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尾寒羊的致命缺点是什么,湖羊与小尾寒羊有什么区别
小尾寒羊的致命缺点是什么?
没有什么致命缺点,只是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几点。对于繁用小尾寒羊(母),应保持其生殖系统的功能量好,才能快繁、多繁、繁好。羊体过肥,肌肉太多,箍压输卵管,不利卵子排出,受孕和着床;过瘦,子宫瘪小,贮养不足,有碍幼胎发育,形成畸肥,死胎,降低繁殖率。因此,应使肥瘦适度,施以适肥。方法是母羊繁羔45天后,快速育肥15天,之后猛减精料,骤增粗料,多饮清水,降低营养。促成母羊“遇逆趋繁”的生理现象,使生殖系统活跃,就能早发情,早配种,提高繁殖率。
(1)适肥时期宜在春、夏、秋三季。冬季不宜,有碍母羊生长,殃及翌年养殖效益。(2)适肥时间不宜过长,以一周为限。(3)适肥对象非病、弱、残、劣羊。(4)适肥方法不同地区略有区别。
东北、西北等放牧区,可适度增加精料量,减少母羊运动量。
华北、华东等圈牧结合区,一般按精、粗二料所占营养成分各半饲养即可。
华中、华南等圈养区,可适度减少精料量,增加母羊运动量。
在小尾寒羊的养殖中,通过适当、科学的方法可以有效地促进小尾寒羊的健康、生长、发育等,而以上洗胃、适肥都是养羊经验人士总结出来的,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
为什么说小尾寒羊是我国最适合用于肉羊生产的绵羊地方良种?
小尾寒羊原产冀、鲁、豫、苏、皖五省相连的平原地带,目前主要集中分布于鲁西南和河南省台前县一带,并且羊群质量也最好。此外,河南省原阳、武陟、泌阳等沿黄(河)地区也还都有分布。
该品种的绵羊头略长,鼻梁隆起,耳大下垂,颈较长,背腰平直,前后躯发育匀称,四肢端正,蹄质结实。侧视其整体呈长方形。尾呈圆形,下端有纵沟,尾尖上翻并紧贴于纵沟。尾整体下垂,一般都在飞节以上,一般认为尾短小者为好,属短脂尾。毛色绝大多数为纯白,也有少数个体头、肢为黑或杂色者。被毛异质,属半粗毛。
小尾寒羊体格高大,早期生长发育迅速,成年公羊体重平均94.15千克,成年母羊48.75千克;周岁公羊体重60.83千克,周岁母羊41.33千克。6月龄公羔可达38.17千克,母羔可达37.75千克,屠宰率47%~57%,净肉率35%~47%。该品种性成熟早,母羊四季发情,通常两年产三胎,有的甚至一年能生两胎。平均产羔率为260%(山东),不仅为我国绵羊地方良种之首,而且在国际上也在少数几个高繁殖力绵羊品种之列。剪毛量,成年公羊平均3.5千克,成年母羊2.1千克,净毛率63%。从用于生产肉羊出发,小尾寒羊在进行杂交肉羊生产过程中则是作为母系的非常理想的品种。
从用于肉羊生产的要求出发,小尾寒羊也有一些缺点:一是由于产区羊农对于母羊都有发情就配早早产羔的习惯,再加大多个体都是在农户很低饲养水平之下不间断地进行着频繁繁殖,所以,许多成年母羊都呈肢高、躯短、体狭、胸浅的“幼稚型”,即通常误称的“高腿羊”;二是由于产区民间素有斗羊取乐之习,代代所选公羊均有螺旋大角,也就形成了该品种的羊只无论公、母全都有角,当然,如果单把小尾寒羊公羊作为一种宠物,对其有角是无可非议的,可从用于肉羊生产,特别是规模舍饲出发,有角就不能不说是一严重的缺点了。
纯种小尾寒羊养殖场教你怎样辨别小尾寒羊的优劣?
杂交繁育的“杂种羊”与正宗小尾寒羊的区别一些产区历史上曾对小尾寒羊进行过杂交改良,所产后代生长速度慢,成年个体远不如小尾寒羊,而且母羊产羔率低,经济效益差。近亲交配的“退化羊”与优选优育的“高腿”小尾寒羊的区别一些养羊户长期近亲交配造成品种退化,虽外貌与小尾寒羊无明显差异,但发育慢,个头小,腿较短,产羔少;而优选优育的小尾寒羊生长快,个体大,产羔多,肉质好。一岁半“湖羊”与小尾寒羊幼羊的区别育成的湖羊没有犄角,而小尾寒羊大都有角,湖羊体躯呈扁长形,前躯不够发达,后躯稍高,生长发育慢,成年个体小,与小尾寒羊有显著差异。人工“去牙羊”与正常“换牙羊”的区别一些不法之徒将已经失去生产能力的老龄小尾寒羊的中间2个门齿拔掉,之后谎称是刚刚换牙的年轻羊,以老充小,欺骗买主。鉴别这一现象须明确:羔羊、青年羊乳齿雪白,而永久齿发黄且大;永久齿磨损时间越长、越重,齿长越短,则羊龄越大,即属“老掉牙”的羊或人工去牙的“老龄羊”无疑,切勿购买。形似而非的陕西“同羊”与小尾寒羊的区别陕西“同羊”的体型外貌与小尾寒羊近似,但其四肢长度略短,公羊尾大,且公母羊均无角;而小尾寒羊腿高,只有极少母羊无角。 外貌近似的新疆“和田羊”同小尾寒羊的区别和田羊母羊无角者居多,且由于肋骨开张不良,胸部较窄,成年羊身躯偏小,同时毛色混杂,特别是头部有不规则黑斑,被毛全白者不足20%;而小尾寒羊母羊无角者极少,且胸部开阔,成羊身高体大,毛色纯白无杂。
小尾寒羊的生活习性有哪些?
