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蚯蚓需要哪些条件,养殖蚯蚓需要哪些条件
蚯蚓养殖注意事项
选种
据了解适合大面积养殖的蚯蚓品种有大平二号。这个品种的特点是体长可达五十毫米至七十毫米,寿命长,肉多,繁殖率高,体表呈紫红色,但是体表颜色也会随着水分、饲料等因素而发生颜色深浅的改变。
饲料准备
1.饲料选择
适合大面积养殖的饲料只有三种:牛粪、猪粪或牛粪、猪粪以任意比例相加。
2.饲料发酵
将牛粪或猪粪、混合粪放到平地上摊开10—25厘米厚,晒至5到6成干左右。接着将这些粪料架堆起来,可以采用长方形、半圆柱形堆法,每堆一层(厚15—20厘米)粪料就淋300到500倍的菌一次,如此重复铺4—7层,直至水渗出为好;若采用垃圾,一层垃圾一层粪地堆。长宽不限,并用薄膜盖严,在气温较高季节,一般第二天堆内温度即明显上升,3—4天可升至60—70℃,以后逐渐下降。当堆温降至40℃时(这个过程需要约15天),则要进行翻堆(把上面翻到下面两边翻到中间去重新堆制,并再加入EM如金菌)。饲料发酵好以后,测试PH值,蚯蚓饲料一般要求适宜PH值为6.5—7.5,但很多动植物废物的PH值往往高于或低于这个数值,例如:动物排泄物的PH值是7.5—9.5,因此对蚯蚓饲料的PH值要进行适当的调节,使它接近中性,以适合蚯蚓生长。
调制和添加营养促食物质的方法
以一立方米基料为例,取水100公斤,加入尿素2公斤、食醋4两、糖精5克、菠萝香精4盖,混合在水中溶解,先取50公斤水泼在基料上,翻堆后再把另50公斤水泼在基料上,过二天即可使用。在蚯蚓的饲料里添加了柠檬酸、香精、糖精,把蚯蚓的饲料调制成蚯蚓最爱吃的水果香甜味,蚯蚓从此不但不逃走、不挑食,而且食量增加,从而大大地加快了生长速度、提高了产量。
放养
蚓床做好后,把发酵好的饲料横放在蚓床上,成50厘米宽的条形,长度不限,间隔30厘米。放蚓种前先浇湿蚓床,然后把蚓种放入无饲料处,放养后补浇一些水,利于蚯蚓活动。忌在蚓床上堆满畜粪后放蚓种,以免造成蚓种死亡。
日常管理
1.温度
一般来说,蚯蚓最适宜的温度为20—27℃左右,此时能较好地生长发育和繁殖。
2.湿度
蚯蚓是利用皮肤进行呼吸的,所以蚯蚓躯体必须保持湿润。因此对蚯蚓来说,保持一定的水份供应特别重要。蚯蚓抗急剧干燥的能力很差,其生育环境的最适湿度为70-75%。
3.空气
蚯蚓养殖的全过程均需充足的新鲜空气。为了保持饲养床始终处于疏松、透气状态,可采取以下措施:基料厚度不得超过规定高度,必须时予以削减;饲养一段时间后可适当翻动1次基料,将上、下层基料翻动,调换位置,既可使下层基料疏松、透气,又有助于上、下层基料湿度趋向一致。
4.养殖密度
蚯蚓的放养密度与蚯蚓的种类、生育期、养殖环境条件(例如食物、养殖方法和容器)、及管理的技术水平等有密切的关系,在一平方米面积,25厘米高的培养基中可放养密度为:种蚯1.5—2万条,孵出至半月龄,可放养8—10万条,半个月到成体可放养3—6.5万条。所以在养殖蚯蚓时适时扩大养殖床,调整养殖密度,取出成蚓,这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
以上就是今天有关大面积养殖蚯蚓的所有技术要点,想养殖蚯蚓的农户朋友一定要综合考虑,并不是每个人都养殖蚯蚓有销路的。
养殖蚯蚓的正确方法
在家养蚯蚓可以按照以下方法:
1、要选择好合适的养殖工具在家中养殖蚯蚓,建议采用简便的工具箱,比如旧鞋盒、水果塑料箱等,只要因地制宜的使用就可以了。
2、怎么去控制温度和湿度?至于温度和湿度的控制,能够有温度计和湿度计来测量是最好的。如果没有,要注意夏季防晒和冬季保温工作,而且土壤不要过于潮湿。
3、养殖蚯蚓用哪些食物较好(主要是土壤)同样只要因地制宜即可,比如剩余的菜叶,苹果核、甘蔗渣等就很不错,另外如果有晒干的茶叶渣也是蛮好的。
4、饲养容器可以选用花盆、塑料盆及其他废旧陶瓷器。盆养时,饲料高度要求为盆高的3/4,饲养量以100-200条,盆为宜。箱筐饲养法:箱筐的制作材料有木材、竹、荆条、藤条、塑料等,但是木制、竹制的箱筐容易受湿腐烂,故最好采用塑料。
