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Q1

对虾水泥池标苗,水泥池对虾养殖

对虾水泥池标苗,水泥池对虾养殖对虾水泥池标苗,水泥池对虾养殖

水泥池养虾技术

养虾为什么容易亏养虾最怕什么?这个问题,我来谈下,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跟风养殖型,缺技术的这类人,一旦小龙虾遇到问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求这个求那个,许多时候已经让小龙虾错过了最佳预防及治疗时间。

懒惰型的,有的人口口声声说养虾,既不经常管理,也不定时投喂,让养殖的小龙虾像野生虾一样生长,任其自生自灭。这样的养虾模式,完全是岀于好玩的心态,产量肯定上不来。

缺方向型的,有的人养殖小龙虾,缺少正确的方向及目标,人家养我也养,人家出货我也出货,老是跟着别人屁股后面跑,不能占据价格的主动,到最后迷失了养殖方向。

发财心切的,有的人没事任何养殖经验,一开始养小龙虾,就大手笔,投资几十上百万,几百亩上千亩的养,一旦在养殖中出现了问题,虾就成批的死,眼睁睁的看着投资打水漂。

总之,养虾是个技术活,既需要丰富的养殖经验,还需要对市场进行正确的判断,盲目的跟风,不能对市场可能存在的风险加以评估,那么受伤的,肯定就是这类人了。

水泥池养虾技术要求

①形状:

一般以方形、长方形和圆形为好。既要考虑水流的定向流动,又要考虑土地的利用率,做到既合理又合算。

②面积:

从养殖的理论看,面积大水质稳定但增氧死角多造成产量偏低,而面积小则易于管理产量较高。实践证明,池塘面积为2~4亩较合适,既好管理单产又高。今年江苏、福建等兴起的小棚养殖和水泥池养殖,养殖池塘面积300~400平方米,山东的工厂化养虾面积25~40平方米。

③深度:

土池一般1~1.5米,高位池一般1.5~2.5米,小棚大多在60~80公分,工厂化大多在80~100公分。

④池底:

池塘底质以水泥底及铺塑料膜底为好,其次是泥底。土池池底平坦,淤泥不超过10公分;高位池铺上薄膜。池底向排污口(排水口)倾斜,斜率为1~2%。

⑤护坡:

一般斜率为45度左右,用薄膜覆盖水泥板墙。池塘提坡不宜太陡,这样便于虾活动和栖息,减少塌方。

进排水系统

建虾池首先要修建进、排水渠道,进排水渠道应独立设置。进水口与出水口应尽量远离。排水渠道除考虑正常换水的需要外,还应考虑暴雨排洪及收虾时急速排水的需要,所以排水渠的宽度应大于进水渠,其渠底高度一定要低于各相应虾池排水闸闸底的30厘米以上。

蓄水池的主要作用是储存处理好的海水或淡水,向养虾池提供经净化优化后的合格养虾用水。一般3~5个养虾池应配备一个蓄水池(养鱼池也可当蓄水池使用)。在虾病流行期间,蓄水池一定要经过杀菌除毒处理。蓄水池应有排水闸,保证能完全排干池中的水,以利清洗。

增氧机的配置与使用

精养半精养池塘必须配有增氧设备,人工对虾养殖产量的提高首先就是要大量使用各类增氧机,其次才是饲料的开发使用以及水产药品的普及。

增氧机的作用不但增加水中溶氧量,而且可以集污,清洁底部;或把底部分解产生藻类生长需求的营养扩散到水中供藻类利用;并通过搅拌作用,促进藻类生长,改善水体分层现象。

总得来说,增氧机具有下列功能:①提高溶氧量。②集污并氧化水体中有毒物质。③移除水中过多的有害气体,如氮气和二氧化碳。④移除水中过多的溶氧有机物(通过气体泡沫分离作用)。⑤减少悬浮物质的沉降,减少底部耗氧。⑥缩小池水的酸碱度及溶氧的日变化的幅度。⑦提高水的混合,去除水体分层现象。

池塘养殖产量、鱼虾生长速度及料肉比与增氧能力是成正比的。因此,增氧机的合理配置与使用直接影响到养殖成功与否,也是产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水泥池养殖对虾

