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Q1

中蜂蜂王养殖技术,怎么介入中蜂蜂王

中蜂蜂王养殖技术,怎么介入中蜂蜂王中蜂蜂王养殖技术,怎么介入中蜂蜂王

最新中蜂养殖技术大全

中蜂为地方品种,适应性强,不用搬迁。饲养技术更多的是从实践活动中总结。蜂箱防晒防雨措施做好,防止天敌侵害,冬天补饲白糖。等等。

中蜂养殖技术要点

1、我们在养殖蜜蜂前,需要确定我们养殖蜜蜂的数量,不要强行养殖过多的蜜蜂,产蜜其实和蜜蜂的能力有很大的关系,而和蜜蜂的数量并不是完全成正比的,我们需要养强蜂,一般强蜂是在春天的时候进行养殖而成,需要在这个时间点控制住蜜蜂的成长,这个是关键。

2、我们在养殖蜜蜂的时候,需要适时进行加脾扩巢的,这个也是比较关键的,当然我们还可以进行控制蜂王产卵,这样也是可以的,这样才能造就出能力比较强的蜜蜂,从而采集花粉更多一些。

3、我们在养蜜蜂的时候,是需要进行一定的喂养的,不要觉得靠蜜蜂它们自产就可以了,那是肯定不行的,我们需要给蜜蜂补充蛋白质,这样可以让蜜蜂的体质变得更好,也就可以创造出更多的蜂蜜了。

4、我们在养蜜蜂的时候,还需要控制隔脾的数量,不要大量的割除,这样是容易导致后面的蜜蜂产出减少很多的,最好选择适量即可,这样可以增加蜜蜂的产出,从而得到高收益。

5、我们在养蜜蜂的时候,肯定会遇到一些不好的天气,在这样的天气下,我们尽可能的要保证蜜蜂的生存环境,千万不要在下雨天还将蜜蜂放出去,这样是容易导致蜜蜂大量死去的,这个我们需要知道的。

6、需要精心的照顾,在开花的季节,确保蜜蜂能够正常的采集花粉,如果周围花确实太少的话,我们也是可以选择适当的移动位置的,不要守株待兔,那样只会让蜜蜂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采集花粉的,这样是无法高产的

中蜂养殖实用技术

1、养蜂准备

先准备好蜂箱(强烈建议用活框蜂箱养殖),养蜂场地要规划好,若只是小规模养殖房前屋后都可以,另外要仔细了解一下蜜蜂的生活习性,这对之后的收蜂和管理都有很大的好处。

2、收捕蜂群

农村养蜂,蜂种一般是野外获取,因此要寻找野生蜂群,可以通过观察蜜蜂的采蜜、采水、排泄等等,找到蜂群后将其一股脑的装回家即可,要注意看有没有蜂王,若能弄到巢脾的也尽量将巢脾取回来,另外也可在蜜蜂出没频繁的地方用诱蜂箱来诱捕蜜蜂。

3、蜂群过箱

蜂群到手后要及时转移到蜂箱中(过箱),强烈建议采用活框蜂箱养殖,先将取回来的巢脾固定在巢框(活框蜂箱的配套蜂具)上,然后再将巢框放到蜂箱中,巢框放好后便可将收捕回来的蜂群转移到蜂箱中,最后盖上蜂箱盖子并在巢门口安装上防逃片即可,注意此时不要去找蜂王,在过箱时操作尽量要快一些。

4、稳定蜂群

蜂群过箱后要立即饲喂一次,饲料可用蜂蜜水也可用白糖制成的糖浆,等蜂群基本稳定后再检查一下蜂王的情况,若有蜂王且蜂王无异常时一般问题不大,没有蜂王时则要及时介入新蜂王或王台,但如果蜂群中有卵虫脾也可让蜂群自行急造王台,在过箱后的几天都要在傍晚时奖励饲喂一次,另外也不要过于紧张而频繁开箱检查,其实工蜂的出勤情况也能说明蜂群的情况。

5、日常管理

蜂群稳定后便可进入日常管理阶段了,虽然蜂群的日常管理工作非常繁琐,但病虫害防治非常重要,发现病虫害要及时处理,同时注意蜂王的状态,有老弱病残情况时要及时替换掉,另外若外界蜜源匮乏而蜂群中储蜜又不足时要及时进行补助饲喂,这一点在越冬期之前尤为重要。

