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鳢实用养殖技术,乌鳢养殖几个月后可上市
乌鲻鱼养殖技术
答:一样好吃。因为乌眼鱼就是鲻鱼,而鲻鱼也就是乌眼鱼。只是称谓上不同而已,所以乌眼鱼和鲻鱼一样好吃。
乌鲻鱼,亦称"乌鱼""或"鲻鱼",为辐鳍鱼纲鲻形目鲻科的其中一种。体圆而长,头部略扁而尾部稍侧扁,体长可长120厘米。广泛分布于全球的温、热带海域的沿岸,喜栖息在入海口。幼鱼常溯河入淡水河川。利用其鳃耙滤取有机物为食。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遭污染的港湾、河川皆能生存。
乌鱼 养殖
池塘选择:池塘在2-5亩左右,水深2米左右,池底淤泥不宜过多,在池塘的进出水口必须设置防逃网,防止养殖过程中黑鱼出逃。
鱼种投放:放养鱼苗前,必须用生石灰对池塘进行消毒,黑鱼的放养密度要根据养殖面积、饲养技术和饲料等各种因素来决定。
饲料投喂:每天必须定点定时投喂,可以在上午10点与下午3点投食两次。
乌鱼养殖方法及条件介绍
乌鱼的养殖技术
1、池塘建设
(1)池塘面积一定要根据养殖规模决定,适宜水深一般是2米左右,塘埂一定要高出水面50cm左右,池塘周围也要做好防逃措施,避免进入雨季后乌鱼出现外逃。
(2)养殖场地一定要具有充足的水源,而且水质也要清新,池水的溶氧含量一定要达到5毫克以上/升,透明度需超过30cm。
乌鱼养殖成本主要有四个方面,其一是场地(包括租赁和改建),一亩约需5500元,其二是种苗,一亩约需2000元,其三是饲料,一亩约需6000元,其四是鱼药、消毒剂、网具、水电费等,一亩约需2000元,合计约15500元,从第二年起成本可降到10000元以内,原因是从第二年起不需要场地改建、网具等成本。
乌鱼养殖基地
1、在水源充足、水质清新的地方建设池塘,池塘四周需做好防逃措施,塘内要进行彻底消毒,然后注水,水深要达到2米左右。
2、注水经过10天后开始放苗,投放密度为1500-2000尾/亩,投放后要对鱼苗饲喂新鲜的动物饲料,或人工配合饲料。
3、养殖过程中要定期换水,水质要保持中性或弱碱性。
4、池塘面积需达到3-5亩,放养的鱼苗规格达到75-100克/尾。
乌鲻鱼养殖技术视频
不一定,水质的话,这种鱼没什么太大讲究,喂食看体型,大铅笔比较偏爱活食,中型的去公园水里捞点小鱼就OK了,如果是大的,弄点罗非,土鲶等一些不会太小的野生鱼也OK,尽量不要混养,这种鱼饥饿起来侵略性很强,遇到其他温顺的观赏鱼都会直接拧了,如果是混了其他凶猛的肉食鱼估计会打的你死我亡,特别注意一点,铅笔长的非常之快,得注意换缸。
乌鱼繁殖技术
雌鱼应选择3龄以上,体重一般 3至5千克;雄鱼选择2龄以上,体重7.5至2千克即可。在非繁殖季节,雌鱼、雄鱼要分塘饲养,以便日常管理,特别是避免有些成熟早的亲鱼在雌、雄同塘时提前产卵。每日定时、定点、定量投喂精饲料(如花生麸、黄豆、玉米等),一般投喂量按亲鱼的体重的百分之2至3。
当水温回升到18摄氏度以上就可以进行繁殖孵化了。在鲤鱼配对前要准备好产卵塘和孵化塘,保持水质清爽。就可以拉网围亲鱼塘,对亲鱼进行挑选配对繁殖了,如过几天就有冷空气入侵的话,就不要拉网了,选择腹部膨大而柔软富有弹性的母鱼进行繁殖,按雌、雄1比5的配比后放到产卵塘,在鱼塘的入水口处设置鱼巢。
中华乌塘鳢鱼的养殖技术