1、养殖场地

白对虾可以池塘养殖。首先选择地势开阔、排灌方便、通风向阳的场地,使用砖石水泥建造面积在四十亩左右,深度在一点五米的池塘,并使用生石灰对池塘进行消毒处理,以免影响南美白对虾的生长。

2、提供饵料

池塘建造完毕后,可以将生长健壮、无病害的南美白对虾苗投放在池塘中,并为其每天提供三到四次饵料,维持对虾的生长,饵料最好选择鱼浆、贝类等食物,或者向池塘中倒入肥料,培养浮游生物供对虾食用。

3、消毒处理

养殖池水的颜色在正常情况下为黄绿色或者黄褐色,如果水池颜色过深,则要及时为南美白对虾更换水分,以免水分变质,影响其生长,如果无法换水,可以向池塘中添加沸石粉、生石灰调节水的颜色。

水泥池养虾技术视频

现在多数人都是釆取水泥池塘上面塔竹棚养鸡,水泥池下面直接养殖泥鳅,这样的鸡粪直接喂泥鳅,比发酵的鸡粪好多了

水泥池养虾都应该做到什么

1.粗养方式

在粗养方式中其放养密度不超过每平方米 5 尾,而且虾塘的面积比较大为 10-30 公顷,水池较浅、设施比较简陋,完全不需要另外再投饵,对虾的成长一般都依靠水域的自然营养物质,目前此种养殖方式已较少采用。

2.半精养方式

半精养方式(又称为人工生态养虾法),该方式的基本原理就是采用各种有效措施,建立适合对虾生长的生态环境。

放养的密度多数为 10 尾/平方米左右,虾塘面积一般在 2-10 公顷,产量一般为 750-1500kg/公顷。放苗前需要清理虾塘并消毒,前期主要采用基础饵料,随着对虾的成长就要辅以投饵。此方式多数出现在辽宁、山东等省份。

3.精养方式

精养方式对虾塘、饵料质量等方面的要求较高。该方式下的池塘面积一般在 1.5 公顷以内,虾塘必须满足能够完全排干的要求,水深需要至少在2 米以上,配有进水系统、排水系统、增氧设备等相应配套设施。

放养密度一般在30 尾/平方米以上,产量达 5000-15000kg/公顷以上。2000 年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在 10 个(计 14×667m2)池塘中进行循环水养殖,放苗量为 7.5-13.5 尾/m2,共收获凡纳滨对虾 14563kg,平均 667 m2产量 1040kg。

2001 年海南文昌的高位池养殖凡纳滨对虾,有的 667 m2就可以产虾 1590kg。该方式在我国南方沿海及台湾省等地采用较多。

4.超精养

超精养方式(又叫工厂化养虾 )。此方式下的虾池多数采用在陆地上修建水泥池,可以是跑道式或圆形的水泥池,要求的面积一般在 500 平米以上 2000 平米以下,必须配有进水系统、排水系统、增氧设备,日常换水量大,可达 100-300%。

放养密度大,一般 200 尾/ m2以上,产量高可达 3kg/ m2以上。世界各地都有成功的养殖案例如德国 Mega Fisch 公司运用超精养的方式可使对虾产量高达 13kg/ m2。

我国的广西和广东等地也有不少养殖业者采取超精养方式进行养虾,据统计就山东省东营市就有超精养的养殖场 15000 m2,产量可达 5kg/m2左右,不过,此种模式至今推广较少,因为投资成本较高、养殖技术要求高、养殖风险较大。

水泥池养虾技术规范

可以的。

基围虾耗氧量高,不耐低氧,同时,虾又属底栖动物,游泳能力差,喜欢在池底活动。因此,养殖虾的池塘面积不宜太大,一般养虾池塘面积以3~8亩为宜,坡比为1∶3~1∶3.5,水深1.5米左右,池底无淤泥,水源无污染,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苗种投放前半个月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并在每个塘内安装好增氧设施。

水泥池养殖龙虾技术

1、自然繁殖

每年的3-4月或前一年的9-10月在没有养殖过龙虾的池塘内,先进行清整、消毒、施肥、种植水生植物,并注水1m左右,再每亩投放经挑选的龙虾亲虾18-20千克,雌雄比例3∶1。投放亲虾后,缓慢排放池水,使池水深保持0.4-0.6m,让龙虾的亲虾掘穴,进入洞穴中繁殖。

