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鸡出壳以后怎么预防,什么是出壳雏鸡疫病的预防
什么是出壳雏鸡疫病的预防?
雏鸡在出壳后7〜11日龄由于进行以体内营养供给(尚未吸 收的卵黄)为主变为以外营养(采食)为主的代谢调整过程,故 其机体的抵抗力相对较弱。为了顺利度过这一代谢交替期,有必 要在出壳雏鸡防疫马立克疫苗的同时,另外注射定量的广谱抗生 素,效果相当显著。目前,有些抗生素可以直接对到马立克疫苗 里同时注射。常用的抗生素有:0.庆大霉素每只鸡1000KJ(国际单位)。1.头孢每只鸡1000IU(国际单位)。2.卡那霉素每只鸡3000〜5000IU(国际单位)。3.小诺霉素每只鸡2000IU(国际单位)。4.恩诺沙星注射液为成年鸡量的1/10〜1/15。
如何预防雏鸡的各种恶癖的发生?
严重的啄 癖多发生在3周龄后,最常见的有啄肛癖、啄趾癖 和啄羽癖。据报道,啄肛、啄趾可能是饲料中缺少 食盐和其他无机盐,应在伺料中添加微量元素和钙 磷等;啄羽可能是伺料中缺少含硫氨基酸,可适当 添加蛋氨酸和胱氨酸,或的石膏。
如何预防雏鸡早期死亡?
预防雏鸡早期死亡可以通过以下几点:
(1)温度要合适雏鸡对温度比较敏感,温度过高,雏鸡容易发 生中暑死亡;温度过低,容易挤压死亡。一般来说,进雏鸡前,育雏 室距地面1米高度的温度要达到33〜35°C,维持1周,以后按每周 2〜3°C递减,直到自然温度。
(2)及时饮水、适时开食孵化出雏,一般从第一只鸡破壳到全部出壳需48小时,再加上注射马立克氏病疫苗、装车运输,部分雏 鸡出壳时间已超过72小时。此时,鸡群处于较为严重的脱水状态, 因此要在进雏前准备好充足的盛有温白开水的饮水器,及时人为训练 雏鸡喝水。
休息4〜5小时后开食,结合3日龄内24小时光照,使雏 鸡尽早恢复体力,保证营养摄人。
(3)密度要适宜育雏密度过大,鸡舍内会产生较多有害气体, 并会产生琢癖现象,一般平养时密度为每平方米20只,笼养时每平 方米40〜50只。
(4)光照要合理光照可促进雏鸡的采食、饮水和活动,出壳后 3日内应给予24小时的全天照明,以后每昼夜光照8小时。
(5)湿度要适当出壳后10日龄内保持较高的湿度,以利于雏 鸡羽毛生长及防止脱水,10日龄后湿度要稍低一些,以免诱发球 虫病。
6)控制鸡白痢由于大多数种鸡场鸡白痢病得不到净化,因 此,鸡白痢病成为雏鸡早期死亡的首要细菌性疾病。鸡白痢主要是由于孵化场种鸡垂直感染,多发生在7日龄以内,因此7日龄以内药物 预防十分重要。
一般可选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氧氟沙星、恩诺沙 星等药物饮水或拌料。用药需要细心,用药量过大或药物在饲料中搅 拌不勻会产生药物中毒,所以预防和治疗雏鸡疾病时,一定要按剂量 饲喂,片剂类药要研成细粉均匀掺和在饲料和饮水中伺喂。
(7)严格消毒,谨防脐炎脐炎又名卵黄囊炎,是引起幼雏早期 死亡的最常见疾病。
引起本病的原因是幼雏的脐带孔闭合不好,受大 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感染。被感染的雏鸡,脐部潮湿发炎,腹部膨 大,有难闻气味,多因毒血症死亡。因为,雏鸡脐炎多是在孵化期间 引起,所以孵化器具和种蛋的消毒尤为重要。种蛋的消毒多采用甲 醛、高锰酸钾熏蒸法;孵化器具的消毒多采用彻底清洗、喷雾消毒和 甲醛、高锰酸钾熏蒸并用的方法。
(8)看护要周密对雏鸡要特别注意精心看护,以防被饿死、渴 死、淹死、踏死、狗猫鼠咬死及中毒而死,还要注意观察雏鸡的精神 状态及粪便情况,如有异常应立即采取积极的解决措施。
雏鸡糊肛是怎样造成的?
