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图册,蛋鸡养殖规模排行表格最新
蛋鸡标准化养殖技术规范
规模化养殖标准及规定
1、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应具有一定的规模,指标是奶牛存栏大于或等于100头;肉牛出栏大于或等于200头;猪出栏大于或等于500头;肉鸡出栏大于或等于50000羽;蛋鸡存栏大于或等于20000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应是当地农业、工商等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具有法人资格的养猪、奶牛、蛋鸡、肉鸡的养殖场。
3、规模化养殖场标准,指国家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和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安排畜禽养殖用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按照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立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用地按农业用地管理。
规模化养殖的利弊
1、规模化养殖的优势
(1)在科学饲养管理、养殖技术、疫病防治等方面优势明显,生产效率高,有利于疫病的防、控、治。
(2)提高了养殖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
(3)有利于提高养殖业的规模效益,降低市场销售风险。
(4)可长期较稳定地为社会提供安全的畜禽产品,有利于食品安全的监控。
(5)有利于推广工业饲料产品,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2、规模化养殖的劣势
(1)一次性固定投资过大,成本回收较慢,风险相对较大。
(2)规模化养殖因养殖密度大,容易带来疫病控制方面的风险。
(3)需大量消耗大量社会资源,如水、电等。
(4)如果规模养殖企业配套除污设施不够完善,将给生态环境造成相当程度的污染。
蛋鸡规模化养殖标准
一般养殖场猪出栏大于或等于500头,奶牛存栏大于或等于100头,肉牛出栏大于或等于200头,蛋鸡存栏大于或等于20000羽,肉鸡出栏大于或等于50000羽即为规模化养殖。应该在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供电稳定、通风向阳、村庄主导风向下风向的地方建设养殖场。养殖期间应做好卫生工作,以防疾病。
肉鸡标准化养殖技术规范
一是优化产业布局: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根据资源特点和生产现状,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种养互促,绿色高效”的原则,调整优化畜禽产业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推进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以生猪、肉鸡养殖为抓手,按照“品种优良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的要求,打造一批生猪、肉鸡养殖标杆企业和示范场,引领带动全区畜禽规模化饲养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是延伸畜牧产业链,做大做强畜产品品牌:依托品牌,引导发展林下生态养鸡,鼓励开辟精深加工业务,扩大冷链配送服务范围,加快畜禽产品“两品一标”认证,提高产品市场知名度,增强产业竞争力。
三是探索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模式:淘汰落后产能,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加快畜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步伐。科学布局,高标准谋划,打造一批种养综合利用的良性循环示范片。推行“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开展组织化生产,提升养殖场抗风险能力。建立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社会化服务平台。
四是引导建立务实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组建“一协会两公司”,即“畜禽行业协会”、“农畜产品贸易有限公司”和“畜禽养殖服务有限公司”。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及畜禽服务机构三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构建畜禽行业之间相互沟通、交流、研讨、合作平台,积极组织畜禽行业之间标准化管理与发展畜产品安全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培训,不断推进畜禽行业标准化建设。
蛋鸡标准化养殖技术规范要求
养鸡补贴标准
1.申请条件
(1)养鸡户需要有《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且两年内不存在质量等动物疫病事故才能申请。
(2)养鸡补贴并不是所有的养鸡户都可以领取的,有一定的政策标准。国家的政策标准是养殖蛋鸡10000只以上,养殖肉鸡的年出栏量要在10万只以上。
(3)鸡舍的场地建设、规模、环境卫生、养殖质量等指标都要符合国家的要求,需要养殖户达到一定指标后先进行申报,等批准且验收合格后才会发放补贴资金。
2.补贴范围
(1)按照公开、自愿、直接受益的原则,从开工建设并于当年改造完工后,达到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规范的要求,存栏10000-50000羽的商品蛋鸡规模养殖场(户)和重点支持的蛋鸡重点县。
(2)年出栏10万只以上,且单栋鸡舍饲养数量在5000只以上,补贴标准为35万;肉鸡出栏量在1000万只以上,补贴标准为300-10000万.
