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鸡养殖技术教程,山鸡种鸡养殖视频
山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孵化。山鸡所产种蛋,应该随产随孵。蛋少时,可用家鸡代孵,蛋多则人工孵化。山鸡孵化期为24天。孵化后1-20天内温度应控制37-37.5度,相对温度65-70%,21-24天出雏期的温度为37度。
育雏。控制好温度是育雏成败的关键。雏鸡1-3日龄时,适宜的温度为34-35度,4-5日龄为33-34度,6-8日龄为32-33度,9-20龄为31-32度,21-60日龄为26-28度。
雏山鸡1-10日龄宜采用24小时连续光照,以后每周递减3-4小时,30日龄后利用自然光照即可。
山鸡如何养殖有哪些注意事项
1.在炎热的中午,鸡采食量很少,应在早晨和夜间增加饲喂量,以保证营养需要。 2.减少饲养密度,公母分开饲养。当舍温过高,有些鸡中暑死亡时,为保全鸡群,笼养鸡也可采取分散饲养,甚至放出鸡笼散养一段时间。公母分饲的管理原则是,母鸡耐热力较强,在不能具备充分条件时,可优先照顾公鸡,以减少损失。 3.采用间歇光照。即午夜120∶00到凌晨2∶00可增加1~2小时的光照,促使鸡采食、饮水、排粪、活动,不但能增加采食量,而且排出了体内积蓄的热量,降低体温,防止夜间中暑,可明显减少肥胖产蛋鸡和肉鸡的死亡。
山鸡饲养技术大全视频观看
七彩山鸡到家可在果园、林间或山坡草地搭盖简易可移动的山鸡棚,实行圈养,也可用旧房改建成山鸡舍。山鸡舍要求阳光充足,地势高燥,环境安静。
在舍内置放产蛋箱,在室外活动场围竹篱笆或尼龙网,场内设有砂浴池。公、母山鸡分开饲养,活动场亦分开。
山鸡繁殖及饲养
野鸡孵化要24天左右出壳。條萊垍頭
山鸡又名雉鸡、野鸡,是集肉用、观赏和药用于一身的名贵野味珍禽,孵化温度38.3摄氏度,孵化期24天。萊垍頭條
野鸡抗病力强,耐高温,抗寒冷,在炎热的夏季能耐32℃左右的高温,不怕雨淋,冬季能耐-35℃严寒,也不畏冷,能在雪地上行走,到处觅食,饮带冰碴的水,并能栖居过夜。萊垍頭條
野鸡在4~7月份为繁殖季节,公母野鸡配种比例1:5~6为宜。
1年可产2~3窝,每窝产蛋6~12枚即就巢孵化,年均产蛋40枚左右,蛋重为26g左右,为橄榄色、褐色、土黄色或蓝色。在野生状态下,其繁殖成活率较低。萊垍頭條
山鸡的饲养管理技术有哪些
野鸡能家养
山鸡的生活习性
山鸡适应性强,分布广泛,全世界各个地区几乎都有山鸡生存。山鸡有随季节变化小范围垂直迁徙的习性,夏天栖于海拔较高的针、阔叶混交林边缘的灌木丛中,秋季迁转到海拔较低的避风向阳处。山鸡的食性很杂,以植物为主,喜食植物的嫩芽、种子、果实等以及豆类、谷类,偶尔捕食昆虫。山鸡食量小,喜少食多餐。
山鸡的翅膀飞行能力差,不善飞行,往往几次起落便不能再起飞,山鸡善于奔走,跳跃。山鸡10~11个月可达性成熟,并开始繁殖。山鸡繁殖高峰期在5~6月,年产蛋两窝,每窝10~15枚,蛋重25~28克,多呈浅黄色椭圆形。
饲养场建设
山鸡场舍应选择在有利于排水干燥、背风向阳、无污染源、交通方便又不近村庄、厂矿,较为清静并有卫生水源和电源的地方。每间鸡舍以32平方米为宜。规模养殖,每栋鸡舍长36米,宽8米,高2米以上。鸡舍前设有活动场地,每间舍场之间用尼龙网或铁丝网分隔,上有罩网,以防飞逃。7~8月,天气炎热,应搭棚蔽荫。
1.育雏室
分为平面式和网箱式两种,要求保温性能好,又利于通风排出废气。
平面式育雏室每幢长20米、宽5米、高2.5~2.8米,用纤维板或砖分为4间。每间的一边留一走廊,顶部设置保温隔热板,墙脚离地30厘米左右,墙顶部开有窗口便于通风。每间设一个保温伞,或用8个红外线灯泡作热源。地板垫上谷壳作垫料。每间可育雏400~500只,每幢可育1600~2000只。
网箱式育雏室是在室内设一列列网箱,以便于管理,提高育雏密度,减少粪便接触和胃肠疾病发生。网箱长100厘米、宽50厘米、高45厘米,底网眼要求3×1厘米或1×1厘米,侧网眼3×1厘米或2×1厘米。每个网箱可育雏40只。
2.中雏网舍
