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养鱼是我国淡水养殖,淡水七星鲈鱼池塘养殖
我国养殖历史最悠久的淡水经济鱼类是
淡水养殖是指利用池塘、水库、湖泊、江河以及其他内陆水域(含微咸水),饲养和繁殖水产经济动物(鱼、虾、蟹、贝等)及水生经济植物的生产,是内陆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养殖的对象主要为鱼类,养殖的虾类有罗氏沼虾、海南大虾等,养殖的蟹类主要是河蟹。2、目前,中国淡水养殖鱼类主要包括:青鱼、草鱼、鲢、鳙、鲤、鲫、鳊、鲂、鲮、非鲫等经济性鱼类。中国淡水养殖面积和产量居世界首位。3、特点一般面积较小而分布广泛;适于精养,集约化程度较高,有利于人工管理和控制;以鱼类养殖为主,生产水平较高;产量较稳定,投资小,收益大。按养殖场所分为池塘养殖、湖泊养殖、江河养殖、水库养殖、稻田养殖、工厂化养殖、网箱养殖、微流水养殖等;按集约化程度分为粗养、半精养和精养。4、池塘养鱼一般指在面积较小的封闭水体中的鱼类养殖。这种经常处于静水状态的小型水体,多由人工开挖或天然水潭改造而成,面积一般数亩到数十亩,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种养鱼方式。池塘水体较小,水质容易控制,养殖技术也易掌握,是历来群众性养鱼的主要方式。池塘养鱼具有静水养鱼的特点,适宜不同栖息习性和食性的种类进行混养,可以充分利用水体诱饵,同时还可以使用施肥的方法来培养天然饵料,特别适宜于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现状。5、湖泊河道养鱼指在中小型湖泊或河道的进出水口建筑拦鱼设施,进行养鱼。主要利用天然饵料,辅以人工施肥投饵。6、水库养鱼利用各种类型的水库养殖鱼类。在小型的农田灌溉水库,凡可以防逃、容易捕捞的,可采取池塘养鱼方式。一般较大的平原水库,常采取湖泊、河道方式经营。大型综合水库,主要繁殖保护鱼类资源,辅以少量的人工放养。在水库的库湾修建堤坝或拦网,将其与水库主体部分分开,在被拦的库湾中养鱼,可以有效地提高整个水库的渔业产量。7、稻田养鱼利用水稻田进行养鱼,既可增加鱼产量,又可消除稻田中的害虫、杂草,疏松土壤,肥沃稻田,增加水稻产量。用于养鱼的稻田必须水源充足,田埂坚实,稻田进出口要有拦鱼设备,田内要开挖鱼沟和鱼溜。
我国淡水鱼最发达的地区是
因为我国内河比较多,淡水非常充分,所以淡水渔业比较发达。
我国养殖历史最悠久的淡水经济鱼类是什么鱼
1、黄鸭叫
黄鸭叫学名黄颡鱼,地方又称黄呀姑、黄鸭牯、黄鸭咕,黄牙角,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无肌间刺,多脂肪,是中国常见的食用鱼类,也是农村河里最常见的的鱼之一。
2、黑鱼
黑鱼是一种凶猛的鱼,又叫做乌鱼、生鱼、财鱼、蛇鱼、火头鱼、黑鳢头等,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农村一般称之为财鱼,寓意为发财。
3、塘鳢鱼
塘鳢鱼大多生活在湖泊和浅水处,主要吃小鱼虾和昆虫,在中国就有30多种塘鳢鱼,常见的属有乌塘鳢鱼属、塘鳢鱼属、沙塘鳢鱼属。尤其是春天的时候,塘鳢鱼应该是最早可以捕捉的河鲜。
4、鲤鱼
鲤鱼是初级淡水鱼,平时多栖息于江河、湖泊、水库、池沼的水草丛生的水体底层,是淡水鱼类中品种最多、分布最广、养殖历史最悠久、产量最高者之一。
5、草鱼
在中国重要的淡水经济鱼中,最重要的莫过于草鱼了,草鱼是现在很多地区养殖的鱼,也是农村河里经常看到的一种鱼,更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一种鱼。
6、鲢鱼
鲢鱼是四大家鱼之一,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是很多地区人工养殖的品种,更是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农村河里经常可以看到它的身影,深得人们喜爱。