5、注意事项主要有几点:(1)养殖箱要避光存放,因为蚯蚓怕光。(2)土壤里面可以适当放些沙子,用以增加土壤的松度和透气性。
6、伺养蚯蚓时,往往会发生蚯蚓逃跑现象,其原因有以下 几个方面:一是词料未完全发酵腐熟,词养过程中仍然发酵, 这样不但提高了伺养床的温度,而且会产生有毒气体,致使 蚯蚓不适而外逃。
二是由于饲养期太长,蚯蚓密度过大,缺 少词料,蚓粪堆积太多,在这种情况下也会逃跑。三是因为饲养床湿度过大或过于干燥,也会导致蚯蚓逃跑。饲养时, 如能针对上述具体情况,努力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蚯蚓是不会逃跑的。
养蚯蚓注意什么事项
养殖蚯蚓方法 1、下种 将腐熟好的饲料调节好湿度后,沿着桑园开挖好的沟槽平铺10 cm,然后均匀放入含卵块及幼叫的蚯蚓种,上而再放5 cm的饲料。
养殖密度可控制在2-2. 5 kg/m2或1-1. 5万条/m2,原则上前期密度可稍大,后期密度可逐渐缩小。
2、遮阴与防护网 蚓种放好后,沟上先覆盖一层塑料防蚊网,再放塑料薄膜,泡沫板等防雨材料覆盖。
既可防鼠、青蛙等危害又可防雨保湿。
3、温湿度的调节 蚯蚓的最佳养殖温度在20-27℃,和蚕儿对温度的要求一样。 冬季桑园采用加厚养殖床到40-50 cm,饵料上盖麦秸或稻草,也可把冬季桑树枯叶、剪下的桑枝条加厚平铺,再上盖塑料布保温保湿;冬季大棚、蚕室加温需注意火炉必须通烟管, 以防蛆叫煤气中毒,另外,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0%80%,每天通风3一4次,每次30min。夏季结合通风每天浇1次水降温,一般情况一星期浇1次水即可。
4、勤除薄喂 除蚯蚓粪、取叫蚯蚓茧或倒翻饲育床,结合喂料每月2 -3次,每次厚度10 cm,力求粪料新鲜透气,降低因粪料堆积过厚除蚯蚓粪不及时对蚯蚓造成感病的几率,为蚯蚓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5、分期饲养 蚯蚓饲养可分成种子群、繁殖群、生产群,薄饲勤翻,每月给料2次,每次给料厚度10 cm。分期饲养既有利于蛆叫的常规管理,又有利于蚯蚓的繁殖生长,防比病虫害的发生。 6、蚓叫茧及种叫的处理 蚯蚓经过20天的饲养后,经异体交配产下大量的蚓茧,此时可以把种蚓和蚓茧分离孵化,把分离出的蚓茧、粪料及蚓粪混合物堆成新的养殖堆,保持好温湿度。
蚓茧孵化50%时可在堆上而再覆上10 cm粪料,约经20天即可完全孵化,此时孵化堆中的密度很大,每1 m2可孵叫茧5-6万,应及时分堆处理,可分成2-3份并覆上新粪料饲喂,经过常规管理约经过40天左右即可全部长大。
把从种蚓中分离出的种叫重新搭配后放入新粪料饲喂,20天后即可再次繁殖处理。 7、适时采收 蚯蚓的采收时期:一般掌握在成叫环带明显,生长发育缓慢,饲料利用率降低时进行,夏季每月采收1次,春秋季节每1. 5月采收1次,采收后及时补料。
蚯蚓养殖需要注意什么
养殖野钓鲫鱼蚯蚓鱼饵所用的容器,可以使用花盆、木箱塑料饭盒等,不过最好的器具就是木箱。因为木箱可以很好的保持野钓蚯蚓土壤的湿度。
无论使用什么容器养殖蚯蚓,一定要在底部打出可以漏水的小孔。挑选好器皿,我们还要准备养殖野钓鲫鱼蚯蚓所需要的泥土。我们要找一些泥土,然后把一腐烂的植物比如树叶、杂草、秸秆,或者马粪、牛粪等混入泥土中,让泥土始终保持松软。
给野钓鲫鱼蚯蚓建造小窝所需的原材料基本就准备完毕了,就是觉得野钓鲫鱼蚯蚓的吃了。野钓鲫鱼蚯蚓的食物可谓是保罗万象,纸箱子、废油渣、烂菜叶等,就没有它不吃的,不过野钓鲫鱼蚯蚓最好的粮食还是烂菜叶、水果皮这些蔬菜水果。
各项设施已经为野钓鲫鱼蚯蚓准备完成后,我们就开始为它盖房子了,首先我们要用在养殖钓鱼蚯蚓用的容器地下铺上一层纸板,这是防止野钓鲫鱼蚯蚓从容器底部的漏水孔跑掉。然后把为野钓鲫鱼蚯蚓准备的粮食放入里面,盖好我们准备的泥土。最后开始浇水,在浇水之前最好在容器底下铺上点东西,避免水多漏出。最后在容器上面盖上一个纸板,把容器放到比避光阴凉处我们为野钓鲫鱼蚯蚓准备的小窝就完成了。