6、获取蜂蜜

养蜂的主要目的是获取蜂蜜,但中蜂的产量相对较低,因此一般一年只取1~2次蜜,第一次在春末夏初,第二次大多在秋季,取蜜时先将巢脾提出来(中蜂有在同一张巢脾上育虫和储蜜的习性,简单来说一张巢脾上既有蜂蜜也有幼虫),用刀将有蜜的地方割下来后再将巢脾放回蜂群中,值得注意的是在取蜜时不要一扫而空,一定要给蜂群留足口粮,否则可能出现逃群的情况。

蜜蜂养殖技术不是简单的文字就能说得非常清楚的,但是新手养殖的话,对这些基本的操作还是要了解清楚的。

中蜂最佳养殖方法

感谢邀请。中蜂只适合定地饲养,一般不会去远距离转场追赶花期,因中蜂体型较小,喙短蜜囊小,采集大宗蜜源也是不紧不慢的,中蜂爱飞逃,稍有不适应就会发生飞逃。我们湖北神农架的一些中蜂养殖场,为了防止黑熊偷吃蜂蜜,把蜂箱挂在悬崖上养。

南方少数中蜂养殖场,也只是近距离转场,如果远距离转场,风险较大,除去运输成本,获得的收益可能就所剩无几,远不如意蜂。中蜂善于采集零星蜜源,采集力弱,饲料消耗也少,虽然蜂蜜产量很少,但是养殖成本也低。中蜂不转场,所以也就不存在转场后收集的零散蜜蜂如何饲养的问题。

最新中蜂养殖技术大全图解

养好中蜂的关键,在于王优、群强、蜜足、新脾和密集,并做到安全越夏渡秋和及时防治病虫害。

饲养管理要点

1、王优:蜂群繁殖的快慢和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蜂王的好坏。年轻健壮的蜂王产卵力强,群势发展迅速,且能维持大群,工蜂采集力也强,工作积极,少起分蜂热,产量较高。因此,饲养中蜂,应在繁殖期提早从高产的强群中培育优良的蜂王,以更换劣小或衰老的蜂王。在生产上一般不要保留一年以上的老蜂王。

2、群强:强群是高产的基础,而中蜂的强群是从中蜂的实际情况出发的,不能与意蜂的强群相提并论,而且每个时期都有各自的强群标准。只有强群,才能充分发挥蜂王的产卵力,并抵御病虫害的侵袭,安全越夏渡秋。因此,在繁殖期,宜保持2.5~3足框蜂的群势,蜂群才能迅速发展,迎接流蜜期;在流蜜期,应有5~6足框蜂的群势,产量才会高。在主要蜜源植物开花流蜜时,应把蜂群组织成强群,集中力量采蜜,而将多余的蜂王用小群贮备起来。待流蜜期过后,再利用贮备的蜂王,把采蜜群分开繁殖。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蜂蜜产量和蜂群的繁殖速度,使蜂群总是处于积极工作的状态。

3、蜜足:巢内贮蜜充足,可使蜂群在野外蜜源缺乏时渡过难关。如果巢内缺蜜,就会引起蜂群情绪不安、抛弃幼虫、蜂王停卵,甚至发生盗蜂和飞逃。因此,在繁殖中,在不妨碍卵圈扩展的前提下,应经常保持巢内有足够的贮蜜,以促使工蜂多吐浆喂虫,培育身壮体大的新蜂。如果巢内贮蜜不足,需作人工补饲。即使在大流蜜期间,摇蜜时也不能把贮蜜一次扫光,而应采取轮脾取蜜的方法,这样既能安定蜂群情绪,又能保证蜂蜜的质量。

4、新脾:中蜂喜欢新脾,厌恶旧脾。新脾房眼大,蜡质新鲜,蜂王特别喜欢在新脾上产卵,而且繁殖快,培育出来的工蜂身体健壮、采集力强,群内不易发生巢虫。因此,应抓住有利时机,多造新脾,以更换旧脾。特别是在繁殖盛期、流蜜盛期和分蜂后期,应抓紧造脾。但在加巢础之前,要把旧脾和劣脾抽出,使蜂群密集。必要时,还应进行饲喂,使巢脾修得快、质量高,以保证蜂群在越夏时拥有80%以上的新脾。