7、鲫鱼
农村河里有很多鲫鱼,只要是钓鱼的人都知道,鲫鱼是最容易钓的鱼了,一般出去钓鱼,总能钓一箩筐回来,而且价格卖得也很便宜,这种鱼也是餐桌上最常见的鱼之一了。
8、鲶鱼
鲶鱼目前在农村还是很常见的,特别是在比较脏的水中,鲶鱼个头比较大,有的都有二三十斤,它的味道很好,营养丰富,所以目前在农村有很多人养殖。
9、餐条鱼
餐条鱼也叫白条,经常可以在河边钓到这种鱼,这种鱼离不开水,如果离水10分钟就会死亡,餐条鱼在农村很是常见,很多爱好钓鱼的人经常跑到农村河边来钓鱼。
10、翘嘴鱼
钓鱼时最怕碰到这种鱼,因为它能很快的把鱼饵吃光,且还不一定钓得上来。翘嘴鱼学名叫做“翘嘴红鲌”,因其嘴部十分有特点,故而在民间也有着许多有意思的称呼,比如翘鲌子、鲌刺鱼、白鱼、撅嘴鲢子、撅嘴巴、翘嘴白、翘嘴巴等等。
我国淡水养殖中的四大家鱼包括
当然是鲤鱼,禾花鱼,草鱼。市场也比较好出售,这是我做的禾花鱼
我国淡水鱼生产集中的地区是
中国的渔业基地是拥有专门的渔业生产机构(如养殖场、渔业队、捕捞公司等)、较先进而完善的渔业生产设施及各种管理机构的大型渔港,或提供大宗商品鱼类的水域(如湖泊、水库等)和地区(如水网密集地区或淡水养殖、捕捞集中地区等)。一般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较高的商品率和较大的商品量。按空间分布分为海洋渔业基地和内陆渔业基地。按基地性质和功能分为捕捞、养殖、水产品加工和水产品集散渔业基地等。大型海洋渔业基地通常拥有相应的渔船队(由大中型拖网渔船及冷藏、加工和运输船等组成),若干个渔港、鱼类加工企业与冷藏设施,以及渔业管理、科研及教育机构,形成以渔业生产为中心的综合体。
近年来,( )是我国淡水鱼养殖产量最高的品种
鲈鱼分布于太平洋西部、我国沿海及通海的淡水水体中均产,东海、渤海较多。为常见的经济鱼类之一,也是发展海水养殖的品种。主要产地是青岛、石岛、秦皇岛及舟山群岛等地。渔期为春、秋两季,每年的10~11月份为盛渔期。喜栖息于河口咸淡水,也能生活于淡水
2015年我国淡水养殖产量最高的鱼类是
1、中华鲟:(保护级别一级)是硬骨鱼纲、鲟科鱼类,体型庞大有“长江鱼王”之称,最大个体能达到5米,体重600公斤左右。为底栖肉食性鱼类,主要以一些小型或行动迟缓的底栖动物为食。
中华鲟为洄游性鱼类,海洋中生长,产卵期在金沙江产卵,幼鱼长到15厘米左右后,成鱼带它们进入外海,在外海生长,最长寿命可达40年。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老挝、和朝鲜。主要分布于长江干流金沙江以下至入海口处,其他水系如赣江、湘江、闽江、钱塘江和珠江水系均偶有出现。
2、长江鲟:(保护级别一级)原名达氏鲟,俗称鲟鱼、鳇鱼、沙腊子等,体型与中华鲟相似,但个体比较小,成年后体长75-105公分左右,体重4.5-12.5公斤,最大可达50公斤以上,终生在淡水中生长,属于淡水定居性鱼类。
长江鲟为肉食性鱼类,主要觅食底栖无脊椎动物、植物碎屑、藻类和幼鱼等。分布于长江干支流、乌江、黄河、黄海、东海海域。尤以宜宾至宜昌的长江干流江段为多,在金沙江、沱江、嘉陵江等上游支流均有分布。
3、白鲟、(保护级别一级)又称象鱼、象鼻鱼、箭鱼、柱鲟鳇、琵琶鱼等。体长为2-3米,体重200-300公斤,最大的体长可达7.5米。为大型肉食性鱼类,成鱼和幼鱼均以鱼类为主食,亦食少量的虾、蟹等水生动物。
据著名动物学家秉志教授记载,在南京曾捕获一尾7米长,重一吨的个体,可见白鲟的体型庞大。四川渔民也有“千斤腊子(中华鲟)万斤象(白鲟)”的传说。白鲟为洄游性鱼类,曾经分布在海河到钱塘江之间的各大河流,现在主要在长江流域,以及黄海、渤海和东海等近海海域。
长江白鲟没能进入2020年,被宣布于2019年12月23日灭绝。(但野外是否还有种群,不得而知,但愿还能见到它们的身影)