我们在挑选所养殖的钓鱼蚯蚓时,一定不要在野地里面随便挖点就可以了。因为野地里的蚯蚓,大小不一样,而且颜色发棕灰色,不是我们想要的红色,最关键的就是野蚯蚓繁殖率低,很可能用着用着就没了。
我建议大家可以去渔具店里面,买一些蚯蚓回来,渔具店里面卖的都是养殖场养殖的钓鱼所用蚯蚓。这种蚯蚓大小适合挂钩,而且通体全红,在水下对鱼的诱惑力比较强,生命力以及繁殖力可以达到野蚯蚓的十倍以上。
我们选好钓鱼蚯蚓以后,把它们均匀的铺在养殖容器里的泥土之上,不要把它们一坨一坨地扔在上面。因为钓鱼蚯蚓缠在一起,不容易钻入泥土之中,导致死亡。在养殖钓鱼蚯蚓的时候,投喂粮食没有必要太勤,每隔5天把所准备的粮食埋入泥土中即可。
不过一定要注意容器内泥土的湿度,如果发现趋于干燥了,必须马上补水。
养蚯蚓的注意事项
在树林、果园、桑园里养蚯蚓的方法应分为规则林和不规则林。规则林是按横直规则的距离栽培的林木,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开沟进行养殖,沟可以开成“井”字形或“田”字形。其沟不要太深和太宽,也不要离树茎杆太近,以不伤根或少伤根为原则。无栽培规则的或单棵树可开半圆形的或圆形的沟。有条件还要每年改换挖沟地方。这样有利于改良土壤和培肥地力。
林间养蚯蚓值得注意的是要防止天敌的侵害和过于干燥。另外,在柑橘、美洲松、枞、橡、杉、水杉、黑胡桃、桉等树林中养殖蚯蚓要特别注意加厚覆盖物,落在覆盖物上的树叶及时清扫堆积。因为这些树的落叶不易腐烂,又多含有芳香油脂、单宁酸、树脂或树脂液,对蚯蚓体有害,会引起蚯蚓逃逸。应待树叶腐烂,大部分有害物质都挥发或转化后才能利用。
蚯蚓养殖注意事项和要求
想要养殖蚯蚓,就要注意养殖场所的选择、养殖池的建设、饵料的配比和日常的养护等。可以在水缸里进行养殖也可以在厂房养殖,饵料要使用以粪便、稻草和麦秆等混合成的腐熟基质,注意保湿保潮,遮光控温即可
养殖蚯蚓要注意哪几点
蚯蚓养殖技术一般采用露天堆肥方式养殖,环境要求:环境温度在20-27℃,湿润、阴暗且湿度保证在70%,土壤透气性要好。养殖方式:采用露天堆肥养殖,用没有发酵的牲畜粪便搭建一个高15-20厘米,宽1-1.5米的饲养床。饲养管理:及时喂养饵料,冬季加高40-50厘米后养殖床。适时采收:夏季每月收获1次,春秋季每一个半月收获1次。
蚯蚓养殖注意事项和禁忌
1、 曼龙鱼是热带鱼,冬季需要配置加热棒,加温饲养,适宜的水温为22~28℃;
曼龙鱼是热带观赏鱼,不能冷水过冬,冬季需要配置加热棒,将水温保持在22~28℃,水温太低,曼龙就可能死亡。到了秋季就可以开始给水加温,防止曼龙鱼因水温波动大而厌食。
2、 曼龙鱼不能和体型太小的鱼混养,它们可能会将小鱼当成食物;
曼龙鱼具有一定攻击性,成体的曼龙鱼可以长到10~15厘米,如果和其它观赏鱼混养,就应选择体型相近的,否则可能会受到曼龙鱼的攻击,成为它的食物。
3、 每天保持4小时光照,有助于曼龙鱼体色保持鲜艳。
曼龙鱼灵动游曳的身姿固然美观,更为诱人的则是它鲜艳的体色,想要曼龙的体色好看,就必须保持适当的光照,不能接触阳光的鱼缸,每天可以开灯4小时让它们的体色能正常显现。
蚯蚓养殖注意事项有哪些
养蚯蚓要合理浇水:在养殖蚯蚓的过程中为了确保蚯蚓正常生长,特别是夏季,每天至少要浇一遍水,水不能有污染,水流量不宜太大,一定要浇透,使上下层料接上,最好选择温度较低的早上或晚上浇。
饲料田饲养:包括种植聚合草、蚕豆及其他常年青饲料地均可养殖,养殖时要选择地势平整的饲料地,每隔10行开一灌水和排水沟。在聚合草行间,开宽、深各15~20厘米的沟槽,槽内施人有机饲料,上面覆土10厘米左右,即可放入青蚯蚓进行养殖。经常注意灌溉或排水,保持土壤含水量在30%左右。
养竹鼠
养竹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