5、密集:中蜂喜爱密集,应经常保持蜂脾相称,以利蜜蜂护脾,防御巢虫等敌害侵犯,也有利于保温保湿。实践证明,在冬季密集群势,蜂群消耗蜜省,越冬安全;流蜜期密集群势,可促使贮蜜快、成熟早、产量高;越夏期密集,可使群势退缩少,敌害难侵入。

6、安全越夏:越夏是南方饲养中蜂的难关。要安全越夏,除具备上述条件外,还需注意遮荫、喂水、严防敌害和保持蜂群安静。

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1、欧洲幼虫病:属于细菌性病害。病原为蜂房链球菌,主要是通过蜜蜂本身传播,蜂蜜、花粉和蜂具都能沾染病原,幼虫四季均可感染,但主要发生在春秋两季。

发病死亡的,主要是2~4日龄的幼虫;少数幼虫在封盖后死亡。

感病的幼虫,外观失去光泽,体色由白转黄,再渐渐转褐黑色而腐烂;也有的未变色即很快腐烂,从背部上可见到明显的白线(气管)。如将虫尸抽出,虫体容易破裂,具有酸臭气味,腐烂物不呈粘胶状,干枯后容易被工蜂清除。发病初期,由于少数幼小死亡,随即被工蜂清除,又因蜂王再度产卵,致使各虫期错杂在一起,呈不正常“花子”现象。如果继续发展,幼虫未到封盖即全部死亡,巢内看不到封盖子。再严重时,子脾全部腐烂,散发出酸臭味,造成蜜蜂离脾,甚至逃群。

中蜂对此病抵抗力很弱,治愈后会复发,必须经常注意防治。发病后,可使用土霉素、四环素、青霉素,链霉素等抗菌素治疗。一般取任何一种抗菌100万单位,配糠浆四斤,每次每群约喂糖浆0.5-1斤,每隔2-3天喂一次,连续3-5次。

2、中蜂囊状幼虫病:其病原,是一种过滤性病毒。主要通过蜜蜂本身传播,蜂蜜、巢脾和蜂具都能沾污病毒。刚死的虫体具有很强的感染性。一只幼虫尸体所含的病毒,可使3000只以上健康幼虫致病。幼虫四季均可感病,一般在春秋气温26℃以下时容易流行。特别是群势弱小、饲料不足和保温不良的蜂群,更易感病。发病死亡的,多是6日龄的幼虫,约有三分之一死于封盖前,三分之二死于封盖后。死虫直卧巢房下方,头部翘起,体色先变黄白,后转棕色,头部呈灰色,外皮成为坚韧而透明的囊,内部组织液中出现颗粒状物。死虫的房盖下陷,常被工蜂啮开或穿孔。腐臭物不具粘性,干枯后容易清除,随着蜂王重新产卵而出现“花子”,与欧洲幼虫病初期的症状相似。患病群逐渐变弱,极易引起逃群。

中蜂对囊状幼虫病的抵抗力较弱,一经感病就容易蔓延流行。但实践证明,只要加强饲养管理,选用抗病蜂群育王繁殖,结合药物治疗,是能够控制此病的蔓延和危害的。

加强饲养管理,经常维持较强的群势,做好蜂群的保温,是预防此病的前提。为了减少病毒对幼虫连续感染,可利用蜂群从分群到新王产卵这段时间的断子期,或人为地幽闭蜂王,造成一段时间的断子期,来打断囊状幼虫病的流行环节。这是预防此病的重要手段,另外,在野外花粉不多的发病季节,用少量酵母片或维生素B加入糖浆饲喂蜂群,也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在平时,注意选择抗病力强的强群培育蜂王,以更换病群的蜂王,可以大大提高蜂群的抗病力。另外,中蜂囊状幼虫病的病原不耐高温,蜂具和蜂蜜可用煮沸消毒。蜂箱清洗干净后晒干,再用硫磺烟熏10~15分钟,也能达到消毒的目的。

药物防治,可随意采用下列中一种:

(1)半枝莲(狭叶韩信草、向天盏、探耳草):用干草一两,加入适量清水,先以猛火煮沸,继以微火续煎15~20分钟,滤渣后,趁热配成浓糖浆,于傍晚可喂8~10框蜂。每隔5~7天喂一次,直至病好为止。

