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菇的养殖,慈菇的养殖方法
茨菇的栽培技术
育苗
茨菇育苗有利用整个球茎和只用球茎顶芽两种方法。用整个球茎育苗移栽,因苗期营养充足,秧苗粗壮,产量较高。但是使用大批的球茎,投资比较大,因此,在生产上一般都是采用顶芽繁殖。顶芽是在冬季采收时将球茎折下窖藏。
1、催芽:播种前要进行催芽,在清明节前后将顶芽从窖中取出,用草帘围好,上面用湿草覆盖,干燥时喷洒点温水,保持温度在15℃以上,大约经过15天就可以出芽,
2、秧田准备:育苗秧田要选择背风、向阳、肥沃的稻田,整田时施足基肥,以农家肥或绿肥为主,每亩施1500—2000公斤,带水耕耙、田平泥化,然后划出秧池,每个秧池宽130—150厘米,池间留30—40厘米宽作人行小道。
3、下秧:多在清明节前后下秧,北方地区稍微晚点,行株距8—9厘米,栽插深度以顶芽第三节位入土1.5—2厘米,太浅不利于发根,还容易使顶芽浮起。
4、秧田管理:下秧后7—8天开始发芽生根,秧田水深保持3厘米左右的浅水,以提高土温,促使秧苗健壮生长。有2—3片叶时追清粪水1—2次。如果气温已经达到15℃以上,可以不经催芽而直接栽芽育苗,一亩苗田用顶芽10公斤,可以供15亩大田移栽用。
定植
栽培茨菇要选择肥沃深厚的农田,施足腐熟的厩肥,每亩大约4000公斤,深耕耙平,定植期公斤各个地方的气候确定,一般在农历5月上、中旬定植,茨菇秧龄35—40天,定植时拨起秧苗,摘除外围叶片,仅留叶柄16-20厘米长,以免定植后遇风摇动,影响成活。定植行株距45厘米,栽植深度10厘米左右,随即将根部泥土填平即可。
田间管理
1、管水 茨菇整个生育期要保持浅水,严防干旱,移栽后要浅水勤灌,以提高土温,移栽后至匍匐茎抽生前大约在6—7月份,保持水层7—10厘米深,匍匐茎抽生后,大约7月中旬至8月中旬加深水层至13—20厘米,生长后期(大约8月下旬至10月下旬)维持浅水,水层降低到7—10厘米,保持球茎膨大的需要,采收前排水保持土壤湿润。
2、施肥 茨菇生长期长,需肥量大,以基肥为主,缓苗后10天追一次肥,促进幼苗生长,立秋后及时追肥,追肥要配合施用草木灰等钾肥,以利于球茎的膨大和养分积累。为了不断满足茨菇生长发育对肥水的要求,
采收与留种
11—12月份,茨菇经过霜后茎叶枯黄,就可以开始采收,采收时排干田水,留种时要选肥大、无病虫害、具有本品种特征、顶芽梢稍弯曲的球茎作种,选好后,即将顶芽切下,切口不能过高,要多带球茎组织,以利发根。顶芽切下以后,排成薄层,在阳光下晒1—2个小时,晾干表面水分后就可以贮藏备用。
茨菇无土栽培
第一种,莲藕,莲藕是荷花的果实,每年夏季的时候荷花盛开,一片池塘都布满了生机勃勃的荷花,非常美丽。等到了秋天,荷叶干枯,这个时候莲藕也就开始成熟了。嫩藕炒肉、清炒嫩藕都非常好吃。而炖汤的老莲藕要等到冬天采摘。
第二种,菱角。棱角鲜美无比,可以直接吃,也可以用来炒菜。棱角的繁殖能力强。棱角在初夏季节成熟,一株菱角藤可以结出好几个棱角,棱角拨开后,就像蒜瓣一样白净,可以清炒、可以红烧,很嫩很鲜美。
第三种,茭白,我们这边叫做高笋,学名叫菰菜。它生长在水田里,只有根部果实能吃,可以生吃,也可以炒菜。茭白叶子就像水稻一样。菰的营养丰富,不仅含糖类,有机氮,水分,脂肪,蛋白质,纤维,灰粉,还含有赖氨酸等17种氨基酸,对人体很有好处。一般用来制作茭白炒肉,味道鲜美无比。
第四种,茨菇。茨菇也是一种水深植物,果实非常好吃,是童年时期最喜欢吃的食物。
茨菇如何养殖
饲养环境
可以用专池养殖的池塘,要满足面积小、土质松软、水源充足三个特点。
在池塘内可以种些茭笋、慈菇等水生植物,这样既能提高池塘利用率,又能为田螺生长创造隐蔽的生长环境。
3
/6
饲养最佳温度、深度