(3)种鸡场和存栏5万羽以上、1万羽以下商品蛋鸡养殖场(户),不在本次补贴范围。
3.补贴金额
根据蛋鸡养殖场(户)不同养殖规模,对标准化建设内容改造具体分为以下四个档次来进行补贴:
饲养规模10000-19999羽,每户平均补贴8万元;
饲养规模20000-29999羽,每户平均补贴10万元;
饲养规模30000-39999羽,每户平均补贴12万元;
饲养规40000-50000羽,每户平均补贴15万元。
注意:以上补贴都是要达到补贴标准及范围后,当地工商局来考察,然后再由当地农业管理部提出补贴申请。
4.养鸡其他补贴
(1)养鸡水电补贴。鼓励利用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发展养殖;免收地下水资源费;享受农业用电价格。
(2)疫病捕杀补贴。对于疫病捕杀也会有相应的补贴金额,但具体的补贴金额要根据当地政府所公布的政策为准。
(3)养鸡扶持补贴。养殖500-3000只蛋鸡可申请补贴2-10万无偿扶持补贴,1-5万无息贷款;3000-12000只蛋鸡可申请补贴10-50万无偿扶持补贴,5-20无息贷款。
产蛋鸡饲养标准
在蛋鸡育成期内,一般从5周龄开始限饲,此前均为自甶采食。限饲方法可以采用限制采食量或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的技术措施。具体实施时除鸡群的周龄,标准饲喂量,标准体重外,还要考虑到季节变化,鸡群的健康状况,气温等情况。
第二,对产蛋母鸡根据产蛋期对采食量进行调控。从开产到产蛋高峰后两周内让母鸡自由采食,这对于维持产蛋高峰足够长,提高产蛋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产蛋高峰后两周开始限饲。正常情况下,限饲母鸡耗料量为同龄母鸡自由采食量的1%~2%,即为比较合适的限饲量,这样既能保持较高的产蛋性能。又降低饲养成本。
第三,由于家禽消化道长度短,食糜流通速度快,有效促进饲料养分的消化吸收是蛋鸡营养调控中一项重要内容,根据目前家禽营养研究现状来看,使用酶制剂,微生态制剂和中草药制剂已成为当前蛋鸡养殖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
蛋鸡养殖技术资料大全
无壳蛋鸡的养殖技术:
创造蛋鸡适宜的生活环境。要让产蛋鸡多产蛋,就必须想法尽量给鸡创造一个适宜的生长和产蛋环境,要根据不同季节的变化规律,而采取相应的配套的饲养管理措施。在夏季高温高湿季节,要注意做好防暑降温,加强舍内通风,保持干燥的环境卫生,向鸡群提供充足清洁的饮水,并适当增加青菜的饲喂量,以提高鸡的采食能力。进入冬季,要特别注意做好鸡舍的防寒保温和人工补充光照,舍内温度应维持在13℃以上,光照15-16小时,饮水适当提温,不饮冰冷水。
注意节约饲料。养鸡最大的一笔开支就是饲料,饲料的费用支出约占整个养鸡费用的70%以上。若饲养管理不当,必然会造成饲料的大量浪费。减少饲料浪费的措施是:其一,饲料槽的安装高度、深度、长度要根据产蛋鸡的不同周龄和笼养密度而进行调换,饲料饲喂添加量不能超过槽深的1/3,要少喂勤添,减少槽内剩食,以产蛋率确定饲料日喂量,一般产蛋率在50%-60%时,每只鸡每日饲喂量约95-100克,产蛋率60%-70%时,日喂量105-110克,产蛋率为70%时,鸡的日喂量为115-120克,产蛋率达到80%以上时,饲料不在限量,让鸡任意采食。其二,进行断喙。由于鸡有刨食的习性,因此,在7-9日龄应给雏鸡断喙。到15周龄左右,对断喙不良者需进行修喙。其三,及时淘汰不产蛋鸡或产蛋性能不佳的鸡。在育成结束转入产蛋舍时,应进行一次淘汰。凡发育不良、太小、太肥、有病、精神不振的均应淘汰。在产蛋过程中,应随时淘汰抱窝鸡、病鸡、伤残鸡、停产鸡。进入产蛋后期,主要淘汰停产鸡,凡冠髯、脸苍白,冠萎缩的母鸡应立即淘汰。发现过肥、过瘦的鸡也应立即淘汰。
产蛋下降的原因
环境因素:光照程序或光照强度的变化:如随时改变光线颜色,突然停止光照,光照时间缩短,光照强度减弱,光照时间不规律,忽长忽短,忽早忽晚,忽照忽停,晚间忘记关灯等。通风严重不足,长时间不通风等。自然恶劣天气的袭击:未提前做好准备或预防,突然遭到热浪、台风或寒流的袭击。长时间断水:因供水系统发生故障或忘记打开开关,造成长时间供水不足或断水。
饲料因素:日粮中饲料成分发生显著变化或质量有问题,可引起产蛋变化。如日粮中的原料种类突然改变、饲料搅拌不均匀、饲料发霉变质、更换鱼粉及酵母粉、食盐含量高、石粉添加量偏高、将熟豆饼换成生豆饼、饲料中忘记加盐等,降低了鸡的采食量,引起消化不良。产蛋率正常,鸡的体重不减轻,说明给料量和提供的营养标准符合鸡的生理需要,没有必要更换饲料配方。
鸡群患病:急慢性传染病会使鸡群的产蛋量突然下降。如鸡群受强毒型新城疫侵袭,常使产蛋量下降50%以上;感染减蛋综合征能使产蛋率下降20%~40%,如混合感染其他疾病,产蛋率下降20%以上。另外,鸡群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霍乱、球虫病、大肠杆菌病、禽流感等,都会使产蛋率大幅度下降。
疾病的预防工作
减少死鸡和杜绝疫情发生,这是养鸡成败的关键。要按照科学的控制鸡病发生的卫生防疫程序,根据不同鸡的日龄,分别注射各种疫苗,同时对鸡舍、用具采取定期药物消毒,及时清除舍内粪便,鸡舍周围要做好灭鼠,防止老鼠和麻雀进入舍内带进疫情。为了减少疫情传播的机会,应尽可能减少人员的进出,不准陌生人进入鸡舍,谢绝参观,以确保鸡场安全经营。