(2)雄蒜醇合剂:每10框蜂,用精筛雄黄1克、鲜蒜6~8克,捣碎成泥,加75%乙醇(酒精)10毫升,再加蒸馏水40毫升,装入广口瓶内摇匀备用。使用时,将蜂抖入箱底,用清洁的手提喷雾器装进药液,对脾喷雾,每脾两面各喷3~4下,放回原处。喷脾后第三天,病虫尸即被工蜂拖光,治疗效果较好,而且治疗后不易复发。

(3)用马鞭草1两、墨旱莲1两、大蒜头半两,加入适量水煎煮后,过滤去渣,按1:1配入白糖溶化,可喂10框蜂。每隔三天喂一次,直至病好为止。

(4)用马鞭草1两、积雪草1两、车前草1两、刺苋半两,加入适量水蒸煮后,过滤去渣,按1:1配入白糖溶化,可喂10框蜂。每隔三天喂一次,直至病好为止。

(5)病毒灵:每框蜂用半片,严重的每框用一片,溶解后配入浓糖浆,每隔3-5天喂一次,直至病好为止。

3、巢虫:就是蜡螟的幼虫,常见的有大巢虫和小巢虫两种,会为害巢脾和蜂蜡,特别喜爱侵袭旧巢脾。它们钻入巢房,穿孔蛀食蜡质,并吐丝连结粪粒,围成坠道作为掩护,因此也称为“绵虫”。

大巢虫对巢脾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在温暖季节,1-2只受精雌蛾的子代,在两月内就可使整个继箱中贮存的巢脾报废。小巢虫则潜入巢房底蛀害,坠道所穿过的蜜蜂虫、蛹皆受损伤。蜂蛹受害后,工蜂便啮开蛹房封盖,准备抛弃,于是蛹的白色头部便显露出来,俗称为“白头翁”。巢前如看到被工蜂抛弃的死蛹,就很可能是巢虫为害引起的。大、小巢虫为害严重时,能削弱蜂群,甚至引起逃群。

大巢虫以老熟幼虫蛀入框梁或巢箱框槽内结茧越冬,翌春化蛹变成蛾,在箱缝或巢脾上产卵。卵排列单层成块,初呈乳白色,后渐转黄褐色。每只雌蛾可产卵2000-3000粒。卵期约9日,幼虫期约52日,结茧至羽化需12日,夏秋完成一代约经历两个半月。

小巢虫是以老熟的幼虫潜在巢底坠道、箱框缝隙、箱底蜡屑或保温物中越冬,翌春化蛹变成蛾,在箱缝或巢脾上产卵。卵排列单层成块,初呈乳白色,后转黄褐色。每只雌蛾可产卵300-400粒。卵期4~5日,幼虫期约50日,结茧至羽化约需9~10日。茧白色楔状,表面附有粪便,夏秋每代历时2~2.5个月。

防治巢虫应采取综合措施,即将预防措施和药物熏杀结合起来,具体应抓以下四个要点:一是常年饲养强群;二是巢脾及时更新,不用过旧的巢脾;三是保持蜂脾相称,抽出的空脾应及时妥善保存;四是勤扫箱底,及时清除蜡屑污物。同时要抓好两个关键:第一,越夏期蜂箱不能受到太阳光的直射。因越夏阶段气温高,蜂团散开,只有一部分蜜蜂保护巢脾,如果不注意遮荫降温,蜜蜂就散得更开,巢虫就容易进入巢脾为害;第二,越夏期间断子不能过久。在大暑以后,蜂王有一段停卵期,而老蜂驱除巢虫的能力较弱,因此,若到9月上旬蜂王还没有产卵,就应给予奖励饲喂和必要的帮助,促进蜂王产卵,以便及早利用青年蜂抵御巢虫的入侵。

4、胡蜂:是蜜蜂的大敌。它不但会捕杀蜜蜂,劫食蜜蜂的蜜囊和蜂巢中的贮蜜,而且还会用蜜蜂的肌体饲喂幼虫。胡蜂为害,还会引起蜜蜂逃群。特别是我县山区蜂场,常因胡蜂为害而遭到巨大损失。

当野外蜜源丰富的时候,胡蜂也采食花粉和花蜜。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由于外界蜜源比较丰富,而且胡蜂还没有大量繁殖,故很少侵犯蜜蜂。到6月底山乌桕流蜜结束后,胡蜂的活动就开始转向蜂场。7月至9月上旬,外界蜜花源枯竭,又正值胡蜂繁殖的高峰期,因此严重为害蜜蜂。到10月份,胡蜂开始逐渐减少;至11月上旬,就只有少量为害了。

