减轻运输中的伤亡;鱼种和凶猛鱼类的活动能力减弱,凶猛鱼类对放养鱼种的危害也相对减轻。
3、放养地点:
应选择在水库上游水浅、避风、向阳的肥沃库湾处。这样,远离水库下游的溢洪道、泄洪洞,放养鱼种的逃逸机会可以减少,对大水面环境的适应时间可以缩短,生长可以加快,存活率可得到提高。
4、放养天气:
应选择在风和日丽的日子,不要在刮大风、下雪、结冰的日子放养。
5、检疫与消毒:
鱼种放养入库前必须进行鱼病检疫和鱼种消毒。严禁放养带有传染病的鱼种入库。
6、精心操作:
经长途运输的鱼种运到水库后,应先用库水缓缓加进装鱼容器中,待容器内水温与库水温差不大时,再将鱼种慢慢地投放入库。鱼种放库后,放养人员还应站在库边或船上,用船桨轻轻地搅动库水,缓缓地驱赶鱼种游向大水面。
胖头鱼养殖基地在那里
你的现在是250g的鱼种,在小面积池塘养殖,水体增肥的情况下一般这样的规格一年可以长3~5斤,你的一百亩水面如果增肥合理,加上投饲的话,一年长3~5斤没问题。
胖头鱼苗养殖技术
一,池塘选择。
鳙鱼是中层鱼类。在深水池塘养殖的时候,一般选择套养。而当水体不是特别的深的时候,鳙鱼最好还是单一种类的养殖。
在鳙鱼养殖之前,最好进行彻底的清塘。将池塘内的多余的淤泥清理干净。鱼池清扫干净,没有较多的淤泥之后,进行消毒杀菌。鳙鱼的鱼塘的消毒以生石灰消毒为主。选择生石灰的原因一是因为生石灰在触碰到水体的时候,化学反应能够产生大量的热量杀死病菌。二是生石灰的价格便宜。三是因为生石灰容易挥发。
当然,清塘完成之后,并不是立即的放水养鱼。鳙鱼由于是滤食性鱼类,养殖之前,在池塘的底部施用一层培养浮游生物的底肥是很有必要的。鳙鱼池塘的底肥培养一般选择食用厩肥、生物尸体等容易繁殖浮游生物的材料。将底肥均匀的铺在要养殖鳙鱼的池塘底部,等待厩肥充分分解,产生大量的浮游生物之后,才能投放鳙鱼的鱼苗。
二,投放鱼苗。
鳙鱼投放鱼苗的时候尽量选择投放大规格的鱼苗。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可以投放质量超过1千克的超大规格的鱼苗。大规模的鱼苗生长的更迅速,更容易适应池塘水体。
和所有的水产养殖一样,鳙鱼的鱼苗不能直接的投放到池塘里面。鱼苗的消毒杀菌和水文环境的适应都是不可缺少的步奏。
鱼苗的杀菌消毒和所有的水产一样,使用浓度为百分之四的食盐水或者浓度为千分之二的硫酸铜溶液养殖鱼苗半小时以上,就算完成了鳙鱼的消毒杀菌工作。水文的适应则是取鱼塘水体,养殖鳙鱼一到两个小时,观察鱼苗有没有不适应的情况,之后,才能大规模的投苗。
由于鳙鱼一般都是与其他鱼类混养,所以大家知道的拖放鱼苗的数量都不多。当只养殖鳙鱼一种鱼类的时候,要适当的提高鱼塘的放苗数量。
鳙鱼投放入塘的时间应该选择在风和日丽的日子,不要在刮大风、下雨雪甚至湖面结冰的时候放养鳙鱼。鳙鱼放养入养殖池之后,将鱼苗均匀的赶入池塘,保证鱼苗能够均匀的分布在池塘,不造成某一地点因为鳙鱼的数量过多而造成食物不够的情况。
三。日常管理。
鳙鱼养殖池的日产管理主要是饵料投放和病害防治。
由于投放的鳙鱼为大规格的鱼苗,所以鳙鱼的抗病性也是很高的。但是,由于是大规格、高密度的养殖,鳙鱼仍旧会患病。尤其是由于在投放鱼苗之前,有过施底肥的做法,鳙鱼就及其容易患有寄生虫病。因此,对于鳙鱼常见的寄生虫病通常是以预防为主。当然,预防寄生虫病并不是从鱼苗养殖之后才开始,在鳙鱼清塘的时候,就要时刻的小心,预防鳙鱼的寄生虫病。