放养蛋鸡养殖技术规范
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和安全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养殖者投身到了散养笨鸡的养殖之中。它们当中甚至有一些是过去进行过规模和设施养殖的老手,也因为看中了散养笨鸡这块蛋糕而不惜“转行”。但是,经过一番折腾后,它们才发现同样是搞养殖、同样是养鸡,为什么散养笨鸡去不好养?其实,如果饲养散养笨鸡时间久了,应该不难发现,它如此难养是有以下原因的:
散养笨鸡不好养,您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1、开放式饲养染病风险巨大
与规模养殖相比,散养鸡养殖有一个较为明显的区别,那就是前者实行的封闭式饲养,后者实行的是开放式饲养。也正是因为散养笨鸡的这一开放式饲养模式,造成了它们容易染病的风险。我们暂抛开鸡体本身的免疫状况不严,由于放养于外,鸡群是很容易与野禽野兽以及一些昆虫鼠蚁接触的,别看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但有时候却是鸡群致病的主要原因,这也就加大了它们患病的风险。
散养笨鸡不好养,您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2、多种动物混养加剧了患病风险
我们应该不难发现,很多散养鸡场不仅只喂养了土鸡,大多数在养殖场内还饲喂了诸如猪、牛、羊或者其他禽类,这种饲喂模式看似没什么,其实却为疾病的滋生与蔓延埋下了祸根。研究发现,很多疾病在动物间、甚至在人畜间是共生的。换句话说就是这种动物患了病,是会传染给另外一类动物的。因此,这也是散养笨鸡与其他动物混养容易发病的主要原因。
散养笨鸡不好养,您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3、散养笨鸡防疫跟不上
造成散养笨鸡防疫跟不上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散养鸡实行的是放养的模式。放养鸡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们经常栖息于草丛、树林以及枝头等人们难以捕捉的地方。由于难以捕捉,便加大了防疫的难度,在反复多次后,就连养殖户本身也产生了不耐烦的情绪。久而久之,便不给鸡群防疫或者很少的去防疫,进而加剧了鸡群患病的风险。
散养笨鸡不好养,您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4、饲养者思想认识不全面
很多散养笨鸡养殖户,有这样一个错误的认识,他们认为散养笨鸡追求的就是绿色、无公害,因而彻底放弃了药物在饲养管理中的应用。致使“无病不敢用药防病、有病不愿用药治病”等现象,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思想认识。在养殖中,不使用药物是对的,但那说的是违禁药物,而对于一些合规的药物还是可以适当运用的。
散养笨鸡不好养,您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罗列散养笨鸡难养的原因,并不是告诉大家散养笨鸡就不能养,其实恰恰相反,而是告诉大家如何正确的去饲养。因为,一旦我们弄清楚了散养笨鸡易生病、较难养的原因,我们便可以对症下药、因势利导,巧妙的去规避这些风险,才能将其养的更好,才能在风险中求生存,才能养殖得效益。
蛋鸡标准化养殖技术规范最新
感谢邀请回答:我们大家都明白一个道理就是养殖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干一行,爱一行要精一行,不要盲目投入,不然就得吃亏了。
要建设一个新的养鸡场我们还如何做呢?或者要考虑哪些因素和准备工作呢?下面我们就说一下这几个方面:首先是鸡场的选址,养鸡场的选址应该选择地势高干燥,有斜坡的地方有利于排污,向阳背风远离村庄,通电通水的地方,最好就是一条路通养鸡场。我们再说一下养鸡场的建设,鸡场的建设应该坐南朝北,通风透气采光好。有一定的斜坡有利于排污,先进的设备能养出优质的种鸡,鸡场里面最好有鱼塘,可以利用鸡粪养殖鲶鱼。栋与栋之间的距离在60米以上比较好,每栋长度大概在40米比较好,宽度在八米。冬天可以考虑要保暖,夏天要考虑足够的凉快。以提高鸡苗的成活率。现如今建设的养鸡场有大棚式的养鸡场,还有钢结构的,传统砖混结构的,至于建设什么样式的养鸡场,可考虑自己的经济条件。经济条件好的情况,可以建设现代化的,规模化的,标准化的养鸡场。
在说一下防疫的问题: 一个标准化的养鸡场。应该建设有生产区,生活区,行政区。区域区域之间应有一定的距离,要建立隔离带,防止人员到处流窜,减少感染疾病的机会。做好疫苗的保护,定期清洗消毒。进入鸡场的人员和车辆必须严格清洗消毒,鸡场门前应建立消毒池。最后我们再说一下一个问题:应与当地农民搞好关系,和当地政府也要搞好关系。建设的鸡场应符合当地政策。建立完善的环保手术。搞好销售。最后祝你建设成功养鸡成功。发大财谢谢!