2、半人工繁殖

挑选长40-50m、宽6-7m的长型土池,池坡1∶1.5,土池四周设置高50-60的防逃设施。放龙虾前对土池进行清整、消毒、培肥、种植水生植物并注水1m左右,每池投放龙虾亲本400-450千克,雌雄比例2∶1或5∶2。投放亲虾后,保持良好的水质,并加强投喂,每天投喂一次,多投喂一些动物蛋白含量较高的饵料,如螺蚌肉、鱼肉及屠宰场的下脚料等,并投放较多的水葫芦水草。通过控制光照、温度、水位、水质,迫使亲虾掘穴交配产卵。产卵后开始用地笼捕捞雄性亲虾,当有幼虾出现,一边对幼虾加强投喂,同时分批分期捕捞幼虾出池。

3、全人工繁殖

龙虾全人工繁殖在室内水泥池中进行,水泥池10-20m2左右,水深0.6-0.8m,水泥池底部设置较多数量的人工巢穴,密布整个池底,移植少量的沉水植物和水葫芦,并保持溶氧充足,每平方米投放亲虾30-40尾,雌雄比例2∶1。每天投喂一次,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并定期投放一些水葫芦、水花生、眼子菜、轮叶黑藻等水生植物,供龙虾摄食。通过控制光照、水温、水质、水位,诱导龙虾亲虾进洞、交配、产卵。龙虾产卵24小时后,将抱卵虾带水小心移入孵化池,集中孵化。

水泥池养河虾技术

要科学地投喂饲料,要少量多餐,就是把每一天的投喂总量分成多餐来投喂。这有什么好处?以前经常跟大家讲,在养殖过程中,南美白对虾养殖户在喂料的时候,就相当于对虾的肠胃跟搅拌机一样,如果你喂的越饱越满,对虾胃部的转动就很慢,如果每次喂的量不大,那么胃的蠕动就会更强,就有利于对虾消化吸收饲料营养,让饲料的投喂效果达到最大化,如果每一次的投喂都能达到最大化的话,料比就会降低,也就是在给你节省成本。

要根据水体的溶解氧指数合理地喂料,上一堂课我跟大家讲,如果低于4个溶解氧,建议大家不要去喂料,或者尽量少喂料。为什么溶解氧会低于4?那肯定是因为我们在养殖过程中,消耗溶解氧的东西特别多,有些时候水质突然发生变化,有些时候突然下雨,水突然掉清,有些时候天气特别闷,气压特别低,这些情况都会容易造成水体的溶解氧下降。

水泥池养虾技术培训

1、单池面积一般在1公顷以下。因对虾密度大,池小,水深(1。5-2。5米),对虾分布相对均匀。从池水合理流动及除污的角度考虑,池形宜为正方形,且四角成弧形。也可为圆形。池壁铺设平面板,或混凝土结构。池底不设环沟,底四周略向中央倾斜。排水孔宜设在池中央,由铺设在池底面以下50厘米左右的多条0。1524米硬质塑料管道排水。

2、排水管在池中央处连接有多个筛孔的盲管。虾小时可以筛绢网封住,以免对虾逃逸排水管出口以连通器形式设在池堤之外,以控制水位,排出池底污物。长方形的虾池可以用设在短边上的排水管或排水闸门排水。

3、池底倾斜方向不在池中央而在排水管(闸)的一边,以便于池水全部排出。增氧机是池必备设施。具增氧和动水双重作用。其布设位置应与池形配合,以使池底尽可能大的面积无污物,并避免搅起已沉积的废物。

4、一般每池设4台功率1-2千瓦的水车式增氧机,分设在四个边附近,车轮动水方向与池堤平行,向同一方向转动,以搅动池水,使污物向池中央聚集,以便于排出。增氧机还可取钢梳式、叶轮式、充气式、喷水式等。

5、但不同的增氧机动水方向不同,应根据虾池构造及相应排水方式而合理选用。在底质差,如池底污染或酸性土质,或池水渗漏的虾池,可在池底面铺上地膜。这种方法在泰国、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采用较多。

6、中国海南省1998年采用地膜养虾面积达10公顷以上,每公顷生产斑节对虾4500-6000千克。铺设地膜的虾池,单池面积1-1。5公顷,池深2。5米,水深1.8米,堤坡约1:1。