胡蜂活动最适宜的温度为23~30℃;18℃以下和35℃以上活动减少。晴天胡蜂多在早晚活动,阴天或雨后则终日活动。如果气候适宜,胡蜂从早到晚都在蜂场上活动甚至在蜂箱的巢门口过夜。

为害蜜蜂的胡蜂主要有大胡蜂、黄胡蜂和小胡蜂三种。它们多营巢于地穴、树洞、壁洞、墙角或树枝上,以雌蜂潜伏越冬。春天3~4月所见的胡蜂均系雌蜂,此期若能大量诱杀,8~9月份胡蜂的为害就会大大减轻。新胡蜂出房后,雌蜂即开始专门产卵。

胡蜂到蜂场活动时,先在蜂场上空打转,然后落在树枝上,寻找目标。看准后,就冲条蜂箱巢门口,发出嗡嗡响声,吓唬守卫蜂。此时守卫蜂也群集巢门口严阵以待,并发出蜂臭 ;巢内部分蜜蜂得到信号后也涌出巢门。如果大胡蜂大批侵入箱内,蜜蜂将无法抵御,以至全群弃巢迁飞。

为了防除胡蜂为害,必须寻找其巢穴,进行消灭,这是最根本的措施。在胡蜂活动的季节里,蜂巢应换成圆孔巢门或曲道巢门。养蜂者也应随时守在蜂场上,用竹编的小拍或木板条拍杀胡蜂。另外,也可以把打死的胡蜂,集中放在蜂群附近或离蜂群较远的平地上进行诱杀。胡蜂不但喜食蜜蜂,更喜啃同类的尸体。它们一见胡蜂尸体,就会立即扑上,我们可以趁它们啃咬尸体尚未飞起之前进行拍杀。也可以用有关杀虫农药拌在切碎的牛肉、猪肉或蛙肉中,做成毒饵盛于瓷盘或瓦片上,放在蜂场附近进行诱杀。但使用毒饵时,应注意人畜安全。

中蜂养殖图片大全

办公室不能养殖蜜蜂

进科学的蜜蜂养殖。

1、蜜源的选择

蜜蜂主要以植物产生的花蜜、花粉为食,花蜜、花粉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蜜蜂产出的蜂蜜、蜂胶等的质量,因此,选择适当的蜜源和粉源对蜜蜂养殖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植物的生长具有季节性,为保障蜜蜂的蜜源,应该在不同季节选择不同的植物为蜜蜂提供蜜源。如在春季时可以选择油菜、桃树等作为蜜源;夏季时开花的刺槐、枣树等可以成为蜜源;秋季时的向日葵和荞麦等都是不错的蜜源选择;冬季时,枇杷则是更好的蜜源选择。另外水稻、马尾松等可以为蜜蜂提供大量的花粉,是养蜂粉源的最佳植物。蜜源和粉源应该在距离蜂房3km的范围内,附近也应该拥有较为清洁的水源为宜。

2、蜂场的选址

蜂场的选择是直接影响蜜蜂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最好的养蜂场应该选择在地势高、便于排水、空气干燥、背风向阳、附近有干净水源以及距离蜜源较近的地方。另外,养蜂场最好选择在近年来没有受到禁用物质污染或者是污染较少的地方,还要远离辐射、铁路、垃圾场、学校等地,同时为方便蜂群和蜂蜜等产品的运输,养蜂场还应该选择在交通便利处进行建设。

最新中蜂养殖技术大全图片

从蜂群越冬后蜂王恢复产卵,一直到主要蜜粉源植物刺槐、狼牙刺等开花泌蜜前夕 (立夏) 的繁殖阶段,这 3 个月的饲养管理,叫做春季管理。

春季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采取积极措施使新蜂顺利接替越冬老蜂,为全年第一个主要蜜源植物刺槐、狼牙刺等培育众多上好的适龄采集蜂。蜂群到“立夏”,单王群达到 8~10 脾蜂,双王群达到 12~16 脾蜂,力争全年第一个蜜源蜂产品高产及高效授粉。

中蜂的春季繁殖,是奠定全年蜂产品高产及高效授粉的基础,是全年养蜂生产的关键环节,也是蜂群恢复发展最困难的一个阶段。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春繁。