鳙鱼的寄生虫病的主要防治方法有:
清塘的时候,将塘底部的淤泥充分清理干净,烈日暴晒养殖池塘,充分的消毒。
底肥培养浮游生物的时候,也需要消毒,选择消毒杀菌过的底肥培育浮游生物。
投放之前,对于鳙鱼的鱼种要充分的消毒。消毒的程序越严厉越好。
定期的对池塘的水体消毒。当然,在水体中养入鳙鱼之后,就不适合再用生石灰消毒了。这个时候应该选择用对鱼伤害较小的消毒剂。
水体增氧。鳙鱼由于养殖密度大,水体内氧气过少,对鳙鱼的生长发育也极为不利,因此,鳙鱼池塘的增氧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投喂饲料合理。避免因为投喂饲料不合理而造成的水体污染,滋生寄生虫。
谈完鳙鱼的寄生虫病的预防方法之后,咱再说一说鳙鱼的日常管理。
鳙鱼的日常管理最重要的就是关于鳙鱼饲料的投喂。鳙鱼是滤食性鱼类,主要以水中的浮游生物为食。虽然,在鳙鱼入塘之前,就曾经有过底肥培养,保证鳙鱼不会因为缺少食物而发生意外。但是随着鳙鱼的逐步生长,水体中所含有的浮游生物的数量是跟不上鳙鱼的生长发育的。因此,投喂饲料势在必行。
虽然,鳙鱼也会食用一些水藻,但鳙鱼最重要的食物还是食用水中的浮游生物。因此鳙鱼的饲料投喂主要还是通过投放适合水体内适合浮游生物生长的有机肥来间接的投喂鳙鱼。
最初的时候,人们养殖鳙鱼的时候,会投放一些厩肥、堆肥或者直接是人畜的粪便。后来有投放过无机化肥。经过长时间的饲养观察发现:单一的使用有机肥,虽然营养全面,但是肥效缓慢,很限制鱼的产量;单一的食用化肥,肥效比有机肥短的多,成分也比不上有机肥,主要只能培养小型的绿藻和蓝藻,对鳙鱼的生长发育也并不理想。
现在,人们养殖鳙鱼的时候,主要投放的肥料是经过现代生物技术分解过后将有机肥和化肥混合制作而成的肥料。这种肥料含有大量的适合水中浮游生物生长的营养物质,能够改善水体内的水质环境,对鳙鱼的生长很有好处。
四,上市销售。
鳙鱼身上最肥美的地方就是鱼头,因此鳙鱼只有当头长到一定分量的时候才能够上市销售。现代养殖鳙鱼主要采用套养、混养的主要原因也是为了避开鱼群上市的高峰区,能够更好的获得回报。因此,笔者是不建议养殖单一的鳙鱼的。最好能和鲢鱼、草鱼等鱼类混养,如此,才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应
胖头鱼 养殖
一,池塘选择。
鳙鱼是中层鱼类。在深水池塘养殖的时候,一般选择套养。而当水体不是特别的深的时候,鳙鱼最好还是单一种类的养殖。
在鳙鱼养殖之前,最好进行彻底的清塘。将池塘内的多余的淤泥清理干净。鱼池清扫干净,没有较多的淤泥之后,进行消毒杀菌。鳙鱼的鱼塘的消毒以生石灰消毒为主。选择生石灰的原因一是因为生石灰在触碰到水体的时候,化学反应能够产生大量的热量杀死病菌。二是生石灰的价格便宜。三是因为生石灰容易挥发。
当然,清塘完成之后,并不是立即的放水养鱼。鳙鱼由于是滤食性鱼类,养殖之前,在池塘的底部施用一层培养浮游生物的底肥是很有必要的。鳙鱼池塘的底肥培养一般选择食用厩肥、生物尸体等容易繁殖浮游生物的材料。将底肥均匀的铺在要养殖鳙鱼的池塘底部,等待厩肥充分分解,产生大量的浮游生物之后,才能投放鳙鱼的鱼苗。
二,投放鱼苗。
鳙鱼投放鱼苗的时候尽量选择投放大规格的鱼苗。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可以投放质量超过1千克的超大规格的鱼苗。大规模的鱼苗生长的更迅速,更容易适应池塘水体。