4、花鳗鲡:(保护级别二级)属于鳗鲡科、鳗鲡属,洄游性鱼类。又称大鳗、鲈鳗、花鳗、雪鳗、鳝王、乌耳鳗、芦鳗、溪鳗、溪滑等。性情凶猛,白天隐藏于洞穴或者石隙中,夜晚出来活动觅食肉食性,捕食鱼、虾、蟹、蛙及其它小动物,也会觅食落入水中的动物尸体。
花鳗鲡在海洋中性腺才能发育成熟,并且深海中产卵,淡水中生长,属于洄游性鱼类。在我国分布于长江下游及以南的钱塘江、灵江、瓯江、闽江、九龙江、台湾到广东、海南岛及广西等江河。国外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达朝鲜南部及日本纪州,西达东非,东达南太平洋的马贵斯群岛,南达澳大利亚南部。
5、鲥:(保护级别一级)是鲱科、鲥属的一种鱼类,洄游性。鲥平时栖息于海水中,春末夏初溯河生殖洄游,幼苗在江湖内生长,生长到15厘米左右进入大海,在海中发育,为暖水性中上层海洋鱼类,以浮游生物为食,其中又以挠足类、虾类和藻类为主。
分布于福建、江西、海南、浙江、广东、香港、澳门、台湾省和越南,淡水中以钱塘江与长江产量最多。长江口下游1974年曾高产达157.5万公斤,以后由于污染及水利工程(拦江筑坝)兴建,产卵场严重破坏,在加上过渡捕捞亲鱼和幼鱼,其资源量严重衰退。
6、胭脂鱼:(保护级别二级、仅限野外种群)为大型淡水鱼类,又叫火烧鳊、黄排、木叶盘、红鱼、紫鳊、燕雀鱼、血排、粉排等。底栖鱼类以底栖无脊椎动物和水底泥渣中的有机物质为食,也吃一些高等植物碎片和藻类。
胭脂鱼产卵场在金沙江、岷江、嘉陵江等地。葛洲坝截流后,长江中下游亲鱼不能到达上游的沱江、岷江等支流中产卵,宜昌江段的某些产卵场的环境也遭到破坏。虽然坝下江段仍发现有繁殖群体,但因捕捞过度野生群体数量仍在继续。
7、稀有鮈(jū)鲫:(保护级别二级、仅限野外种群)属鲤科鮈鲫属,本属仅有1种,为我国特有,野生数量不多。属于小型鱼类,栖息于半石、半泥沙的底质和多水草的小水体中,比如:稻田、沟渠、池塘、小河流等微流水环境。能在比较混浊的水体中生活,喜集群活动,主要以小型水生无脊椎动物为食。
稀有鮈鲫定名时数量就十分稀少,因为它们在小水域内生存,并且群居性,很容易被捕捞。再加上小水面水生环境不稳定,所以十分稀少。仅发现于四川省汉源县大渡河支流的流沙河以及成都附近的一些小河流中。
8、鯮 (zōng):(保护级别二级)属鲤科鯮属,又叫吹火筒、尖头鳡、马头鯮、鸭嘴鯮、喇叭鱼等。为大型凶猛性鱼类,甚至能够达到50公斤以上。鯮的肉质细嫩,鱼刺比较少,加之个体庞大,为上等食用鱼,并且有的药用价值。
鯮为半洄游性鱼类,但是天然产量很低,主要是过渡捕捞,以及江湖阻隔导致其幼鱼难以进入湖泊中生长。另外各大江河鱼类资源量总体下降,对大中型肉食性鱼类影响很大,因为食物短缺造成它们缺少食物。仅在我国东南部平原地区,以及长江以南各水系有分布。
9、圆口铜鱼:(保护级别二级、仅限野外种群)为鲤科、铜鱼属鱼类。又叫方头水鼻子、水鼻子、金鳅、网口、麻花、肥沱、水密子等。为下层鱼类,栖息于水流湍急的江河,常在多乱石的深潭中活动。食性杂,以水生昆虫、软体动物、植物碎片、鱼卵、鱼苗等为食。
圆口铜鱼喜欢生活在江河或湖泊等开阔水面,30公分以下个体一般活动于水体中上层,较大个体多栖息在中下层,为江湖半洄游性鱼类。分布于中国长江上游干支流和金沙江下游以及岷江、嘉陵江、乌江等支流中。
10、长鳍吻鮈(jū):(保护级别二级)为鲤科、吻鮈属的一种鱼类,又叫洋鱼、土耗儿等。 体型较小为中小型鱼类,味道鲜美,曾经是经济鱼之一。长鳍吻鮈的主要食物是淡水壳菜、河蚬、蜻蜒幼虫、以及其他水生昆虫。
长鳍吻鮈分布于中国长江中上游金沙江干支流水域,为金沙江特有鱼类。受水质污染和人工过度捕捞,数量大幅减少。但是中华鲟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先后突破长鳍吻鮈驯养、繁殖难点,能够进行人工繁殖,首批幼苗在2015年放流。
我国的淡水养殖鱼类主要是
青鱼
青鱼又叫螺蛳青,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的平原地区,,是一种重要的渔业资源和养殖对象,生长迅速、味道鲜美,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但是在引进到美国之后,已经严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成为了外来入侵物种。