7、池底要夯实,地膜厚而坚固,接口以缝细机缝好(人工热粘合),铺满整个池底,并在池堤上压固,且与池底的增氧机水泥座充分黏合、封闭,严防漏水。膜上不放置任何物品,施肥后,藻类可长在膜上,形成藻床,使对虾生长良好。

8、地膜式虾池排水可以虹吸法将老水连同污物排出。精养池的进水更要经过严格处理。应设蓄水池,蓄水池具蓄水、沉淀、生物净化等多种作用。蓄水池对控制虾池环境十分有利,尤其在水质不稳定或间歇供水的地方更为重要。

9、精养贮水池应具有全部养殖所需水量的30%以上。提水设备的功率要求:能在4-6小时内把蓄水池注满。设置较大的蓄水池是预防病毒性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供水渠道容量宜大些,可使水在供水渠道里得到沉淀、净化,浮游生物在其内繁殖生长,化肥或生石灰等也可在渠道中使用。

10、尤其是当蓄水池水情有变,不宜使用时,水渠可起到暂时取代蓄水池的作用。供水渠道的高程应适当高些,以使海水自流人虾池。排水渠道应比虾池最低点低30-50厘米,以便自流排水。

11、废水最好经过处理后再排出。可建废水处理池,其面积一般为养殖池面积的8%-10%。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省勿里洞20世纪90年代初由中国台湾人设计的池,设在离海面约50米的潮上带,单池面积0.5公顷,正方形,四角成弧,水深1.5米,泥砂底、池四周坡面以石块砌筑加水泥抹缝。每池设功率1千瓦的水车式增氧机4台,呈环形排列,中央以2根0.1524米聚乙烯管排水。

12、另外,地下卤水与地表淡水在配水池内混合氧化、调节后向养成池内添加,配水池容量为养殖水体的1/3。

养虾水泥池排污设计

水泥池养虾排污方法:

利用水体的微循环,把池底的残饵、粪便集中在池子中央,然后集中排出。让水体微循环起来的方法:在池子的四周安置U型纳米管,中间安放气室,在排污的时候,关掉中间气室,打开四周全部的U型管,让水体循环起来。

1、刚分苗出来的2—3天每天排污一次,往后每天排污两次(早晚各一次)。

2、排污时间分别是早上9点投料前后的时候一次,下午5点左右投料前后排污一次。

3、如果排污不彻底的,每天可以适当多排几次。

室内养虾水泥池应该怎样建

庭院养虾池选择在房前屋后的空地围院建虾池,利用地下水或自来水作养殖水源。虾池能分为土池和水泥池两种,以水泥池最为实用。虾池的形状能是方形、圆形或其他形状,以充足利用庭院面积为宜。

砖混建设的虾池建成后通过浸泡脱碱,脱碱,脱碱后清洗消毒,进行虾池内布置,在池底铺一层 30厘米厚,松软,含有丰富有机质的河泥或青草、牛粪沤制的土壤, 同时也可以投放瓦块石头堆砌成的孔洞,池面积20-200m2,深1。5m左右,设有完善的、相对的进排水设施,池底向排水口一侧倾斜。

进水口要安装好60-80目的过滤网,防止水中敌害生物进入危害幼虾。池埂上用竹片、网絹围起高40cm的防逃墙。虾池的正上方还需用竹竿或树干搭建架子种丝瓜、葡萄、黄豆等,给龙虾提供遮阴场所水一定要流水不能死水,否则到了夏天整个庭院味道难忘不说,还为蚊子提供非常适宜的生活环境

生态养殖


对虾水泥池标苗,水泥池对虾养殖
  • 水草养殖温度,莫斯水草的温度
  • 水草养殖温度,莫斯水草的温度 >> 水草养殖温度,莫斯水草的温度...

    对虾水泥池标苗,水泥池对虾养殖
  • 观花石榴如何养殖,养殖石榴图片
  • 观花石榴如何养殖,养殖石榴图片 >> 观花石榴如何养殖,养殖石榴图片...

    对虾水泥池标苗,水泥池对虾养殖
  • 新西兰养殖什么鹿最好,新西兰鹿养殖方式
  • 新西兰养殖什么鹿最好,新西兰鹿养殖方式 >> 新西兰养殖什么鹿最好,新西兰鹿养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