每幢长25米、宽5米、高1.8米。禽舍南面侧建有相连接的运动场,长2.5米、宽3米、高1.8米。每幢舍用尼龙网分为5间,上设天网。网眼为1.5×1.5厘米。舍内用砖地面,上垫沙土。每间可饲养150~200只。
3.成鸡网室
每幢长40米、宽5米、室高2.4米。外设运动场长40米、宽7.5米、高1.8~2米。每幢用尼龙网分成10间,网孔3×3厘米。舍内用砖砌地面,运动场垫沙土。每间饲养50~70只。
4.饲养用具
(1)孵化器可用家鸡电力孵化器。
(2)育雏设备育雏架、育雏笼、电暖气、育雏伞等。
(3)饲养用具食槽、水槽为镀锌铁皮焊制而成。饮水器用塔式和方盘式两种。
饲养管理
根据山鸡的生长特点,其饲养管理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育雏期、青年期和成年期。
育雏期:从出壳至脱温,一般为42天左右。这个阶段系山鸡保温养育的前期,是山鸡比较难养的一段时间。为了提高成活率,请注意下列几点:
1.调控温度
适当通风和保温是育雏的关键。育雏室地面或育雏箱可垫上谷壳,并选用保温伞或红外线灯作热源。温度应掌握在:头三天以35℃为宜,以后每隔二天降一度,10天后视其情况灵活掌握。相对温度一般以65%为宜。室内空气应保持新鲜,但要设挡风门,以防贼风进入。
2.及时开食
雏鸡出壳待羽毛干后,迅速移至育雏室或育雏箱,24小时后,应及时供水开食。开始时用0.01%高锰酸钾水喂,水温与室温相近。一周内用5%葡萄糖和0.1%维生素C混合液与少量饲料拌和喂。以后饲喂雏鸡饲料,1~2周龄,每2~3小时饲喂1次,日喂8次;3~5周龄,每天喂5次,以后每天3次。
3.适时分群
雏鸡群体不宜过大,随日龄增长而分群,一般1平方米,1~10日龄60~70只,11~20日龄40~50只,21~30日龄20~30只,25平方米的鸡舍育雏一般为400~500只左右。同时注意强弱分养,保持鸡群生长一致。
4.接种疫苗
开食前注射马立克氏病疫苗,7日龄传支H120饮水,14日龄用新城疫IV系和法氏囊苗饮水,30日龄再用一次新城疫IV系和法氏囊苗。
青年期:42日龄至120日龄的称青年山鸡。此时期生长速度最快,日增重可达10~15克。如作为肉用商品,此阶段饲养期满即可上市。
山鸡系杂食性禽类,以植物种子(如大麦、玉米、杂草籽等)、嫩草、蔬菜等为主。为使山鸡达到最佳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要求,最好根据山鸡不同时期,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的需求,提供均衡营养的配方饲料。
山鸡嗉囊较小,容纳食物量少,因此,饲喂食料要做到少量多次,每日每只需要标准配合料70~100克,并配以适量嫩青草或蔬菜。
成年期:10个月龄以上的山鸡为成年鸡。种用鸡可在管理上分为配种准备期,1~3月份;产蛋期,4~7月份;换毛越冬期,8~12月份。产蛋期,喂家鸡蛋用鸡全价饲料,需要营养水平最高;配种期和越冬期,营养水平一致。在产蛋期的日粮中加20%~25%的动物性饲料,以满足繁殖和产蛋时大体量消耗的需要。成年山鸡日喂次数随季节而异,春、夏、秋每天喂3次,冬季每天喂2次。每天清洗水槽1次,供饮用水1次。成年鸡饲养在大网室内,每平方米1~2只。鸡群以100只为好。产蛋时,网室地面应垫上0.5厘米厚的细沙子,山雉鸡断喙一次,防止叨蛋。同时,产蛋期,要保持圈舍的安静,防止惊群影响产蛋,产下的蛋及时拣出,防止叨破。换毛越冬时,应按产蛋多少而分群留种,再断一次喙,保持适当的温度,安全越冬。
产蛋时间,一般在上午10点到下午3点钟完成。雌雄配比为4∶1或5∶1,于4月中旬合群,可以达到交配及时,产蛋率高,受配率也高。在雄鸡相斗中选强者为种雄,体大健壮者为"王子",并且想法使交尾次数增加。
种蛋孵化
饲养的数量少,可用家鸡代孵化。量大则用人工孵化,用各种热源来孵化(炕孵、水孵、灯孵、电孵)。孵化一是看蛋的质量;二是看温度和湿度;三是看操作方法。
种蛋保存不能超过5天,时间一长,胚盘就衰老。保存的适宜温度为18℃,相对湿度为70%~80%。应将种蛋大头朝上放在贮蛋盘上。保存时间超过5~7天,每天翻蛋1~2次。种蛋应用福尔马林熏蒸、新洁尔灭喷雾和高锰酸钾浸泡进行消毒。