1 早春阶段

蜂群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越冬期,巢内饲料消耗殆尽,为使蜂群不受损失,应做好下列各项工作。

1.1 全面检查

“立春”以后,趁晴暖无风天气,气温 8~10℃,当蜜蜂大量出巢飞行排泄时,全面检查。检查的内容有:巢脾数量、存蜜多少、群势强弱、蜂王是否健在等。要做好详细记录,为饲养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1.2 处理失王群

有些蜂群失王,可暂时从其他双王群中抽蜂王介入,以安定蜂群情绪。

1.3 处理缺蜜蜂群

有些蜂群中间巢脾上蜜已消耗尽,可将外边蜜脾紧靠蜂团,小心撞伤蜂王;有些蜂群巢内饲料已消耗尽,外界还没有蜜粉源,不能进行补充饲喂,只能补充蜜脾。若无多余蜜脾,可从其他多蜜群中抽调。

1.4 防止蜂群起盗

中蜂嗅觉灵敏,若蜂箱有漏洞或巢门过大,容易引起蜂群互盗。要用泥巴糊严蜂箱缝隙,堵塞漏洞,缩小巢门。

2 越冬蜂更替阶段

蜂群经过了 3 个多月的越冬期,老蜂逐渐死亡,群势衰减严重,剩余的蜜蜂也年老体弱,是蜂群最弱的时期。要想使蜂群恢复强大,应做好下列各项工作。

2.1 适时开繁

刺槐、狼牙刺等主要蜜粉源“立夏”前后开花泌蜜。中蜂到“立夏”前后,单王群要繁殖成 8~10 脾蜂,双王群繁殖成 12~16 脾蜂,全场调整后,群均群势 11~12 脾蜂,产量不亚于西蜂。因此,蜜源前75 天即“雨水”开繁。

2.2 开繁标准

3 脾蜂 3 张脾,不达标则饲养双王群。3 张脾除去被蜂群越冬咬毁的部分,其实只有 2 张脾,还能保持蜂多于脾。弱小蜂群,根据“母女同巢”特性饲养双王群,新蜂王产卵力强,2 张脾放于大区紧靠隔王栅,老蜂王产卵力弱,1 张脾放于小区紧靠隔王栅。其实还是 1 群蜂,只是中间多了 1 块隔王栅。

2.3 防止巢虫危害

蜡屑是巢虫滋生的食物,必须彻底清除巢底蜡屑。单王群,掏出小区的保温物,用起刮刀先将小区清理干净,然后将蜂群调往小区,再清理大区;双王群,准备一只空蜂箱,将大区的蜜蜂提入空箱内,先用起刮刀清理大区,然后清理小区。

2.4 让蜂群修补被咬毁的巢脾育虫

春繁期,中蜂善于更新旧巢脾,修补新巢房育虫。因此,被咬毁的巢脾不能提出,只能用快刀削去黑色巢础部分,连脾带蜂放回大区紧靠王栅繁殖,将蜂路缩至 0.8 cm,工蜂会边修补,蜂王会边产卵,还是 1 张优良子脾。

2.5 加强保温

蜂群繁殖期,巢内育虫区温度保持 33~35℃。早春气温低,寒流频繁,为了保持巢内恒温,继承旧法饲养中蜂的优点,蜂群 2 箱 1 组:一箱坐北朝南,一箱坐西朝东,各箱露出前面,用干砖镶至箱盖,然后用麦秸拌泥糊好。单王群,小区填满保温物,框梁上盖覆布和小棉被;双王群,大区空间大,塞少数洗干净的破旧衣物,上盖覆布和小棉被。

2.6 饲喂花粉

花粉是蜂群育儿的蛋白质饲料,早春外界无粉源或长期阴雨天气,采集蜂难以采回花粉时,应给蜂群补充花粉。若头年秋天有脱下的花粉团,可用蜜水调和成糕状,放在框梁上让蜜蜂取食。若无,可用代用品如炒黄豆粉、奶粉也行。