蛋鸡养殖 标准化
养鸡有补贴,但是需要一定的规模。养鸡补贴在各地规定是不同的,一般是具有相应规业或产业化的规模,不是养即补贴的,须有规模限制,至少应是农户的主要产业支柱、经济的主要来源或生活的基本保障,具体的政策规定须咨询当地的政府农业管理部门或畜牧管理部门。
养鸡国家补贴标准
蛋鸡10000只以上,肉鸡年出栏10万以上,前提条件是鸡舍场地等硬件要达标,先申报,后批准。验收合格后,扶持资金到账。具体补贴金额根据各个地方政策不同而不同,还有疫病捕杀补助政策。
参考案例:
(一)补贴范围:按照公开、自愿、直接受益的原则,当年开工建设并于当年改造完工后,达到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规范的要求,存栏10000∽50000羽的商品蛋鸡规模养殖场(户)和重点支持的蛋鸡重点县。
种鸡场和存栏5万羽以上、1万羽以下商品蛋鸡养殖场(户),不在本次补贴范围。
(二)养鸡补贴标准:根据蛋鸡养殖场(户)不同养殖规模,对标准化建设内容改造具体分为四个档次进行补贴:
饲养规模10000∽19999羽,每户平均补贴8万元;
饲养规模20000∽29999羽,每户平均补贴10万元;
饲养规模30000∽39999羽,每户平均补贴12万元;
饲养规40000∽50000羽,每户平均补贴15万元。
首要条件是要有环评和《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才可以,然后按照当地养殖项目补贴政策进行养殖的改造、建设或增加养殖量,以期能达到补贴项目的条件,具体的补贴扶持政策需要相当的农业部门咨询。
养鸡水电补贴政策
1、鼓励利用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发展养殖。
2、免收地下水资源费。
3、享受农业用电价格。
规模蛋鸡养殖场标准
1、产蛋前期的饲养管理
即从开产到产蛋高峰(40周龄),产蛋率大于80%以上,(如育成期饲养良好,一般在20周龄左右开产,26~28周龄达产蛋高峰,至40周龄仍在80%以上)这一时期日粮中蛋白质、钙等营养含量应随鸡群产蛋率的增长而增加,轻型蛋鸡饲粮粗蛋白含量应为18%,me2860千卡/千克(炎热时29~35度应降低为2640,10~13度增为3080千卡/千克),钙3.2%,炎热时3.4%。每日每只耗料105g。保证进食蛋白质18.9g(比料中含量指标更重要)。
2、产蛋中期的饲养管理
即产蛋高峰过后的一段时期,产蛋率在70%~80%,(40~60周龄)这一时期日粮中蛋白质、钙等营养含量应随鸡群产蛋率而变化,轻型蛋鸡饲粮粗蛋白含量应为16.5%,me2860千卡/千克,(同前期),10~13度含钙3.0%,18~21度含钙3.2%,29~35度含钙3.2%,29~35度含钙3.4%,。每日每只耗料104g,保证进食蛋白质17.2g。
3、产蛋后期的饲养管理
这一时期产蛋率小于70%(60周龄后),日粮中蛋白质、钙等营养含量应随鸡群产蛋率的增减而变化,轻型蛋鸡饲粮:当温度10~13度含蛋白质14%, 钙3.2%,温度18~21度时,粗蛋白含量应为15%,钙3.4%,温度29~35度含蛋白质16%, 钙3.7%。每日每只耗料99g,保证进食蛋白质14.9g。
也有分为两段饲养法:为产蛋前期(开产至42周龄)和后期(42周龄以后)
养鸭
养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