根据陈述 可能是 蟹虎鱼学名塘鳢科 Eleotridae 乌塘鳢属 Bostrychus 鱼类下图为中华乌塘鳢Bostrychus sinensis , 俗称 中国塘鳢、乌鱼、文鱼、土鱼、蟹虎体延长,前部圆筒形,后部侧扁,头颇宽,略平扁。口宽大,前位,前鼻孔具细长鼻管,悬垂于上唇上。上下颌等长,两颌齿细小尖锐。体被圆鳞,无侧线。背鳍2个,臀鳍与第二背鳍同形,较小。左右腹鳍相互靠近,不愈合成吸盘。尾鳍圆形。体灰褐色,尾鳍基部上方具一带有白边的眼状大黑斑。中华乌塘鳢栖息于浅海、内湾和河口咸淡水水域,亦进入淡水,冬季潜在泥砂底中越冬。其性凶猛,摄食小鱼、虾蟹类、水生昆虫和贝类。分布于我国黄海南部,东海,南海以及日本海域。其生命力强,适应性广,抗病力强,生长快,是人工养殖的优良品种。
乌鲻鱼可以淡水养殖吗
步骤 6
space
再用剪刀剪断鱼腹部的内脏以及鱼鳃 同学们切记 生鱼的鱼鳃有比较锋利的倒钩 不能直接用手抓住撕扯 最好用剪刀将其剪断
步骤 7
space
内脏去除干净之后放入盆中清洗干净备用 清洗可以用钢丝球也可以用毛巾 最后必须留意 是否有钢丝球残留
步骤 8
space
生鱼清洗干净之后从中间用剪刀剪成两半 当然也可以用菜刀剁开
步骤 9
space
然后将其翻过来继续剪掉背部和腹部的鱼鳍 生鱼的鱼鳍中有比较短的刺 去除的目的是方便老人和孩子食用
步骤 10
space
然后横刀将鱼身硬边的骨头取出 通常来说带脊骨一边为硬边 无脊柱的一边为软边
步骤 11
space
鱼骨片开之后从鳃边和脖子分别剁开 然后将脊骨剁成小块 再将生鱼的肋骨斜刀取下 同样剁成小块备用
步骤 12
space
鱼骨取出之后下一步开始片鱼 将鱼肉横刀倾斜30°片成薄片备用 鱼片最好切薄一些 这样口感更佳
步骤 13
space
切鱼片的时候必须将菜板的水份刮干 这一步可以有效防止鱼肉滑动 下一步开始鱼肉的清洗
步骤 14
space
首先我们在鱼骨和鱼片中加入适量的食用盐 食用盐可以适当的多加一些 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去除腥味、血水和杂质
步骤 15
space
然后加入适量的清水抓洗几遍 抓洗干净之后倒出过滤水分挤干备用
步骤 16
space
同学们切记 多换几次清水抓洗 将残留的盐分清洗干净为止 下一步开始腌制
步骤 17
space
准备适量的生姜和大葱叶拍散之后放入碗中 加入适量的清水抓拌出姜葱水备用
步骤 18
space
由于此汤比较适合术后和产后恢复 腌制的时候直接用葱姜水代替料酒
步骤 19
space
盆中加入食用盐1勺(约3克) 加入小半勺胡椒粉 然后朝着一个方向搅拌均匀 搅拌至姜葱水吸收干净即可
步骤 20
space
然后加入1个鸡蛋清 蛋清拌匀之后加入1小把土豆淀粉拌匀(约20克)
步骤 21
space
再加入植物油10克轻轻拌匀备用 下一步开始准备辅料
步骤 22
space
准备红枣7颗剪成颗粒去除内核备用 碗中加入适量的枸杞
步骤 23
space
最后准备适量的姜片和小葱备用 小葱可以将其搓软方便出味 下一步开始制作
步骤 24
space
首先我们在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 然后直接加入清洗干净的鱼骨头
步骤 25
space
加入适量的香醋(可以软化鱼骨) 不喜欢醋的同学也可以不加 然后中火将鱼骨头焯水煮透 鱼骨煮透之后倒出备用
步骤 26
space
重新再把锅烧热 锅烧热之后加入适量的底油滑锅 滑好锅之后将热油倒出加入适量的冷油
步骤 27
space
然后直接加入煮透的鱼骨 再转小火煎6分钟 这一步的目的是将鱼骨头煎香去腥
步骤 28
space
煎制的过程中可以转动铁锅 将热油均匀地转圈 煎制3分钟之后再翻动鱼骨头
步骤 29
space
6分钟之后用炒勺将鱼骨头充分地捣碎 捣碎的过程中可以转大火爆香
步骤 30
space
将鱼骨翻炒爆香之后加入适量的开水 然后加入准备好的姜葱下锅 大火烧开之后再撇去浮沫
步骤 31
space
撇去浮沫之后再转中火熬煮5分钟 这一步的目的是充分将鱼汤煮至浓白