1、最佳温度
田螺饲养最佳水温在20-26度范围内,而且田螺在最佳温度里摄食量也旺盛。当水温位于30-33度时,田螺会出现潜土现象,主要是由于气温高,而进入土里避暑,这样不食不动,不利于田螺生长,而且肉质也不好,因此在养殖户一定要控制好水温,保证水温处于26度以下。
2、深度
田螺养殖深度一般情况在30cm,但冬季由于温度低,可以下降至20cm左右进行饲养,这样不仅能满足田螺生育,还能防御敌害。
4
/6
稻田养殖
由于稻田里有机质肥料和杂草,能供应田螺食用,在饲养密度比较大时,则可以人工投喂饵料。稻田养殖既能为田螺提供隐蔽之处,又能维持夏季田螺生长,但在用药方面避免使用农药。
5
/6
混合饲养
1、在稻田兼养田螺时,要选择全年不干枯且土壤湿润的田地,这样有利于田螺生长。
2、田螺可以跟一龄鲤鱼种混养,投喂鲤鱼的饲料在泥土中分解之后,可以作为田螺饲料,节约饲养成本。需要注意的是,田螺不能跟二龄鲤鱼混养,因为二龄鲤鱼会吞食田螺仔贝。
3、田螺还可以与其他鱼类或水生动物混养。
6
/6
田螺成长
在一般情况下,田螺三四个月时期,生长最快,之后逐渐缓慢生长,在第二年后则不再生长,因此在田螺生长期,养殖户要充分投饵,这样才能养殖出螺肉大且柔软味美的田螺,产量及销售自然也随着提高。
茨菇的栽培技术和管理
种植茨菇的时候尽量选择比较肥的土地,也可以自己打好基肥。插秧的时候最好选择比较炎热的季节,并且保持一定的密度。茨菇的生长过程中,要施加三次左右的肥料,最后采收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能伤到球茎。
茨菇怎么种?茨菇高产种植技术
头两年茨菇亩产量在1600斤至2000斤的样子,第三年高一些,产量可达到4000斤左右。不过亩产量与 个人的种植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种植技术好才会出现高产的情况。
茨菇在前两年的亩产量可能不会很多,基本上在1600斤至2000斤左右,到了第三年的时候,就开始趋于稳定了,差不多在4000斤左右。不过茨菇的亩产量会和个人的种植技术有一定的关系,如果种植技术好,那么亩产量就会高很多,如果种植技术没有弄好,那么也会让亩产量下降一些。
茨菇种植与栽培技术
种植方法:种球建议选择扁平型状带有较多小鳞茎的种类,取出外包衣后经过修剪露出花芽,清洗消毒后种植在矮盆阔口的器皿中。
茨菇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回答 栽种慈姑可选用口径30厘米以上的花盆,提前准备好,清理干净。准备配制好土壤,可用富含有机质的黏质土壤。在春季4月份左右栽种,可以挑选健壮、肥厚、无病害的球茎,将球茎栽种到土壤中,顶芽向上,深度以芽稍露出泥土即可,栽种后浇足浇透水,养在光线好的位置。
茨菇怎么生长的
慈菇也叫茨菰,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因此种植的农户也非常多。值得一提的是,慈菇种子能种,但通常播种以顶芽或是球茎,因此首先要做的就是选择健康良好的优质品种。
1.慈菇的种植时间
早慈菇在4月下旬育苗5月下旬种植,晚慈菇在5月上旬育苗,7月中下旬种植。
2.慈菇的选种育苗
慈菇育苗方法:可以将整个球茎作种,也可以切除球茎,留球茎在顶芽上,还可以用刀直接在芽的基部将顶芽挖下,作为种子育苗。慈菇选择种植的顶芽或是球茎需健壮无病虫害。种植幼苗时要注意保证苗床的水位在3厘米左右,使其能够充分吸收水分生长!此外还需注意的是,播种完后可以在其上面覆盖上一层塑料膜,大概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可以长出幼苗来!