雏鸡糊肛是由多种应激、多种疾病或脱水引起的一种症状,多发生于出壳后3〜7天的雏鸡,如雏鸡开水或开食不及时、伺料蛋白含量过高、环境温度低以及患白痢、传染性法氏囊病等,常导致雏鸡消化不良、生长缓慢、糊肛、成活率低。(1) 病因① 单纯消化不良:刚出壳的雏鸡消化器官容积小,消化机能尚未发育健全,如果用含粗蛋白高的伺料开食,会因过食引起消化不良而发生糊肛现象。
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嗉囊肿胀,粪便中有未消化的词料。② 脱水后暴饮:由于长途运输或初饮过迟,雏鸡脱水而引起血液浓缩,导致肾脏苍白肿大,尿酸盐沉积,暴饮后雏鸡会因高渗水而发生腹泻,粪便黏着肛门周围绒毛而糊肛。临床表现为精神沉郁,羽毛松乱,排出黏液和白色稀粪,肛门松弛,收缩无力。
③ 琢肛:糊肛严重的可引起肛门肿胀、排粪不畅,黏结在一起引起糊肛症。病鸡羽毛散乱或脱落,粪便上常常带有血丝或黏稠的血液。④ 雏鸡白痢:常于出壳后1〜2天开始发病。感染的雏鸡死亡多在7日龄以后,临床表现明显的衰弱症状,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粪便黏附堆积肛门处造成排粪困难。
病鸡怕冷、喜扎堆,翅膀下垂,排白色粉笔样或绿褐色粪便,脱肛或肛门持续扩张和收缩,排便时因疼痛而发出尖叫声等。⑤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雏鸡感染此病后,羽毛蓬松,不愿走动,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下痢,病情严重的缩头、嗜睡、脱水、不断哀鸣,发病3〜4天死亡达到高峰期。
病鸡的饮水量明显增加,排泄物呈浅白色或黄水状,黏着在肛门周围,扭头琢肛门。⑥ 应激:刚出壳的雏鸡自身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对外界环境反应十分敏感,当外界环境发生急剧变化时,不能有效调整自己的体温,加之免疫力低下而引起消化系统和呼吸道症状。病鸡呼吸症状明显,咳嗽,流清鼻液,鼻眼有分泌物,排出的粪便稀稠不一。
(2) 防治措施① 单纯消化不良:降低伺料蛋白质含量至20%,饲喂1周。可在每100千克病鸡词料中添加100克乳酸菌素,拌料伺喂,连用4天,也可添加0。1%〜0。5%微生态制剂。② 雏鸡白痢:20%氟苯尼考1克加20毫升开水,溶解后加入3 000〜5 000毫升水,集中饮水,1次/天,连用3天。
③ 脱水造成的暴饮:电解多维或速补饮水,连用3天。④ 传染性法氏囊病:注射高免卵黄抗体减轻症状,也可用广谱抗菌药防止继发感染,同时用中药金蟾五毒散按4%比例拌料饲喂,连用3天。⑤ 糊肛:鸡用0。1%高锰酸钾温水浸泡后清洗干净,感染的鸡涂抹紫药水。
(3) 预防措施① 及时初饮:雏鸡出壳后,及时初饮有助于雏鸡腹腔内剩余蛋黄的吸收。一般出壳后12小时即可初饮。头3天最好用温开水,并在水中加适量的葡萄糖、电解质及抗生素,有效防止雏鸡糊肛症的发生。② 适时开食:雏鸡开食的时间以出壳后24小时为好,最迟不超过36小时。
雏鸡初饮3小时后即可开食,适时开食有利于鸡的生长发育,减少疾病的发生。开食料可用玉米渣。雏鸡全价料注意不添加杂柏。③ 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雏鸡出壳后体温很快下降到39。 5°C,经2〜3周才能恢复,所以育雏舍内一定要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控制在60%〜TO%,既有利于雏鸡的生长发育,又能防止糊肛症的发生。
养鸡
养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