和所有的水产养殖一样,鳙鱼的鱼苗不能直接的投放到池塘里面。鱼苗的消毒杀菌和水文环境的适应都是不可缺少的步奏。
鱼苗的杀菌消毒和所有的水产一样,使用浓度为百分之四的食盐水或者浓度为千分之二的硫酸铜溶液养殖鱼苗半小时以上,就算完成了鳙鱼的消毒杀菌工作。水文的适应则是取鱼塘水体,养殖鳙鱼一到两个小时,观察鱼苗有没有不适应的情况,之后,才能大规模的投苗。
由于鳙鱼一般都是与其他鱼类混养,所以大家知道的拖放鱼苗的数量都不多。当只养殖鳙鱼一种鱼类的时候,要适当的提高鱼塘的放苗数量。
鳙鱼投放入塘的时间应该选择在风和日丽的日子,不要在刮大风、下雨雪甚至湖面结冰的时候放养鳙鱼。鳙鱼放养入养殖池之后,将鱼苗均匀的赶入池塘,保证鱼苗能够均匀的分布在池塘,不造成某一地点因为鳙鱼的数量过多而造成食物不够的情况。
三。日常管理。
鳙鱼养殖池的日产管理主要是饵料投放和病害防治。
由于投放的鳙鱼为大规格的鱼苗,所以鳙鱼的抗病性也是很高的。但是,由于是大规格、高密度的养殖,鳙鱼仍旧会患病。尤其是由于在投放鱼苗之前,有过施底肥的做法,鳙鱼就及其容易患有寄生虫病。因此,对于鳙鱼常见的寄生虫病通常是以预防为主。当然,预防寄生虫病并不是从鱼苗养殖之后才开始,在鳙鱼清塘的时候,就要时刻的小心,预防鳙鱼的寄生虫病。
鳙鱼的寄生虫病的主要防治方法有:
清塘的时候,将塘底部的淤泥充分清理干净,烈日暴晒养殖池塘,充分的消毒。
底肥培养浮游生物的时候,也需要消毒,选择消毒杀菌过的底肥培育浮游生物。
投放之前,对于鳙鱼的鱼种要充分的消毒。消毒的程序越严厉越好。
定期的对池塘的水体消毒。当然,在水体中养入鳙鱼之后,就不适合再用生石灰消毒了。这个时候应该选择用对鱼伤害较小的消毒剂。
水体增氧。鳙鱼由于养殖密度大,水体内氧气过少,对鳙鱼的生长发育也极为不利,因此,鳙鱼池塘的增氧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投喂饲料合理。避免因为投喂饲料不合理而造成的水体污染,滋生寄生虫
胖头鱼养殖基地在哪里
胖头鱼是淡水鱼。
胖头鱼(学名:Aristichthys nobilis)又叫花鲢、鳙鱼、包头鱼、大头鱼、黑鲢、麻鲢、也叫雄鱼。是淡水鱼的一种。有“水中清道夫”的雅称,是中国四大家鱼之一。外形似鲢鱼,体型侧扁。头部较大而且宽,口也很宽大,且稍微上翘。眼位比较低。鳙鱼生长在淡水湖泊、河流、水库、池塘里。多分布在水域的中上层。是中国特有鱼类。在中国分布范围很广。是池塘养殖及水库渔业的主要对象之一,经济价值较高。能食用,对人体有提高智商、增强记忆、补充营养、延缓衰老的作用。
栖息环境
鳙鱼生长在淡水湖泊、河流、水库、池塘里。多分布在淡水区域的中上层。为温水性鱼类,适宜生长的水温为25—30℃,能适应较肥沃的水体环境。幼鱼及未成熟个体一般到沿江湖泊和附属水体中生长。
生活习性
鳙鱼性温驯,不爱跳跃。
食物:滤食性,主要吃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如剑水蚤)等浮游动物,也吃部分浮游植物(如硅藻和蓝藻类)和人工饲料。从鱼苗到成鱼阶段都是以浮游动物为主食,兼食浮游植物,是典型的浮游生物食性的鱼类。
分布范围
中国特有。分布水域范围很广,在中国从南方到北方几乎淡水流域都有。
养殖技术
1、养殖模式