步骤 32
space
5分钟之后再用密漏 将所有的鱼骨鱼刺、姜葱等杂物丢弃不用
步骤 33
space
杂质捞出之后加入红枣和枸杞煮2分钟 煮制的过程中继续撇去多余的油脂和浮沫 这样可以使鱼汤喝起来更加的清爽
步骤 34
space
2分钟之后开始调味 锅中加入适量的食用盐(根据个人口味添加) 再加入适量的胡椒粉(约1克)
步骤 35
space
调好味之后再加入腌制好的鱼片 同学们注意 鱼片必须锅离火的状态加入 这样可以让鱼片更加的嫩滑
步骤 36
space
鱼片下锅之后继续转中火把鱼汤煮开 鱼汤煮开之后即可出锅装盘
步骤 37
space
一道营养丰富老少皆宜的生鱼汤就制作完成
步骤 38
space
下面开始技术总结 第一,生鱼汤具有生肌补血,降低血压,促进伤口愈合。比如孕产妇和术后人群
步骤 39
乌鱼家养方法
养殖池选择
为了避免水质的污染,同时给黑鱼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养殖池要选在离居民区较远的地方,同时要求通风向阳、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建池的时候面积不宜过大,以3亩为宜,最大不超过5亩。池底平坦、淤泥较少,水深1.5至2米,池水平均深度保持在1.8米。鱼池四周种植水浮莲或水花生,并在进出水口设置防逃网。如果是新建的鱼池,不能立即投入使用,一定要往鱼池中放水,浸泡三个月以上。
鱼池消毒清塘
黑鱼放养前半个月,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先将池水排干,每亩用生石灰130公斤~150公斤兑水全池泼洒,并翻动池底淤泥,充分消毒。3天后注入新水至1米,一周后即可试水放入鱼种。
鱼种放养
可以去野外捕捞野生的鱼种,也可以是人工繁育的鱼种。不管是用野生的还是繁育的,放养时都要经过筛选。选用10-14厘米(60克-100克),规格一致、无伤无病的当年鱼种。
下塘前用3%~5%的食盐水洗浴10分钟,每亩投放7000-8000尾为宜,若水源、注排水条件好,饵料鱼来源充足,放养密度也可适当加大一点。
饵料投喂
黑鱼为肉食性鱼类,以新鲜小鱼虾为主要饵料,养殖初期,鱼种喜欢吃活饵,因此要进行投喂驯化,鱼种下池后的第二天上午沿池四周投喂适量的死饵进行驯化,以后逐步移到池塘一处投喂。待鱼吃食死饵习惯后,按正常时间进行投喂,即每天上午9时和下午4时各投喂1次,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5%~10%左右。
也可以投喂人工配合饵料,配方:碎小鱼虾70%、豆粉20%、酵母粉5%,多维素矿物盐、促生长剂和抗菌素15%。投喂时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日常管理
水质调控:勤换水,在高温的夏季每隔7天换去池水的1/3,半个月要换去池水的3/5;另外每隔30天用浓度为20毫克/升的生石灰水全池泼洒1次,以改善水质,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0-35厘米。
疾病预防:黑鱼抗病力很强,在人工饲养过程中很少得病。但秋季后期,如管理不善也会得病。黑鱼主要的疾病有出血病、腐皮病、疥疮病、烂鳃病等。主要是以预防为主,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治疗时用内外相合,每亩可用二氧化氯100克兑水全池泼洒,药用恩诺沙星等。
畜牧养殖
畜牧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