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蚌高密度养殖,河蚌高密度养殖场图片
河蚌高密度养殖基地
要特别控制温度。还要注意一下三点。
1、目前河蚌养殖方式多采用吊养和笼养。吊养方法有单个吊养和串养在一根线上吊养两只蚌以上。笼养数量依笼(网笼、网夹)的大小而定,一般以每只蚌都能接触笼底为适宜。
2、育珠河蚌一般亩养殖池塘为800-1200只;外荡为600-800只。养殖密度具体视体重肥度。水体流动、水体深度等理化、生物因随蚌体大小适量增减。
3、河蚌养殖已成为我市外荡渔业之体综合开发利用的主要生产内容。以育珠为主的池塘可以适量放养草鱼、鳊鱼、 鲫、鳜鱼、黄颡鱼等及搭养少。
河北珍珠蚌养殖基地
1、褶纹冠蚌:褶纹冠蚌别称鸡冠蚌、湖蚌、绵蚌等,为蚌科冠蚌属淡水底栖贝类,我国沿海常见,一般栖息于淡水、缓流及静水水域的湖泊、河流及沟渠和池塘的泥底或泥沙底里。
褶纹冠蚌
2、三角帆蚌:三角帆蚌别称河蚌、珍珠蚌、淡水珍珠蚌、三角蚌等,广泛分布于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省,尤以我国洞庭湖以及中型湖泊分布较多。
三角帆蚌
3、背角无齿蚌:背角无齿蚌别称菜蚌、河蚌、圆蚌等,我国各地江河、湖沼中均有分布,肉可食,也适作鱼类、禽类的饵料和家禽、家畜的饲料,有的地区用为淡水育珠蚌。
背角无齿蚌
4、背瘤丽蚌:背瘤丽蚌别称麻皮蚌、麻歪歪等,分布于河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及广西等地,特别在长江中、下游流域的大型、中型湖泊及河流内产量高。
背瘤丽蚌
5、圆顶珠蚌:圆顶珠蚌贝壳中等大小,壳质较薄但坚硬,外形呈长椭圆形,长度大于高度的2倍,贝壳两侧不对称,壳前部短而圆,后不伸长,末端稍窄扁,壳面呈黑褐色或黑色
河蚌高密度养殖基地地址
60的鱼缸养50多条没问题
喜群居、水体大、成群饲养为佳
鳑鲏鱼喜群居,更为喜欢比较开阔的水域,这就要求我们最好是使用至少60厘米及以上的鱼缸饲养,饲养数量上至少十条以上,而且需要一定的配鱼为好,比如说小麦穗,或者与鳑鲏同属的其他品种,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鱊。
关于鱊和鳑鲏的不同以及相似之处,在我其他的文章中曾有过介绍,在此不再详述。
适度造景,尽量模拟野外环境
几乎所有的原生鱼进入鱼缸后,都会不自觉地跳缸,那是因为它们在环境突变时,所出现的一种应激反应,说白了就是极度恐惧。
所以说,我们必须尽可能的营造一种类似它们野生的环境,比如,底砂可以选用原生地的底砂,最好是褐色或者其他深色,我的鱼缸里之所以选用陶粒,那是因为家中本来就有剩余,而且底色很深。
再者可以适度增加石块和水草造景,这样会在很大程度上稳定它们的情绪,再加上陪伴鱼的衬托,它们的胆量才会加大,这样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适应鱼缸的环境。
并不喜欢强大的水流冲击,也不必爆氧、不喜欢过于明亮的背景和灯光
鳑鲏鱼大多数是生活在比较静谧的池塘中,并不喜欢强大的水流冲击,其实呢,只要是饲养密度合适,水体较大,它们根本不会缺氧的,正如我60厘米的小鱼缸,饲养有50多条原生鱼,仅有一个小外挂在控制着,它们也活的很好。
如果有可能的话,鱼缸的三面最好用暗色背景纸围起来,只留一面观赏,暗色调的水体环境,它们的发色会更好,因为我的鱼缸没有三面背景纸,因此培养了缸壁上的丝藻。