2.7 喂水、喂盐

早春蜂群繁殖,采集蜂要到河边采水调和蜂粮、饲喂幼虫,但是因天气寒冷,往往被冻死,所以要在巢内喂水,并往箱后潮湿处撒少量食盐让工蜂采食。

2.8 奖励饲喂

奖励饲喂可刺激蜂王多产卵,提高工蜂造脾、育虫、采集的积极性。实践证明,奖饲群比非奖饲群,蜂量可增长 1 倍以上。因此,当外界有零星蜜粉源,即可进行奖饲。单王群,将饲喂器放在小区保温物上;双王群,放在大区隔板外侧。每晚或隔晚饲喂1∶1 的糖浆 200~300 g,糖浆上面放浮漂,一直奖饲至主要蜜粉源开花泌蜜。

2.9 及时加脾扩巢,不误蜂王产卵

开繁 20 多天,单王群 3 张巢脾,若蜂王在巢脾一头产卵,可先将中间巢脾颠倒;若中间巢脾已产满,可将 1 张边脾调往中间;当 3 张巢脾产满,新蜂陆续出房,隔板外侧挂满“蜂胡子”,可加 1 张优质空脾或巢础。以后依次加脾,不可延误。双王群,3张巢脾已基本产满,可将大区 1 张未产满的子脾调往小区,将大区隔板外侧的蜜粉脾调入隔板内侧,再往隔板外侧放 1 张蜜粉脾。当大区隔板外侧挂满“蜂胡子”,可加 1 张优质空脾或巢础,以后依次加脾,不可延误。北方中蜂繁殖期,单王群加至 5~6 张脾,双王群加至 7~8 张脾为止。但是,宁晚勿早,否则易造成“春衰”。

3 蜂群快速发展阶段

“春分”以后,新蜂基本更替了越冬老蜂,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应做好下列各项工作。

3.1 加大饲喂量

巢内幼蜂多,外界粉多蜜少时,要加大饲喂量。若有大蜜脾,可放在隔板外侧。

3.2 加速弱群繁殖

“春分” (3 月 20 日) 以后,幼蜂大量出房。要及时抽强群的出房子带蜂补弱群,加速弱群繁殖,力争到荆条蜜源前夕发展为生产群。

3.3 提早培育雄蜂

“春分”后 7~10 天,工蜂开始造雄蜂房。要利用意蜂巢脾,没有意蜂巢脾可选用雄蜂房多的中蜂巢脾,在能维持强群、蜜粉产量高、抗病性能强的蜂王群中提早培育雄蜂,为提早培育蜂王作准备。

3.4 加巢础造新脾

“清明” (4 月 4 日) 以后,柳树、油菜、樱桃吐粉泌蜜,蜂群已发展为 5~6 脾,只要框梁上出现白色蜡痕,即可加巢础造新脾。不能加入越冬期被蜜蜂咬凹的巢脾让其修补,因为此时蜂王大量产未受精卵,工蜂会造些雄蜂房来修补。

3.5 提早培育新蜂王

为了控制分蜂,力争第一个蜜源蜂产品高产,更换老、劣、病王及为人工分蜂作准备。“清明”以后,当人工培育的雄蜂出房,即可根据场内蜂群数量,酌情人工移虫提早培育一批新蜂王。

3.6 及时生产雄蜂虫、蛹

“清明”前后 (南方时间还要早),当工蜂在巢脾下边、两角积极造雄蜂房,蜂王大量产未受精卵,为分蜂期培育雄蜂时,要抓住这一良机利用全场蜂群生产雄蜂虫、蛹 (平时也可生产,但要利用老蜂王,但无此时效果好)。这是一笔不菲的收入,既能控制雄蜂,又能节省饲料。

3.7 防止“分蜂热”发生

“谷雨”以后,巢内蜜蜂拥挤不堪,气温基本稳定。单王群,要掏出小区的保温物,若巢门口扇风降温的工蜂多,还可掀去小棉被;双王群,掏出大区的保温物,掀去小棉被,以防“分蜂热”发生。

3.8 及时平衡群势

接近“立夏” (5 月 5 日),北方的刺槐、狼牙刺等主要蜜粉源含苞欲放,箱内巢脾已经加满,新蜂陆续出房,双王群内蜜蜂拥挤,此时要平衡群势。将双王群正出房子脾带蜂补入单王群,使全场蜂群的群势均维持在 11~12 脾蜂的状态。

3.9 生产蜂王浆预防“分蜂热”

北方中蜂“谷雨” (4 月 20 日) 前后 (南方时间还要早),当工蜂在中间巢脾凹陷处积极造王台,蜂王往王台内产卵,为分蜂期培育新蜂王时,要抓住这一良机利用全场蜂群生产蜂王浆 (平时也可生产,但要利用老蜂王,无此时效果好)。此时,适龄工蜂泌浆量大,蜂王浆易获得高产,这既能增加蜂场收入,又能预防“分蜂热”。

东北、西北地区的蜂群,要为 6~7 月份进入生产期适时培育适龄采集蜂。

最新中蜂养殖技术大全视频

要怎样调整养殖管理技术?