传统的鲢、鳙鱼搭配比例是3:1,也就是3鲢带1鳙,分别是75%和25%。根据生产实践,鲢鳙鱼的放养结构中,鳙鱼的比例小于20%或鲢鱼的比例大于80%,鳙鱼的生长速度都较快,当鲢的放养比例在20%—80%之间时会抑制鳙鱼的生长速度。鳙鱼作为主养鱼时应少量的搭配或不放养鲢鱼。
2、苗种放养
以往湖泊、水库鳙鱼的放养规格一般是13.2㎝左右大规格鱼种,在现代技术条件下,要求0.15—0.5公斤/尾甚至1.0kg大规格鱼种。
(1)、放养时间:应选择在水温5~10℃的冬季或初春时进行。此时有利于鱼种的高密度运输,可以减轻运输中的伤亡;鱼种和凶猛鱼类的活动能力减弱,凶猛鱼类对放养鱼种的危害也相对减轻。
(2)、放养地点:应选择在水库上游水浅、避风、向阳的肥沃库湾处。这样,远离水库下游的溢洪道、泄洪洞,放养鱼种的逃逸机会可以减少,对大水面环境的适应时间可以缩短,生长可以加快,存活率可得到提高。
(3)、放养天气:应选择在风和日丽的日子,不要在刮大风、下雪、结冰的日子放养。
(4)、检疫与消毒:鱼种放养入库前必须进行鱼病检疫和鱼种消毒。严禁放养带有传染病的鱼种入库。
(5)、精心操作:经长途运输的鱼种运到水库后,应先用库水缓缓加进装鱼容器中,待容器内水温与库水温差不大时,再将鱼种慢慢地投放入库。鱼种放库后,放养人员还应站在库边或船上,用船桨轻轻地搅动库水,缓缓地驱赶鱼种游向大水面。
3、水质调控
调节水质有三大功能:
一是改良水质。微生态制剂中的有益菌进入水体后,发挥其氧化、氨化、反硝化、解磷、硫化、固氮等作用,迅速分解养殖动物的排泄物、残存饲料、动物残骸等有机物,有效降低了水体氨氮和亚硝酸盐浓度;
二是有机物分解后的盐类为单细胞藻类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单胞藻类生长繁殖提供营养,而单胞藻类的光合作用又为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及养殖生物的呼吸提供了溶解氧,构成一个良性的生态循环,维持和营造了良好的水质条件,能够长期保持水质的稳定,达到水肥、稳定从而有利于养殖对象健康生长。同时也可使养殖水体中的浮游动物、有益藻类增多,扩大饵料来源,降低生产成本。
三是防病。养殖水体中施放了微生态制剂的有益菌,其不仅竞争排斥病原菌,维护水中微生态菌群的生态平衡,避免水生生物遭受致病菌的侵袭而发病,而且还可以产生含有抗菌物质和多种免疫促进因子,活化机体的免疫系统,强化机体的反激反应,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和提高存活率。
4、食料使用
(1)、食性分析
过去在天然环境的低水平养殖条件下,鳙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根据对鳙鱼的食性研究表明,必须提供大量的有机肥来培养大型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及腐殖质,在水体缺乏大型浮游生物时,把有机肥中的腐殖质作为花鲢的主要饵料。而在肥水条件下浮游生物主要是个体大于50微米的直链硅藻、甲藻、隐藻、大型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种类,正好是鳙鱼的滤食对象。