再者就是,鳑鲏比较喜欢清洁的环境,我们也可以饲养几条底栖鱼、工具鱼,保持水体清洁,如果不是为了繁殖,无需饲养河蚌。
其实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野外环境中,即使是阳光明媚,这个池塘也不可能完全透光的,鳑鲏鱼也不是绝对生活在水体上层的小型鱼,大部分在中底层游动,因此,这个光线的亮度根本不需要很强,过亮的灯光不可能利于它们发色的。
河蚌养殖亩产量
一亩池塘里可以产4000-5000斤河蚌。
一亩池塘可以养河蚌大概是9千-1.5万只左右,河蚌一年能长1-2斤,它是属于门蚌科的软体动物,河蚌的食物主要是轮虫、绿眼虫、甲藻、四角藻等,它的行动能力较弱,爬行缓慢,且河蚌生活在淡水湖泊、池沼、河流等水底,半埋在泥沙中。
河蚌的养殖密度
日常饲养观赏鱼的过程中,鳑鲏鱼是我们比较常见的一种小型本土原生的冷水鱼,河蚌与磅礴鱼怎么养,通常要做好三点。
第一,在鱼缸中铺设一层底沙,安放河蚌的生活空间。
第二,在鱼缸中放入饲料密度的鳑鲏鱼,形成河蚌与鳑鲏鱼共生的环境。
第三,保持水质的清澈通透。
河蚌养殖基地批发
咸肉炖河蚌的做法步骤
1. 现在是吃河蚌肉的季节,早上在批发市场买的新鲜河蚌。
2. 回家慢慢清理,黑色的还有泥肠都去掉。
3. 哈哈 干贝也是这个里面取出来的
4. 用擀面杖或者刀背把硬的这边敲软
5. 我家是用刀柄在敲的,如果菜场买的话,最后到这步都是他们来做。
6. 水再次冲洗,这个家里自己人吃,清洗的比较仔细,比较耗时间的。
7. 洗好了,准备烧。
8. 入高压锅,咸肉切片,加热水、料酒、生姜。压十分钟。
9. 倒入汤锅里。
10. 继续烧,准备加小青菜。
11. 小甜心菜加进去,盖锅盖烧两分钟。
12. 加点盐 完工
河蚌高密度养殖基地在哪里
1、吊养
这种方式适合水位相对浅一些的水域,水质相对清澈一点,方便日常的管理和观察。首先要在养殖区域准备好固定点,随后在固定点上链接一系列的绳子,长度按水域深度来决定。一般夏季养殖深度在30-40厘米,冬季在40-60厘米,每条绳子的上面固定2-8只,太多了不利于河蚌生长。绳子的间隔按长度来,距离为绳子长度的60%-70%左右,即1米的绳子间隔在70厘米,这样可以大幅度避免绳子的缠绕。
养殖优劣势:优点在于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调节养殖深度,让河蚌有更好的生存空间。水域要求浅,养殖条件想对简单。日常管理或者收获相对方便,能降低相对的人工成本。缺点则在于稳定性相对较差,绳子上的河蚌容易出现掉落的情况。对于灾害抵抗力较差,还容易收到水中某些捕食动物的袭击。对于海底有害寄生虫之类的东西没有很好的反抗能力。
2、笼养
这种方式适合水位相对深一些的水域,最佳深度控制在2-4米左右,让河蚌能在人为的保护下最大程度的贴进自然生长。笼养主要是要在水面设置漂浮箱筏,随后将笼子与箱筏连接固定,在投放进水里,养殖地的淤泥不要太深。笼养的养殖密度保持在能覆盖大部分的笼底就可以,适当留一些空间方便河蚌长大后的生存。
养殖优劣势:养殖优点在于能给河蚌提供一个安全的养殖场所,可以抵御初期大部分来自外界的伤害。收获方式及其简单,只需将笼子拉上来来就可以了。养殖环境接近原生态养殖,质量相对会高很多。其缺点在于不利于日常管理,有死亡的河蚌无法及时发现处理。且笼子容易被附着物掩盖,需要经常清理,人工成本较高。还比较容易因为养殖密度造成发育不良,不定期需要投放饲料。
养殖技术
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