3.慈菇的假植
等到慈菇顺利长出幼苗后就可以进行假植了,慈菇的假植地一般都选在有着肥沃土壤且背风向阳的水田中。在假植时需要注意慈菇的密度大概控制在株距50厘米,行距70厘米左右,等到幼苗抽生出足够多的分株后,便可正式移栽到种植水田中去!
4.慈菇的管理
慈菇移栽到水田中同样需要注意种植密度,大概株距25厘米,行距60厘米左右。此外,在慈菇的日常管理中还需要注意其生长态势,及时将有倒伏倾向的植株扶正,将患有病虫害的植株进行拔除,并不定时进行中耕除草,把田中长出的杂草清理干净让慈菇能充分汲取养分,促进生长!
5.慈菇的贮藏方法
慈菇的贮藏方法有窖藏法、沙藏法、露天泥藏法、水控贮藏法、田间贮藏法。田间贮藏是田间就地挖沟贮藏,每隔4~5行开一条宽30厘米左右的深沟,开沟可以防止积水引起慈菇腐烂。露天泥藏是在地势较高的地方用砖砌成坑。
茨菇怎么种植
1、育苗育苗秧田宜选择背风、向阳、肥沃的稻田,整田时施足基肥,基肥以农家肥或绿肥为主,每亩施1600-2000公斤为宜,带水耕耙、田平泥化,一般七月初下秧,栽插密度以6×6厘米,栽插深度要求顶芽第三节位入2厘米,水深保持3厘米左右。
2、定植茨菇秧苗的定植期可根据前作水稻收获时间而定,一般在七月下旬至八月底定植好。定植前要准备好本田,定植时拨起秧苗,摘除外围叶片仅留叶柄16-20厘米长,以免定植后遇风摇动影响成活。栽植深度10厘米左右随即将根部泥填平即可,栽植密度30×(40-45)厘米,亩栽3900-4200株。
茨菇的种植方法
育苗
育苗秧田宜选择背风、向阳、肥沃的稻田,整田时施足基肥,基肥以农家肥或绿肥为主,每亩施1600-2000公斤为宜,带水耕耙、田平泥化,一般七月初下秧,栽插密度以6×6厘米,栽插深度要求顶芽第三节位入土2厘米,水深保持3厘米左右。

定植
茨菇秧苗的定植期可根据前作水稻收获时间而定,一般在七月下旬至八月底定植好。定植前要准备好本田,定植时拨起秧苗,摘除外围叶片仅留叶柄16-20厘米长,以免定植后遇风摇动影响成活。栽植深度10厘米左右随即将根部泥土填平即可,栽植密度30×(40-45)厘米,亩栽3900-4200株。
田间管理
1、管水茨菇整个生育期要保持浅水严防干旱,移栽后要浅水勤灌以提高土温,移栽后约一个月可排水搁田使根深扎,有利植株大量抽生匍匐茎,后期维持浅水,保持球茎膨大的需要。
2、精准施肥方案:施肥茨菇生长期长因此需肥量大且以基肥为主,为了不断满足茨菇生长发育对肥水的要求一般施肥四次为宜,基肥每亩施生物有机肥400-500公斤;移栽10-15天追施第一次肥,亩施硫酸钾型复合肥50公斤;移栽30天后追施第二次肥,亩施硫酸钾50公斤;移栽45-50天追第三次肥,亩施硫酸钾复合肥50公斤。
3、耕耥、除草、剥叶。此项工作可在移栽后30天结合施肥进行,以后应减少田间作业次数,以免将茨菇的匍匐茎损伤影响生长。
病虫防治
秋季茨菇由于气温逐渐降低因此病虫相对要少,病害主要有茨菇斑病、茨菇(实球黑粉菌)黑粉病,虫害主要有莲缢管蚜。
防治方法:
①收获后彻底清除病虫残体;
②选用无病芽苗;
③合理密植,亩栽4000株为宜;
④加强田间管理,注意通风透光和水浆管理;
⑤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⑥药剂防治选择以下药剂:15%粉锈宁1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600倍液;90%万灵粉剂2300倍液;50%抗蚜威2500-3000倍液。

采收
秋季茨菇的采收期较长,11月下旬即可采收上市至翌年2月份,地上部份刚枯黄时就采收的不如延迟采收的产量高,这是因为茎叶枯黄后短缩茎中的养分,仍可继续输送到地下部球茎中去,使球茎继续膨大而增加产量。
茨菇球茎可用于食用,其植株奇特,造型美观,也可以作为观赏植物。
养驴
养驴