(2)、肥料使用
原理:通过向水库、湖泊等大水面投放有机肥料、无机肥料及生物复合肥料等,增加水体中的氮、磷等主要营养元素和其它元素的含量,提高水体的初级生产力,提高鳙鱼的产量。
渔业上最早使用的肥料是原始有机肥,如粪肥、堆肥,后来使用无机肥化肥。原始有机肥营养全面,有效成分低,肥效缓慢,限制鱼产量。无机肥有效成分含量高,肥效短,成分单一,主要培养小型绿藻和蓝藻,利于鲢的生长,对鳙鱼养殖效果不理想。将传统有机肥经过现代生物技术分解与无机肥适量地混合制成的现代渔用生物有机肥,除含大量的氮、磷、碳等常量元素外,还含有均衡的微量元素,大量腐殖质、肽类、有益菌、肥效增强剂等。有能肥水、改水、控水的功效。也特别适合培养大型藻类、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鳙鱼喜食的浮游生物,为鳙鱼的高产养殖提供了物质基础。
5、病害防治
(1)、疾病防控
鱼病防治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鱼病一般在“大麦黄,白露心”易发病,一个是水温逐渐上升,另一个是水温逐渐下降。这两个季节是鱼病的流行高峰季节,要提前预防。防病采用先杀虫,后灭菌的方法。以目检或显微镜诊断鱼病,对症下药。
A、寄生虫病:每年4-5月杀虫一次,大量用有机肥的水体在7-8月份杀一次虫,大水面常见的寄生虫病有:
a、中华鳋病:其症状是虫卵或虫体寄生在鱼的鳃部,少量寄生时无明显症状,大量寄生时,病鱼鳃上粘液增多,鳃丝末端膨大水肿、苍白、呼吸困难焦躁不安,在水体表层打转或狂游,尾鳍常露出水面,俗称“翘尾病”,最后消瘦,窒息而死。主要用阿维菌素或菊酯类药物防治。
b、锚头鳋病:其症状是病鱼体表可见大型虫体,寄生处充血发红,烦躁不安,食欲不旺,继而鱼体消瘦而亡。主要用阿维菌素或菊酯类药物防治。
B、暴发性出血病:症状是眼球突出、充血;体表充血发红。分两种:
a、原发性出血病:只需杀菌。
b、继发性出血病:先是底层鱼死亡,下层理化指标严重超标,继而出现大面积死亡。先杀虫,后根据情况杀菌、调水。
山胖头老头鱼养殖技术
山胖头和老头鱼没有区别。
老头鱼,又名蛤蟆鱼、鮟鱇鱼、丑婆等。鱼纲,鮟鱇目,鮟鱇科,体柔软,无鳞,头和体的边缘有许多皮质突起。体前半部平扁,圆盘形,尾部细小。体长50厘米以上。背紫褐色,腹面淡色。头大,口宽,牙尖锐,口内有黑白斑纹。胸鳍宽大,臂状。背鳍最前3鳍棘分离,第一棘顶端有皮瓣(也叫皮质穗),瓣内寄生着一些发光的细菌,像一只悬挂明灯的钓鱼杆。此外,老头鱼也是鲈形目,塘鳢科的葛氏鲈塘鳢的俗称。
胖头鱼养殖基地最近的地方在哪里
白鲢广泛分布于亚洲东部,在我国各大水系,随处可见。花鲢是中国特有,分布水域范围很广,在中国从南方到北方几乎淡水流域都有。
花白鲢属于虑食性鱼类,喜欢集群活动在深水区水体的中上层,具有河湖洄游习性,平时多生活在江湖、水库等较大的自然水域中,适宜水温18-30度,冬季潜入深水蛰伏越冬。这是它们的共性。花白鲢喂食一些浮游动物(如虫、枝角类、桡足类等)和人工微颗粒配合饲料长的较快。在养殖花白鲢时,将养殖池塘做肥水处理,可以促进水中浮游生物和水藻等植物的生长,不但能帮花鲢提供食物来源,加快生长速度,还能增加水中溶氧,改善水质。
养虾
养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