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Q1

基围虾养殖对水质的要求,基围虾怎么养-对水质有什么要求

基围虾养殖对水质的要求,基围虾怎么养-对水质有什么要求基围虾养殖对水质的要求,基围虾怎么养-对水质有什么要求

基围虾怎么养,对水质有什么要求

1、场地选择:池塘大小在2-5亩为宜,水深在1.2-1.5米,坡比1:2.5,应配备增氧设施,并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2、清洗和施肥:对养殖塘进行全面的清洗和消毒,还要在虾苗放养前进行施肥。3、虾苗处理和放苗:放苗前先要对虾苗进行淡化处理,然后选择气温适宜的日子进行放苗。4、养殖管理:养殖池的水质一定要高,并注意及时换水;饵料投喂根据基围虾的生长阶段及时作出调整;病害管理以防为主。

场地选择

1、池塘条件:基围虾的养殖场地与养其他鱼虾的场地差不多,可自行修建或利用农村池塘,大小在2-5亩为宜,水深在1.2-1.5米,坡比1:2.5,这样有利于排水。池底要平坦,底质以泥沙质最佳,泥底池塘淤泥不超过5厘米。

2、设施要求:养殖池要配备增氧设施,并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排灌方便,进水口用80目筛绢网过滤,以防野杂鱼进入,排水口也要设置密网,以防虾苗逃逸。养殖池的水质一定要高,与其他鱼虾对比,基围虾对于水质的要求较高,清晰的水质是保证它蜕皮和生长的关键点。

清洗和施肥

1、清塘消毒:准备好养殖场地后,要将其全面的清洗和消毒。将池塘水排空后,再暴晒2-3天才可进水,而那些淤泥较多的池塘则需暴晒一月左右,在进水后要严格进行消毒处理,可以常见的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

2、施肥培水:虾苗放养前施肥是池塘养虾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一般清塘后10天左右药物毒性消失,在虾苗下塘前7-10天将消毒时的一层薄水排出,注入新水;然后每亩水面施入经发酵的有机肥100-200千克、无机肥尿素2千克、过磷酸钙1千克,培养池中基础生物饵料。

虾苗处理和放苗

1、虾苗淡化:基围虾虾苗多来自海水工厂化育苗或采捕天然莳种,要想在淡水中成功养殖,必须首先进行虾苗的淡化处理。淡化也就是向育苗池(暂养池)内逐步添加淡水,降低池水比重,使虾苗适应在淡水中生长。

2、苗种放养:基围虾适宜生长在18-30度的水温中,所以一般放苗在5月下旬左右,最好选择在清晨日出以后进行放苗。放养密度为规格在1.0-1.5厘米时,每亩放养虾苗6~8万尾;规格在1.5-2.0厘米时,每亩放养虾苗5-6万尾,具体放养密度还应根据池塘条件和技术水平而定。

养殖管理

1、水质要求:虾苗放养初期,水位约60-80厘米,之后每隔5-6天向池内加注新水5-6厘米,直至达最高水位后才开始换水。养殖中期每次换水约1/5左右,后期每次换水1/4-1/3,虾池内的溶解氧必须不低于4毫克/升,pH值保持在7-9范围内,水色呈黄绿色或茶褐色,透明度保持在30-40厘米。

2、饵料投饵:基围虾为杂食性虾类,虾苗下塘后7天内主要以池塘中的天然饵料为主,放苗7-10天后开始投喂小粒径的对虾配合饲料,30天后以投喂人工配合饵料为主,辅投螺肉、蚌肉或小杂鱼肉等动物性饵料。日投饵量为池塘虾体总萝量的3%-4%,白天投喂量不超过日投饵量的1/3,傍晚不应少于2/3。在水温达到24-30度时,基围虾的摄食量会极具增加,这也是它快速生长的时期,因此要增加投饵保证食物来源。

3、病害管理:病害管理以防为主,应严把虾苗质量关;做好水质管理工作,每个时间段定时泼洒生石灰霉菌;选购新鲜优质的饵料。若在养殖过程中发生病害,可参照其他虾的病害防治方法灵活运用。

如何判断虾苗的好坏!

1.肉眼观察虾苗的活力

(1)看其游动速度和游泳足摆动力度,如果游动速度较快,游泳足摆动较为有力,则活力较好,反之活力较差。

(2)观察其逆水性,方法为取一圆形容器(例如白水瓢),将虾苗和水放入其中(虾苗不要太多),搅动水转动,若虾苗都逆水而游,则活力较好,若很多顺水漂或者沉在中间,则活力较差。

(3)取百条左右虾苗置于湿毛巾中,静置10分钟~15分钟,检查其成活率。成活率越高虾苗质量越好,成活率低虾苗质量就差。

2.肉眼鉴别虾苗的抗应激能力

取纯淡水,将虾苗放入其中,半小时后观察其成活率(如果虾苗本身所处的盐度就已经很低,则时间也应适当加长),虾苗存活率越高,则说明虾苗的抗应激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弱。

3.肉眼观察虾苗身体的透明度,若虾苗透明度好,没有肌肉白浊现象,身体表面没有附着物,则虾苗比较健康,反之则应进行进一步观察。

4.肉眼观察虾苗头上是否有残余的壳没有褪干净,若有,则说明虾苗体质较弱,若无则说明虾苗体质较好。

5.肉眼观察虾苗肝胰脏和肠道,若很饱满,颜色较深且和饵料颜色差不多,肠道内有1/2以上饱满,则说明虾苗摄食情况很好,若肝胰脏颜色较浅,肠道内空虚,则说明摄食情况较差,虾苗可能存在问题。