(1)采食性小尾寒羊能采食植物的种类远多于猪、马和牛。它能利用大家畜不能利用的牧草。在马、牛放牧过的牧地上,只要不过牧,还可以用来牧羊。在马、牛无法放牧的矮草牧地上,羊则吃草自如。(2)采食速度快羊嘴巴尖长,口唇灵活,门齿锋利,采食速度快。它2个小时就能吃饱,吃饱后就地扒卧(冬季在阳光下,夏天在树荫下)休息反刍。(3)合群性强无论放牧或舍饲,一个群体的成员总喜欢在一起活动,由年龄大、后代多、身强力壮的母羊担任头羊,带领全群统一行动。在出圈、入圈、数羊、过河、过桥、饮水、运羊等方面,只要有“头羊”先行,其他羊便自动跟随。(4)喜欢干燥凉爽,厌恶高湿高温小尾寒羊喜欢干燥凉爽的环境,能忍耐干旱、半干旱的气候条件,厌恶高湿高温的环境,高湿高温的环境,不仅影响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而且增加了传染性胸膜肺炎、寄生虫和腐蹄病等疾病的感染机会。所以应保持圈舍、运动场等环境的干燥,并创造防暑的小环境。(5)喜欢干净小尾寒羊喜爱清洁,对于污染了的饮水、草料,宁可饿着,也不吃不喝,连它自己践踏过的饲草都不肯吃。因此,饲槽水槽要常洗,饮水要勤换,饲草要放在饲槽里,羊舍环境要干净卫生。(6)嗅觉敏感母羊主要靠嗅觉识别自己的羔羊,羔羊吃乳时,母羊总要选闻羔羊,以辨别是不是它自己的羔羊。给关中奶山羊寄养无奶吃的羔羊时,要将羔羊身上涂上“干娘”的奶,以免母羊拒喂。有时,人手的烟味传到羔羊身上,也会出现母羊拒绝羔羊吃奶的现象。(7)母羊胆小怕惊吓羊在所有家畜中是最胆小的,无自卫能力,遇到敌害时,常四处奔跑和鸣叫,容易遭受惊吓和伤害。在临产时,千万不要围观喧叫,以免造成“一惊三不长,三惊久不食”。(8)抗病能力强小尾寒羊抗病能力较强,很少发病。但它对疾病反应不太敏感,若偶尔患病,往往是在病情严重时才表现出来。因此,平时要细心观察,如不采食、不饮水、不反刍、走不动等都是初发病的象征,要及时治疗。(9)一般不啃树皮小尾寒羊由于长期舍饲圈养和人工选育,已失去了啃树皮的习惯,因此,有利于生态农业的建设。但必须指出,在极度饥饿的条件下,也会产生“饥不择食”的啃树皮现象。(10)体小温顺,便于调教小尾寒羊体小温顺,喜欢接近人,容易领会人的意图,便于调教,饲养人员可训练它定点排泄粪尿,在固定的地方饮水采食。它不乱跑,已养成了羊随人走的习惯,可牵着吃草或遛腿。(11)热不挤堆一般绵羊是越热越挤堆,越挤堆越热,俗话称“捂了羊”。由于伤热,羊易引起肺炎、口疮和疥癣等疾病,而小尾寒羊却不因热而挤堆。(12)喜欢逍遥运动羊生性好动,除卧息反刍之外,大部分时间是处于走走停停的逍遥运动之中。因此,在舍饲条件下,应尽量设置宽敞的运动场,使羊获得足够的运动。(13)公羊喜欢顶斗公羊与公羊喜欢顶斗,在无公羊与之相顶斗时,也常撞击木桩或顶人。喜欢顶斗的公羊,体质健壮,雄性强烈,往往是优秀的公羊,所以民间常通过“斗羊”来进行选种。(14)交配快速小尾寒羊公羊性欲非常旺盛,性反射快,交配时间短,数秒内便可完成交配过程。
养羊
养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