孵化时的温度,不能超过家鸡,一般1~20天内温度为37~37.5℃,相对湿度为65%~70%;21~24天的出雏孵化期,温度降到37℃,相对湿度提高到70%~75%。
孵化在1~20天时,每2小时翻蛋1次,每天翻蛋8~12次,角度为90°,使胚胎受热均匀。在孵化7~20天期间,应及时散发多余的热能,每天晾蛋10分钟。第一次验蛋在7~8天进行,观察蛋的受精情况,检出无精蛋和死精蛋;第二次在19~20天进行检查,除去死胎蛋即毛蛋。
孵化期,要注意温度的变化,2小时记录1次,保持好湿度比,做好孵化室的通风换气。孵化23天大批出雏、脱壳后,幼雏放到出雏器中2小时左右,羽毛干后放到育雏箱中,每2小时取雏和检查1次。
山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你好,我是晴格格,野鸡并不是常规家禽,让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吧!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不断变好,口味和营养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野鸡的肉质和营养都要比家鸡高很多,所以很受大家的欢迎。野鸡肉里含有铁和磷,钙和硒,铜和锗,锌和锰,还有各种维生素,以及蛋白质等。需求越多养殖的就越多,有些问题没有注意到位就会造成野鸡的死亡。
养殖野鸡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引种:野鸡的品种并不单一,比如:七彩山鸡、红腹锦鸡、原鸡、珍珠鸡和锦鸡等,对于没有经验的养殖户来说他们很容易盲目的进行跟风引种,没有综合的考虑到野鸡养殖的情况,所以在引种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养殖野鸡的成本、市场的价格、市场的需求、养殖技术和养殖效益等各个方面的问题,然后选择最适合当前养殖的野鸡品种。
2. 温度:野鸡对温度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对于温度需要从几个方面进行管理,首先就是刚引种进来的野鸡,需要根据它们的身体状况来进行温度调控,通常需要把养殖时的温度调到25-38摄氏度左右,等到野鸡生长到一定程度以后,就可以恢复到正常温度下进行养殖,在夏季的时候,就需要通风散热来进行降温,等到冬季的时候需要进行室内保温处理。
3. 卫生:养殖野鸡环境的卫生和饲料的卫生是很重要的。对于养殖环境的卫生,需要每天进行一次清扫,并且每个月需要不定期的进行消毒杀菌,同时还需要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减少病菌的产生,要对野鸡的食槽和水槽进行清理和消毒,毕竟病虫口入。饲养野鸡的饮用水要干净卫生,并且需要勤换水,饲养的饲料也需要保证质量和卫生安全。
4. 防逃:野鸡它是具有飞行功能的,所以在养殖野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不要让野鸡飞走了,如果野鸡飞走了就很有可能不会再回来了,那么就会损失惨重,所以在野鸡的养殖场里要做好防逃措施,把周围都围好防逃网,确保野鸡不会飞出去。
5. 管理:野鸡饲养管理和日常管理也是很重要的。饲养管理主要需要注意不能突然更换饲料,不能随意添加饲料,要根据野鸡的生长情况来控制饲料的用量。日常管理主要需要注意消毒和防病,不能随便乱用药,这会引起野鸡感染其它病害,甚至死亡,同时还需要注意对于一些生长极弱或者是残疾、老龄化和低产量的野鸡需要及时的进行淘汰,如果不及时淘汰就会造成成本的浪费。
以上就是野鸡的养殖方法了,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吧!祝大家都能品尝到好吃又营养的野鸡肉!