2、草鱼
草鱼在中国南方叫做海鲩,在北方叫做草根,主要栖息于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是典型的食草性鱼类,由于其生长迅速、饲料来源广,是我国主要淡水鱼类养殖的对象,由于草鱼的特殊习性,被当做拓荒者移植到世界各地。
3、鲤鱼
鲤鱼又叫鲤子、鲤拐子,原产于亚洲,是淡水鱼类中品种最多、分布最广、养殖历史最悠久的鱼类之一,耐寒、耐碱、耐缺氧,具有极强的适应性,是一种杂食性鱼类,被引进到美国以后,由于天敌很少,加之当地人不喜欢食用,所以一度泛滥成灾,不过在中国却是一道美食。
4、银鱼
银鱼是银鱼科银鱼属多种半透明鱼类的总称,主要分布于东亚的咸水和淡水中,在中国银鱼又叫面条鱼、炮仗鱼,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美味,银鱼本身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是身体虚弱人的首选,但是由于其食性为肉食性,如果天敌少的话很容易对生态系统形成破坏。
5、鲫鱼
鲫鱼又叫鲫瓜子、土鲫,主要分布于欧亚地区,属于一种常见的淡水鱼,食性杂,主要以水草和浮游生物为食,由于其鱼肉中富含丰富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物美价廉,所以是餐桌上的一道美食,有着极强的适应能力,被引进到世界各地。
我国淡水鱼类增养殖的主要对象有那些
1、石金钱龟
石金钱龟是名贵龟种之一,俗称石龟、水龟、香龟,药用价值高,其肉鲜美可口,腹甲可入药,有解毒之功效,俗称“河板龟”。同时其又是培养绿毛龟的正宗品种,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2、南美白对虾
南美白对虾是世界上公认的三大优良虾种之一,虾壳薄体肥,肉质鲜美,含肉率高,营养丰富,个头大、生长快、营养需求低、抗病力强,是一个集约化高产养殖的优良品种
3、大闸蟹
大闸蟹又称河蟹、毛蟹、清水蟹、大闸蟹,是中国久负盛名的一种美食,广泛分布于南北沿海各地湖泊,其中以长江水系产量最大,口感极其鲜美。现在夏季温度过高,导致大闸蟹脱壳时大量死亡,大闸蟹如今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4、河虾
河虾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历来都是我国淡水虾种的上品,市场需求量很大,不仅在国内非常受欢迎,每年大量出口到国外,是发展前景好、供不应求的一种产品。
5、斑点叉尾鮰
斑点叉尾鮰鱼是美国最主要的淡水养殖和食用鱼类。肉质鲜美,营养价值可与珍惜鱼类媲美。生长快,易捕捞,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较高,现在国内每公斤都要卖20元左右,时属于比较贵的鱼类,是很有前景的项目。在养殖种植等农业问题上,农民朋友可以在云种养上免费咨询专家,云种养是全球最大的农技问答网站,里面汇聚了数万名农业专家在线答疑,深受农民朋友的喜爱
我国养殖历史最悠久的淡水经济鱼类是什么
江团鱼属鲶形目,鲿科,鮠属,又名鮰鱼,它俗称江团鱼、肥坨鱼、肥王鱼,淮南人又称淮王鱼。因为它的鼻子比其它鱼长,所以被称为长鼻子。主要分布于长江干流部分河段和主要支流下游水域。一般个体重量为1.0-5.0kg,为中型鱼类。
江团鱼肉质鲜美细嫩,营养丰富,历来被作为朝廷贡品。20世纪70年代以前,所有的渔业都依赖河流,人工养殖始于80年代,由于长期过度捕捞,该物种的生态资源已经严重枯竭。它们大多在池塘、笼子和工厂里养殖。
养驴
养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