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Q1

紫菜养殖新方法,南澳的紫菜养殖

紫菜养殖新方法,南澳的紫菜养殖紫菜养殖新方法,南澳的紫菜养殖

紫菜养殖过程

紫菜是秋季的蔬菜,多是在每年的10月份收获,也是此时开始陆续上市。不过处理之后保存时间比较长,因此市面上市四季都有售卖的。它属于藻类植物,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温带,寒带,亚热带,热带海域都能生存,我国主要分布在渤海,黄海以及东南沿海地区。所以紫菜不是一年四季都有的

紫菜养殖过程记录

1、种植环境

紫菜会吸收海水中的营养生长,但不能长期浸泡在海水中,以免被鱼类啃食,所以栽种紫菜要选择风浪较大、通风性好、盐分丰富的海区,让紫菜可以在涨潮的过程中浸入海水中,退潮后挂在水面以上的位置。

2、接种育苗

种植紫菜前要对其接种育苗。可以在育苗池中摆满育苗使用的贝壳,然后将紫菜种子搅拌混合呈丝状,喷洒在贝壳上,等待紫菜成功繁殖。而且紫菜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下繁殖较快,所以在接种后要为其提供全日照。

3、采收时间

紫菜的采收时间在每年的十一月份,此时要由渔女将紫菜采收下来清洗晾晒,而且在采收的过程中,要穿戴红色衣服和帽子,以免养殖地区的风浪过大,导致渔女落入海中,发生危险。

4、后期处理

采摘下来的紫菜,要放入清水中清洗,并将紫菜中附着的杂物清除,然后将清洗好的紫菜均匀的铺在晒板上,放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中晾晒,一般晴朗的天气,一天的时间紫菜就会晾干。

紫菜人工养殖法

紫菜芯在一般是在三月份开始种植,九月收成,1、准备苗床:通常都是播种的,提前整理好苗床,保证土壤松软、肥沃、排水、透气能力强。

2、选种催芽:选颗粒饱满、充实、新鲜的种子,提前浸水催芽。

3、播种育苗:将紫菜芯种子均匀地撒在土壤表面,覆盖薄土,并覆盖地膜来保温保湿。

4、移栽定植:等紫菜芯幼苗长出4-5片真叶时进行定植,栽后浇透水。

紫菜养殖过程图片

(一)选择适宜养殖海区

选择潮流畅通,稍有风浪,位于小潮高潮线下的海区养殖为宜。底质以沙泥底为佳。水质以含氮、磷较多海区为好,一般要求海水的含氮量在每立方米50毫克以上,比重应在1.010一1.020之间。

(二)做好养殖器材的设置处理。

1.网帘的结构

宜采用丝维尼纶和30丝力土胶丝混纺成六股小绳子,然后编成2X1.5米的条式网帘。

2.消洗

去除漂白剂。新网帘应放在淡水中浸15夭,并要换水3一5次,洗去原维尼纶中残留的洗涤剂、以免影响附苗效果。

3.海区规划要科学

选择海区后,要规划放养面积,特别在养殖户多的地区,应注意不能密集地挤在同一个海区,规划时应加宽行距和加大交通沟,行距在四米以上,交通沟留足10米。才能潮流畅通,达到养殖高产和保持优质。

4.架子设置

一般架子应与流向成60度角,与风向成40度角,显好行距定点插上木椿,把采好茁的网片双头绑上浮竹,将浮竹和网根绳连结起来,一般操作以7一14个网帘这在根绳上,每个网片中间插上一条竹竿或小木椿,用小绳将每个网片吊起来,这样网片就会随流水涨退而升降浮动。

(三)适时放养:

一般掌握在九月底或十月初,以北方冷空气南下时做好采苗准备。第二次冷空气采苗下海为最合适时间。气温和水温高,不利于孢子萌发,甚至影响正常生长。

紫菜养殖过程收集孢子

紫菜是海产红藻,既可食用也可以入药,紫菜富含蛋白质、碘、磷、钙等,营养丰富。几乎在大小型商超都能见到紫菜的身影。紫菜在我国沿海地区均有栽培,人工栽培的品种主要是条斑紫菜和坛紫菜。

基础条件

1、海域选择:海区的底质应为沙质、泥沙质,滩面平坦,比降小,流速l0厘米/秒-30厘米/秒。水质清新,盐度22‰-30‰。插杆式栽培宜低潮位,潮下带尚可。

2、养殖方式:一般浙江地区采用插杆式养殖。

养殖设施

插杆式养殖方式主要由以下组成:

1、网帘:网帘分网状网与条状网,网状网规格长2.0-18米,宽1.8 -4.0米,网目不少于25厘米,方形或菱形;条状网规格为长5米,宽4米,条距7.5-8厘米。