1、蜜蜂与温度

其实蜜蜂和人一样,他们也喜欢冬暖夏凉的气候,喜欢春暖花开的季节,太过寒冷和炎热,对蜜蜂来说,也是一种伤害哦!因为蜜蜂的平均寿命只有短暂的42天左右,天气太过炎热,蜜蜂需要不继的扇风,来达到降温的目的,这样会增加蜜蜂的劳动量,从而折损蜜蜂的寿命。

2、管理技术调整

春季气候无常,时而天冷,时而天热,而且早晚温差大,还常常出现倒春寒,所以养殖管理主要在于蜂多于脾,让蜂群更严实一些,巢门不能开大,通风窗也别开。春季检查蜂群大多选择早上10点以后,到下午4点前,摇蜜也不宜太早进行。

立夏以后气温较稳定上升,早晚温差变小,所以养殖管理可以调整为蜂脾相称。外界蜜源植物丰富的地方,可以开大巢门,适当打开通风窗,拉大框距,保持良好的通风。另外注意及时摇取成熟的蜂蜜,避免蜂群再起分蜂热。检查蜂群的时间,应该调整在早上10点前,下午4点后。

蜂箱副布可以撤掉了吗?

许多朋友应该有见过蜜蜂的开箱视频吧!通常打开蜂箱大盖,会有1块布盖在上面。别小看这块布,它可是有很多学问在里面的。在天气寒冷的时候,它是保温布。天气干燥时,它是保湿布。蜂箱开透气窗时,它是遮光布等等。这么好的1块布,为什么要撤掉呢?

由于中华蜜蜂使用的蜂箱,不同于西方蜜蜂所使用的蜂箱。早在很多年前,中蜂蜂箱就已经放弃了副盖和盖窗的使用,但是副布并没有放弃。主要的原因是副布在天气寒冷的时候,可以起到保温的作用。除了保温外,副布的其他作用,在中蜂蜂箱上已经完全没有用处,所以天气热了,副布就可以撤掉了。

为什么要多喝蜂蜜水?

南方春天的总体气候是比较潮湿的,但是进入夏天后,气候开始变得炎热、干燥,而立夏节气,刚好在潮湿与干燥的交替期间。有些人可能会认为,这样的节气,我们人体不是更适应吗?其实这个观点是有误的。

人体在季节交替的时期,是需要一个转换过程的,这个时期人体会感受到不适应,就像感冒高发期一样,都是发生在季节交替的这一段时期。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特别是经常在养蜂场劳作的养蜂人。其实也很简单,就地取材就可以了,天然的蜂蜜就是最好的养生饮品。

从养殖管理技术的调整,再到养蜂用具的转换,然后到人体养生的经验,都能让大家体会到养蜂人的不易之处。立夏以后,不光是养蜂人要多喝蜂蜜,大家也要多喝蜂蜜,来调整身体哦!当然,养蜂方面的管理技术调整,就交给养蜂人去处理吧!

水产知识


中蜂蜂王养殖技术,怎么介入中蜂蜂王
  • 龙虾苗养殖批发,龙虾草鱼苗批发价格
  • 龙虾苗养殖批发,龙虾草鱼苗批发价格 >> 龙虾苗养殖批发,龙虾草鱼苗批发价格...

    中蜂蜂王养殖技术,怎么介入中蜂蜂王
  • 乌鳢乌养殖视品,乌鳢月鳢养殖技术
  • 乌鳢乌养殖视品,乌鳢月鳢养殖技术 >> 乌鳢乌养殖视品,乌鳢月鳢养殖技术...

    中蜂蜂王养殖技术,怎么介入中蜂蜂王
  • 自制鲤鱼食配养殖,自制鲤鱼窝料测试
  • 自制鲤鱼食配养殖,自制鲤鱼窝料测试 >> 自制鲤鱼食配养殖,自制鲤鱼窝料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