6.看虾苗的“肥瘦”,即专业术语中的肌肉肠道比。虾苗显得越“胖”,则虾苗营养越好,反之越差。但要注意的是,虾苗的肌肉肠道比往往和种虾的性状特征有关系,不能一概而论。

7.虾苗出完,放苗进塘之前,用透明的杯子打一杯观察,若发

现很多蜕壳现象,则说明虾苗抗应激能力较差,否则说明较强。

8.肉眼观察虾苗的规格大小整齐均匀度。虾苗规格苗体一般掌握在1公分左右,要求要相对整齐和均匀。但有些一代苗品系大小差异相对大一些,但养殖一段时间后大小差异就会变的很小,不能一概而论。

健康虾苗肢体完整、光洁,肌肉饱满透亮,附肢中色素正常,胃肠充满食物,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逆游能力强,外部无寄生物及附着污物。虾苗个体0.7-1.0厘米左右,尤其要观察头苗尾苗。

肝脏是判断虾苗的好坏,观察虾苗的肝脏,第一观察整池虾苗肝脏的颜色是否一致,如有红黑两种以上的颜色说明虾苗的肝脏不好;第二观察最小苗的肝脏的颜色,如果最小苗的肝脏没有发红,说明虾苗的肝脏没有病变是好苗。不仅要观察虾苗的肝脏,虾苗的肠道也是很重要的,肠道不健康,天气、水质稍微有点变化或者波动就很容易发生病害。

活力也是判断虾苗好坏的重要标准,活力好健康的虾苗用网捞出来装在水瓢,很快就会趴在瓢壁上,基本上没有虾苗在水中游动,若看到很多虾苗在水中不断地狂游,说明虾苗已经发生了应激反应,对新环境适应能力相对较差。

有很多养殖朋友可能就只仅仅观察上边的这几点就认为是好的虾苗,其实畅畅建议大家还要去观察一下苗场育苗池内虾苗密度,密度高则意味着虾苗质量好,密度低则虾苗质量差。

在挑选虾苗时,养户在进苗场时应注意观察虾苗场的整体生产情况,如生产设备是否齐全、能否正常使用等。生产设备好、各类机器能正常使用的苗场不一定能做出好苗,但生产设备差、机器有损坏的苗场肯定生产不出质量好的虾苗。育苗顺利成活率高密度大,意味着该批虾苗质量好,而密度小则是因为虾苗质量差,无法存活。

选择优质虾苗主要把握以下几个技术要点:

苗种规格:不同品种的苗种规格要求也有所差异。如刀额新对虾要求苗种体长为0.6-0.8cm,南美白对虾、中国对虾等要求体长为0.8-1.0cm,草虾要求苗种体长为1.2-1.4cm.。规格过小,苗种体质弱,放养成活率不高;而苗体规格过大,因额角变硬,高密度运输时容易相互伤害,影响养殖成活率。

体表观察:优质虾苗体质健壮,弹跳灵活,体表清洁整齐,无损伤,腹节长形且肌肉饱满,全池个体大小均匀,附肢对称无畸形,逆水能力强。

淡化程度:由于一般对虾是在比重为1.015-1.022之间的海水中孵化培育苗种的,放养前必须进行苗种的淡化处理。苗种淡化应逐步进行,在淡化过程中每天降低比重2~4个单位,直至盐度与养殖池水盐度相近,并稳定1-2天。一般出池苗种应经7-10天逐渐淡化。应该在放苗前进行试水试验。

另外有条件者可用虾苗病毒检测仪器进行病毒检测。

肝脏是判断虾苗的好坏,观察虾苗的肝脏,第一观察整池虾苗肝脏的颜色是否一致,如有红黑两种以上的颜色说明虾苗的肝脏不好;第二观察最小苗的肝脏的颜色,如果最小苗的肝脏没有发红,说明虾苗的肝脏没有病变是好苗。不仅要观察虾苗的肝脏,虾苗的肠道也是很重要的,肠道不健康,天气、水质稍微有点变化或者波动就很容易发生病害。

活力也是判断虾苗好坏的重要标准,活力好健康的虾苗用网捞出来装在水瓢,很快就会趴在瓢壁上,基本上没有虾苗在水中游动,若看到很多虾苗在水中不断地狂游,说明虾苗已经发生了应激反应,对新环境适应能力相对较差。

选择虾苗的方法:1.了解虾苗的种源和育苗的用药情况。2.健康虾苗肢体完整,光洁,肌肉饱满透亮,附肢色素正常,肠胃充满事物,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逆游能力强,外部无寄生物及附着污物。虾苗个体0.7-1.0厘米左右。

养虾


基围虾养殖对水质的要求,基围虾怎么养-对水质有什么要求
  • 养泥鳅黄鳝用什么饲料,养殖泥鳅用什么做饲料
  • 养泥鳅黄鳝用什么饲料,养殖泥鳅用什么做饲料 >> 养泥鳅黄鳝用什么饲料,养殖泥鳅用什么做饲料...

    基围虾养殖对水质的要求,基围虾怎么养-对水质有什么要求
  • 养殖大泥鳅,泥鳅养殖
  • 养殖大泥鳅,泥鳅养殖 >> 养殖大泥鳅,泥鳅养殖...

    基围虾养殖对水质的要求,基围虾怎么养-对水质有什么要求
  • 黄骨鱼养殖基地,黄骨鱼养殖基地鱼苗
  • 黄骨鱼养殖基地,黄骨鱼养殖基地鱼苗 >> 黄骨鱼养殖基地,黄骨鱼养殖基地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