山鸡人工养殖技术
生态野鸡每年农历3月15日左右,野山鸡开始发情,之后进入产蛋期,持续到9月份,高峰在5-8月份,野山鸡不同于家鸡,山鸡受季节影响较大。所以每年的产蛋周期为农历3月至8月,其它时间均不产蛋。野鸡人工养殖的情况下可以产5年蛋。但是在野生环境要减少很多。
山鸡饲养方法
如何饲养:
野鸡为野生动物,生命力、适应力和抗病力极强,对环境要求不高,能耐46℃的高温和-32℃的严寒,养殖技术与家鸡一样,主食五谷杂粮,用普通饲料加青草、菜叶即可喂养,可利用旧房、仓库等进行圈养或笼养
山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鸡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家禽,它的种类很多,有火鸡、乌鸡、野鸡等。而且鸡也是12生肖中的一属。今天给大家介绍鸡的养殖技术和鸡病防治。
鸡的养殖技术
1.选种
优良的品种是饲养优质肉鸡的基础。应选养皮薄骨细、肌肉丰满、肉质鲜美、抗逆性强、体型中小型的有色羽毛的著名地方品种。如果是蛋鸡可选择海兰褐京红一号,这两种鸡都比较好,产蛋率高,适应性强。
2.放牧
通常情况下,在育雏室内育雏30天左右转入大棚饲养。一般夏季30日龄、春秋45日龄、寒冬50~60日龄开始放牧。放鸡场地宜选择地势高燥、避风向阳、环境安静、饮水方便、无污染、无兽害的竹园、果园、茶园、桑园等地较理想。
3.饲料
土鸡生长速度较慢,要做到少量多餐,以促使雏鸡生长发育良好。育成、放牧期要多喂青饲料、农副产品、土杂粮,以改善肉质、降低饲料成本,一般仅晚归后补喂配合饲料。
4.防疫
一般情况下,放养土鸡抗病力比家养的鸡强。但因饲养期长,加上放牧在野外,接触病原体机会多,所以必须认真按要求严格做好卫生、消毒和防疫工作。
鸡病防治
大量养殖土鸡,要特别注意病害的防治,常见的防治方法有以下三种。
1.营养充足,根据鸡龄、品种、类型、体重、用途等喂以全价混合饲料,满足它们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
2.精心饲喂,不喂霉变酸败腐烂之料,不饮污浊不洁有毒之水,把好“病从口入”关。
3.创造环境,努力维持鸡的生活环境相对稳定,要求舍内空气流通,密度合理,温、湿度适宜。经常清扫洗刷,排除废物,控制污染。全体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既定的各种饲养管理制度。外来人员谢绝参观,以免带菌入内。
养山鸡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养殖野鸡技术要点:
1.建鸡场鸡舍
野鸡养殖场应设在地势燥,平缓,向阳背风,比较安静的地方。
野鸡场地面应有一定的坡度,以利于排水,地面要平整,最好做成水泥地面,以便于清扫;活动场的四周可砌1.8米左右的砖柱,顶上及四周加上拦网,拦网或用铁丝网,也可用尼龙网代替,安装拦网时,可有四周地南砌起30至100厘米高的矮墙基,再将拦网安装上去。
养殖场多采用开放式。修建三面墙,南向敞开,接受阳光照射。
鸡舍内还应准备好食槽,饮水槽等。食槽可用木片制作,一般长1米,宽5厘米,高5厘米。槽上可用大眼铁网或小片木片订好,防止鸡进入食槽,水槽可用塑料盆或其它容器代替。有条件的,可购买专用塔式饮水器。
2.饲养管理
野鸡脱温后至性成熟前的这一阶段,为野鸡的育成期。这一阶段要适时调整饲料的配比,使饲料中有足够营养物质,满足野鸡育成期的生长需要。
育成期初期5—12周龄,可按14—18只每平方米,以后可按公母、大小、强弱进行分群饲养,使种群密度逐次降低,每群控制住140只左右。肉用商品野鸡采用夜间增加光照的方法提高其生长速度。
因为鸡很喜欢沙浴,可设沙地,保持清洁、干燥。
3.疾病防治
野鸡的适应性强,在各地均可饲养,而且野鸡的抗病力也较强。
野鸡主要的疾病有新城疫、禽痘、传染性法氏囊病、沙门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禽霍乱等。在饲养过程中,认真落实综合防疫措施。
注意鸡群的密度要适当,舍内通风换气,经常检查网舍的钉钩,清扫舍内的铁丝异物,搞好环境卫生及消毒,及时断喙,预防其感染。
同时,禁喂发霉饲料,禁用发霉褥草。
特种养殖
特种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