2、插杆:用直径7-12厘米的整枝毛竹制作,长度为7-12米。

3、浮筒:泡沬塑料或毛竹。

4、缆绳:聚乙烯制成,长度为养殖海区高潮水深2倍以上。

5、浮绠:由丝聚乙烯制成。

6、吊绳:由聚乙烯制成,长度为5-10米。

7、桩:由铁锚、木或竹做成。

紫菜怎么养?紫菜养殖技术规范

幼苗培育

苗网张挂应在即将涨潮前进行,苗网以三层重叠挂在架上。挂在浮绠上的苗网应尽量拉平吊紧。刚张挂的苗网若离涨潮时间较长,可喷洒海水保持苗网湿润。苗网张挂后每天需巡视管理,苗网不得松动或过分下垂。浮泥较多的海区或苗网上杂藻附着较多时,应及时洗网、晒网。苗网经过30-40天的培育,网线上布满1厘米~3厘米的幼苗,根据需要进行分网栽培或应用冷藏网技术冷藏备用。

日常管理

1.小苗期管理

壳孢子采苗在网片后下海,8-15天这个阶段为出苗期,主要提高出苗率,要促使小苗早生、快长、齐全、少掉苗。是一年中养殖的关键时刻,应注意加强管理负责,一般采用下海第三天开始洗网,干露时至网晒干以后三天一次至出苗齐全,保持网片无杂藻无污泥附着,这个时期正碰到10月小阳春,高温要特别注意调节水层,防止小苗死亡。

2.叶状体期间管理

紫菜养殖的产量、质量主要在于叶状体是否生长正常及收获时间长短,并与管理水平有关。所以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促长。小苗生长齐全后,每天要注意调节水层,干露时间不少于二小时,增加叶状体光合作用时间,在过密海区中间地带表现出缺肥现象,可适当喷施尿素,

(2)保质。提高紫菜干品质量,是紫菜增产增收的关键。在管理期间应注意适时收割,一般叶状体长到20公分以上时可收割第一次紫菜,以后每隔7-10天收一次,这样不使叶状体老化,保持藻体细柔。

(3)剪留,为了达到增产,增收目的,在紫菜收割的第一次,应适当掌握剪留比例,一般剪出叶状体的二分之一。

紫菜怎么养?紫菜养殖技术规范

病害预防

紫菜养殖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预防方法

1、合理控制栽培密度;

2、冷藏网技术:对病烂比较有效的方法还是冷藏网换网;

3、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抗病优质品种;

4、酸碱法和干燥法去除硅藻:紫菜抗酸碱性远比硅藻强的多。

六 收获

采壳孢子苗后40-50天,紫菜叶片长到20-30厘米,即可进行第1次采收,以后每隔15天左右收1次。整个养殖期可采收12次左右。

紫菜作为日常海产食物深受人们的喜爱,紫菜虽然价格较为便宜但是需求较大,因此紫菜具有一定的市场空间。

紫菜的养殖详细过程

早在1400多年前,中国北魏《齐民要术》中就已提到“吴都海边诸山,悉生紫菜”,以及紫菜的食用方法等。唐代孟诜《食疗本草》则有紫菜“生南海中,正青色,附石,取而干之则紫色”的记载。至北宋年间紫菜已成为进贡的珍贵食品。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不但描述了紫菜的形态和采集方法,还指出紫菜主治“热气烦塞咽喉”,“凡瘿结积块之疾,宜常食紫菜”。养殖历史很悠久。日本渔民可能在17世纪上半叶已用竹枝和树枝采集自然苗,并进而用竹帘和天然纤维水平网帘进行养殖。长期以来紫菜苗只能依赖天然生长,来源有限,故养殖活动的规模不大。1949年英国K.M.德鲁首先发现紫菜一生中很重要的果孢子生长时期是在贝壳中度过的,这为研究天然苗的来源开辟了道路。接着,日本黑木宗尚和中国曾呈奎分别于1953年和1955年揭示了紫菜生活史的全过程,为人工育苗打下了理论基础。此后,紫菜养殖才进入全人工化生产时期,产量开始得到大幅度提高。

养殖项目


紫菜养殖新方法,南澳的紫菜养殖
  • 家庭养殖美国火鸡,美国火鸡养殖
  • 家庭养殖美国火鸡,美国火鸡养殖 >> 家庭养殖美国火鸡,美国火鸡养殖...

    紫菜养殖新方法,南澳的紫菜养殖
  • 水产品养殖方案,水产品养殖策划书
  • 水产品养殖方案,水产品养殖策划书 >> 水产品养殖方案,水产品养殖策划书...

    紫菜养殖新方法,南澳的紫菜养殖
  • 果园养殖绵羊,三农养殖育肥绵羊
  • 果园养殖绵羊,三农养殖育肥绵羊 >> 果园养殖绵羊,三农养殖育肥绵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